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变态反应的抗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685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大豆变态反应的抗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大豆变态反应的新型抗原、大豆变态反应的诊断方法和诊断试剂盒、包含该抗原的药物组合物、去除了该抗原的大豆或大豆加工品、以及用于判定对象物中有无大豆抗原的测试仪。于判定对象物中有无大豆抗原的测试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豆变态反应的抗原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3月3日、申请号为201780014779.4(国际申请号:PCT/JP2017/008593)的专利申请“大豆变态反应的抗原”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大豆变态反应的新型抗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大豆变态反应的诊断试剂盒、诊断用组合物以及诊断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该抗原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去除或降低了该抗原的大豆或大豆加工品。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判定对象物中有无大豆抗原的测试仪。

技术介绍

[0003]变态反应患者的血清和组织中产生了针对特定抗原特异的IgE抗体。通过该IgE抗体与特定抗原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理学结果,引起了变态反应。
[0004]现有的变态反应检测试剂中,大多是简单地将变应原候补食品/材料等磨碎而制成抗原试剂(专利文献1)。这样,现有的抗原试剂不一定是单独含有引起变态反应的特定的抗原蛋白(变应原成分)、而是含有多种蛋白质成分。因此,现有的抗原试剂中,因为变应原成分不同而含量各异。因此,现有的抗原试剂中所包含的多数蛋白质中,对于与IgE抗体的结合,只有在超过可判定阳性反应阈值含量的蛋白质为变应原成分时,才能在变态反应检查中检测出阳性反应。相反地,对于食品等变应原中含量少的变应原成分与IgE抗体结合的患者,即便使用现有的变态反应检测试剂也不能判定阳性反应,是诊断效率还不能说是充分高的状态。
[0005]另外,变态反应的症状、严重程度也不一定与变应原成分的含量有关。即便在变应原候补食品/材料中微量含有的变应原成分与患者的IgE抗体反应时,也有变态反应症状出现、与严重程度相关的情况。
[0006]也尝试了通过对构成粗抗原的一个一个成分调查IgE抗体,由此在诊断中能够将直接的致敏与基于常见变应原等的交叉抗原性的致敏相区别来提高诊断效率。关于大豆变应原,现在有8种被世界保健机关/国际免疫联合(WHO/IUIS)所收录。
[0007]然而,为了提高变态反应检查的可靠度,在变应原候補食品/材料中,需要对变应原成分全面地进行鉴定,结果通过上述变应原成分测定的患者检测率还不是很充分。鉴定大豆的新型变应原不仅需要提高诊断试剂的精度,作为低变应原食品、治疗药的靶标也是非常重要的。
[0008]另一方面,关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以往对于从细胞提取物等中分离/纯化蛋白质、核酸的方法进行了各种研究。可以说利用盐浓度的透析、离心分离等是其中的一例。
[0009]另外,还研究了很多利用了蛋白质或核酸残基所具有的电荷、分子量的差异的纯化方法。作为利用了电荷的纯化方法,可例示出使用了离子交换树脂的柱色谱、等电点电泳。作为利用分子量差异的纯化方法,可例示出利用离心分离、分子量筛选的柱色谱、SDS

PAGE(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0010]近年来、作为从少量样品中对多种蛋白质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使用了第一维进
行等电点电泳、第二维进行SDS

PAGE的二维电泳法。申请人等到目前为止,开发出了分离能力高的二维电泳法(专利文献2~5)。
[0011]现有技术文献
[0012]专利文献
[001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

286716
[0014]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

33544
[0015]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

33546
[0016]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1

33547
[0017]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1

33548

技术实现思路

[001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大豆的变态反应的新型抗原。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大豆的变态反应的诊断方法和诊断试剂盒。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包含该抗原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去除或降低了该抗原的大豆或大豆加工品。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用于判断对象物中有无大豆抗原的测试仪。
[0020]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21]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于大豆的变态反应原因的抗原鉴定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成功地鉴定出患有大豆变态反应的患者血清中IgE抗体所特异地结合的新型的抗原。基于该见解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22]即,一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如下。
[0023]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4][1]一种大豆变态反应的诊断试剂盒,其包含以下(1)~(8)的蛋白质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抗原:
[0025](1)(1A)鲍曼

