一种双柱式汽车举升机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8277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柱式汽车举升机及其使用方法,应用在车辆举升机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长度调节限位组件,可以在伸缩液压缸对推动架进行推动的时候,可以调节轮卡组件的水平位置,在抬升液压缸启动的时候,可以将轮卡组件的垂直高度调节到受力总架结构的顶部,将待举升车辆通过缓坡板行驶到受力总架结构上,车辆前轮通过轮卡组件的倾斜板行驶到架壳内侧的转动轮上,起到限制车辆位置的效果。起到限制车辆位置的效果。起到限制车辆位置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柱式汽车举升机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举升机
,特别涉及一种双柱式汽车举升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举升机是用于汽车维修过程中举升汽车的设备,汽车开到举升机工位,通过人工操作可使汽车举升一定的高度,便于汽车维修,举升机在汽车维修养护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的维修厂都配备了举升机,举升机是汽车维修厂的必备设备。
[0003]现有的双柱式汽车举升机在进行汽车举升的时候有以下缺点:1、在进行汽车举前不能对车辆的位置进行固定,有时发生一些位移的时候还需要人工推动车辆,较为麻烦;2、无法根据不同车辆的宽度对举升柱的间距进行调节,导致一些过宽的车辆无法进行举升,一些较窄的车辆也可能不便于寻找受力位置;3、虽然双柱式汽车举升机的型号较多,使用广泛,但安全性依然有不足,在车辆因为受力不匀或是设备故障的时候有时候会发生坠落的情况,容易导致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一种双柱式汽车举升机及其使用方法,其优点是可以有效的在举升前对不同型号的车辆进行定位,并且可以根据车辆宽度调节设备,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了因为车辆坠落导致人员伤亡的可能性。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柱式汽车举升机,包括受力总架结构,所述受力总架结构内侧底部的左侧栓接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的底部与受力总架结构内侧的底部栓接,所述受力总架结构的顶部栓接有间距调节组件,所述间距调节组件的顶部设置有举升柱,所述举升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举升柱相对的一侧之间均设置有抬升架,所述抬升架的两侧均栓接有保护组件,所述举升柱的两侧均与保护组件栓接,所述受力总架结构的右侧栓接有缓坡板,所述缓坡板的表面和受力总架结构的表面均开设有防滑纹路。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受力总架结构,作为结构框架使用,设置的限位组件用于对车辆在举升前进行限位,设置的间距调节组件用于调节举升柱之间的距离,使不同型号宽度的车辆可以进行使用,设置的抬升架用于对车辆进行抬升,保护组件用于对抬升过程进行保护,避免坠落砸伤,设置的缓坡板可以便于车辆行驶到受力总架结构上。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伸缩液压缸,所述伸缩液压缸的左侧与受力总架结构栓接,所述伸缩液压缸的伸缩轴端部栓接有推动架,所述推动架的顶部栓接有抬升液压缸,所述抬升液压缸的伸缩轴端部栓接有载体板,所述载体板的顶部栓接有轮卡组件。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伸缩液压缸可以对推动架进行推动,以调节轮卡
组件的水平位置,随后抬升液压缸启动,将轮卡组件的垂直高度调节到受力总架结构的顶部便于进行使用。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卡组件包括架壳,所述架壳的底部与载体板栓接,所述架壳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轮,所述架壳的右侧栓接有倾斜板。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倾斜板,在车辆行驶到倾斜板上,并且行驶到架壳内侧的转动轮上,起到限制车辆位置的效果。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受力总架结构的顶部开设有长槽,所述长槽的内侧与架壳的外侧滑动连接。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长槽,可以便于让架壳可以便于从受力总架结构上伸出。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间距调节组件包括导向轨,所述导向轨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主动螺杆和从动螺杆,所述导向轨的前侧栓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主动螺杆栓接,所述主动螺杆和从动螺杆的表面均栓接有配合齿轮,两个配合齿轮啮合,所述主动螺杆和从动螺杆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的顶部与举升柱栓接。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步进电机带动主动螺杆转动,主动螺杆可以配合齿轮带动从动螺杆相向转动,使得两个传动块的位置相对移动,以将举升柱移动到配合车辆宽度的位置。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缓速框架,所述缓速框架内侧远离举升柱的一侧栓接有受力组件,所述抬升架的外侧栓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靠近缓速框架的一侧栓接有接触块,所述接触块的表面与受力组件配合使用,所述抬升架的外侧栓接有受力杆,所述受力杆为金属伸缩杆。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保护组件对抬升的过程进行防护,在抬升架失力或是车辆发生掉落的时候会落在受力杆上,避免直接砸落到底部工作人员身上,受力杆因为车辆的重量被下压,此时与连接架连接的接触块下落,并且通过受力组件缓降。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受力组件包括密封外壳,所述密封外壳的内侧栓接有两个分隔板,两个分隔板相对的一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远离接触块的一侧栓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远离橡胶块的一侧与密封外壳栓接,所述橡胶块远离压缩弹簧的一侧栓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与密封外壳滑动连接,所述连杆远离橡胶块的一侧栓接有抵压块,所述抵压块的表面与接触块接触,所述分隔板的内侧开设有流动孔,所述密封外壳的内侧设置有阻尼液。