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L-XL抑制剂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860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BC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BCL

XL抑制剂及其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CL

XL抑制剂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0002]肿瘤的发生与细胞凋亡有关,是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所致。BCL

2家族蛋白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近年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门靶标。BCL

XL抗凋亡蛋白是BCL

2家族蛋白中的一员,其作为抗凋亡蛋白,在多种癌细胞中过度表达。
[0003]专利WO2005/049593和WO2005/024636等公开了BCL

XL抗凋亡蛋白与膀胱癌、脑癌症、乳腺癌、骨髓癌、宫颈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结肠直肠癌、食道癌、肝细胞癌、原始淋巴细胞性(lymphoblastic)白血病、滤泡性淋巴瘤,T细胞或B细胞源的淋巴恶性肿瘤、黑素瘤、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瘤、口腔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小细胞肺癌、脾癌等相关。
[0004]在癌症的治疗中,癌细胞可以利用BCL

XL抗凋亡蛋白来抑制传统化疗的治疗效应,影响治疗效果。也正是因为癌细胞可以利用BCL

XL抗凋亡蛋白来抑制传统化疗的治疗效应,使得临床治疗医生不得不增大化疗药物剂量,但这样会导致恶心、脱发等副作用。
[0005]随着研究深入,发现BCL

XL抗凋亡蛋白是一个具有明确效果的抗肿瘤治疗靶点。BCL

XL抑制剂可以抑制BCL

XL抗凋亡蛋白在多种癌细胞中过度表达,从而治疗癌症。
[0006]除可以作为抗肿瘤治疗的靶点,BCL

XL抗凋亡蛋白还与免疫系统疾病有关,文献Current Allergy&Asthma Reports 2003,3,378

38;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2000,110(3),584

90;Blood 2000,95(4),1283

9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4,351(14),1409

1418公开了BCL

XL抗凋亡蛋白过度表达与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相关。因此,BCL

XL抑制剂不仅可以治疗癌症,还可以治疗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
[0007]因此,研究一种效果优良的BCL

XL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BCL

XL抑制剂及其用途。该BCL

XL抑制剂能够抑制抑制BCL

XL抗凋亡蛋白的活性,从而治疗与BCL

XL抗凋亡蛋白相关的疾病。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或其立体异构体、或其水合物、或其溶剂合物、或其前药、或其氮氧化物:
[0010][0011]其中,
[0012]R1选自氢、

C
1~10
烷基、

C
0~4
亚烷基

(3~10元环烷基)、

C
0~4
亚烷基

(3~10元杂环烷基)、

C
0~4
亚烷基

(5~10元芳环)、

C
0~4
亚烷基

O

(5~10元芳环)、

C
0~4
亚烷基

(5~10元芳杂环)、

C
0~4
亚烷基

NH

C(O)

(5~10元芳环);
[0013]R2选自氢、

C
1~10
烷基、

C
0~4
亚烷基

(3~10元环烷基)、

C
0~4
亚烷基

(3~10元杂环烷基)、

C
0~4
亚烷基

(5~10元芳环)、

C
0~4
亚烷基

(5~10元芳杂环)、

C
0~4
亚烷基

C(O)

R
21

[0014]R
21
选自氢、

C
1~10
烷基、

C
0~4
亚烷基

(3~10元环烷基)、

C
0~4
亚烷基

(3~10元杂环烷基)、

C
0~4
亚烷基

(5~10元芳环)、

C
0~4
亚烷基

(5~10元芳杂环);
[0015]R3选自氢、

C
1~10
烷基、卤素、羟基、羧基、氨基、氰基;
[0016]所述的亚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环、芳杂环被0~3个R
13
取代;
[0017]每个R
13
独立选自卤素、氰基、硝基、

C
1~10
烷基、卤素取代的

C
1~10
烷基、

OH、

O(C
1~10
烷基)、

NH2、

NH(C
1~10
烷基)、

N(C
1~10
烷基)(C
1~10
烷基)、

(3~10元环烷基)、

(3~10元杂环烷基)、

(5~10元芳环)、

O

(5~10元芳环)、

(5~10元芳杂环)、

C(O)

(5~10元芳杂环);或者同一个碳原子上的两个R
13
组成=O。
[0018]进一步地,所述化合物为式II所示:
[0019][0020]其中,
[0021]R1选自氢、

C
1~10
烷基、

C
0~4
亚烷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或其立体异构体、或其水合物、或其溶剂合物、或其前药、或其氮氧化物:其中,R1选自氢、

C
1~10
烷基、

C
0~4
亚烷基

(3~10元环烷基)、

C
0~4
亚烷基

(3~10元杂环烷基)、

C
0~4
亚烷基

(5~10元芳环)、

C
0~4
亚烷基

O

(5~10元芳环)、

C
0~4
亚烷基

(5~10元芳杂环)、

C
0~4
亚烷基

NH

C(O)

