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PRCC/TFE3融合基因的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4947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PRCC/TFE3基因的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PRCC和TFE3基因的目标区域,构建与目标区域完全互补的长度为45bp的单链片段作为候选探针,然后将每一条序列进行批量BLAST比对,保证杂交的每一条探针序列的高特异性;同时精确控制目标区域的靶向,获得说明书表1中所示的1533个核苷酸序列,再在每个核苷酸序列的两端添加标签序列得到特征性引物,以特征性引物为模板,PCR扩增、纯化后得到探针组。采用上述探针组用于检测PRCC/TFE3基因融合状态,成本较低且在3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骨髓样本的FISH杂交,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且杂交背景干净、信噪比低。信噪比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PRCC/TFE3融合基因的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检测PRCC/TFE3基因的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Xp11.2易位性肾细胞癌(tRCC)是一种罕见的肾细胞癌(RCC)亚型,是TFE3转录因子基因融合的结果,在世界卫生组织(WHO)泌尿系统肿瘤分类中被纳入MiT家族tRCC。在肾癌中,Xp11.2 tRCC占儿童肾肿瘤的20%至75%,约占成人肾细胞癌的1.5%。Xp11.2 tRCC中最常见的基因融合是Xp11.2上的TFE3基因与1q21位点的PRCC基因发生融合,TFE3基因与17q25位点的ASPL基因发生融合,这些基因融合来自于t(X;1)(p11.2;q12)和t(X;17)(p11.2;q25.3)易位,其他发生较少的TFE3融合伙伴包括SFPQ、Nono、CLTC和RBM10,它们由t(X;1)(p11.2;p34),inv(X)(p11.2q12),t(X;17)(p11.2;q23)和inv(X)(p11.2p11.23)引起,一些融合伙伴,如PARP14,KHTFESRP,LUC7L3和DVL2,仅在个别患者中被发现。
[0003]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可以用于评估PRCC/TFE3基因融合状态。传统的商业化FISH探针主要使用BAC克隆作为探针,经过荧光分子标记后进行杂交检测,然而,BAC克隆制备的探针存在一些非重复序列,探针特异性不高,需要使用Cot1

DNA进行非封闭性封闭,且BAC克隆制备的探针片段普遍偏大,长度在200~500bp之间,杂交效率偏低,杂交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PRCC/TFE3融合基因的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组,该探针组由说明书表1中所示的1533个核苷酸序列制备得到。
[000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探针组由上述的核苷酸序列通过添加标签序列后扩增得到。
[000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核苷酸序列的5

端标签序列为:TAATACGACTCACTATAGGG;3

端标签序列为:CCGCTGAGCAATAACTAGCA。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PCR扩增体系中含有Alexa fluor555

dUTP和Alexa fluor488

dUTP。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探针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以PRCC和TFE3基因序列为依据,在不含重复序列的区域分别设计含45个碱基核苷酸序列,设定探针Tm为50℃,GC含量范围为40~60%,舍弃包含AAAA/TTTT/CCCC/GGGG的序列后,得到2001条候选探针,再经过全基因hg38 BLAST比对分析后,最终得到1533个核苷酸序列,具体参见说明书表1所示;
[0010]S2,分别在每条核苷酸序列的5

端加上20bp的标签序列、3

端加上20bp的标签序列,得到一系列带有标签序列的特征性引物,其中5

端标签序列为:TAATACGACTCACTATAGGG,3

端标签序列为:CCGCTGAGCAATAACTAGCA;
fluor488

dUTP标记的dUTP进行PCR扩增,将荧光标记材料掺入PCR产物中,得到荧光标记的PCR产物;PCR扩增时的引物为:Primer

F:TAATACGACTCACTATAGG,Primer

R:TGCTAGTTATTGCTCAGCGG;
[0027]PCR扩增体系为:10x buffer 5μL、F+R primer(10uM)2μL、洗脱后特征性引物1μL、10mM dATP 1μL、10mM dCTP 1μL、10mM dGTP 1μL、10mM dTTP 0.75μL、1mM Alexa fluor555

