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周血术后脑卒中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及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535476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周血术后脑卒中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测样品与发光标记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周血术后脑卒中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及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外周血术后脑卒中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及用途。

技术介绍

[0002]术后脑卒中一般指术后30天内,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事件。其高风险手术类型包括:颈动脉手术、心肺转流、心脏手术、主动脉手术等。心脏手术和颈动脉手术术后脑卒中发生率为4

5%,而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脑卒中的风险可达10%。在非心脏、非血管和非神经外科的手术中,术后脑卒中的发生率为0.08%

0.7%。隐匿性脑卒中可能是显性脑卒中的早期病变,如不早期发现,部分可进展为显性脑卒中,从而致残、致死;隐匿性脑卒中也可直接导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延长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率。术后显性脑卒中多发生于术后6天内,高峰在术后40h,术后隐匿性脑卒中可能出现更早。但由于术中监测多以循环、氧和为主,尚缺乏确切的脑卒中术中监测设备;同时,由于术中药物的影响,患者活动受限,麻醉医生往往难以及时发现术后脑卒中,更无法预测是否会进展为术后脑卒中。
[0003]目前,脑卒中的诊断多在患者出现明显症状后,采用多层颅脑CT和MRI影像技术诊断。CT多用于脑卒中的初步诊断,不易发现6h内的微小病灶。MRI更利于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出现了DW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酰胺质子转移(APT)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

fMRI)等新兴技术,可提高脑卒中早期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DWI技术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变化更敏感和特异,但仅能发现≥3mm的部分隐匿性脑卒中病灶;SWI对脑内微血管出血的敏感性更高,但是亚急性血肿的复杂构造会导致SWI的信号产生变化从而影响检测的准确性;APT成像、rs

fMRI等新兴技术仍处于研究阶段,尚未在临床上广泛使用;MRI检测费用昂贵、耗时长、需避免金属磁场作用、难以床旁监测等,难以推广开展为术后脑卒中的预防性普查检测。
[0004]相对于影像学检查,血清学检查价格低廉、方便及时,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早期筛查。脑卒中生物标志物对于早期预测术后脑卒中有重要价值,其中,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泛素C末端水解酶L1(UCHL1)分别由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损伤释放入血,表现出良好的脑组织特异性。二者外周血含量达峰时间不同,GFAP于脑卒中症状出现后2至6h内显著升高,而UCHL1于脑卒中症状出现后3h内显著升高。GFAP与UCHL1在脑卒中的预测中可以互补,从而反映不同的损伤和病理生理机制。目前GFAP和UCHL1多用于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后,急诊脑卒中的诊断与预后分析,尚未用于预测术后脑卒中的发生。根据术后隐匿性脑卒中的高发生率及病理机制,GFAP和UCHL1可能早期就有微量入血,但受限于检测的灵敏性而无法被及时检测。
[0005]纳米磁珠化学免疫检测法广泛用于临床甲状腺项目、肿瘤标志物、性激素类、肝炎系列、心脏功能等多种低浓度外周血生化指标的检测,但目前尚未见有用于检测外周血术后脑卒中生物标志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周血术后脑卒中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该生物标志物为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泛素C末端水解酶L1中的一种或两种,该方法为:将待测样品与发光标记物

生物标志物多抗及链霉亲和素磁珠

生物素

单抗混匀孵育,磁性分离弃上清并洗涤磁珠,分散磁珠后,通过检测光强度值,计算得到待测样品中的生物标志物的浓度;
[0008]其中,所述发光标记物

生物标志物多抗是将生物标志物多抗与发光标记物混合反应后得到;
[0009]所述链霉亲和素磁珠

生物标志物

生物素

单抗是将生物标志物单抗与生物素混合,避光反应,得到生物标志物

生物素

单抗;再将所述生物标志物

生物素

单抗与链霉亲和素磁珠充分混合孵育,去除上清液后得到。
[0010]优选地,包括以下步骤:
[0011]发光标记物

生物标志物多抗制备:
[0012]将生物标志物多抗与发光标记物混合,在37℃避光反应0.5h,将反应液在4℃条件下用PBS避光透析以去除未结合的发光标记物,得到所述发光标记物

