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6636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的胎面部具备:胎肩主沟、多个胎肩狭缝、以及通过所述胎肩主沟及所述胎肩狭缝而被划分出的多个胎肩花纹块。所述胎肩花纹块具备:从所述胎肩花纹块朝着轮胎轴向外侧而向轮胎径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具备:第1倾斜部、以及具有比所述第1倾斜部更靠向轮胎轴向内侧凹陷的凹部的第2倾斜部。所述第1倾斜部彼此夹着划分出所述倾斜部的一对所述胎肩狭缝之中的一方的所述胎肩狭缝而相邻接,所述第2倾斜部彼此夹着划分出所述倾斜部的一对所述胎肩狭缝之中的另一方的所述胎肩狭缝而相邻接。之中的另一方的所述胎肩狭缝而相邻接。之中的另一方的所述胎肩狭缝而相邻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轮胎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公开的充气轮胎具备:通过胎肩主沟以及作为横沟的胎肩狭缝而被划分出的多个胎肩花纹块,胎肩花纹块具备:朝着轮胎轴向的外侧而向轮胎径向的内侧倾斜的倾斜部。通过具有角部分的角型胎肩部以及大致圆弧曲面状的弧型胎肩部来构成倾斜部,由此该充气轮胎能够实现雪地上的牵引性能等的提高。
[0003]然而,弧型胎肩部偏靠配置于划分出胎肩花纹块的一方的胎肩狭缝侧,该倾斜部沿着轮胎周向而同等排列。据此,弧型胎肩部与角型胎肩部夹着胎肩狭缝而接近。其结果,在夹着胎肩狭缝而相邻接的一对胎肩花纹块中,该胎肩狭缝侧的花纹块刚性的差较大,据此,容易产生胎肩花纹块中的胎踵胎趾磨损。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119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雪道或泥道等上的牵引性能且耐胎踵胎趾磨损(耐
ヒールアンドトウ
摩耗)性能较高的充气轮胎。
[0008]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具备:一对胎圈部、从所述一对胎圈部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一对胎侧部、以及与所述一对胎侧部的轮胎径向的各自的外侧端相连的胎面部,所述胎面部具备: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多个主沟之中的位于轮胎轴向的最外侧的位置的胎肩主沟、比所述胎肩主沟更靠向轮胎轴向外侧延伸的多个胎肩狭缝、以及通过所述胎肩主沟及所述胎肩狭缝而被划分出的多个胎肩花纹块,所述胎肩花纹块具备:从所述胎肩花纹块朝着轮胎轴向外侧而向轮胎径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具备:第1倾斜部、以及具有比所述第1倾斜部更靠向轮胎轴向内侧凹陷的凹部的第2倾斜部,所述第1倾斜部彼此夹着划分出所述倾斜部的一对所述胎肩狭缝之中的一方的所述胎肩狭缝而相邻接,所述第2倾斜部彼此夹着划分出所述倾斜部的一对所述胎肩狭缝之中的另一方的所述胎肩狭缝而相邻接。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轮胎子午面的截面图。
[0010]图2是表示上述同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图案的图。
[0011]图3是表示上述同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要部的立体图。
[0012]图4是图2的IV-IV线放大截面图。
[0013]图5是图2的



线放大截面图。
[0014]图6是图2的VI-VI线放大截面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1…
轮胎;11

