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洗冷却型多级自锁式大型液压装置及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984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清洗冷却型多级自锁式大型液压装置及工作方法。包括液压缸、循环冷却装置、底板,所述液压缸设于底板上,所述循环冷却装置设于液压缸一侧,且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通过油管与循环冷却装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输出稳定,自锁功能大大减小了保压时液压缸的工作压力,降低了液压油泄漏的风险,保证了液压缸的工作时的稳定可靠,能够对过热的液压油进行有效的降温,使液压油处于安全的温度范围内,确保了液压油的性能,延长了液压油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液压缸的工作效率,且能够对整体装置进性便捷化的清洗,清洗效率高,无需繁琐的拆卸工作,省时省力,同时使液压油的更换更加方便。同时使液压油的更换更加方便。同时使液压油的更换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清洗冷却型多级自锁式大型液压装置及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设备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清洗冷却型多级自锁式大型液压装置及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0003]随着重工业的持续发展,适用于大型机械的液压装置应运而生,比如专利号为CN202100554U的重载液压缸,由于大型液压缸工作时需要承受极大的载荷,其在使用过程中时常需要极大的压力进行保压,在此过程中液压缸漏液的风险大大增加,使液压杆可能因此发生收缩,影响液压缸的正常运作;并且液压缸在承受较大载荷后,其中的液压油温度将明显上升,当液压油的温度超过限定的阈值,其质量与性能将有所降低,从而进一步影响液压缸的运作;同时,在液压缸长期的持续工作后,其中的液压油粘度降低,从而导致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下降,增加了液压油泄漏的可能性,如专利号为CN215745271U的液压系统清洗装置,其利用外部装置对液压系统进行清洗,由于大型液压设备拆装繁琐困难,且需消耗大量人力,此类装置对于大型液压系统来说浪费资源且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清洗冷却型多级自锁式大型液压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输出稳定,自锁功能大大减小了保压时液压缸的工作压力,降低了液压油泄漏的风险,保证了液压缸的工作时的稳定可靠,能够对过热的液压油进行有效的降温,使液压油处于安全的温度范围内,确保了液压油的性能,延长了液压油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液压缸的工作效率,且能够对整体装置进性便捷化的清洗,清洗效率高,无需繁琐的拆卸工作,省时省力,同时使液压油的更换更加方便。
[0005]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清洗冷却型多级自锁式大型液压装置,包括液压缸、循环冷却装置、底板,所述液压缸设于底板上,所述循环冷却装置设于液压缸一侧,且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通过油管与循环冷却装置连接;其中,所述液压缸包括液压缸底座、第一缸体、一组锁定装置、第二缸体、供油管、液压杆,所述第一缸体设于底板上方,且通过液压缸底座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锁定装置周向设于第一缸体外侧,且与液压缸底座和第一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缸体下端设于第一缸体内,且与第一缸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缸体外侧设有环形槽,所述供油管设于第一缸体内,且与第一缸体固定连接,所述供油管上端延伸至第二缸体内,所述液压杆下端设于第二缸体内,且与第二缸体活动连接,所述液压缸底座一侧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一端延伸至供油管底部,且与供油管连接,靠近所述循环冷却装置的锁定装置上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一端延伸至第一缸体内。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输出稳定,自锁功能大大减小了保
压时液压缸的工作压力,降低了液压油泄漏的风险,保证了液压缸的工作时的稳定可靠,能够对过热的液压油进行有效的降温,使液压油处于安全的温度范围内,确保了液压油的性能,延长了液压油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液压缸的工作效率,且能够对整体装置进性便捷化的清洗,清洗效率高,无需繁琐的拆卸工作,省时省力,同时使液压油的更换更加方便。
