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复用差动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4405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通过由3条信号线构成的信号传输路径连接信号发送机与信号接收机的多路复用差动传输系统用的信号发送机中,第1及第2差动驱动器分别响应2位的第1及第2比特信息信号,产生具有规定的第1信号电压电平的双极性4个值的第1及第2输出信号和其反相第1及第2输出信号。第2差动驱动器响应2位的第3比特信息信号,产生具有第2信号电压电平的双极性4个值的第3输出信号和其反相第2输出信号。合成上述第1 输出信号和上述反相第3输出信号之后,发送至第1信号线,合成上述第 2输出信号和上述反相第1输出信号之后,发送至第2信号线,合成上述第3输出信号和上述反相第2输出信号之后,发送至第3信号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由条数少的信号线构成的信号传输路径来传输多位的比特信息信号的多路复用差动传输系统(multiplex differentialtransmission system)。
技术介绍
近年来,就以液晶电视或等离子电视为代表的平板显示器而言,随着从VGA(Video Graphics Array)到XGA(eXtended Graphics Array)的高画质化,传输图像信息的信号速度的高速度化正在发展。因此,作为高速数字数据传输的装置,使用低振幅的差动传输装置。该差动传输装置是通过1条平衡线缆或形成于印刷基板上的2条布线图案,互相发送反相信号的传输装置。特征是低噪声、对外来噪声的抗干扰性、低电压振幅、高速数据传输等,作为高速传输的方法,尤其在显示器领域中推进导入。专利文献1:特许第3507687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4—230147号公报差动传输装置与通常的单端传输装置相比,具有上述高速传输中的多个优点。可是,由于1位的数据传输时需要2条信号线,所以实现多位的数据传输时存在信号线的条数多、印刷基板上的信号线的布线区域大等问题。因此,成为今后实现进一步高速传输上的大问题。对于该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的数据传输系统中,通过使用3条信号线,将1条信号线用作互补数据线,由3条信号线(现有技术的差动传输装置中需要4条信号线)实现2位的数据传输,实现信号线条数的减少,但存在3条信号线传输的传输信号未取得平衡,辐射噪声比通常的差动传输方法大等问题。另外,专利文献2中由3条信号线进行3位的比特信息信号的差动传-->输,但由于全部3个差动驱动器的输出信号必须不同等限制,或不能传输全部3个位为0及1的状态、只能传输从3位(8状态)中除去全部3个位为0及1的状态的6个状态,所以当实际使用时存在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抑制噪声的产生,且进一步实现信号线条数的减少,提供一种可使用3条信号线传输6位的比特信息信号的多路复用差动传输系统、及用于其的信号发送机及信号接收机。第1专利技术的信号发送机,用于多路复用差动传输系统中,该多路复用差动传输系统具备信号发送机、信号接收机和由连接上述信号发送机与上述信号接收机的第1、第2及第3信号线构成的信号传输路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送机具有:第1差动驱动器,其响应2位的第1比特信息信号,产生具有规定的第1信号电压电平的双极性4个值(bipolar four values)的第1输出信号、和作为上述第1输出信号的反相信号的反相第1输出信号;第2差动驱动器,其响应2位的第2比特信息信号,产生具有上述第1信号电压电平的双极性4个值的第2输出信号、和作为上述第2输出信号的反相信号的反相第2输出信号;和第3差动驱动器,其响应2位的第3比特信息信号,产生具有与上述第1信号电压电平不同的第2信号电压电平的双极性4个值的第3输出信号、和作为上述第3输出信号的反相信号的反相第2输出信号;在合成上述第1输出信号和上述反相第3输出信号之后,发送至上述第1信号线;在合成上述第2输出信号和上述反相第1输出信号之后,发送至上述第2信号线;在合成上述第3输出信号和上述反相第2输出信号之后,发送至上述第3信号线。第2专利技术的信号接收机,从上述信号发送机接收通过由第1、第2及-->第3信号线构成的信号传输路径接收的3个输出信号,其特征在于,上述信号接收机具备:连接于上述第1信号线与上述第2信号线之间的第1终端电阻;连接于上述第2信号线与上述第3信号线之间的第2终端电阻;连接于上述第3信号线与上述第1信号线之间的第3终端电阻;和解码处理部件,其根据由上述第1终端电阻产生的第1终端电压、由上述第2终端电阻产生的第2终端电压和由上述第3终端电阻产生的第3终端电压,对上述第1、第2及第3比特信息信号进行解码后输出。第3专利技术的多路复用差动传输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第1专利技术的信号发送机和第2专利技术的信号接收机。第4专利技术的信号发送机,用于多路复用差动传输系统中,该多路复用差动传输系统具备信号发送机、信号接收机和由连接上述信号发送机与上述信号接收机的第1、第2及第3信号线构成的信号传输路径,其特征在于,上述信号发送机具有:第1差动驱动器,其响应1位的第1比特信息信号,产生具有规定的第1信号电压电平的双极性2个值的第1输出信号、和作为上述第1输出信号的反相信号的反相第1输出信号;第2差动驱动器,其响应1位的第2比特信息信号,产生具有规定的第2信号电压电平的双极性2个值的第2输出信号、和作为上述第2输出信号的反相信号的反相第2输出信号,其中上述第2信号电压电平与上述第1信号电压电平相差第1差分电压;第3差动驱动器,其响应1位的第3比特信息信号,产生具有上述第1信号电压电平的双极性2个值的第3输出信号、和作为上述第3输出信号的反相信号的反相第3输出信号;第4差动驱动器,其响应1位的第4比特信息信号,产生具有上述第2信号电压电平的双极性2个值的第4输出信号、和作为上述第4输出信号的反相信号的反相第4输出信号;第5差动驱动器,其响应1位的第5比特信息信号,产生具有规定的第3信号电压电平的双极性2个值的第5输出信号、和作为上述第5输出-->信号的反相信号的反相第5输出信号,其中上述第3信号电压电平与上述第1信号电压电平相差小于上述第1差分电压的第2差分电压;和第6差动驱动器,其响应1位的第6比特信息信号,产生具有规定的第4信号电压电平的双极性2个值的第6输出信号、和作为上述第6输出信号的反相信号的反相第6输出信号,其中上述第4信号电压电平与上述第2信号电压电平相差小于上述第1差分电压且大于上述第2差分电压的第3差分电压;在合成上述第1输出信号、上述第2输出信号、上述反相第5输出信号和上述反相第6输出信号之后,发送至上述第1信号线;在合成上述反相第1输出信号、上述反相第2输出信号、上述第3输出信号和上述第4输出信号之后,发送至上述第2信号线;在合成上述反相第3输出信号、上述反相第4输出信号、上述第5输出信号和上述第6输出信号之后,发送至上述第3信号线。