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驱动尾座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76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变速驱动尾座组件,其包括尾座、皮带轮、转轴、电机安装板、变速轮组、电机,皮带轮安装于尾座内,转轴穿设皮带轮中,且转轴端部伸出于尾座侧面外,并与变速轮组连接;电机的驱动轴与变速轮组连接,电机安装板下端固定在尾座的上端面,变速轮组设于电机安装板外侧面,该电机设置于电机安装板内侧面,并位于尾座上方。由于电机安装板下端直接是固定在尾座的上端面,与尾座上端面共面,以此缩短电机安装板的高度,从而降低耗材,节省成本;此电机安装板的装配结构使转轴端部无需穿过电机安装板再与变速轮组装配,以致可缩短转轴的轴长,避免变速轮组外悬过于突出,以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运行更加稳定,效率更高,以提高产品品质。质。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驱动尾座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直线模组产品
,特指一种变速驱动尾座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加工制造业,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自动化加工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0003]直线模组,也叫线性模组、直角坐标机器人、直线滑台等,是继直线导轨、直线运动模组、滚珠丝杆直线传动机构的自动化升级单元。直线模组可以通过各个单元的组合实现负载的直线运动,使轻负载的自动化更加灵活、定位更加精准,其已被广泛应用在自动化设备及工业生产的多个领域。
[0004]直线模组最早是在德国开发使用的,市场定位在光伏设备,上下料机械手、裁移设备、涂胶设备、贴片设备等,这种机械手能给这个行业的设备带来便利的点有:单体运动速度快、重复定位精度高、本体质量轻、占设备空间小、寿命长。直线模组运用的范围一直在扩大,跑向全世界。
[0005]直线模组一般包括有梁、两个分别设置于梁两端的尾座、设置于尾座中的皮带轮、连接于两个皮带轮之间的皮带、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于该梁上并与皮带固定连接的滑台、安装于尾座侧面的电机安装板、安装于该电机安装板外侧并与皮带轮连动的变速轮组件和安装于电机安装板上端并用于驱动该变速轮组件工作的电机,其中,该皮带轮内穿设的转轴伸出于尾座侧面和电机安装板之外,变速轮组件与转轴连接并连动。然而,由于电机安装板的下端固定于该尾座侧面,且该电机安装板的下端部分具有一定的厚度,导致转轴需要增长其轴长才可以有足够的长度在伸出于电机安装板外侧后再与变速轮组件连接/安装,也就是说,电机安装板的下端部分固定于该尾座侧面后,导致变速轮组件外悬突出8

10mm,且转轴的轴长增长,这样会导致整个直线模组的运行稳定性差;再者,此结构的电机安装板的耗材量大、成本高,不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速驱动尾座组件。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变速驱动尾座组件包括尾座、皮带轮、转轴、电机安装板、变速轮组、电机,该皮带轮安装于该尾座内,转轴穿设皮带轮中,且该转轴端部伸出于该尾座侧面外,并与变速轮组连接;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与变速轮组连接,所述电机安装板下端固定在尾座的上端面,所述变速轮组设置于该电机安装板外侧面,该电机设置于该电机安装板内侧面,并位于尾座上方。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安装板一体固定于尾座的上端面,二者为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安装板与尾座为两个独立的构件,该电机
安装板通过若干第一螺丝紧固于尾座上端面。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安装板呈L字形,其下端具有水平分布的基部,该基部下端面设置有若干定位柱,并通过定位柱插入尾座上端面的定位孔以实现定位;第一螺丝穿过基部上的孔位后螺旋固定于该尾座上端面的第一螺孔中。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安装板呈L字形,其下端具有水平分布的基部,该基部下端面设置有若干定位凸条,对应的,所述尾座上端面设置有贯通两侧面的条形定位槽,该定位凸条插入尾座上端面的条形定位槽以实现定位;第一螺丝穿过基部上的孔位后螺旋固定于该尾座上端面的第一螺孔中。
[00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变速轮组包括有第一变速轮、第二变速轮以及连接于第一变速轮与第二变速轮之间的环形齿带;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伸出于该电机安装板外侧面,所述第一变速轮设置于该驱动轴长;所述第二变速轮设置于转轴端部上。
[001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安装板上端设置有用于调节电机高度的调节板,该调节板与电机安装板上端之间设置有调节螺丝。
[0015]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安装板上端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调节板下端一侧设置有凸轨,该凸轨嵌入该滑槽内,并可在滑槽内滑动;所述调节螺丝由上至下螺旋固定于该调节板内,且该调节螺丝下端还伸出于该调节板下端,并抵压在电机安装板上端面。
[0016]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安装板上端一侧设置有第一槽体,所述滑槽设置于该第一槽体内壁;所述调节板下端一侧设置有第二槽体,所述凸轨设置于该第二槽体内壁,且该调节板通过第二槽体与第一槽体对接以安装于该电机安装板上。
