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撕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545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位撕膜结构,其连接于一机架上,机架的前端具有一前输送段以向后输送一薄板,薄板再通过一上剥膜模组将一基板上表面的一上薄膜剥离;定位撕膜结构连接于上剥膜模组的后端,定位撕膜结构包括一上定位件以及一下定位件,上定位件具有至少一第一吹气口,下定位件连接于上定位件的下方,且上定位件与下定位件之间具有一通道,一基板的前端穿入通道内,第一吹气口向前吹气,且上剥膜模组同时工作时,可以将基板定位以顺畅的将薄板的上薄膜向上剥离,并在基板通过通道之后,通过一后输送段向后输送。一后输送段向后输送。一后输送段向后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位撕膜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定位撕膜结构,尤指一种可将薄膜顺畅且全面性剥离者。

技术介绍

[0002]在印刷电路板的制造过程中,基板在曝光之前,皆会在基板之上、下表面分别形成光阻层及黏附于光阻层表面的薄膜,在曝光之后,再将薄膜剥离以使光阻层外露,以进行后续的显影及蚀刻工序。而现有剥膜机剥离薄膜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一前输送段以输送上述印刷电路板之类的薄板,使沿着由前朝后的输送方向移动,薄板通过一阻挡单元的阻挡定位,再通过一组压花轮在薄膜表面上滚压之后,即会让薄板继续延着一后输送段向后输送,并以一组黏轮将前端缘产生皱折的薄膜逐步剥离。
[0003]通过上述剥膜机结构,确实可以提升剥离薄膜的效率。在实际剥离薄膜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基板本身的厚度不大,容易会有弯曲不平的现象,当外径一致的长直筒形黏轮黏着薄膜时,各个黏着位置的黏着力并不会完全相同,常无法顺畅且全面性的让薄膜逐渐剥离;且由于薄膜的厚度很薄且脆弱,薄膜剥离之后,仍旧会有部份的薄膜脆片黏附于光阻层的表面上,并常由于薄膜脆片的面积太小而无法被侦测到,此种现象将会在整个印刷电路板的制造过程中,让基板面临报废的结果。因此,目前即有利用不同机型以分别进行薄膜的前端缘剥离之后,再通过一剥膜模组将薄膜完全剥离,其在作业时仅能适用于固定厚度范围的薄板,但是对于厚度在0.1mm以下,甚至于0.04mm的薄板或是软板而言,其在实际薄膜剥离的过程中,由于剥膜模组主要是以垂直于薄板板面的方向拉起薄膜,容易会有同时拉动或卷起整个薄板的现象产生,而让基板因此而报废、影响生产效率,甚至于让剥膜机的机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为了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并改善上述的缺点,专利技术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技术的产生。
[0005]本技术之一目的在提用于一种定位撕膜结构,能解决现有剥膜机在薄板或是软板的薄膜剥离过程中,容易会有同时拉动或卷起整个平板的问题,而能使薄膜能顺畅且全面性的与基板分离,以提高作业品质,增加合格率,并有效避免因卷起整个平板所产生的机件损坏,或因平板报废所造成的材料浪费。
[0006]为达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新型所设的定位撕膜结构连接于一机架上,机架的前端具有一前输送段,用于输送一薄板使沿着由前端朝向后端的输送方向移动,通过一上剥膜模组将薄板的一基板上表面的一上薄膜剥离之后,再通过一后输送段向后输送,其主要的技术特点在于:定位撕膜结构连接于上剥膜模组的后端,且定位撕膜结构包括一上定位件以及一下定位件,其中的上定位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吹气口,吹气口用于向前吹气;而下定位件连接于上定位件的下方,上定位件与下定位件之间具有一通道,通道用于基板由前端朝向后端的方向通过。
[0007]实施时,至少一个第一吹气口连通上定位件与下定位件之间的通道,通道用于向前吹气。
[0008]实施时,下定位件具有至少一第二吹气口,吹气口用于向前吹气。
[0009]实施时,上定位件与下定位件分别为上下对称的平板,上定位件的前端具有一第一凸部,第一凸部由上定位件的后端朝向前端的方向向前延伸;下定位件的前端具有一第二凸部,第二凸部与第一凸部上下对称,且第二凸部由下定位件的后端朝向前端的方向向前延伸。
[0010]实施时,第一凸部的一侧具有一第一上斜边,第一凸部的另一侧具有一第二上斜边,第一上斜边与第二上斜边分别以一角度向后延伸;第二凸部的一侧具有一第一下斜边,第二凸部的另一侧具有一第二下斜边,第一下斜边与第二下斜边分别以一角度向后延伸。
[0011]实施时,本新型还包括至少一前薄膜剥离单元,前薄膜剥离单元包括一上支轴、一上悬臂以及一第一驱动件,上支轴连接于机架上;上悬臂的一端枢接上支轴,上悬臂的另一端具有一下勾部,下勾部向下抵压基板的上表面,使得剥离上薄膜的前端缘;第一驱动件的下端连接上悬臂的中段位置,第一驱动件用于上下移动上悬臂的下勾部。
[0012]实施时,本新型还包括一上吹气单元,上吹气单元连接机架,且上吹气单元位于后输送段的上方,上吹气单元用于以朝向下勾部的方向吹出空气。
[0013]实施时,本新型还包括一下支轴、至少一下悬臂以及一第二驱动件,下支轴连接机架,并对应设置于上支轴的下方;下悬臂的一端枢接下支轴,下悬臂的中段位置具有一限位部,用于定位一弹性件,下悬臂的另一端具有一上勾部,上勾部向上抵压基板的下表面,使得剥离基板下表面的一下薄膜的前端缘;第二驱动件的上端具有一推压部,推压部连接弹性件,用于推压以向上移动下悬臂的上勾部。
[0014]实施时,本新型还包括一下吹气单元,下吹气单元连接机架,下吹气单元位于后输送段的下方,下吹气单元用于以朝向上勾部的方向吹出空气。
[0015]实施时,上剥膜模组为横向设置的圆筒,上剥膜模组定位于前输送段的后端上方并平行薄板的前端缘,上剥膜模组的圆筒筒身上具有多个吸气孔,吸气孔用于吸附该上薄膜。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安装于机架上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A