[0006]进一步的,所述循环冷却装置包括底座、进油滤筒、冷却油箱、清洗油箱、液压泵、出油滤筒、清洗泵,所述底座设于底板上,且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进油滤筒、冷却油箱、清洗油箱、液压泵、出油滤筒均设于底座上,且均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进油滤筒与出油滤筒间隔设于底座靠近液压缸的一侧,所述冷却油箱设于出油滤筒一侧,所述清洗油箱设于进油滤筒的一侧,所述液压泵设于进油滤筒与出油滤筒之间,所述清洗泵设于清洗油箱顶部,且与清洗油箱固定连接,所述进油滤筒的进油管道与液压缸连接,且其出油管道与冷却油箱和清洗油箱连接,所述冷却油箱下部通过管道与出油滤筒连接,所述出油滤筒通过管道与液压泵连接,所述液压泵输出端与液压缸连接,所述清洗泵输入端与清洗油箱连接,且其输出端与冷却油箱连接。循环冷却装置可在液压缸增压卸压时,有效对液压油进行过滤降温,将液压油的温度控制在其性能良好的阈值之内,保证了液压缸的工作效率,同时使旧液压油的排出与新液压油的更换更加方便。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缸体和液压杆下端均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一缸体与第二缸体顶部均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分别于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固定连接,且分别与液压杆下端和第二缸体下端的限位部配合。导向套使第二缸体与液压杆的运作更加准确稳定,且稳定支持了锁定装置,限位部限制了第二缸体和液压杆的运动范围,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008]进一步的,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加强块、气缸、活塞杆、弧形板,所述加强块设于液压缸底座上,且与液压缸底座和第一缸体固定连接,所述气缸设于加强块顶部,且与加强块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设于气缸输出端,所述弧形板设于活塞杆一端,且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位于第一缸体上方,且位于第二缸体一侧,所述弧形板包括弧形板本体、插槽、卡块,所述插槽与卡块相对设于弧形板本体两端,且与弧形板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本体与环形槽配合。锁定装置可有效将第二缸体锁定限位,将第一缸体的输出力由液压油的压力转化为支持力,大大减小了液压缸内的负荷,降低了液压油泄漏的风险,保证了液压缸的工作效率,延长了液压缸的使用寿命。
[0009]进一步的,所述供油管包括管体、一组第一供油口、一组第二供油口、挡块,所述管体设于第一缸体内的液压缸底座上,且其上端延伸至第二缸体内,所述管体与液压缸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供油口周向间隔设于管体下部,所述第二供油口周向间隔设于管体上部,所述挡块设于管体顶部,且与管体固定连接。供油管可有效对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内供给液压油饼提供压力,其高度与第二缸体配合,可有效保持第二缸体内的压力,使液压杆对外输出更加稳定可靠。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进油滤筒与出油滤筒结构相同,均包括筒体、滤网、顶板、上盖,所述筒体设于底座上,且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滤网设于筒体内,且与筒体固定连接,所述滤网内可放置滤芯,所述顶板设于筒体顶部,且与筒体固定连接,所述上盖设于顶板上,且与顶板固定连接。进油滤筒与出油滤筒能够对循环中的液压油进行良好的过滤,防止杂物对液压缸的工作产生不良影响,保证液压杆的工作效率,提高循环中液压油的性能并延长其
使用寿命。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油箱包括油箱、顶盖、冷却管、进油管路、喷头,所述油箱设于底座上,且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顶盖设于油箱顶部,所述冷却管设于油箱外侧,且与油箱固定连接,所述进油管路周向设于油箱的筒壁内和顶盖内,且其下端延伸至油箱内的底部,所述进油管路上端通过管道与进油滤筒和清洗泵连接,所述喷头设于顶盖下表面,且与进油管路连接,所述进油管路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冷却油箱可对循环中过热的液压油做出反应,并对其进行降温,可将液压油稳定控制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防止液压油过热导致的性能下降,提高液压缸的工作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清洗冷却型多级自锁式大型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缸(1)、循环冷却装置(2)、底板(3),所述液压缸(1)设于底板(3)上,所述循环冷却装置(2)设于液压缸(1)一侧,且与底板(3)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1)通过油管与循环冷却装置(2)连接;其中,所述液压缸(1)包括液压缸底座(10)、第一缸体(11)、一组锁定装置(12)、第二缸体(13)、供油管(14)、液压杆(15),所述第一缸体(11)设于底板(3)上方,且通过液压缸底座(10)与底板(3)固定连接,所述锁定装置(12)周向设于第一缸体(11)外侧,且与液压缸底座(10)和第一缸体(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缸体(13)下端设于第一缸体(11)内,且与第一缸体(1