伯克型蛋白酶抑制剂D

II(Bowman

Birk type proteinase inhibitor D

II)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1A

a)~(1A

e)中的任一蛋白质:
[0026](1A

a)含有在序列号2中缺失、置换、插入或附加有1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0027](1A

b)含有与序列号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70%以上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0028](1A

c)含有由在序列号1中缺失、置换、插入或附加有1个或多个核苷酸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0029](1A

d)含有由与序列号1所示的碱基序列的同源性为70%以上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
[0030](1A

e)含有由下述核酸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所述核酸和由与序列号1所示的碱基序列互补的碱基序列构成的核酸在严格的条件下杂交;或者
[0031](1B)含有选自由序列号17~20组成的组中的氨基酸序列中的至少一种的蛋白质;
[0032](2)(2A)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大链(Ribulose bisphosphate carboxylase large chain)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2A

a)~(2A

e)中的任一蛋白质:
[0033](2A

a)含有在序列号4中缺失、置换、插入或附加有1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
列的蛋白质;
[0034](2A

b)含有与序列号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70%以上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0035](2A

c)含有由在序列号3中缺失、置换、插入或附加有1个或多个核苷酸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0036](2A

d)含有由与序列号3所示的碱基序列的同源性为70%以上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
[0037](2A

e)含有由下述核酸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所述核酸和由与序列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下述作为(2)、(5α)、(6α)、(12α)、(15,16αA1)、(25α)、(26α)、或(29-33αA1)中的任一者、或者作为(3)-(8)、(1α)、(2α)、(4α)、(7α)、(8α)、(9α)、(10α)、(11α)、(13α)、(14α)、(15,16αA2)、(17α);、(18α)、(19α)、(27α)、(28α)、(29-33αA2)、(29-33αA3)、(34α)、(35α)、(36,37α);、(38α)、(39α)、(40,56α)、(41α)、(42,43α)、(45α)、(46α)、(47α)、(48α)、(50α)、(51α)、(52α)、(53α)、(54α)或(55α)中的任一者限定的蛋白质作为抗原在制造用于诊断大豆变态反应的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2)(2A)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大链(Ribulose bisphosphate carboxylase large chain)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2A

a)~(2A

b)中的任一蛋白质:(2A

a)含有序列号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2A

b)含有由序列号3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5α)(5αA)α

1,4

葡聚糖磷酸化酶L同工酶叶绿体/淀粉体(alpha

1,4glucan phosphorylase L isozyme,chloroplastic/amyloplastic)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5αA-a)~(5αA-b)中的任一蛋白质:(5αA-a)含有序列号15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5αA-b)含有由序列号158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6α)(6αA1)乌头酸水合酶1(aconitate hydratase 1)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6αA1-a)~(6αA1-b)中的任一蛋白质:(6αA1-a)含有序列号16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6αA1-b)含有由序列号162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6αA2)乌头酸水合酶1(aconitate hydratase 1)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6αA2-a)~(6αA2-b)中的任一蛋白质:(6αA2-a)含有序列号16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6αA2-b)含有由序列号168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12α)(12αA)焦磷酸

果糖
‑6‑
磷酸
‑1‑
磷酸转移酶亚基α

样(pyrophosphate

fructose 6

phosphate 1

phosphotransferase subunit alpha

like)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12αA-a)~(12αA-b)中的任一蛋白质:(12αA-a)含有序列号23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12αA-b)含有由序列号238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15,16α)(15,16αA1)UTP

葡萄糖
‑1‑
磷酸脲苷酰转移酶(UTP

glucose
‑1‑
phosphate uridylyltransferase)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15,16αA1-a)~(15,16αA1-b)中的任一蛋白质:(15,16αA1-a)含有序列号29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15,16αA1-b)含有由序列号290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25α)(25αA1)琥珀酰基

辅酶A连接酶[ADP

形成]β亚基线粒体(succinyl

CoA ligase[ADP

forming]subunit beta,mitochondrial)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25αA1-a)~(25αA1-b)中的任一蛋白质:(25αA1-a)含有序列号34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25αA1-b)含有由序列号347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25αA2)琥珀酰基

