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装置及动力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814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11
本申请涉及旋转装置及动力传递装置,其抑制异物附着于第一旋转体的外周部。旋转装置(10)具备第一旋转体(2)以及第二旋转体(3)。第一旋转体(2)配置为能够旋转。第二旋转体(3)配置为能够与第一旋转体(2)一起旋转、且能够与第一旋转体(2)进行相对旋转。第二旋转体(3)具有第一板(3a)及第二板(3b)。第一板(3a)和第二板(3b)构成为形成容纳第一旋转体(2)的外周部(22)的容纳空间。(22)的容纳空间。(22)的容纳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装置及动力传递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旋转装置及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有具有能够相对旋转的第一及第二旋转体的旋转装置。在第一旋转体的外周部安装有例如像离心件或振子等那样的用于发挥旋转装置的功能的功能部件。作为这样的旋转装置的一例,有扭矩变动抑制装置。
[0003]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扭矩变动抑制装置中,毂凸缘与质量体进行相对旋转。在毂凸缘的外周部安装有用于发挥扭矩变动抑制功能的功能部件。具体而言,在毂凸缘的外周部安装有离心件。在扭矩变动抑制装置发挥扭矩变动抑制功能时,离心件在径向上移动。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132161号公报
[0005]在上述扭矩变动抑制装置中,当金属磨屑、砂砾等异物附着于毂凸缘的外周部时,存在离心件等功能部件无法顺畅地动作,旋转装置的功能被阻碍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于是,在本申请专利技术中,将抑制异物附着于第一旋转部的外周部作为其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涉及的旋转装置具备第一旋转体以及第二旋转体。第一旋转体配置为能够旋转。第二旋转体配置为能够与第一旋转体一起旋转且能够与第一旋转体进行相对旋转。第二旋转体具有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构成为形成容纳第一旋转体的外周部的容纳空间。
[0008]根据该构成,第一旋转体的外周部容纳于由第一板和第二板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因此,可以抑制异物附着于第一旋转体的外周部。此外,在安装于第一旋转体的外周部的功能部件等破损的情况下,可以防止该破损的部件由于离心力而飞出。
[0009]优选地,第一板具有第一环状部以及第一圆筒部。第一圆筒部从第一环状部的内周端部朝向第二板在轴向上延伸。第二板具有第二环状部以及第二圆筒部。第二环状部在轴向上与第一环状部隔开间隔而配置。第二圆筒部从第二环状部的外周端部朝向第一板在轴向上延伸。根据该构成,第一板与第二板为对称的形状,因此,第二旋转体的平衡优良。此外,第一板及第二板分别具有圆筒部并成为拉拔(drawing)形状,因此,强度优良。
[0010]优选地,第一环状部配置为在外周端部与第二圆筒部的前端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根据该构成,可以从第一间隙排出侵入容纳空间内的异物等。
[0011]第一板也可以具有第一环状部、第一圆筒部以及第二圆筒部。需要指出,第一圆筒部从第一环状部的内周端部朝向第二板在轴向上延伸。第二圆筒部从第一环状部的外周端部朝向第二板在轴向上延伸。另外,第二板也可以具有在轴向上与第一环状部隔开间隔而配置的第二环状部。
[0012]优选地,第二环状部配置为在内周端部与第一圆筒部的前端部之间具有第二间
隙。
[0013]优选地,第一旋转体具有内周部和连结部。第一旋转体的内周部配置于容纳空间的外部。连结部通过第二间隙并连结外周部与内周部。
[0014]优选地,连结部具有朝向径向内侧的第一支承面。第一圆筒部具有以由第一支承面支承的方式朝向径向的第二支承面。根据该构成,第二旋转体通过第二支承面而支承于第一支承面。该第一支承面及第二支承面朝向径向。因此,第二旋转体相对于第一旋转体在径向上被定位。其结果是,可以抑制第二旋转体相对于第一旋转体的偏心旋转。
[0015]优选地,旋转装置还具备配置在第一支承面与第二支承面之间的滑动部件。根据该构成,可以抑制第一支承面及第二支承面的磨损。
[0016]优选地,第一旋转体及第二旋转体为板状。另外,第一旋转体比第二旋转体厚。滑动部件安装于第一支承面。根据该构成,将滑动部件安装于比第二旋转体厚的第一旋转体。因此,在通过压配合(压入)将滑动部件安装于第一支承面、或对已安装于第一旋转体的滑动部件进行加工时,从强度方面来看是有利的。
[0017]优选地,旋转装置还具备垫片。垫片在轴向上配置在第一旋转体与第二旋转体之间。根据该构成,可以抑制第二旋转体以接近第一旋转体的方式倾斜。
[0018]优选地,旋转装置还具备配置为能够径向移动的离心件。第一旋转体具有容纳离心件的容纳部。
[0019]优选地,离心件构成为在径向上移动时进行自转。
[0020]优选地,旋转装置还具备第一滚动部件。容纳部具有朝向周向的第一引导面及第二引导面。第一滚动部件配置在第一引导面与离心件之间。第一滚动部件构成为通过离心件的自转而在第一引导面上滚动。
[0021]优选地,离心件构成为在第二引导面上滚动。
[0022]优选地,离心件及第一滚动部件为圆筒状或圆柱状。第一引导面与第二引导面的距离小于离心件的直径与第一滚动部件的直径的合计。
[0023]优选地,旋转装置还具备凸轮机构。凸轮机构受到作用于离心件的离心力,并将离心力转换为第一旋转体与第二旋转体的旋转相位差变小的方向的周向力。
