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装置以及起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099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减振装置包括:第1减振器,其包含在连结于发动机的输入构件与中间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1弹性体;和第2减振器,其包含在中间构件与连结于变速器的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2弹性体,第1减振器及第2减振器中的刚性或滞后性高的一方的第1弹性体等当在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未传递扭矩时,以具有旋转方向上的间隙的方式支承于输入构件与中间构件之间等,第1减振器及第2减振器中的另一方的第2弹性体等以预先压缩的状态配置于中间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等。由此,良好地抑制在来自发动机侧的扭矩与来自变速器侧的扭矩大致相等时来自发动机的振动向变速器侧传递,以及来自发动机侧的扭矩骤减时的减振装置的旋转构件的振动。振动。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减振装置以及起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输入构件、中间构件及输出构件的减振装置以及具备该减振装置的起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公知有一种减振机构,其包括:连结于发动机的第1旋转部件(输入构件)、能够相对于第1旋转部件进行相对旋转的第2旋转部件(中间构件)、连结于变速器并能够相对于第2旋转部件进行相对旋转的第3旋转部件(输出构件)、具有将第1旋转部件与第2旋转部件在旋转方向弹性地连结的多个第1弹性部件的第1减振器、以及将第2旋转部件与第3旋转部件在旋转方向弹性地连结并以小于第1减振器的最小动作扭矩的扭矩开始动作的第2减振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减振机构中,第1减振器具有低刚性且高滞后扭矩的特性,第2减振器具有低刚性且低滞后扭矩的特性。另外,第1减振器的第1弹性部件以在旋转方向预先压缩的状态设置于第1旋转部件及第2旋转部件的任一方。由此,在从发动机向第1旋转部件传递的输入扭矩超过与第1弹性部件的压缩状态对应的最小动作扭矩之前,第1弹性部件并不压缩,仅第2减振器动作,吸收/衰减扭转振动。然后,若该输入扭矩超过最小动作扭矩,则第1弹性部件的压缩、即第1旋转部件及第2旋转部件的相对旋转开始,从而第1减振器及第2减振器串联动作。其结果,在该减振机构中,相对于第1旋转部件及第2旋转部件,在使两者的相对位置返回初始状态的方向作用有比较大的负载,因此能够抑制高转速区域中的返回故障的产生。另外,在第3旋转部件形成有多个窗部,该多个窗部收容以位于第1弹性体的径向内侧的方式构成第2减振器的三种第2弹性体,在各第2螺旋弹簧与对应的窗部之间在旋转方向上确保了不同长度的间隙,以使第2减震器分三个阶段进行动作。
[0003]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755000号公报
[0004]在上述现有的减振机构中,由于第1弹性部件以预先压缩的状态设置于第1旋转部件及第2旋转部件的任一方,所以在第1减振器的扭转角比较小时,该第1减振器的实质刚性变高。因此,即便在第2减振器的刚性低的状态下,也存在在从发动机向第1旋转部件传递的输入扭矩与从变速器侧向第3旋转部件传递的扭矩(阻力带来的减速扭矩)大致相等时,仅来自发动机的振动(振动扭矩)向变速器侧传递而导致产生噪声等的担忧。另外,在从发动机向第1旋转部件传递的输入扭矩急剧地减少时,也存在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导致减振机构的第1旋转部件至第3旋转部件,特别是第2旋转部件振动,该第2旋转部件的振动向变速器侧传递而导致产生噪声等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装置及具备该减振装置的起步装置,能够良好地抑制在从发动机向输入构件传递的扭矩与从变速器侧向输出构件传递的扭矩大致相等时来自发动机的振动向变速器侧传递,以及从发动机向输入构件传递的扭矩骤减时的旋转构件的振动。
[0006]本专利技术的减振装置包括:包含连结于发动机的输入构件、中间构件及连结于变速器的输出构件的多个旋转构件;包含在上述输入构件与上述中间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1弹性体的第1减振器;以及包含在上述中间构件与上述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2弹性体的第2减振器,其中,上述第1减振器及第2减振器中的刚性或滞后性高的一方的上述第1弹性体或第2弹性体当在上述输入构件与上述输出构件之间未传递扭矩时,以具有旋转方向上的间隙的方式支承于上述输入构件与上述中间构件之间或上述中间构件与上述输出构件之间,上述第1减振器及第2减振器中的刚性或滞后性低的另一方的上述第1弹性体或第2弹性体以预先压缩的状态配置于上述中间构件与上述输出构件之间或上述输入构件与上述中间构件之间。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减振装置中,第1减振器及第2减振器中的刚性或滞后性高的一方的第1弹性体或第2弹性体当在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未传递扭矩时,以具有旋转方向上的间隙的方式支承于输入构件与中间构件之间或中间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由此,若从发动机向输入构件传递的扭矩与从变速器侧向输出构件传递的扭矩的差变得极小,则第1减振器及第2减振器中的刚性或滞后性高的一方以具有旋转方向上的间隙的方式支承于输入构件与中间构件之间或中间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因此,在来自发动机的扭矩与来自变速器侧的扭矩大致相等时,通过切断第1减振器及第2减振器中的刚性或滞后性高的一方进行的扭矩传递,能够抑制来自发动机的振动向变速器侧传递。