第5专利技术的信号接收机是从上述信号发送机接收通过由第1、第2及第3信号线构成的信号传输路径接收的3个输出信号的信号接收机,其特征在于,具备:连接于上述第1信号线与上述第2信号线之间的第1终端电阻;连接于上述第2信号线与上述第3信号线之间的第2终端电阻;连接于上述第3信号线与上述第1信号线之间的第3终端电阻;和解码处理部件,其根据由上述第1终端电阻产生的第1终端电压、由上述第2终端电阻产生的第2终端电压和由上述第3终端电阻产生的第3终端电压,对上述第1至第6比特信息信号进行解码后输出。第6专利技术的多路复用差动传输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第4专利技术的信号发送机和第5专利技术的信号接收机。专利技术效果因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路复用差动传输系统,可使用3条信号线差动传输6位的比特信息信号,可在抑制噪声增加的状态下、且以比现有技术少的布线进行多位的比特信息信号的差动传输。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多路复用差动传送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表示图1的差动驱动器11、12的输出信号S11a、S11b、S12a、S12b的信号波形、电流方向或信号电压的极性定义与分配的比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号发送机,用于多路复用差动传输系统中,该多路复用差动传输系统具备信号发送机、信号接收机和由连接上述信号发送机与上述信号接收机的第1、第2及第3信号线构成的信号传输路径, 上述信号发送机具有: 第1差动驱动器,其响应2位的第1比特信息信号,产生具有规定的第1信号电压电平的双极性4个值的第1输出信号、和作为上述第1输出信号的反相信号的反相第1输出信号; 第2差动驱动器,其响应2位的第2比特信息信号,产生具有上述第1信号电压电平的双极性4个值的第2输出信号、和作为上述第2输出信号的反相信号的反相第2输出信号;和 第3差动驱动器,其响应2位的第3比特信息信号,产生具有与上述第1信号电压电平不同的第2信号电压电平的双极性4个值的第3输出信号、和作为上述第3输出信号的反相信号的反相第2输出信号; 在合成上述第1输出信号和上述反相第3输出信号之后,发送至上述第1信号线; 在合成上述第2输出信号和上述反相第1输出信号之后,发送至上述第2信号线; 在合成上述第3输出信号和上述反相第2输出信号之后,发送至上述第3信号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6-4-27 123173/20061、一种信号发送机,用于多路复用差动传输系统中,该多路复用差动传输系统具备信号发送机、信号接收机和由连接上述信号发送机与上述信号接收机的第1、第2及第3信号线构成的信号传输路径,上述信号发送机具有:第1差动驱动器,其响应2位的第1比特信息信号,产生具有规定的第1信号电压电平的双极性4个值的第1输出信号、和作为上述第1输出信号的反相信号的反相第1输出信号;第2差动驱动器,其响应2位的第2比特信息信号,产生具有上述第1信号电压电平的双极性4个值的第2输出信号、和作为上述第2输出信号的反相信号的反相第2输出信号;和第3差动驱动器,其响应2位的第3比特信息信号,产生具有与上述第1信号电压电平不同的第2信号电压电平的双极性4个值的第3输出信号、和作为上述第3输出信号的反相信号的反相第2输出信号;在合成上述第1输出信号和上述反相第3输出信号之后,发送至上述第1信号线;在合成上述第2输出信号和上述反相第1输出信号之后,发送至上述第2信号线;在合成上述第3输出信号和上述反相第2输出信号之后,发送至上述第3信号线。2、一种信号接收机,从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发送机接收通过由第1、第2及第3信号线构成的信号传输路径接收的3个输出信号,上述信号接收机具备:连接于上述第1信号线与上述第2信号线之间的第1终端电阻;连接于上述第2信号线与上述第3信号线之间的第2终端电阻;连接于上述第3信号线与上述第1信号线之间的第3终端电阻;和解码处理部件,其根据由上述第1终端电阻产生的第1终端电压、由上述第2终端电阻产生的第2终端电压和由上述第3终端电阻产生的第3终端电压,对上述第1、第2及第3比特信息信号进行解码后输出。3、一种多路复用差动传输系统,其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发送机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接收机。4、一种信号发送机,用于多路复用差动传输系统中,该多路复用差动传输系统具备信号发送机、信号接收机和由连接上述信号发送机与上述信号接收机的第1、第2及第3信号线构成的信号传输路径,上述信号发送机具有:第1差动驱动器,其响应1位的第1比特信息信号,产生具有规定的第1信号电压电平的双极性2个值的第1输出信号、和作为上述第1输出信号的反相信号的反相第1输出信号;第2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滨田清司房安浩嗣谷本真一松原亮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