辅酶A连接酶[ADP

形成]β亚基线粒体(succinyl

CoA ligase[ADP

forming]subunit beta,mitochondrial)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25αA2-a)~(25αA2-b)中的任一蛋白质:(25αA2-a)含有序列号35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25αA2-b)含有由序列号357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26α)(26αA1)磷酸甘油酸激酶细胞质(phosphoglycerate kinase,cytosolic)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26αA1-a)~(26αA1-b)中的任一蛋白质:(26αA1-a)含有序列号36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26αA1-b)含有由序列号366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26αA2)磷酸甘油酸激酶细胞质(phosphoglycerate kinase,cytosolic)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26αA2-a)~(26αA2-b)中的任一蛋白质:(26αA2-a)含有序列号38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26αA2-b)含有由序列号383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26αA3)磷酸甘油酸激酶细胞质(phosphoglycerate kinase,cytosolic)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26αA3-a)~(26αA3-b)中的任一蛋白质:(26αA3-a)含有序列号39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26αA3-b)含有由序列号393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29-33α)(29-33αA1)甘油醛
‑3‑
磷酸脱氢酶同工型X1(glyceraldehyde
‑3‑
phosphate dehydrogenase isoform X1)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29-33αA1-a)~(29-33αA1-b)中的任一蛋白质:(29-33αA1-a)含有序列号43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29-33αA1-b)含有由序列号434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3)(3A)γ

谷氨酰水解酶(Gamma

glutamyl hydrolase)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3A-a)~(3A-b)中的任一蛋白质:(3A-a)含有序列号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3A-b)含有由序列号5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4)(4A)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亚基β样蛋白(Guanine nucleotide

binding protein subunit beta

like protein)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4A-a)~(4A-b)中的任一蛋白质:(4A-a)含有序列号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4A-b)含有由序列号7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5)(5A)蛋白SLE3(Protein SLE3)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5A-a)~(5A-b)中的任一蛋白质:(5A-a)含有序列号1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5A-b)含有由序列号9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6)(6A)包含种子生物素的蛋白SBP65(Seed biotin

containing protein SBP65)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6A-a)~(6A-b)中的任一蛋白质:(6A-a)含有序列号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6A-b)含有由序列号11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7)(7A)铁蛋白

2(Ferritin

2)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7A-a)~(7A-b)中的任一蛋白质:
(7A-a)含有序列号1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7A-b)含有由序列号13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8)(8A)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8同系物(Cell division cycle protein 48 homolog)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8A-a)~(8A-b)中的任一蛋白质:(8A-a)含有序列号1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8A-b)含有由序列号15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1α)(1αA1)内质蛋白同系物同工型X2(endoplasmin homolog isoform X2)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1αA1-a)~(1αA1-b)中的任一蛋白质:(1αA1-a)含有序列号7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1αA1-b)含有由序列号69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1αA2)内质蛋白同系物同工型X2(endoplasmin homolog isoform X2)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1αA2-a)~(1αA2-b)中的任一蛋白质:(1αA2-a)含有序列号8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1αA2-b)含有由序列号88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2α)(2αA1)热激关联蛋白80(heat shock cognate protein 80)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2αA1-a)~(2αA1-b)中的任一蛋白质:(2αA1-a)含有序列号10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2αA1-b)含有由序列号105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2αA2)热激蛋白90

1(heat shock protein 90

1)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2αA2-a)~(2αA2-b)中的任一蛋白质:(2αA2-a)含有序列号12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2αA2-b)含有由序列号121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2αA3)假定蛋白GLYMA_02G302500(hypothetical protein GLYMA_02G302500)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2αA3-a)~(2αA3-b)中的任一蛋白质:(2αA3-a)含有序列号13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2αA3-b)含有由序列号138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4α)(4αA)胚特异性脲酶同工型X1(embryo

specific urease isoform X1)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4αA-a)~(4αA-b)中的任一蛋白质:(4αA-a)含有序列号15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4αA-b)含有由序列号154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7α)(7αA)甲硫氨酸合成酶(methionine synthase)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7αA-a)~(7αA-b)中的任一蛋白质:(7αA-a)含有序列号17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7αA-b)含有由序列号173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8α)(8αA)转羟乙醛酶叶绿体(transketolase,chloroplastic)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8αA-a)~(8αA-b)中的任一蛋白质:(8αA-a)含有序列号18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8αA-b)含有由序列号188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9α)(9αA)赖氨酸

tRNA连接酶细胞质样同工型X2(lysine

tRNA ligase,
cytoplasmic

like isoform X2)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9αA-a)~(9αA-b)中的任一蛋白质:(9αA-a)含有序列号20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9αA-b)含有由序列号200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10α)(10αA1)伴侣蛋白CPN60