另外,第1减振器及第2减振器中的刚性或滞后性低的另一方的第1弹性体或第2弹性体以预先压缩的状态配置于中间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或输入构件与中间构件之间。由此,在第1减振器及第2减振器中的刚性或滞后性低的另一方的扭转角(绝对值)比较小时,能够提高该另一方的实质刚性。因此,在从发动机向输入构件传递的扭矩骤减时,能够良好地抑制旋转构件,特别是中间构件振动。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起步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0009]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起步装置的剖视图。
[0010]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起步装置的主视图。
[0011]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减振装置的第1减振器中的扭转角与输入扭矩的关系的图表。
[0012]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减振装置的第2减振器中的扭转角与输入扭矩的关系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接下来,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
[0014]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起步装置1的简要结构图,图2是表示起步装置1的剖视图。这些附图所示的起步装置1搭载于包括作为原动机的发动机(内燃机)EG在内的车辆V(例如,前轮驱动车辆)。起步装置1包括:与发动机EG的曲轴连结的作为输入部件的前盖3、固定于前盖3的泵轮(输入侧流体传动构件)4、能够与泵轮4同轴旋转的涡轮(输出侧流体传动构件)5、与变速器TM连结的作为输出部件的减振毂7、锁止离合器8、与减振毂7连结的减振装置10等。
[0015]在本实施方式中,变速器TM是机械式的无级变速器(CVT),包括:作为驱动侧旋转轴的主轴PS、与该主轴PS平行地延伸的作为从动侧旋转轴的副轴SS、设置于主轴PS的主带
轮(省略图示)、设置于副轴SS的副带轮(省略图示)、以及卷挂于主带轮及副带轮的传动带(省略图示)。变速器TM的主轴PS经由前进后退切换机构BF与固定于减振毂7的输入轴IS连结。变速器TM的副轴SS经由未图示的齿轮机构及差速器DF与左右的驱动轴DS及驱动轮DW连结。
[0016]前进后退切换机构BF包括包含连结于输入轴IS的旋转构件与连结于主轴PS的旋转构件在内的未图示的行星齿轮机构、均为液压式的多板摩擦卡合构件的离合器C1及制动器B1。在前进后退切换机构BF的制动器B1被释放且离合器C1卡合时,传递至输入轴IS的动力被保持原样不变地传递至变速器TM的主轴PS。另外,在制动器B1卡合且离合器C1被释放时,主轴PS向与输入轴IS(发动机EG)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另外,在离合器C1及制动器B1双方都被释放时,输入轴IS与主轴PS的连结被解除。
[0017]起步装置1的泵轮4包括紧密固定于前盖3的未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减振装置,其包括:包含连结于发动机的输入构件、中间构件及连结于变速器的输出构件的多个旋转构件;包含在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中间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1弹性体的第1减振器;及包含在所述中间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2弹性体的第2减振器,所述减振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减振器及第2减振器中的刚性或滞后性高的一方的所述第1弹性体或第2弹性体当在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之间未传递扭矩时,以具有旋转方向上的间隙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中间构件之间或所述中间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之间,所述第1减振器及第2减振器中的刚性或滞后性低的另一方的所述第1弹性体或第2弹性体以预先压缩的状态配置于所述中间构件与所述输出构件之间或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中间构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减振器包含多个所述第1弹性体,所述第2减振器包含多个所述第2弹性体,所述多个所述第1弹性体的合成弹簧常数比所述多个所述第2弹性体的合成弹簧常数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减振器配置于所述减振装置的径向上的所述第1减振器的内侧。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昌昭后藤启悟津田康太郎小原保成小林良伊藤一能坂本贤亮本田贵嗣山口祐卓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信福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