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模组尾座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521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直线模组尾座固定结构,其包括轨梁及尾座,所述轨梁内部为中空结构,其两侧内壁均设有内凹槽,且轨梁内设有若干延其长度方向分布的连接筒;所述尾座端面两侧成型有凸块,且尾座端面设有与连接筒对应的通孔,尾座通过凸块插入该轨梁的内凹槽以进行定位,且螺丝穿过该尾座的通孔以螺旋固定于该连接筒内部,使尾座与轨梁固定装配。由于尾座先通过凸块插入轨梁的内凹槽以进行定位,即可保证尾座的通孔对准该连接筒,而无需人工调位对准,可提高装配效率,且便于组装,后期直接将螺丝穿过该尾座的通孔以螺旋固定于该连接筒内部,使尾座与轨梁固定装配,以此完成组装,且其装配简便,并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组装效率。提高组装效率。提高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线模组尾座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直线模组
,特指一种直线模组尾座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加工制造业,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自动化加工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0003]目前的直线模组中轨梁与尾座的装配结构一般如下:直接在轨梁端部设置螺孔,并且该尾座对应的位置设置通孔,在装配时,需要人工肉眼将尾座的通孔对准轨梁端部的螺孔,在将螺丝穿过该尾座的通孔螺旋固定于该轨梁端部的螺孔内,以此将尾座固定于轨梁端部。但是由于没有对尾座进行定位,导致难以将尾座的通孔对准轨梁端部的螺孔,装配起来较为麻烦,且效率低。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直线模组尾座固定结构。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直线模组尾座固定结构包括轨梁以及与轨梁固定连接的尾座,所述轨梁内部为中空结构,其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内凹槽,且该轨梁内设置有若干延其长度方向分布的连接筒;所述尾座端面两侧成型有凸块,且该尾座端面设置有与连接筒对应的通孔,该尾座通过凸块插入该轨梁的内凹槽以进行定位,且螺丝穿过该尾座的通孔以螺旋固定于该连接筒内部,使尾座与轨梁固定装配。
[000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尾座端面于通孔外围设置有限位结构,并通过该限位结构与连接筒端部外围接触以对连接筒限位。
[000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结构为一体成型于通孔外围的限位座,该限位座具有供连接筒嵌入的限位槽。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连接筒数量至少为两个,分别为设置于轨梁上侧和下侧,其中,位于上侧的连接筒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桥和第二连接桥与轨梁内壁一体连接,位于下侧的连接筒下端通过第三连接桥与轨梁下内壁一体连接。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座及通孔的数量均至少为两个,其对应分布于尾座端面的上侧及下侧;位于上侧的限位座两侧分别设置有连通限位槽的第一限位开口和第二限位开口,该第一限位开口和第二限位开口分别包裹所述第一连接桥和第二连接桥以对第一连接桥和第二连接桥限位;位于下侧的限位座下端设置有连通限位槽的第三限位开口,第三限位开口包裹第三连接桥以对第三连接桥限位。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块呈矩形,与之对应的,所述内凹槽也为矩形槽。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轨梁为内部中空的型材。
[00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尾座包括有座体以及固定于该座体后侧的盖
板;所述座体前端面设置有所述的凸块及通孔。
[001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轨梁上端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向外凸出的滑轨。
[0015]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轨梁上端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槽,且该安装槽内镶嵌固定有滑轨,该滑轨还伸出于安装槽外。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尾座在与轨梁装配时,该尾座通过凸块插入该轨梁的内凹槽以进行定位,即可使尾座稳定定位于该轨梁的端部,并且保证尾座的通孔对准该连接筒,而无需人工调位对准,可提高装配效率,且便于组装,后期直接将螺丝穿过该尾座的通孔以螺旋固定于该连接筒内部,使尾座与轨梁固定装配,以此完成组装,且其装配简便,并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组装效率,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见图1

3所示,为一种直线模组尾座固定结构,其包括轨梁1以及与轨梁1 固定连接的尾座2。其中,图1

3中所示的轨梁1仅为局部,以便显示轨梁1与尾座2之间的装配结构。