生物标志物多抗;
[0013]链霉亲和素磁珠

生物标志物

生物素

单抗制备:
[0014]将生物标志物单抗与生物素混合,在37℃下避光反应1h,将反应液在4℃条件下用PBS避光透析以去除未结合的生物素,得到生物标志物

生物素

单抗;
[0015]将所述生物标志物

生物素

单抗与链霉亲和素磁珠混合反应,磁性分离去除上清液,得到所述链霉亲和素磁珠

生物标志物

生物素

单抗;
[0016]样品中生物标志物浓度检测:
[0017]将待测样品与所述发光标记物

生物标志物多抗及所述链霉亲和素磁珠

生物标志物生物素

单抗混匀孵育,检测反应产物的光强度值,再根据预先建立的生物标志物的浓度与反应产物的光强度值之间的关系的标准曲线,计算得到待测样品中的生物标志物的浓度。
[0018]优选地,所述生物标志物单抗与所述生物素的摩尔比为1∶10~20;
[0019]所述生物标志物

生物素

单抗与质量浓度为10mg/mL链霉亲和素磁珠溶液的体积比为5∶1;
[0020]所述生物标志物多抗与所述发光标记物的摩尔比为1∶5~15。
[0021]优选地,所述发光标记物为吖啶酯。
[0022]优选地,当生物标志物存在泛素C末端水解酶L1时,标准曲线的绘制方法为:
[0023]取泛素C末端水解酶L1标准品制备浓度分别为0ng/mL、5ng/mL、20ng/mL、50ng/mL、100ng/mL、200ng/m的标准品溶液,向不同浓度标准品溶液中分别加入所述发光标记物

泛素C末端水解酶L1多抗及所述链霉亲和素磁珠

泛素C末端水解酶L1

生物素

单抗,混匀孵育,磁性分离弃上清并洗涤磁珠,分散磁珠后,检测光强度,绘制泛素C末端水解酶L1浓度

强度标准曲线;
[0024]所述标准品溶液与所述链霉亲和素磁珠

泛素C末端水解酶L1

生物素

单抗、质量浓度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周血术后脑卒中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生物标志物为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泛素C末端水解酶L1中的一种或两种,该方法为:将待测样品与发光标记物

生物标志物多抗及链霉亲和素磁珠

生物素

单抗混匀孵育,磁性分离弃上清并洗涤磁珠,分散磁珠后,通过检测光强度值,计算得到待测样品中的生物标志物的浓度;其中,所述发光标记物

生物标志物多抗是将生物标志物多抗与发光标记物混合反应后得到;所述链霉亲和素磁珠

生物标志物

生物素

单抗是将生物标志物单抗与生物素混合,避光反应,得到生物标志物

生物素

单抗;再将所述生物标志物

生物素

单抗与链霉亲和素磁珠充分混合孵育,去除上清液后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发光标记物

生物标志物多抗制备:将生物标志物多抗与发光标记物混合,在37℃避光反应0.5h,将反应液在4℃条件下用PBS避光透析以去除未结合的发光标记物,得到所述发光标记物

生物标志物多抗;链霉亲和素磁珠

生物标志物

生物素

单抗制备:将生物标志物单抗与生物素混合,在37℃下避光反应1h,将反应液在4℃条件下用PBS避光透析以去除未结合的生物素,得到生物标志物

生物素

单抗;将所述生物标志物

生物素

单抗与链霉亲和素磁珠混合反应,磁性分离去除上清液,得到所述链霉亲和素磁珠

生物标志物

生物素

单抗;样品中生物标志物浓度检测:将待测样品与所述发光标记物

生物标志物多抗及所述链霉亲和素磁珠

生物标志物生物素

单抗混匀孵育,检测反应产物的光强度值,再根据预先建立的生物标志物的浓度与反应产物的光强度值之间的关系的标准曲线,计算得到待测样品中的生物标志物的浓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标志物单抗与所述生物素的摩尔比为1∶10~20;所述生物标志物

生物素

单抗与质量浓度为10mg/mL链霉亲和素磁珠溶液的体积比为5∶1;所述生物标志物多抗与所述发光标记物的摩尔比为1∶5~1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标记物为吖啶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生物标志物存在泛素C末端水解酶L1时,标准曲线的绘制方法为:取泛素C末端水解酶L1标准品制备浓度分别为0ng/mL、5ng/mL、20n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巍汪博夏季王妮莎张闪闪景临林冯娜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