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式后备模式有源应答器的设置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4698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点式后备模式有源应答器的设置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将有源应答器设置在主体信号机的上游方向,且有源应答器至主体信号机的距离等于设定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兼顾了提高点式后备模式下的最高运行速度与缩短追踪间隔等优点。行速度与缩短追踪间隔等优点。行速度与缩短追踪间隔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点式后备模式有源应答器的设置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点式后备模式有源应答器的设置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节能等特点。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顺序上,先建成线路、轨道、桥梁、站台等,而后信号系统根据线路限速、站台位置、区间长度等进行有源应答器和信号机的设置,设置效果直接影响点式后备模式下的列车最高运行速度、最小追踪间隔、工程投资等。
[0003]为缩短点式后备模式下的追踪间隔,往往将有源应答器设置于距离主体信号机较近的位置,而这就将导致列车在运行至有源应答器前持续减速,从而影响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提高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及节省工程投资,往往将有源应答器设置于距离信号机较远的位置,而也就将导致点式后备模式下的追踪间隔增大。
[0004]因此对于应答器的设置,如何来兼顾提高点式后备模式下的最高运行速度与缩短追踪间隔,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兼顾了行车安全和运营效率的点式后备模式有源应答器的设置方法及其应用,适用有人及无人驾驶线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点式后备模式有源应答器的设置方法,该方法将有源应答器设置在主体信号机的上游方向,且有源应答器至主体信号机的距离等于设定值。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设定值确保列车在运行至有源应答器且读取到信息变量前,列车维持高速运行。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设定值确保本列列车与前序列车在点式后备模式下追踪间隔最短。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追踪间隔最短具体为:从本列列车读取到有源应答器变量时开始,至本列列车运行至读取到有源应答器变量时前序列车的位置时止所花费的时间最短。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设定值与线路允许的最高限速、车辆系统参数、信号系统参数和线路坡度有关。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设定值等于常用制动距离S1、列车在信号车载系统处理有源应答器变量周期内的运行距离S2、设计余量以及安装误差之和。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设计余量为1m。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安装误差为0.5m。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采用所述点式后备模式有源应答器的设置方法的应用,该设置方法应用在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该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ATP、列车自动驾驶子系统ATO、联锁子系统CI、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和轨旁电子单元LEU。
[00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有源应答器的变量包括信号机及道岔状态信息,该信息由联锁子系统CI通过安全型继电器采集信号机和道岔设备获得,再通过轨旁电子单元LEU编码后传递给有源应答器,再传递给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ATP和列车自动驾驶子系统ATO。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兼顾了提高点式后备模式下的最高运行速度与缩短追踪间隔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有源应答器的设置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应用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信息传递路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所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有源应答器设置方法,该方法设置的有源应答器在主体信号机的上游方向,且有源应答器至主体信号机的距离等于设定值。
[0022]所述的设定值确保列车在运行至有源应答器且读取到信息变量前,列车不减速,持续高速运行。所述的设定值确保本列列车与前序列车在点式后备模式下追踪间隔最短,也即从本列列车读取到有源应答器变量时开始,至本列列车运行至读取到有源应答器变量时前序列车的位置时止所花费的时间最短。
[0023]所述的设定值与线路允许的最高限速、车辆系统参数、信号系统参数和线路坡度有关。
[0024]所述的设定值等于常用制动距离S1、列车在信号车载系统处理有源应答器变量周期内的运行距离S2、设计余量以及安装误差之和,见图1,设定值(米)=S1+S2+0.5+1。所述的安装误差为0.5m。所述的设计余量为1m。
[0025]该方法应用于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ATP(车载)、列车自动驾驶子系统ATO(车载)、联锁子系统CI(地面)、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地面)、轨旁电子单元LEU(地面)。
[0026]所述的有源应答器变量包括信号机及道岔状态信息,由联锁子系统CI通过安全型继电器采集信号机和道岔设备获得,再通过轨旁电子单元LEU编码后传递给有源应答器,再传递给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ATP(车载)、列车自动驾驶子系统ATO(车载),见图2。
[0027]本专利技术考虑列车常用制动距离、列车在信号车载系统处理有源应答器变量周期内
的运行距离、设计余量以及安装误差,确保列车在读取到有源应答器发送的变量信息前列车能持续以最高速度运行。本专利技术兼顾了行车安全和运营效率。本专利技术适用有人及无人驾驶线路。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式后备模式有源应答器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有源应答器设置在主体信号机的上游方向,且有源应答器至主体信号机的距离等于设定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式后备模式有源应答器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定值确保列车在运行至有源应答器且读取到信息变量前,列车维持高速运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式后备模式有源应答器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定值确保本列列车与前序列车在点式后备模式下追踪间隔最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点式后备模式有源应答器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追踪间隔最短具体为:从本列列车读取到有源应答器变量时开始,至本列列车运行至读取到有源应答器变量时前序列车的位置时止所花费的时间最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式后备模式有源应答器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定值与线路允许的最高限速、车辆系统参数、信号系统参数和线路坡度有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式后备模式有源应答器的设置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文峰梁宇马佳芸戴扬张永会胡健谭锐陈国龙
申请(专利权)人: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