[0022]所述轨梁1为内部中空的型材,其易于加工制作,且为一体式结构,强度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0023]所述轨梁1上端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向外凸出的滑轨10。或者是,所述轨梁1 上端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槽,且该安装槽内镶嵌固定有滑轨,该滑轨还伸出于安装槽外。本实施例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本实施例选择最优的方案:所述轨梁1上端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向外凸出的滑轨10,其装配结构稳定,并且在制作轨梁1时直接成型滑轨10,无需后期装配,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0024]所述轨梁1内部为中空结构,其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内凹槽11,且该轨梁1 内设置有若干延其长度方向分布的连接筒12;与之对应的,所述尾座2端面两侧成型有凸块21,且该尾座2端面设置有与连接筒12对应的通孔22。所述尾座 2在与轨梁1装配时,该尾座2通过凸块21插入该轨梁1的内凹槽11以进行定位,即可使尾座2稳定定位于该轨梁1的端部,并且保证尾座2的通孔22对准该连接筒12,而无需人工调位对准,可提高装配效率,且便于组装,后期直接将螺丝3穿过该尾座2的通孔22以螺旋固定于该连接筒12内部,使尾座2与轨梁1固定装配,以此完成组装,且其装配简便,并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组装效率,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0025]所述尾座2端面于通孔22外围设置有限位结构,并通过该限位结构与连接筒12端部外围接触以对连接筒12限位,以此可进一步保证尾座2稳定定位于轨梁1端部,且在锁上螺丝3后,该尾座2与轨梁1的装配结构更加稳定。
[0026]具体而言,所述限位结构为一体成型于通孔22外围的限位座23,该限位座 23具有
供连接筒12嵌入的限位槽230。尾座2通过凸块21插入该轨梁1的内凹槽11以进行定位时,该连接筒12也同时嵌入限位座23的限位槽230,以此保证定位的稳定性,并且保证尾座2的通孔22对准该连接筒12,以便后期锁螺丝 3。
[0027]所述的连接筒12数量至少为两个,分别为设置于轨梁1上侧和下侧,其中,位于上侧的连接筒12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桥121和第二连接桥122与轨梁1 内壁一体连接,位于下侧的连接筒12下端通过第三连接桥123与轨梁1下内壁一体连接。与之对应的,所述限位座23及通孔22的数量均至少为两个,其对应分布于尾座2端面的上侧及下侧;位于上侧的限位座23两侧分别设置有连通限位槽230的第一限位开口231和第二限位开口232,该第一限位开口231和第二限位开口232分别包裹所述第一连接桥121和第二连接桥122以对第一连接桥 121和第二连接桥122限位,以此保证限定功能;位于下侧的限位座23下端设置有连通限位槽230的第三限位开口233,第三限位开口233包裹第三连接桥123 以对第三连接桥123限位,以此保证限定功能,保证定位的稳定性,并且保证尾座2稳定定位于轨梁1端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模组尾座固定结构,其包括轨梁(1)以及与轨梁(1)固定连接的尾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梁(1)内部为中空结构,其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内凹槽(11),且该轨梁(1)内设置有若干延其长度方向分布的连接筒(12);所述尾座(2)端面两侧成型有凸块(21),且该尾座(2)端面设置有与连接筒(12)对应的通孔(22),该尾座(2)通过凸块(21)插入该轨梁(1)的内凹槽(11)以进行定位,且螺丝(3)穿过该尾座(2)的通孔(22)以螺旋固定于该连接筒(12)内部,使尾座(2)与轨梁(1)固定装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线模组尾座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座(2)端面于通孔(22)外围设置有限位结构,并通过该限位结构与连接筒(12)端部外围接触以对连接筒(12)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线模组尾座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一体成型于通孔(22)外围的限位座(23),该限位座(23)具有供连接筒(12)嵌入的限位槽(2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线模组尾座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筒(12)数量至少为两个,分别为设置于轨梁(1)上侧和下侧,其中,位于上侧的连接筒(12)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桥(121)和第二连接桥(122)与轨梁(1)内壁一体连接,位于下侧的连接筒(12)下端通过第三连接桥(123)与轨梁(1)下内壁一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直线模组尾座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23)及通孔(22)的数量均至少为两个,其对应分布于尾座(2)端面的上侧及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远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