[0024]优选地,凸轮机构具有凸轮面以及凸轮从动件。凸轮面形成于离心件。凸轮从动件与凸轮面抵接。凸轮从动件在离心件与第二旋转体之间传递力。
[0025]优选地,凸轮从动件在凸轮面上滚动。
[0026]优选地,离心件具有在轴向上贯通的第一贯通孔。凸轮面由第一贯通孔的内壁面构成。
[0027]优选地,凸轮从动件以能够自转的方式安装于第二旋转体。
[0028]优选地,第二旋转体具有第二贯通孔。凸轮从动件在第二贯通孔的内壁面上滚动。
[0029]优选地,凸轮从动件为圆柱状或圆筒状的滚子。
[0030]优选地,旋转装置还具备圆柱状或圆筒状的凸轮从动件。离心件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第一贯通孔。第二旋转体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第二贯通孔。第一贯通孔的内壁面构成凸轮面。凸轮面朝向径向外侧,并与凸轮从动件抵接。第二贯通孔的内壁面构成抵接面。抵接面朝向径向内侧,并与凸轮从动件抵接。凸轮面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当离心件隔着第一滚动部件在第一引导面上滚动时,第一区域与凸轮从动件抵接。当离心件在第二引导
面上滚动时,第二区域与凸轮从动件抵接。第一区域具有与第二区域不同的曲面形状。
[0031]优选地,第一区域具有小于第二区域的曲率半径的曲率半径。
[0032]优选地,抵接面具有第三区域以及第四区域。当离心件隔着第一滚动部件在第一引导面上滚动时,第三区域与凸轮从动件抵接。当离心件在第二引导面上滚动时,第四区域与凸轮从动件抵接。第三区域具有与第四区域不同的曲面形状。
[0033]优选地,旋转装置还具备圆柱状或圆筒状的凸轮从动件。离心件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第一贯通孔。第二旋转体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第二贯通孔。第一贯通孔的内壁面构成凸轮面。凸轮面朝向径向外侧,并与凸轮从动件抵接。第二贯通孔的内壁面构成抵接面。抵接面朝向径向内侧,并与凸轮从动件抵接。抵接面具有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当离心件隔着第一滚动部件在第一引导面上滚动时,第三区域与凸轮从动件抵接。当离心件在第二引导面上滚动时,第四区域与凸轮从动件抵接。第三区域具有与第四区域不同的曲面形状。
[0034]优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装置,具备:第一旋转体,配置为能够旋转;以及第二旋转体,配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一旋转体一起旋转、且能够与所述第一旋转体进行相对旋转,所述第二旋转体具有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构成为形成容纳所述第一旋转体的外周部的容纳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板具有:第一环状部;以及第一圆筒部,从所述第一环状部的内周端部朝向所述第二板在轴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板具有:第二环状部,在轴向上与所述第一环状部隔开间隔而配置;以及第二圆筒部,从所述第二环状部的外周端部朝向所述第一板在轴向上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环状部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环状部的外周端部与所述第二圆筒部的前端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板具有:第一环状部;第一圆筒部,从所述第一环状部的内周端部朝向所述第二板在轴向上延伸;以及第二圆筒部,从所述第一环状部的外周端部朝向所述第二板在轴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板具有在轴向上与所述第一环状部隔开间隔而配置的第二环状部。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环状部配置为在所述所述第二环状部的内周端部与所述第一圆筒部的前端部之间具有第二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旋转体具有:内周部,配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外部;以及连结部,通过所述第二间隙并连结所述外周部与所述内周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装置,其中,所述连结部具有朝向径向内侧的第一支承面,所述第一圆筒部具有以由所述第一支承面支承的方式朝向径向的第二支承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装置,其中,所述旋转装置还具备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一支承面与所述第二支承面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旋转体是比所述第二旋转体厚的板状,所述滑动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承面。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装置,其中,
所述旋转装置还具备垫片,所述垫片在轴向上配置在所述第一旋转体与所述第二旋转体之间。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冨田雄亮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