(5~10元芳环);R2选自氢、

C
1~10
烷基、

C
0~4
亚烷基

(3~10元环烷基)、

C
0~4
亚烷基

(3~10元杂环烷基)、

C
0~4
亚烷基

(5~10元芳环)、

C
0~4
亚烷基

(5~10元芳杂环)、

C
0~4
亚烷基

C(O)

R
21
;R
21
选自氢、

C
1~10
烷基、

C
0~4
亚烷基

(3~10元环烷基)、

C
0~4
亚烷基

(3~10元杂环烷基)、

C
0~4
亚烷基

(5~10元芳环)、

C
0~4
亚烷基

(5~10元芳杂环);R3选自氢、

C
1~10
烷基、卤素、羟基、羧基、氨基、氰基;所述的亚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环、芳杂环被0~3个R
13
取代;每个R
13
独立选自卤素、氰基、硝基、

C
1~10
烷基、卤素取代的

C
1~10
烷基、

OH、

O(C
1~10
烷基)、

NH2、

NH(C
1~10
烷基)、

N(C
1~10
烷基)(C
1~10
烷基)、

(3~10元环烷基)、

(3~10元杂环烷基)、

(5~10元芳环)、

O

(5~10元芳环)、

(5~10元芳杂环)、

C(O)

(5~10元芳杂环);或者同一个碳原子上的两个R
13
组成=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盐、或其立体异构体、或其水合物、或其溶剂合物、或其前药、或其氮氧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为式II所示:其中,R1选自氢、

C
1~10
烷基、

C
0~4
亚烷基

(3~10元环烷基)、

C
0~4
亚烷基

(3~10元杂环烷
基)、

C
0~4
亚烷基

(5~10元芳环)、

C
0~4
亚烷基

O

(5~10元芳环)、

C
0~4
亚烷基

(5~10元芳杂环)、

C
0~4
亚烷基

NH

C(O)

(5~10元芳环);R2选自氢、

C
1~10
烷基、

C
0~4
亚烷基

(3~10元环烷基)、

C
0~4
亚烷基

(3~10元杂环烷基)、

C
0~4
亚烷基

(5~10元芳环)、

C
0~4
亚烷基

(5~10元芳杂环)、

C
0~4
亚烷基

C(O)

R
21
;R
21
选自氢、

C
1~10
烷基、

C
0~4
亚烷基

(3~10元环烷基)、

C
0~4
亚烷基

(3~10元杂环烷基)、

C
0~4
亚烷基

(5~10元芳环)、

C
0~4
亚烷基

(5~10元芳杂环);R3选自氢、

C
1~10
烷基、卤素、羟基、羧基、氨基、氰基;所述的亚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环、芳杂环被0~3个R
13
取代;每个R
13
独立选自卤素、氰基、硝基、

C
1~10
烷基、卤素取代的

C
1~10
烷基、

OH、

O(C
1~10
烷基)、

NH2、

NH(C
1~10
烷基)、

N(C
1~10
烷基)(C
1~10
烷基)、

(3~10元环烷基)、

(3~10元杂环烷基)、

(5~10元芳环)、

(5~10元芳杂环)、

O

(5~10元芳环)、

C(O)

(5~10元芳杂环);或者同一个碳原子上的两个R
13
组成=O。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盐、或其立体异构体、或其水合物、或其溶剂合物、或其前药、或其氮氧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为式III所示:其中,R1选自氢、

C
1~10
烷基、

C
0~4
亚烷基

(3~10元环烷基)、

C
0~4
亚烷基

(3~10元杂环烷基)、

C
0~4
亚烷基

(5~10元芳环)、

C
0~4
亚烷基

O

(5~10元芳环)、

C
0~4
亚烷基

(5~10元芳杂环)、

C
0~4
亚烷基

NH

C(O)

(5~10元芳环);R2选自氢、

C
1~10
烷基、

C
0~4
亚烷基

(3~10元环烷基)、

C
0~4
亚烷基

(3~10元杂环烷基)、

C
0~4
亚烷基

(5~10元芳环)、

C
0~4
亚烷基

(5~10元芳杂环)、

C
0~4
亚烷基

C(O)

R
21
;R
21
选自氢、

C
1~10
烷基、

C
0~4
亚烷基

(3~10元环烷基)、

C
0~4
亚烷基

(3~10元杂环烷基)、

C
0~4
亚烷基

(5~10元芳环)、

C
0~4
亚烷基

(5~10元芳杂环);所述的亚烷基、环烷基、杂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川窦登峰夏帅张维蔡龙英李进邰正福王晶翼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