[001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安装板上设置有两个位于上部的第一条形调节孔和两个位于下部的第二条形调节孔;所述调节板下端两侧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第一条形调节孔对应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螺栓穿过电机上端的第一通孔、第一条形调节孔后螺旋固定于该第一螺纹孔内,使电机、电机安装板、调节板固定在一起;第二条形调节孔内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一螺母,第二螺栓穿过电机下端的第二通孔后与第一螺母螺旋固定。
[001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安装板外侧还设置有防护罩,该防护罩盖住所述变速轮组,且该防护罩上设置有多个用观察内壁及散热的窗口。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电机安装板下端直接是固定在尾座的上端面,与尾座上端面共面,以此缩短电机安装板的高度,从而降低耗材,节省制作成本;另外,此电机安装板的装配结构使转轴端部无需穿过电机安装板再与变速轮组装配,以致可缩短转轴的轴长,避免变速轮组外悬过于突出,以致本技术运行更加稳定,效率更高,以提高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装配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拆分保护罩后的装配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尾座的装配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002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电机安装板与调节板的装配图;
[002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电机安装板与调节板另一视角的装配图;
[0026]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电机安装板与调节板的分解图;
[0027]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电机安装板的立体图;
[0028]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0029]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尾座的立体图;
[0030]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电机安装板与调节板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2]见图1

8所示,为一种变速驱动尾座组件,其包括尾座1、皮带轮、转轴2、电机安装板3、变速轮组4、电机5,所述皮带轮安装于该尾座1内,所述转轴2穿设皮带轮中,并与皮带轮固定连接以实现连动,并且该转轴2及皮带轮均可在尾座1内转动,其中,该转轴2端部伸出于该尾座1侧面外,并与变速轮组4连接,所述电机5的驱动轴50与变速轮组4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驱动尾座组件,其包括尾座(1)、皮带轮、转轴(2)、电机安装板(3)、变速轮组(4)、电机(5),该皮带轮安装于该尾座(1)内,转轴(2)穿设皮带轮中,且该转轴(2)端部伸出于该尾座(1)侧面外,并与变速轮组(4)连接;所述电机(5)的驱动轴(50)与变速轮组(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板(3)下端固定在尾座(1)的上端面,所述变速轮组(4)设置于该电机安装板(3)外侧面,该电机(5)设置于该电机安装板(3)内侧面,并位于尾座(1)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驱动尾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板(3)一体固定于尾座(1)的上端面,二者为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驱动尾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板(3)与尾座(1)为两个独立的构件,该电机安装板(3)通过若干第一螺丝(31)紧固于尾座(1)上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速驱动尾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板(3)呈L字形,其下端具有水平分布的基部(32),该基部(32)下端面设置有若干定位柱(321),并通过定位柱(321)插入尾座(1)上端面的定位孔(11)以实现定位;第一螺丝(31)穿过基部(32)上的孔位(320)后螺旋固定于该尾座(1)上端面的第一螺孔(12)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速驱动尾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板(3)呈L字形,其下端具有水平分布的基部(32),该基部(32)下端面设置有若干定位凸条(300),对应的,所述尾座(1)上端面设置有贯通两侧面的条形定位槽(10),该定位凸条(300)插入尾座(1)上端面的条形定位槽(10)以实现定位;第一螺丝(31)穿过基部(32)上的孔位(320)后螺旋固定于该尾座(1)上端面的第一螺孔(12)中。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变速驱动尾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轮组(4)包括有第一变速轮(41)、第二变速轮(42)以及连接于第一变速轮(41)与第二变速轮(42)之间的环形齿带(43);所述电机(5)的驱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远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