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样品中性质相差很大的化合物的同时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311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一样品中性质相差很大的化合物的同时检测方法;包括在样品中首先接入化学标签a1;按照需要继续接入化学标签a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一样品中性质相差很大的化合物的同时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
,涉及同一样品中性质相差很大的化合物的同时检测方法;具体涉及同一样品中连续串联接入不同化学标签实现性质相差很大的化合物同时检测的方法;尤其是通过串联接续的方法,连续接入不同化学标签实现性质相差很大的化合物以同一前处理方法处理后进行同时检测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液相质谱联用技术作为一种比较新的分析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其使用的操作复杂性大大限制了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下,液质联用技术面临很多实际的问题。
[0003]1. 样品特别是生物样品,需要检测的目标化合物很多情况下不是同一种类的化合物,甚至化学性质相差很大。目前的方法,通常将待分析的样品中的待测化合物分成几个主要的大类,按照化合物的性质分类,制定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这样的做法通常大大限制了样品分析的通量,除了需要更多的样品之外,为了实现一个样品中不同种类化合物的分析,通常需要进行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操作,并采用不同的液质方法进行分析,即采用不同的色谱柱或者色谱系统。每增加一种新的前处理方法,就需要至少额外的2个小时来进行样品的处理,并且需要更换色谱柱和色谱系统来进行分析,使得分析一个样品的时间周期大大增加,每天能够分析的样品数非常有限。而且实际的应用场景是,样品还不是一下子都来到实验室,而是几个一批,零零散散地送到实验室的,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在一次试验中得到需要检测的所有化合物的结果,而是需要几种不同方法来分析一个样品中的所有目标化合物,哪怕是1个样品,也需要用多种前处理方法去处理,花费很长的时间,假设每种化合物的前处理方法花费2个小时,3种化合物就需要花费6个小时,每次几个样品来到实验室,就需要有一个独立的操作人员花费6个小时来进行处理这几个样品,这种情况给实验和检测人员造成了巨大的困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实验室采取每天只检测一种化合物的方式,例如周一采用方法1来检查化合物A,周二采用方法2来检测化合物B,周三采用方法3来检测化合物C等等,来尽量减少工作量,这种做法的结果虽然使样品可以相对集中的来进行前处理,但是导致一个样品的分析报告通常需要1周才能出具,大大影响了报告出具的效率。除此之外,因为每种化合物的分析系统不一样,还需要有多台设备来进行检测,否则就需要等待上一个化合物分析完再更换分析系统,各种分析系统来回切换,不仅使效率更低而且很容易引入大量操作和系统误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有实验室购买了多台设备,增加了大量工作人员,在每一台设备上只检测一种化合物,来避免同一台设备上不同系统切换的问题,增加很多工作人员,分配不同的工作人员来进行不同的化合物的样品前处理,几台设备和很多工作人员同时工作来检测不同的化合物,这样的做法虽然提高了报告出具的速度,但是需要大量的设备和工作人员同时运转,经济效益很差,难以在每个实验室实现,仅适合大型的第三方实验室。
[0004]2. 因为不同的化合物需要适合其分析的特定的前处理方法和液质分析体系,这
chromatograph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报道了采用硼酸类化合物衍生双酚羟基基团,这种方法可以用于酚羟基的作用,但是该反应需要无水环境,生物样品通常都是水例如血、尿等等,所以报道的方法不能用于生物样品。已经报道的各种方法均无法解决待测化合物的性质相差很大,需要在一份样品中使用同一前处理方法进行样品处理、同一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同一样品中连续串联接入不同化学标签实现性质相差很大的化合物同时检测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使用连续串联接入不同化学标签,解决不同种类化合物的检测问题,实现了不同种类化合物、特别是性质相差很大的化合物同时检测的问题,解决了之前性质相差很大的化合物必须通过多次检测才能完成的问题。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同一份样品中不同种类(性质相差大)的化合物的同时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生物样品简单处理(比如稀释或者沉淀蛋白)后接入第1个化学标签a1,使第A1类目标化合物接上化学标签a1,生成系列化合物A1+a1,A1为和化学标签a1反应的1类目标化合物;再按照需要,依次接入在水相介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标签a2