胎圈部;12

胎侧部;12a

环状肋;12p

表面轮廓;13

胎面部;14

胎体帘布;15

带束帘布;2

胎面胶;2a

胎面表面;21

中心主沟;22

胎肩主沟;22a

凹沟;3

中心陆地部;4

胎肩陆地部;5

中心狭缝;6

胎肩狭缝;7

胎肩花纹块;8

倾斜部;81

第1倾斜部;81a

第1突起;82

第2倾斜部;82a

凹部;82b

第2突起;821b

突出部;83

辅助狭缝;83a

狭缝端部;84

狭缝端沟;H1

最小阶梯差高度;H2

沟底深度;L1

轮胎赤道线;L2

胎面部接地端;L3

分割位置;S1

轮胎赤道面;S2

延长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参照图1~图6,说明充气轮胎的一实施方式。另外,各图中,附图的尺寸比与实际的尺寸比不一定一致,另外,各附图之间的尺寸比不一定一致。
[0018]各图中,第1方向D1是:充气轮胎(以下仅仅称之为“轮胎”)1的与轮胎旋转轴平行的轮胎轴向D1,第2方向D2是:轮胎1的直径方向亦即轮胎径向D2,第3方向D3是:围绕轮胎旋转轴的轮胎周向D3。
[0019]另外,在轮胎轴向D1上,所谓的内侧是:向轮胎赤道面S1接近的那一侧,所谓的外侧是:从轮胎赤道面S1离开的那一侧。另外,在轮胎径向D2上,所谓的内侧是:向轮胎旋转轴接近的那一侧,所谓的外侧是:从轮胎旋转轴离开的那一侧。
[0020]所谓的轮胎赤道面S1是:与轮胎旋转轴正交的面,且又是位于轮胎1的轮胎轴向D1的中心位置的面。所谓的轮胎子午面是:包含轮胎旋转轴在内的面,且又是与轮胎赤道面S1正交的面。另外,所谓的轮胎赤道线L1是:轮胎1的轮胎径向D2的外表面(后面叙述的胎面表面2a)与轮胎赤道面S1相交叉的线。
[0021]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具备:一对胎圈部11、11、从各胎圈部11、11朝向轮胎径向D2的外侧延伸的一对胎侧部12、12、与一对胎侧部12、12的轮胎径向D2的外侧端相连的胎面部13、以及架设在一对胎圈部11、11之间而延伸的胎体帘布14。
[0022]胎面部13具备:具有构成胎面部13的外表面的胎面表面2a的胎面胶2、以及配置在胎面胶2与胎体帘布14之间的带束层15。胎面表面2a具有:实际上与路面接触的轮胎接地面,轮胎接地面之中的轮胎轴向D1的外侧端称之为胎面部接地端L2、L2。
[0023]轮胎接地面是指:在将轮胎1装配在未图示的正规轮辋并填充有正规内压的状态下,将轮胎1与平坦的路面垂直地放置且被施加有正规负荷时的与路面接触的部分。
[0024]正规轮辋是: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依据该规格,针对每一轮胎而被确定的轮辋。例如,如果是JATMA,则为“标准轮辋”,如果是TRA,则为“设计轮辋”,如果是ETRTO,则为“测量轮辋”。
[0025]正规内压是: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依据各规格,针对每一轮胎而被确定的气压,如果是JATMA,则为最高气压,如果是TRA,则为表“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荷极限”中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充气压力”。
[0026]正规负荷是: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依据各规格,针对每一轮胎而被确定的载荷。如果是JATMA,则为最大负荷能力,如果是TRA,则为上述的表中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负荷能力”。
[0027]如图1以及图2所示,胎面胶2具备:沿着轮胎周向D3延伸的多个主沟21、22之中的位于轮胎轴向D1的内侧的位置的中心主沟21、以及多个主沟21、22之中的位于轮胎轴向D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轮胎具备:一对胎圈部、从所述一对胎圈部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一对胎侧部、以及与所述一对胎侧部的轮胎径向的各自的外侧端相连的胎面部,所述胎面部具备: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多个主沟之中的位于轮胎轴向的最外侧的位置的胎肩主沟、比所述胎肩主沟更靠向轮胎轴向外侧延伸的多个胎肩狭缝、以及通过所述胎肩主沟及所述胎肩狭缝而被划分出的多个胎肩花纹块,所述胎肩花纹块具备:朝着轮胎轴向外侧而向轮胎径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具备:第1倾斜部、以及具有比所述第1倾斜部更靠向轮胎轴向内侧凹陷的凹部的第2倾斜部,所述第1倾斜部彼此夹着划分出所述胎肩花纹块的一对所述胎肩狭缝之中的一方的所述胎肩狭缝而相邻接,所述第2倾斜部彼此夹着划分出所述胎肩花纹块的一对所述胎肩狭缝之中的另一方的所述胎肩狭缝而相邻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倾斜部具备:比所述胎侧部的表面轮廓更向轮胎轴向外侧突出的突起,所述凹部比所述表面轮廓更向轮胎轴向内侧凹陷,所述突起以及所述凹部的各自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在轮胎径向上实质上相同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倾斜部具备:配置在比所述凹部更向轮胎径向内侧的位置且比所述突起更向轮胎轴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具备: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野伸悟
申请(专利权)人: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