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化交替式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5556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化交替式驱动机构,其包括外壳、动力单元及连接零件的输出拉线,动力单元包括驱动轮和联动凸轮,驱动轮通过连接轴转动设置于外壳内,驱动轮的两侧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凸块,各个凸块随着驱动轮的转动作圆形轨迹绕转,若干个联动凸轮贴靠驱动轮的表面设置,联动凸轮上开设有槽孔,凸块嵌入槽孔中,从而推动联动凸轮作圆周方向转动,输出拉线连接于联动凸轮,随联动凸轮动作来回伸缩,从而实现对应零件往复运动。上述集成化交替式驱动机构通过一个动力单元配合输出拉线和联动凸轮结构的集成化方式,即一个旋转运动可实现多组交替式往复动作,进而为实现座椅内部高效多动作支撑的可能性提供了技术基础。内部高效多动作支撑的可能性提供了技术基础。内部高效多动作支撑的可能性提供了技术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化交替式驱动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化交替式驱动机构,用于汽车座椅内部,通过单向旋转实现对象交替式运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已经进入平常百姓家,同时人们对于汽车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驾乘人员的舒适性。
[0003]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人类的脊柱形状可以分为2个“S”形状,这样的生理形状能增强人体活动的灵活性。脊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及骶骨(盆椎),在腰椎区域,由于具有较强的活动性以及支撑大部分的身体重量,并承担由于人的活动而引起的各种振动,使得腰部区域成为最脆弱和最需要保护的区域。一旦因为各种原因使腰椎脱离“S”形状时,腰部区域的椎骨间压力会迅速增加,因而会更容易疲劳以及疼痛,长时间的不正确腰椎姿势回加重腰椎的病变,造成腰椎间盘突出。如果汽车座椅可以为驾乘人员提供更强力的腰部支撑的同时,还可以提供更均匀的受力分布,那势必将极大的缓解驾乘人员的疲劳度,提供更加舒适的效果。
[0004]现如今大多车型上的座椅都搭配有可调节的电动靠背,以根据驾乘人员各自需要进行调节,相对固定式靠背设计更加人性化,适用性高。特别是在实现多方向多位置调节时,常规调节结构由驱动单元、丝杆、滑块组成的丝杆驱动机构,并根据动作方向和位置的数量,来增加多组丝杆驱动机构。
[0005]此类产品的零部件非常多,丝杆驱动结构非常复杂、装配工序较繁琐,产品整体价格昂贵,市场竞争力一般,体积大、重量重,另外,除了复杂的零件组成结构、高难度的工艺,还需要马达正反转来回频繁切换实现变向,较容易产生磨损和异音,产品在市场中竞争力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化交替式驱动机构,优化现有多向多点驱动的实现方式,简化机构结构,仅通过马达单向旋转实现多点交替式驱动。
[0007]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集成化交替式驱动机构,其包括外壳、动力单元及连接零件的输出拉线,动力单元包括驱动轮和联动凸轮,驱动轮通过连接轴转动设置于外壳内,驱动轮的两侧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凸块,各个凸块随着驱动轮的转动作圆形轨迹绕转,若干个联动凸轮贴靠驱动轮的表面设置,联动凸轮上开设有槽孔,凸块嵌入槽孔中,从而推动联动凸轮作圆周方向转动,输出拉线连接于联动凸轮,随联动凸轮动作来回伸缩,从而实现对应零件往复运动。
[0009]特别地,驱动轮的一侧设置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通过传动组件带动驱动轮转动。
[0010]特别地,传动组件包括蜗轮和减速蜗杆,蜗轮上设置有第一斜齿和第一螺旋齿,减速蜗杆上设置有第二斜齿和第二螺旋齿,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动力蜗杆,动力蜗杆
与蜗轮的第一斜齿啮合传动,蜗轮的第一螺旋齿与减速蜗杆的第二斜齿啮合传动,减速蜗杆的第二螺旋齿与驱动轮啮合传动。
[0011]特别地,两侧的凸块错位排布,从而实现多零件交替式往复运动。
[0012]特别地,外壳上设置有电源插接口,电源插接口的内侧设置有电子基板,电子基板与动力单元信号连接。
[0013]特别地,外壳通过塑料注塑并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合成型,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通过卡扣和/或螺栓紧固。
[0014]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所述集成化交替式驱动机构不同于传统多组驱动单元加丝杆滑块配合方式,仅通过一个动力单元配合输出拉线和联动凸轮结构的集成化方式,即一个旋转运动可实现多组交替式往复动作,进而为实现座椅内部高效多动作支撑的可能性提供了技术基础,具有整体性好、体积小、重量轻、成型简单、成本低、支撑区域大、不易磨损等优点,提高了靠背舒适性和可靠性,同时极大简化了驱动系统,减少了零部件,避免了异音现象,更加符合现在车型轻量化、高性价比的趋势,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且简单的结构更容易匹配全系车型。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化交替式驱动机构的外形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化交替式驱动机构的爆炸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化交替式驱动机构中外壳的内部示意图一;
[001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化交替式驱动机构中外壳的内部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3]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化交替式驱动机构,包括外壳
1、动力单元2及连接零件的输出拉线3。
[0024]其中,外壳1通过塑料注塑并由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组合成型,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可通过卡扣、螺栓等方式紧固。
[0025]动力单元2包括驱动轮21和联动凸轮22,驱动轮21通过连接轴转动设置于外壳1内,驱动轮21的一侧设置有驱动马达23,驱动马达23通过传动组件4带动驱动轮21转动。
[0026]此处的传动组件4包括蜗轮41和减速蜗杆42,蜗轮41上设置有第一斜齿和第一螺旋齿,减速蜗杆42上设置有第二斜齿和第二螺旋齿,驱动马达2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动力蜗杆43,动力蜗杆43与蜗轮41的第一斜齿啮合传动,蜗轮41的第一螺旋齿与减速蜗杆42的第二斜齿啮合传动,减速蜗杆42的第二螺旋齿与驱动轮21啮合传动。由于此处对驱动轮21的转速要求很低,动作精度很高,因此需要精密的减速结构。
[0027]驱动轮21的两侧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凸块24,各个凸块24随着驱动轮21的转动作圆形轨迹绕转,若干个联动凸轮22贴靠驱动轮21的表面设置,联动凸轮2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化交替式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动力单元及连接零件的输出拉线,所述动力单元包括驱动轮和联动凸轮,所述驱动轮通过连接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驱动轮的两侧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凸块,各个凸块随着驱动轮的转动作圆形轨迹绕转,若干个联动凸轮贴靠驱动轮的表面设置,所述联动凸轮上开设有槽孔,所述凸块嵌入所述槽孔中,从而推动联动凸轮作圆周方向转动,所述输出拉线连接于所述联动凸轮,随联动凸轮动作来回伸缩,从而实现对应零件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交替式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的一侧设置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通过传动组件带动驱动轮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化交替式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蜗轮和减速蜗杆,所述蜗轮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宇杜志伟贾男金宝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礼恩派华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