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燃机的阻流件和内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8121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内燃机的阻流件和内燃机,阻流件为环状结构,包括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第二配合部的内圈沿径向向内凸起,阻流件安装于内燃机时,凸起形成凸向进气道中心的弧形阻流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弧形阻流部阻挡由进气道进入缸体内部的气体,改变进入缸体内部气体的空间分布,使原先由进气道均匀进入缸体内部的气流改变为一侧气流较强,另一侧气流较弱,如此,增强缸体内部滚流强度,促进缸体内部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均匀性。阻流件与缸体采用分体结构,再固定于一体的方式,便于根据试验结果对阻流件的结构进行调整,保证阻流件的阻流效果。阻流件设置为环形结构,增大阻流件与缸体的接触面积,提高阻流件的安装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阻流件和内燃机


[0001]本技术涉及内燃机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阻流件和内燃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减碳法规的不断趋严,内燃机行业减碳措施势在必行。氢气内燃机以氢气为燃料,主要产物为水,可以实现近零碳排放,由此使之成为内燃机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
[0003]氢气内燃机缸内氢气与空气的混合好坏直接影响到整机的性能表现,若出现氢气过浓区域,该区域燃烧温度高,会导致有害排放物NOx浓度激增;若出现氢气过稀区域则会导致缸内失火风险,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现有技术的氢气内燃机,缸内滚流强度弱,燃气与空气混合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内燃机的阻流件,提高缸内滚流强度,提高燃气与空气混合均匀性。
[0005]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燃机,提高缸内滚流强度,提高燃气与空气混合均匀性。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内燃机的阻流件,所述阻流件为环状结构,包括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内圈沿径向向内凸起,所述阻流件安装于内燃机时,所述凸起形成凸向进气道中心的弧形阻流部。
[0007]本技术阻流件安装于内燃机时,弧形阻流部能够阻挡由进气道进入缸体内部的部分气体,即改变进入缸体内部燃气的空间分布,使原先由进气道均匀进入缸体内部的气流改变为一侧气流较强,另一侧气流较弱,如此,增强缸体内部滚流强度,促进缸体内部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均匀性。此外,阻流件与缸体采用分体结构,再固定于一体的方式,便于根据试验结果对阻流件的结构进行调整,保证阻流件的阻流效果。同时,本技术中阻流件设置为环形结构,是为了增大阻流件与缸体的接触面积,提高阻流件的安装稳定性。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为一体成型。
[0009]可选地,还包括定位柱,用于和设置于所述内燃机缸体的定位孔插接配合。
[0010]可选地,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中部。
[0011]可选地,所述阻流件的厚度为1

2mm;
[0012]和/或,所述阻流件的材质为不锈钢。
[00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内燃机,包括缸体、进气道和排气道,所述缸体内部形成燃烧室,所述缸体还设置有连通所述燃烧室的进气管路和排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进气道连通,所述排气管路与所述排气道连通,还包括前述用于内燃机的阻流件,所述阻流件固定于所述进气管路内部。
[0014]本技术内燃机,包括前述用于内燃机的阻流件,因此具有与前述用于内燃机的阻流件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15]可选地,所述进气管路内壁设置有环形定位部,还包括气门座圈,所述阻流件固定于所述环形定位部与所述气门座圈之间。
[0016]可选地,所述环形定位部预定位置设置有定位孔,用于与所述阻流件的定位柱插接配合。
[0017]可选地,所述阻流件固定于所述进气管路内部时,所述弧形阻流部位于径向上远离所述排气道的一侧。
[0018]可选地,所述内燃机为氢气内燃机。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用于内燃机的阻流件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用于内燃机的阻流件的主视图;
[0021]图3为图1用于内燃机的阻流件的后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内燃机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4内燃机中阻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4内燃机中阻流件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其中,图1

图6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6]1‑
阻流件;11

第一配合部;12

第二配合部;13

定位柱;a

弧形阻流部;
[0027]01

进气道;02

缸体;021

环形定位部;021a

定位孔;03

排气道;04

气门座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9]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和/或功能相同或者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者部件,并不表示对于顺序和/或重要性的某种特殊限定。
[0030]请参考图1

图5,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用于内燃机的阻流件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用于内燃机的阻流件的主视图;图3为图1用于内燃机的阻流件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内燃机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内燃机中阻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内燃机的阻流件,阻流件1具体为环状结构,包括第一配合部11和第二配合部12,第二配合部12的内圈沿径向向内凸起,阻流件1安装于内燃机时,凸起形成凸向进气道01中心的弧形阻流部a。
[0032]请结合图4理解,本技术阻流件1安装于内燃机的缸体02时,弧形阻流部a向进气道01中心凸出,阻挡由进气道01进入缸体02内部的部分气体,即改变进入缸体02内部燃气的空间分布,使原先由进气道01均匀进入缸体02内部的气流改变为一侧气流较强,另一侧气流较弱,如此,增强缸体02内部滚流强度,促进缸体02内部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均匀性。此外,阻流件1与缸体02采用分体成型,再固定于一体的方式,便于根据试验结果对阻流件1的结构进行调整,保证阻流件1的阻流效果。同时,本技术中阻流件1设置为环形结构,
是为了增大阻流件1与缸体02的接触面积,提高阻流件1的安装稳定性。
[0033]其中,第一配合部11和第二配合部12分开描述,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二者所起的作用。实际应用中,第一配合部11和第二配合部12为一体加工成型。当然,第一配合部11和第二配合部12单独成型,再固定于一体也是可行的。
[0034]请继续参考图1与图2,本技术阻流件1还包括定位柱13,定位柱13用于和设置于内燃机缸体02的定位孔021a插接配合,进而实现阻流件1的定位。
[0035]当然,实际应用中,阻流件1设置定位孔,内燃机缸体02设置定位柱也是可行的,同样能够实现上述定位效果。
[0036]本实施例中,定位柱13具体设置于第二配合部12的中部。实际应用中,定位柱13的具体位置不做限制,如设置于第一配合部11也是可行的。当然,第二配合部12的宽度大于第一配合部11的宽度,定位柱13设置于第二配合部12,便于加工,为更加优选的技术方案。
[0037]本实施例中,阻流件1为近似月牙形的结构,其厚度为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燃机的阻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件(1)为环状结构,包括第一配合部(11)和第二配合部(12),所述第二配合部(12)的内圈沿径向向内凸起,所述阻流件(1)安装于内燃机的缸体(02)时,所述凸起形成凸向进气道(01)中心的弧形阻流部(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内燃机的阻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11)和所述第二配合部(12)为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内燃机的阻流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柱(13)/定位孔,用于和设置于所述缸体(02)的定位孔(021a)/定位柱插接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内燃机的阻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3)设置于所述第二配合部(12)的中部。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用于内燃机的阻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件(1)的厚度为1

2mm;和/或,所述阻流件(1)的材质为不锈钢。6.一种内燃机,包括缸体(02)、进气道(01)和排气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作峰张国伟王晓艳孟彦鑫贾德民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