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受力组件,在接触块因为受力下落的时候会接触抵压块,并且通过弧形的外表面发生滑动,对抵压块进行抵压,带动连杆在分隔板的内部移动,密封外壳内部的阻尼液通过流动孔,多个受力组件对坠落起到缓冲的作用。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受力总架结构的顶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侧与受力杆配合使用。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容纳槽,可以便于在受力杆下落的时候使受力架落入受力总架结构的内部,避免影响车辆行驶。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分隔板相对的一侧之间焊接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的
表面与接触块配合使用。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阻挡块,可以便于对接触块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因为过度移动导致的堵塞流动孔从而无法正常使用。
[0023]一种双柱式汽车举升机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待举升车辆的宽度,调节间距调节组件,通过步进电机带动主动螺杆转动,主动螺杆通过配合齿轮带动从动螺杆一同转动,使得两个传动块的位置相对移动,以将举升柱的位置调整到合适的位置;S2.根据待举升车辆的型号和长度调节限位组件,通过伸缩液压缸对推动架进行推动,以调节轮卡组件的水平位置,随后抬升液压缸启动,将轮卡组件的垂直高度调节到受力总架结构的顶部,将待举升车辆通过缓坡板行驶到受力总架结构上,车辆前轮通过轮卡组件的倾斜板行驶到架壳内侧的转动轮上,限制车辆位置;S3.抬升架对车辆进行抬升,保护组件对抬升进行保护,在抬升架失力或是车辆发生掉落的时候会落在受力杆上,而不会砸落到底部工作人员身上,受力杆因为车辆的重量被下压,此时与连接架连接的接触块下落,接触块接触抵压块并且因为弧形的外表面发生滑动,抵压块被抵压,带动连杆在分隔板的内部移动,密封外壳内部的阻尼液通过流动孔流动起到缓冲的效果,以使得车辆会缓速下降,使得周边人员撤离时间更多,并且可以让车辆缓慢下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柱式汽车举升机,包括受力总架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总架结构(1)内侧底部的左侧栓接有限位组件(2),所述限位组件(2)的底部与受力总架结构(1)内侧的底部栓接,所述受力总架结构(1)的顶部栓接有间距调节组件(3),所述间距调节组件(3)的顶部设置有举升柱(4),所述举升柱(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举升柱(4)相对的一侧之间均设置有抬升架(5),所述抬升架(5)的两侧均栓接有保护组件(6),所述举升柱(4)的两侧均与保护组件(6)栓接,所述受力总架结构(1)的右侧栓接有缓坡板(7),所述缓坡板(7)的表面和受力总架结构(1)的表面均开设有防滑纹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柱式汽车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2)包括伸缩液压缸(201),所述伸缩液压缸(201)的左侧与受力总架结构(1)栓接,所述伸缩液压缸(201)的伸缩轴端部栓接有推动架(202),所述推动架(202)的顶部栓接有抬升液压缸(203),所述抬升液压缸(203)的伸缩轴端部栓接有载体板(204),所述载体板(204)的顶部栓接有轮卡组件(2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柱式汽车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卡组件(205)包括架壳(2051),所述架壳(2051)的底部与载体板(204)栓接,所述架壳(205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轮(2052),所述架壳(2051)的右侧栓接有倾斜板(205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柱式汽车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总架结构(1)的顶部开设有长槽(8),所述长槽(8)的内侧与架壳(2051)的外侧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柱式汽车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组件(3)包括导向轨(301),所述导向轨(30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主动螺杆(302)和从动螺杆(303),所述导向轨(301)的前侧栓接有步进电机(304),所述步进电机(304)的输出轴端部与主动螺杆(302)栓接,所述主动螺杆(302)和从动螺杆(303)的表面均栓接有配合齿轮(305),两个配合齿轮(305)啮合,所述主动螺杆(302)和从动螺杆(303)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传动块(306),所述传动块(306)的顶部与举升柱(4)栓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柱式汽车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6)包括缓速框架(601),所述缓速框架(601)内侧远离举升柱(4)的一侧栓接有受力组件(602),所述抬升架(5)的外侧栓接有连接架(603),所述连接架(603)靠近缓速框架(601)的一侧栓接有接触块(604),所述接触块(604)的表面与受力组件(602)配合使用,所述抬升架(5)的外侧栓接有受力杆(605),所述受力杆(605)为金属伸缩杆。7.根据权利要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军李洋张静高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沃意特汽车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