dUTP 2.5μL、Taq DNA polymerase 0.5μL、ddH20 35.25μL;
[0028]PCR反应程序为94℃5min、55℃5min;72℃2min、94℃1min、55℃1min,30个循环;72℃5min、4℃保温。
[0029]S4,对步骤S3扩增后的PCR产物进行纯化,得到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组。
[0030]表1 1533条探针的序列信息
[0031][0032][0033][0034][0035][0036][0037][0038][0039][0040][0041][0042][0043]将上述制备得到的探针组按照下表2的组分混合制备得到杂交缓冲液,并进一步制备成试剂盒。
[0044]表2 10人份的杂交缓冲液的制备
[0045]成分10人份终浓度实施例1的探针组合10μL20ng/μL(各探针)去离子甲酰胺45μL45%50%葡聚糖20μL10%20
×
SSC10μL2
×
SSC(0.2M)Tris

HCl(pH8.0~8.8)5μL50mM水10μL

[0046]实施例2正常人外周淋巴细胞滴片实验
[0047]材料: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基、秋水仙碱、低渗液(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4%的KCl)、固定液(甲醇:乙酸=3:1,体积比)。
[0048]S1,细胞培养及同步化:取0.4mL肝素抗凝全血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基中,混匀后于37℃、5%CO2恒温培养箱内培养72h,并于终止前4h,向培养基中加入秋水仙素至终浓度(0.1μg/mL)继续培养4h;
[0049]S2,收集和固定:收集培养基,500g离心5min后,弃上清,再加入0.4%KCl低渗液孵育30min,然后用甲醇

冰醋酸固定液固定细胞,室温静置10min,500g离心沉淀细胞,重复细胞固定步骤一遍,弃上清液后,根据细胞数量加入适当固定液悬浮细胞;
[0050]S3,制片:吸取7

10μL细胞悬液,自70

80cm高处滴在一张干燥清洁的载玻片上,吹干后,56℃烤片2h;
[0051]S4,变性杂交:取10μL实施例1中制得的杂交缓冲液滴加到处理好的样本的玻片杂交区域,立即加盖盖玻片,用橡皮胶封边,避免盖玻片与玻片之间产生气泡,杂交仪上95℃共变性2min,42℃杂交30min;
[0052]S5,杂交后洗涤:用镊子小心撕去盖玻片周围封片胶,避免粘掉或者移动盖玻片;将载玻片放入稀释后的洗涤液1(含0.6M氯化钠和50mM Tris

Hcl)中浸泡1min,待盖玻片自然脱落,再将载玻片放入洗涤液2(含0.6M氯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检测PRCC/TFE3融合基因的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组,其特征在于,该探针组由说明书表1中所示的1533个核苷酸序列制备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PRCC/TFE3融合基因的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组,其特征在于,该探针组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苷酸序列通过添加标签序列后扩增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PRCC/TFE3融合基因的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核苷酸序列的5

端标签序列为:TAATACGACTC ACTATAGGG;3

端标签序列为:CCGCTGAGCAATAACTAGCA。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检测PRCC/TFE3融合基因的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组,其特征在于,PCR扩增体系中含有Alexa fluor555

dUTP和Alexa fluor488

dUTP。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检测PRCC/TFE3融合基因的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以PRCC和TFE3基因序列为依据,在不含重复序列的区域分别设计含45个碱基核苷酸序列,设定探针Tm为50℃,GC含量范围为40~60%,舍弃包含AAAA/TTTT/CCCC/GGGG的序列后,得到2001条候选探针,再经过全基因hg38 BLAST比对分析后,最终得到1533个核苷酸序列,具体参见说明书表1所示;S2,分别在每条核苷酸序列的5

端加上20bp的标签序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丹平魏亮董祥詹悦喻晓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友芝友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