an,依次生成系列化合物A2+a2,A3+a2
……
An+an,A2、A3
……
An为分别和化学标签a2

an反应的2、3
……
n类化合物;S2、使用有机溶剂或者固相萃取剂等方法,将接入了化学标签a1

an的化合物和其他未和化学标签a1

an反应的目标化合物B1,B2
……
Bm从水相中提取出来,进入有机介质或者固相介质,准备下一阶段的化学标签接入;S3、在步骤S2所获得的溶液中,接入化学标签b1,使第B1类目标化合物接入化学标签b1,生成系列化合物B1+b1;B1为和化学标签b1反应的1类目标化合物;按照需要以此类推,采用这种串联接续反应的方法,依次接入在有机相介质或者固相介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标签b2

bm,依次生成系列化合物B2+b2,B3+b2
……
Bm+bm,B2、B3
……
Bm为分别和化学标签b2

bm反应的2、3
……
m类化合物;不同的化学标签互相之间不发生反应;S4、最终的反应溶液直接进入质谱仪分析或者吹干复溶后进入质谱仪分析。
[0012]生物样品中各类化合物之间性质相差大,指的是包括化学性质相差大、极性不同、酸碱性质不同、带电性质不同、化学活性基团不同、溶解度不同、含量差异大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生物样品选自血浆、血清、脑脊液、组织匀浆液、干血斑、尿液、毛发、汗液或唾液。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步骤S2中采用的有机溶剂选自叔丁基甲醚、甲醇、氯仿、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腈、正己烷、环己烷、丙酮、乙酸丁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溶剂。
[0015]优选溶剂1位叔丁基甲醚.叔丁基甲醚的添加量为样品体积的1:1

5倍。
[0016]优选溶剂2为乙腈。乙腈的添加量为样品体积的1:1

5倍。
[0017]本专利技术中,各类化合物通过串联连续接续的方法接入不同化学标签。在生物样品的水相介质中完成水相反应的化学标签接入,随后在有机介质或者固相介质中完成有机介质或者固相介质中反应的化学标签接入。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生物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包括带有羰基的化合物、带有羧基的化合物、带有胺基的化合物、带有羟基或醇基或酚类的化合物、维生素类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一份样品中不同种类、性质相差大的化合物的同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生物样品简单处理后接入第1个化学标签a1,使第A1类目标化合物接上化学标签a1,生成系列化合物A1+a1,A1为和化学标签a1反应的1类目标化合物;若需要,再依次接入在水相介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标签a2

an,依次生成系列化合物A2+a2,A3+a3
……
An+an,A2、A3
……
An为分别和化学标签a2

an反应的2、3
……
n类化合物;S2、使用有机溶剂或者固相萃取剂方法,将接入了化学标签a1

an的化合物和其他未和化学标签a1

an反应的目标化合物B1,B2
……
Bm从水相中提取出来,进入有机介质或者固相介质,准备下一阶段的化学标签接入;其中,A1
……
An类目标化合物通过在水相介质中接入相应的化学标签a1
……
an改变其溶解度,得以进入有机相或者固相萃取介质中;S3、在步骤S2所获得的溶液中,接入化学标签b1,使第B1类目标化合物接入化学标签b1,生成系列化合物B1+b1;B1为和化学标签b1反应的1类目标化合物;若需要,以此类推,采用这种串联接续反应的方法,依次接入在有机相介质或者固相介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标签b2

bm,依次生成系列化合物B2+b2,B3+b3
……
Bm+bm,B2、B3
……
Bm为分别和化学标签b2

bm反应的2、3
……
m类化合物;不同的化学标签互相之间不发生反应;S4、最终的反应溶液直接进入质谱仪分析或者吹干复溶后进入质谱仪分析;所述性质相差大,包括化学性质相差大、极性不同、酸碱性质不同、带电性质不同、化学活性基团不同、溶解度不同、含量差异大中的一种或几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样品选自血浆、血清、脑脊液、组织匀浆液、干血斑、尿液、毛发、汗液或唾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包括带有羰基的化合物、带有羧基的化合物、带有胺基的化合物、带有羟基或醇基或酚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晓杰郏征伟陈铭
申请(专利权)人:裕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