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及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280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座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及座椅,该座椅支撑结构包括安装支架、移动支座、驱动装置以及支撑弹片,移动支座与安装支架滑动连接,驱动装置设置在安装支架上,且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移动支座通过第一弹性卡扣组件可拆卸连接,支撑弹片的第一端与安装支架转动连接,第二端与移动支座可拆卸连接,移动支座能够带动支撑弹片变形和回弹,且移动支座的滑动方向、支撑弹片的变形方向以及第一端的旋转轴线互相垂直,该座椅支撑结构的组装难度较低,并且可靠性和安全性较高。并且可靠性和安全性较高。并且可靠性和安全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及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座椅
,尤其涉及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及座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已经进入平常百姓家,同时人们对于汽车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大多数汽车座椅上都具有可调节的腰托,以提高驾乘舒适感。此类腰托支撑系统通常是通过驱动装置控制移动支座移动,在移动支座移动过程中带动支撑条形变拱起或舒展放平,从而实现腰部支撑板前后两个方向的调节。
[0003]上述腰托支撑系统结构零部件较多,装配工序较为繁琐,且组装精度要求较高,尤其是驱动装置、移动支座以及支撑条的组装较为繁琐,现有技术中,驱动装置的固定端和驱动端分别与腰托架和移动支座固定连接,支撑条的一端与腰托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支座可拆卸连接,这就使得对驱动装置、移动支座以及支撑条进行组装时,需要将其三者均调节到较为合适的位置和状态才能进行统一组装。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上述腰托结构不能满足人们对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要求。并且,上述支撑条与腰托架固定连接的方式,容易出现在支撑条达到变形极限时,由于移动支座继续为其施加作用力而导致支撑条断裂的问题。
[0004]因此,亟需提出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及座椅,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组装难度较低,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包括:
[0008]安装支架;
[0009]移动支座,移动支座与安装支架滑动连接;
[0010]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于安装支架上,且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移动支座通过第一弹性卡扣组件可拆卸连接,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移动支座在安装支架上滑动;
[0011]支撑弹片,支撑弹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安装支架转动连接,第二端与移动支座可拆卸连接,移动支座能够带动支撑弹片变形和回弹,移动支座的滑动方向、支撑弹片的变形方向以及第一端的旋转轴线互相垂直。
[0012]可选地,驱动装置的固定端与安装支架通过第二弹性卡扣组件可拆卸连接。
[0013]可选地,座椅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安装支架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接件与第一端固定连接。
[0014]可选地,座椅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三弹性卡扣组件与移动支座可拆卸连接,且第二连接件与第二端固定连接。
[0015]可选地,第一连接件通过注塑工艺与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通过注塑工艺
与第二端固定连接。
[0016]可选地,第一弹性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卡槽、第一弹性件、第一卡块以及第一固定块,第一卡槽设置于移动支座上,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卡槽的侧壁上,第一卡块设置于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第一固定块设置于驱动装置的驱动端,第一弹性件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变形,且第一弹性件由变形状态回弹时能够带动第一卡块将第一固定块卡接于第一卡槽内。
[0017]可选地,第二弹性卡扣组件包括第二卡槽、第二弹性件、第二卡块以及第二固定块,第二卡槽设置于安装支架上,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设置于第二卡槽的侧壁上,第二卡块设置于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第二固定块设置于驱动装置的固定端,第二弹性件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变形,且第二弹性件由变形状态回弹时能够带动第二卡块将第二固定块卡接于第二卡槽内。
[0018]可选地,移动支座上设有减重孔。
[0019]可选地,座椅支撑结构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设置于安装支架上,支撑板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变形,支撑板的一侧端面与支撑弹片的一侧端面抵接,使支撑板能够随着支撑弹片的变形而变形,并随着支撑弹片的回弹而回弹。
[0020]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
[0021]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22]一种座椅,包括座椅骨架和上述的座椅支撑结构,部分安装支架与座椅骨架固定连接。
[0023]有益效果:
[0024]本技术提供的座椅支撑结构,移动支座与安装支架滑动连接,驱动装置设置在安装支架上,且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移动支座通过第一弹性卡扣组件可拆卸连接,支撑弹片的第一端与安装支架转动连接,支撑弹片的第二端与移动支座可拆卸连接,对移动支座、驱动装置以及支撑弹片进行组装时,其三者之间的相对灵活性较高,可以先对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和移动支座进行组装,再旋转支撑弹片,使支撑弹片的第二端与移动支座接触并对其二者进行连接即可。该结构形式有效降低了移动支座、驱动装置以及支撑弹片的组装难度,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另一方面,驱动装置的驱动端通过第一弹性卡扣组件与移动支座可拆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固定连接的组装工艺,通过第一弹性卡扣组件即可实现连接,进一步简化了组装工序,并提高了生产效率。再一方面,支撑弹片的第一端与安装支架转动连接,并且第一端的旋转轴线、支撑弹片的变形方向以及移动支座的滑动方向互相垂直,当支撑弹片达到变形极限时,若移动支座继续移动,则移动支座在移动过程中向支撑弹片施加的作用力将使支撑弹片的第一端绕其旋转轴线转动,降低了支撑弹片发生断裂的几率,提高了座椅支撑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002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座椅,该座椅包括座椅骨架和上述的座椅支撑结构,座椅支撑结构的部分安装支架与座椅骨架固定连接,由于上述的座椅支撑结构生产效率、可靠性以及安全性较高,因此,采用上述座椅支撑结构的座椅也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7]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撑结构未显示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29]图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座椅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0]图中:
[0031]110、第一安装支架;111、支杆;112、连接转轴;120、第二安装支架;130、三通连接件;200、移动支座;210、减重孔;300、驱动装置;400、支撑弹片;510、第一连接件;520、第二连接件;610、第一卡槽;620、第一弹性件;630、第一卡块;640、第一固定块;700、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移动支座(200),所述移动支座(200)与所述安装支架滑动连接;驱动装置(300),所述驱动装置(300)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且所述驱动装置(300)的驱动端与所述移动支座(200)通过第一弹性卡扣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00)能够驱动所述移动支座(200)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滑动;支撑弹片(400),所述支撑弹片(40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安装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移动支座(200)可拆卸连接,所述移动支座(200)能够带动所述支撑弹片(400)变形和回弹,所述移动支座(200)的滑动方向、所述支撑弹片(400)的变形方向以及所述第一端的旋转轴线互相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00)的固定端与所述安装支架通过第二弹性卡扣组件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510),所述第一连接件(510)与所述安装支架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510)与所述第一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件(520),所述第二连接件(520)通过第三弹性卡扣组件与所述移动支座(200)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件(520)与所述第二端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510)通过注塑工艺与所述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520)通过注塑工艺与所述第二端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卡槽(610)、第一弹性件(620)、第一卡块(630)以及第一固定块(640),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宝强杜志伟王震宇贾男余健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礼恩派华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