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缸体(13)外侧设有环形槽(16),所述供油管(14)设于第一缸体(11)内,且与第一缸体(11)固定连接,所述供油管(14)上端延伸至第二缸体(13)内,所述液压杆(15)下端设于第二缸体(13)内,且与第二缸体(13)活动连接,所述液压缸底座(10)一侧设有进油口(17),所述进油口(17)一端延伸至供油管(14)底部,且与供油管(14)连接,靠近所述循环冷却装置(2)的锁定装置(12)上设有出油口(18),所述出油口(18)一端延伸至第一缸体(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冷却型多级自锁式大型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冷却装置(2)包括底座(20)、进油滤筒(21)、冷却油箱(22)、清洗油箱(23)、液压泵(24)、出油滤筒(25)、清洗泵(26),所述底座(20)设于底板(3)上,且与底板(3)固定连接,所述进油滤筒(21)、冷却油箱(22)、清洗油箱(23)、液压泵(24)、出油滤筒(25)均设于底座(20)上,且均与底座(20)固定连接,所述进油滤筒(21)与出油滤筒(25)间隔设于底座(20)靠近液压缸(1)的一侧,所述冷却油箱(22)设于出油滤筒(25)一侧,所述清洗油箱(23)设于进油滤筒(21)的一侧,所述液压泵(24)设于进油滤筒(21)与出油滤筒(25)之间,所述清洗泵(26)设于清洗油箱(23)顶部,且与清洗油箱(23)固定连接,所述进油滤筒(21)的进油管道与液压缸(1)连接,且其出油管道与冷却油箱(22)和清洗油箱(23)连接,所述冷却油箱(22)下部通过管道与出油滤筒(25)连接,所述出油滤筒(25)通过管道与液压泵(24)连接,所述液压泵(24)输出端与液压缸(1)连接,所述清洗泵(26)输入端与清洗油箱(23)连接,且其输出端与冷却油箱(2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冷却型多级自锁式大型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缸体(13)和液压杆(15)下端均设有限位部(19),所述第一缸体(11)与第二缸体(13)顶部均设有导向套(110),所述导向套(110)分别于第一缸体(11)和第二缸体(13)固定连接,且分别与液压杆(15)下端和第二缸体(13)下端的限位部(19)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冷却型多级自锁式大型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12)包括加强块(120)、气缸(121)、活塞杆(122)、弧形板(123),所述加强块(120)设于液压缸底座(10)上,且与液压缸底座(10)和第一缸体(11)固定连接,所述气缸(121)设于加强块(120)顶部,且与加强块(120)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122)设于气缸(121)输出端,所述弧形板(123)设于活塞杆(122)一端,且与活塞杆(122)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123)位于第一缸体(11)上方,且位于第二缸体(13)一侧,所述弧形板(123)包括弧形板本体(124)、插槽(125)、卡块(126),所述插槽(125)与卡块(126)相对设于弧形板本体(124)两端,且与弧形板本体(124)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本体(124)与环形槽(16)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洗冷却型多级自锁式大型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管(14)包括管体(140)、一组第一供油口(141)、一组第二供油口(142)、挡块(143),
所述管体(140)设于第一缸体(11)内的液压缸底座(10)上,且其上端延伸至第二缸体(13)内,所述管体(140)与液压缸底座(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供油口(141)周向间隔设于管体(140)下部,所述第二供油口(142)周向间隔设于管体(140)上部,所述挡块(143)设于管体(140)顶部,且与管体(140)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清洗冷却型多级自锁式大型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滤筒(21)与出油滤筒(25)结构相同,均包括筒体(210)、滤网(211)、顶板(212)、上盖(213),所述筒体(210)设于底座(20)上,且与底座(20)固定连接,所述滤网(211)设于筒体(210)内,且与筒体(210)固定连接,所述滤网(211)内可放置滤芯,所述顶板(212)设于筒体(210)顶部,且与筒体(210)固定连接,所述上盖(213)设于顶板(212)上,且与顶板(212)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清洗冷却型多级自锁式大型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油箱(22)包括油箱(220)、顶盖(221)、冷却管(222)、进油管路(223)、喷头(2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元明李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鑫旭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