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动力回收方法、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4716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54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动力回收方法、系统及车辆,属于车辆自动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传感器子系统获取当前车轮速度;油门子系统获取目标车身速度;控制子系统根据所述当前车轮速度及所述目标车身速度确定所述车辆达到所述目标车身速度对应的目标后轮扭矩,其中,在所述目标后轮扭矩为减速扭矩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子系统根据制动优先级算法选择制动模式对车辆减速,所述制动模式包括再生制动模式、电机的反向力矩制动模式和摩擦制动模式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本公开的方案,对采用再生制动模式的时机进行准确地判断,提高能量回收效果,确保通过再生制动模式转换得到的电能可以完成存储。转换得到的电能可以完成存储。转换得到的电能可以完成存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动力回收方法、系统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自动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动力回收方法、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辆技术的不断发展,提供多种减速技术确保车辆减速制动过程的安全性,通过控制动能的大小,实现车辆减速。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车辆普遍安装有动力回收系统。现有的动力回收方案存在能量回收效率比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的动力回收方法、系统及车辆,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动力回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传感器子系统获取当前车轮速度;油门子系统获取目标车身速度;控制子系统根据所述当前车轮速度及所述目标车身速度确定所述车辆达到所述目标车身速度对应的目标后轮扭矩,其中,在所述目标后轮扭矩为减速扭矩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子系统根据制动优先级算法选择制动模式对车辆减速,所述制动模式包括再生制动模式、电机的反向力矩制动模式和摩擦制动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0005]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控制子系统根据制动优先级算法选择制动模式对车辆减速包括:判断高压电池子系统是否能够对通过所述再生制动减速转换得到的电能进行存储和所述高压电池子系统的瞬态充能电流是否超出预设的所述高压电池的充电电流上限,其中,当所述高压电池子系统能够对通过所述再生制动减速转换得到的电能进行存储,且所述高压电池子系统的瞬态充能电流未超出预设的所述高压电池的充电电流上限时,所述控制子系统选择所述再生制动模式对车辆减速;以及其中,当所述高压电池子系统不能够对通过所述再生制动减速转换得到的电能进行存储和/或所述高压电池子系统的瞬态充能电流超出预设的所述高压电池的充电电流上限时,所述控制子系统选择电机的反向力矩制动模式对车辆减速,其中当所述电机的反向力矩制动模式提供的最大扭矩小于制动所需扭矩时,所述控制子系统选择在电机的反向力矩制动模式的最大扭矩基础上叠加摩擦制动模式的扭矩对车辆减速,以及其中当所述电机的反向力矩制动模式的最大扭矩为0时,所述控制子系统选择完全由摩擦制动模式对车辆减速。
[0006]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当满足以下等式1时:
……
等式1判断所述高压电池子系统能够储存再生制动模式转换得到的电能,其中,为动力回收效率,为车动能,为电池容量,SOC为电池的荷电状态。
[0007]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当满足以下等式2时:
ꢀ……
等式2判断所述高压电池子系统瞬态充能电流未超出预设的所述高压电池充电电流上限,其中,为动力回收时的充电电流,为所述高压电池充电电流上限,所述充电电流与制动扭矩相关,所述电池充电电流上限与当前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和电池温度T相关。
[0008]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当采用所述电机的反向力矩制动模式对车辆减速时,还需满足以下等式3:
……
等式3其中,为电机的反向力矩制动模式的最大扭矩,为冷却液流量,c为冷却液比热容,为电机温度上限,为当前电机温度,为制动时的车轮速度。
[0009]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当电机的反向力矩制动模式的最大扭矩小于所述所需制动扭矩时,叠加摩擦制动模式的扭矩进行减速,其中,当电机的反向力矩制动模式的最大扭矩=0时,所述制动扭矩完全由摩擦制动模式提供。
[0010]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电机的反向力矩制动模式的最大扭矩进行修正:所述电机的反向力矩制动模式的修正后的最大扭矩为:
……
等式4其中,为电机热惯性修正项,为电机导热不一致性修正项, >1且 >1。
[0011]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进行电机温度预测:基于如下等式5预测制动过程k+ 1时刻的电机温度:
……
等式5其中,为电机质量,为等效比热熔,为 k+ 1时刻的所需制动扭矩,为 k+ 1时刻的制动时车轮速度,为起始时刻的电机温度,以及为 k时刻的电机温度。
[0012]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动力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传感器子系统,用于获取当前车轮速度;油门子系统,用于获取目标车身速度;
控制子系统,在所述目标后轮扭矩为减速扭矩的情况下,根据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选择制动模式对车辆减速。
[0013]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的动力回收系统。
[0014]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车辆的动力回收方法、系统及车辆,通过计算制动所需扭矩准确地预测和选择所需制动模式对车辆进行减速,并对通过高压电池子系统对再生制动减速转换得到的电能进行存储,在提高能量回收效果及摩擦制动模式系统的使用寿命的同时进行动力回收,方便后续使用。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动力回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动力回收方法的步骤S103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动力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动力回收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1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9]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个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0020]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申请的基本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动力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传感器子系统获取当前车轮速度;油门子系统获取目标车身速度;控制子系统根据所述当前车轮速度及所述目标车身速度确定所述车辆达到所述目标车身速度对应的目标后轮扭矩,其中,在所述目标后轮扭矩为减速扭矩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子系统根据制动优先级算法选择制动模式对车辆减速,所述制动模式包括再生制动模式、电机的反向力矩制动模式和摩擦制动模式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动力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子系统根据制动优先级算法选择制动模式对车辆减速包括:判断高压电池子系统是否能够对通过所述再生制动模式减速转换得到的电能进行存储和所述高压电池子系统的瞬态充能电流是否超出预设的所述高压电池子系统的充电电流上限,其中,当所述高压电池子系统能够对通过所述再生制动减速转换得到的电能进行存储,且所述高压电池子系统的瞬态充能电流未超出预设的所述高压电池的充电电流上限时,所述控制子系统选择所述再生制动模式对车辆减速;以及其中,当所述高压电池子系统不能够对通过所述再生制动减速转换得到的电能进行存储和/或所述高压电池子系统的瞬态充能电流超出预设的所述高压电池的充电电流上限时,所述控制子系统选择电机的反向力矩制动模式对车辆减速,其中当所述电机的反向力矩制动模式提供的最大扭矩小于制动所需扭矩时,所述控制子系统选择在电机的反向力矩制动模式的最大扭矩基础上叠加摩擦制动模式的扭矩对车辆减速,以及其中当所述电机的反向力矩制动模式的最大扭矩为0时,所述控制子系统选择完全由摩擦制动模式对车辆减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动力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满足以下等式1时:
ꢀ……
等式1判断所述高压电池子系统能够储存再生制动模式转换得到的电能,其中,为动力回收效率,为车动能,为电池容量,SOC为电池的荷电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动力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满足以下等式2时:
……
等式2判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沛阳李汶轩王经纬
申请(专利权)人:达芬骑动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