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摩托车罩壳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805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动摩托车罩壳构造,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设置防护夹持结构,用于解决不便于对电池块进行防护夹持的问题,通过设置电池块本体,对防护垫进行挤压,使防护垫带动支撑板对弹簧进行挤压,将电池块本体放置再电池箱内,通过两个防护垫各紧贴在电池块本体的外壁,便于对电池块本体进行防护,设置螺纹杆,从而两个螺纹杆带动各带动夹持板相互靠近,对电池块本体进行夹持,实现了便于对电池块进行防护夹持,防止电池块在电动摩托车罩壳晃动,提高了电动摩托车罩壳的工作效率,避免在使用电动摩托车罩壳晃动时,使电池块在电动摩托车罩壳内进行晃动,从而降低电池块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电池块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电池块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摩托车罩壳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摩托车罩壳
,特别涉及电动摩托车罩壳构造。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摩托车罩壳是电动摩托车组件的必要之一,电动摩托车是电动车的一种,电动摩托车通过电池块进行驱动行驶,从而对电池块进行防护是很重要的,一般电池块安装在电动摩托车罩壳连接的电池箱内,因此需要电动摩托车罩壳构造;
[0003]现有的电动摩托车罩壳构造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一般的电动摩托车罩壳构连接的电池箱不具备防护夹持结构,从而在使用电动摩托车罩壳晃动时,使电池块在电动摩托车罩壳内进行晃动,从而降低电池块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动摩托车罩壳构造,通过设置电池块本体,对防护垫进行挤压,使防护垫带动支撑板对弹簧进行挤压,将电池块本体放置再电池箱内,通过两个防护垫各紧贴在电池块本体的外壁,便于对电池块本体进行防护,设置螺纹杆,从而两个螺纹杆带动各带动夹持板相互靠近,对电池块本体进行夹持,实现了便于对电池块进行防护夹持,防止电池块在电动摩托车罩壳晃动,提高了电动摩托车罩壳的工作效率,避免在使用电动摩托车罩壳晃动时,使电池块在电动摩托车罩壳内进行晃动,从而降低电池块的使用寿命。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电动摩托车罩壳构造,包括电动摩托车罩壳本体,所述电动摩托车罩壳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池箱,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车身板,所述前车身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车头,所述车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杆,所述底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后车身板,所述后车身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坐垫。
[0007]进一步,所述电池箱的内壁开设有凹槽,所述电池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电池箱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壁螺纹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板。
[0008]进一步,所述电池箱与弹簧之间为嵌套连接,且弹簧与支撑板之间为焊接连接。
[0009]通过电池块本体的一侧紧贴在防护垫上,从而对防护垫进行挤压,使防护垫带动支撑板对弹簧进行挤压。
[0010]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与防护垫之间为粘贴连接,且防护垫为橡胶防护垫。
[0011]通过两个防护垫各紧贴在电池块本体的外壁,便于对电池块本体进行防护。
[0012]进一步,所述螺纹杆与螺纹槽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与夹持板之间为焊接连接。
[0013]通过各转动螺纹杆,使螺纹杆在螺纹槽内转动的同时进行向内移动,从而两个螺
纹杆带动各带动夹持板相互靠近,使夹持板紧贴在电池块本体的外壁,从而对电池块本体进行夹持。
[0014]进一步,所述电池箱的内壁嵌套活动连接有电池块本体,所述电池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壁螺纹活动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电池块本体的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电池块本体的外壁转动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盒,所述限位盒的内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壁螺纹活动连接有定位螺栓。
[0015]进一步,所述盖板与连接板之间为焊接连接,且连接板与紧固螺栓之间为螺纹连接。
[0016]通过将盖板盖在电池箱上,将紧固螺栓穿过连接板插入凹槽内,从而将盖板固定在电池箱上,使电池箱进行密封。
[0017]进一步,所述转轴与限位盒之间为转动连接,且限位盒与螺纹孔之间为一体化设置。
[0018]通过转轴带动限位盒转动,将限位盒嵌套在螺纹杆的外壁。
[0019]进一步,所述定位螺栓与螺纹孔之间为螺纹连接,且螺纹孔与卡槽之间为相通。
[0020]通过将定位螺栓穿过螺纹孔插入卡槽内,从而对螺纹杆进行固定,防止螺纹杆回转。
[002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1、通过设置电池块本体,对防护垫进行挤压,使防护垫带动支撑板对弹簧进行挤压,将电池块本体放置再电池箱内,通过两个防护垫各紧贴在电池块本体的外壁,便于对电池块本体进行防护,设置螺纹杆,从而两个螺纹杆带动各带动夹持板相互靠近,对电池块本体进行夹持,实现了便于对电池块进行防护夹持,防止电池块在电动摩托车罩壳晃动,提高了电动摩托车罩壳的工作效率;
[0023]2、通过设置盖板,盖在电池箱上,设置紧固螺栓,穿过连接板插入凹槽内,从而将盖板固定在电池箱上,使电池箱进行密封,设置转轴,带动限位盒转动,将限位盒嵌套在螺纹杆的外壁,设置定位螺栓,对螺纹杆进行固定,防止螺纹杆回转,从而实现了便于对电池箱进行密封。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电池箱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电池箱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车头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图。
[0029]图中,1、电动摩托车罩壳本体;2、底座;3、电池箱;4、前车身板;5、车头;6、把手杆;7、后车身板;8、坐垫;9、凹槽;10、弹簧;11、支撑板;12、防护垫;13、电池块本体;14、盖板;15、连接板;16、紧固螺栓;17、卡槽;18、转轴;19、限位盒;20、螺纹孔;21、定位螺栓;22、螺纹槽;23、螺纹杆;24、夹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32]参照图1所示,为本技术较优实施例中电动摩托车罩壳构造,包括电动摩托车罩壳本体1,电动摩托车罩壳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池箱3,底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车身板4,前车身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车头5,车头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杆6,底座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后车身板7,后车身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坐垫8。
[0033]参照图1和图2,电池箱3的内壁开设有凹槽9,电池箱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0,弹簧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垫12,电池箱3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槽22,螺纹槽22的内壁螺纹活动连接有螺纹杆23,螺纹杆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板24。
[0034]参照图2和图3,电池箱3与弹簧10之间为嵌套连接,且弹簧10与支撑板11之间为焊接连接。
[0035]通过电池块本体13的一侧紧贴在防护垫12上,从而对防护垫12进行挤压,使防护垫12带动支撑板11对弹簧10进行挤压。
[0036]参照图1、图2和图3,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摩托车罩壳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摩托车罩壳本体(1),所述电动摩托车罩壳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池箱(3),所述底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车身板(4),所述前车身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车头(5),所述车头(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杆(6),所述底座(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后车身板(7),所述后车身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坐垫(8);所述电池箱(3)的内壁开设有凹槽(9),所述电池箱(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垫(12),所述电池箱(3)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槽(22),所述螺纹槽(22)的内壁螺纹活动连接有螺纹杆(23),所述螺纹杆(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板(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罩壳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3)与弹簧(10)之间为嵌套连接,且弹簧(10)与支撑板(11)之间为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罩壳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与防护垫(12)之间为粘贴连接,且防护垫(12)为橡胶防护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摩托车罩壳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良焜张林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技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