2线粒体(chaperonin CPN60

2,mitochondrial)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10αA1-a)~(10αA1-b)中的任一蛋白质:(10αA1-a)含有序列号20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10αA1-b)含有由序列号203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10αA2)伴侣蛋白CPN60

2线粒体样同工型X1(chaperonin CPN60

2,mitochondrial

like isoform X1)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10αA2-a)~(10αA2-b)中的任一蛋白质:(10αA2-a)含有序列号22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10αA2-b)含有由序列号219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11α)(11αA)聚腺苷结合蛋白8同工型X3(polyadenylate

binding protein 8isoform X3)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11αA-a)~(11αA-b)中的任一蛋白质:(11αA-a)含有序列号23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11αA-b)含有由序列号232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13α)(13αA1)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样蛋白前体(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like protein precursor)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13αA1-a)~(13αA1-b)中的任一蛋白质:(13αA1-a)含有序列号24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13αA1-b)含有由序列号241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13αA2)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13αA2-a)~(13αA2-b)中的任一蛋白质:(13αA2-a)含有序列号25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13αA2-b)含有由序列号253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14α)(14αA1)V型质子ATP酶亚基B2(V

type proton ATPase subunit B2)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14αA1-a)~(14αA1-b)中的任一蛋白质:(14αA1-a)含有序列号28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14αA1-b)含有由序列号279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14αA2)V型质子ATP酶亚基B2(V

type proton ATPase subunit B2)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14αA2-a)~(14αA2-b)中的任一蛋白质:(14αA2-a)含有序列号28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14αA2-b)含有由序列号285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15,16α)(15,16αA2)假定蛋白GLYMA_02G241100(hypothetical protein GLYMA_02G241100)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15,16αA2-a)~(15,16αA2-b)中的任一蛋白质:(15,16αA2-a)含有序列号30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15,16αA2-b)含有由序列号305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17α)(17αA1)鸟苷核苷酸二磷酸解离抑制剂2(guanosine nucleotide diphosphate dissociation inhibitor 2)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17αA1-a)~(17αA1-b)中的任一蛋白质:
(17αA1-a)含有序列号32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17αA1-b)含有由序列号319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17αA2)rab GDP解离抑制剂α

样(rab GDP dissociation inhibitor alpha

like)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17αA2-a)~(17αA2-b)中的任一蛋白质:(17αA2-a)含有序列号32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17αA2-b)含有由序列号326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18α)(18αA)假定蛋白GLYMA_10G028300(hypothetical protein GLYMA_10G028300)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18αA-a)~(18αA-b)中的任一蛋白质:(18αA-a)含有序列号33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18αA-b)含有由序列号333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19α)(19αA)蔗糖结合蛋白同系物S

64(sucrose binding protein homolog S

64)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19αA-a)~(19αA-b)中的任一蛋白质:(19αA-a)含有序列号34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19αA-b)含有由序列号340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27α)(27αA1)醇脱氢酶1(alcohol dehydrogenase 1)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27αA1-a)~(27αA1-b)中的任一蛋白质:(27αA1-a)含有序列号41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27αA1-b)含有由序列号410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27αA2)醇脱氢酶1(alcohol dehydrogenase 1)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27αA2-a)~(27αA2-b)中的任一蛋白质:(27αA2-a)含有序列号41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27αA2-b)含有由序列号417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27αA3)醇脱氢酶1

样(alcohol dehydrogenase 1

like)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27αA3-a)~(27αA3-b)中的任一蛋白质:(27αA3-a)含有序列号42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27αA3-b)含有由序列号421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28α)(28αA)35kDa种子成熟蛋白同工型X1(35kDa seed maturation protein isoform X1)或其突变体,且为以下(28αA-a)~(28αA-b)中的任一蛋白质:(28αA-a)含有序列号42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28αA-b)含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永佳世子矢上晶子下條尚志中村政志佐藤奈由
申请(专利权)人:朋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