A

剖面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前薄膜剥离单元的立体外观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前薄膜剥离单元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上定位件与下定位件的组合立体外观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上定位件与下定位件的分解立体外观图;
[0023]图7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上定位件与下定位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定位撕膜结构;11、机架;12、薄板;121、基板;122、上薄膜;123、下薄膜;13、前输送段;14、后输送段;2、前薄膜剥离单元;21、上支轴;22、上悬臂;221、下勾部;23、第一驱动
件;24、上吹气单元;25、下支轴;26、下悬臂;261、限位部;262、上勾部;27、第二驱动件;271、推压部;28、下吹气单元;29、弹性件;3、上定位件;31、第一凸部;32、第一上斜边;33、第二上斜边;34、第一吹气口;4、下定位件;41、第二凸部;42、第一下斜边;43、第二下斜边;44、第二吹气口;5、通道;9、上剥膜模组;91、下剥膜模组;92、吸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7]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定位撕膜结构主要包括一上定位件以及一下定位件,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撕膜结构,其连接于一机架上,该机架的前端具有一前输送段,该前输送段用于输送一薄板使沿着由前端朝向后端的输送方向移动,通过一上剥膜模组将该薄板的一基板上表面的一上薄膜剥离之后,再通过一后输送段向后输送,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撕膜结构连接于该上剥膜模组的后端,且该定位撕膜结构包括:一上定位件,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吹气口,该第一吹气口用于向前吹气;以及一下定位件,其连接于该上定位件的下方,该上定位件与该下定位件之间具有一通道,该通道用于该基板由前端朝向后端的方向通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撕膜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第一吹气口连通该上定位件与该下定位件之间的该通道,该第一吹气口用于向前吹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撕膜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定位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吹气口,该第二吹气口用于向前吹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撕膜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定位件与该下定位件分别为上下对称的平板,该上定位件的前端具有一第一凸部,该第一凸部由该上定位件的后端朝向前端的方向向前延伸;该下定位件的前端具有一第二凸部,该第二凸部与该第一凸部上下对称,且该第二凸部由该下定位件的后端朝向前端的方向向前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撕膜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部的一侧具有一第一上斜边,该第一凸部的另一侧具有一第二上斜边,该第一上斜边与该第二上斜边分别以一角度向后延伸;该第二凸部的一侧具有一第一下斜边,该第二凸部的另一侧具有一第二下斜边,该第一下斜边与该第二下斜边分别以一角度向后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撕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亚松张德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鸿仁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