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校正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597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43
本申请适用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传感器校正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第二传感器采集的第二数据后,获取最后一次校正第一传感器的校正时间,在第二数据的采集时间和校正时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数据有效时间时,基于第二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自检,确定第二数据是否可用,在第二数据的采集时间和校正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数据有效时间时,基于第一数据,确定第二数据是否可用,在第二数据可用时,基于第二数据校正所述第一传感器。本申请利用第二传感器的数据校正第一传感器,并提供了判断第二数据可用的不同方法,在第二数据可用时,使用第二数据校正第一传感器,提高了第一传感器的准确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感器校正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属于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传感器校正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0003]在使用传感器检测数据时,由于传感器在工作时会产生误差,时间越久,累积误差越大。因此,为了保证传感器检测的数据的准确性,在传感器检测数据时,常常需要对检测的数据进行校正,以消除误差造成的影响。
[0004]目前,消除传感器检测的数据的误差的方法是每间隔一段时间,利用自身检测到的数据确定误差信息,利用误差信息对当前时间检测到的数据进行校准。虽然,使用当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误差,但是由于传感器自身检测数据已经存在误差,使用自身检测的数据确定的误差信息也是不准确的,因此,得到的校准后的数据也相对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校正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提高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的准确性。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校正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第二传感器采集的第二数据时,获取最后一次校正第一传感器的校正时间;在所述第二数据的采集时间和所述校正时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数据有效时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采集的第三数据,确定所述第二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第三数据的变化规律,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中携带所述第二传感器采集所述第二数据的采集时间,所述第三数据为所述第二传感器采集所述第二数据之前采集到的多个数据;在所述第二数据满足所述第三数据的变化规律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数据校正所述第一传感器。
[0007]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校正装置,包括:校正时间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二传感器采集的第二数据时,获取最后一次校正第一传感器的校正时间;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数据的采集时间和所述校正时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数据有效时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采集的第三数据,确定所述第二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第三数据的变化规律,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中携带所述第二传感器采集所述第二数据的采集时间,所述第三数据为所述第二传感器采集所述第二数据之前采集到的多个数据;
第一校正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数据满足所述第三数据的变化规律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数据校正所述第一传感器。
[0008]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校正方法。
[0009]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校正方法。
[0010]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校正方法。
[0011]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在接收到第二传感器采集的第二数据后,获取最后一次校正第一传感器的校正时间,在第二数据的采集时间和校正时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数据有效时间的情况下,基于第二传感器采集第二数据之前采集到的多个数据,确定第二数据是否满足多个数据的变化规律,在第二数据满足多个数据的变化规律的情况下,基于第二数据校正所述第一传感器。本申请利用第二传感器的数据校正第一传感器,而不是用第一传感器的数据校正第一传感器,使用另一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校正本传感器,避免由于自身传感器的误差造成的校正不准确,本申请可以使校正的传感器相对更准确。另外,在使用第二数据校正第一传感器之前,本申请还会对第二数据进行判断,在第二数据可用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第二数据校正第一传感器,用较准确的第二数据校正第一传感器,可以进一步提高校正后的第一传感器的准确度。
[0012]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校正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校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校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利用第二数据校正第一传感器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校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
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0016]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0017]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8]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0019]在设备通过第一传感器(主传感器)进行实时解算,得到需要的数据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该传感器产生的累积误差越来越大,若不消除累积误差,主传感器的精度会超出有效范围,主传感器提供的数据将不准确。
[0020]基于上述原因,常常使用第二传感器(副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对主传感器解算的数据进行校准,以消除主传感器的累积误差,使主传感器得到的数据更准确。
[0021]在使用副传感器的数据对主传感器进行校准时,需要保证副传感器的数据是正确的、可用的,否则,使用不正确的副传感器的数据校正的主传感器数据也是不准确的,不能消除主传感器的数据的误差。
[0022]本申请提供的传感器校正方法,在使用副传感器对主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校准之前,需要判断副传感器的数据是否正确,若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接收到第二传感器采集的第二数据时,获取最后一次校正第一传感器的校正时间;在所述第二数据的采集时间和所述校正时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数据有效时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采集的第三数据,确定所述第二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第三数据的变化规律,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中携带所述第二传感器采集所述第二数据的采集时间,所述第三数据为所述第二传感器采集所述第二数据之前采集到的多个数据;在所述第二数据满足所述第三数据的变化规律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数据校正所述第一传感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采集的第三数据,确定所述第二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第三数据的变化规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三数据的变化规律的情况下,舍弃所述第二数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最后一次校正第一传感器的校正时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数据的采集时间和所述校正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数据有效时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在所述数据有效时间内采集的第一数据,确定所述第二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第一数据的变化规律;在所述第二数据满足所述第一数据的变化规律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数据校正所述第一传感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在所述数据有效时间内采集的第一数据,确定所述第二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第一数据的变化规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一数据的变化规律的情况下,舍弃所述第二数据。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在所述数据有效时间内采集的第一数据,确定所述第二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第一数据的变化规律,包括:利用卡方检验分析所述第一传感器在所述数据有效时间内采集的第一数据,确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维灏艾锐李雅平曹东璞王聪张凯许金涛张俊
申请(专利权)人:毫末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