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多糖贮积症生物标记物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0401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多糖贮积症生物标记物及应用。所述生物标志物包括:艾杜糖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粘多糖贮积症生物标记物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粘多糖贮积症生物标记物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粘多糖亦称为糖胺聚糖,属于多糖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由糖醛酸和氨基己糖组成的二糖单元交替重复排列,部分结构可含磺酸基团。根据具体组成的二糖单元不同,可分为硫酸类肝素、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硫酸角质素等。粘多糖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是骨基质和结缔组织细胞的主要成分。其在溶酶体中经由特定水解酶代谢降解,任何一种溶酶体酶的缺陷会造成其分解障碍在体内聚积,从而造成骨骼发育障碍、智力迟钝、肝脾肿大,同时尿液中粘多糖类排出增多,即,粘多糖贮积症(mucopolysaccharidosis,MPS)。根据酶缺陷类别和临床表现,将MPS分为I~VII等6型及若干亚型。其中,MPS I型,MPS II型及MPS IVA型为中国人群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亚型(分别占MPS发病率的10%~20%左右),其分别为体内艾杜糖醛酸酶、艾杜糖硫酸酯酶、半乳糖胺硫酸酯酶异常所致。
[0003]对于MPS I型,因艾杜糖醛酸酶异常,主要影响到体内硫酸类肝素、硫酸皮肤素的代谢,具体为其艾杜糖苷键断裂异常,影响多糖向后续二糖至单糖代谢,进而产生堆积。对于MPS II型,因艾杜糖硫酸酯酶异常,主要影响到体内硫酸类肝素、硫酸皮肤素的代谢,具体为其艾杜糖苷单元上磺酸基代谢异常,无法有效清除,影响后续代谢至堆积。和I型蓄积的化合相比,主要区别在于蓄积化合物上磺酸基团的保留。对于MPS IVA型,为半乳糖胺硫酸酯酶异常,主要影响到体内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的代谢,进而产生对应的磺酸基半乳糖胺相关结构蓄积。和I型与II型不同,IVA型并不影响硫酸类肝素代谢。蓄积的粘多糖随尿液排出体内,通过外加裂解酶的方式,可以将尿液中分子量较大的粘多糖裂解为其对应的二糖单元,保留其特定的蓄积特异性结构。分析不同亚型的发病机理,做出推断,如果可以有效提取出生物基质中特定的二糖单元并对其进行检测,可实现对粘多糖贮积症筛查的同时,区分疾病亚型。
[0004]临床上粘多糖贮积症筛查的经典方法为比色法,对尿液中粘多糖总量进行快速检测,实现MPS患者和正常人群的区分。但因其不能区分具体粘多糖类型而无法对MPS具体亚型做出判断(参见申请号为201710883968.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粘多糖检测试剂盒”)。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监测通量高的特点,更适合于不同类型粘多糖的同时监测。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平台,对不同亚型(I、II、IVA)的粘多糖贮积症患者样本和健康人群样本进行不同二糖单元的检测,筛选出特定的二糖单元,包括:艾杜糖酸

(1

O

4)

N

磺基胺基葡萄糖苷(I0S0),艾杜糖酸

(1

O

4)

N,6

二磺基胺基葡萄糖苷(I2S6),4,5

不饱和葡萄糖酸

(1

O

3)
‑6‑
磺基

N

乙酰胺基半乳糖苷(D0a6),4,5

不饱和葡萄糖酸

(1

O

4)

N

乙酰胺基葡萄糖苷(D0A0),4,5

不饱和葡萄糖酸

(1

O

3)

N

磺基胺基葡萄糖苷(D0S0)中联合使用作为生物标志物。可以实现粘多糖贮积症患者的筛查,并有效区分疾病亚型。目前尚无将此几种标志物联合使用用于粘多糖贮积症及相关亚型(I、II、
IVA)区分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粘多糖贮积症生物标记物及应用,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标志物在粘多糖贮积症筛查,尤其是亚型I型,II型和IVA型区分上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标志物在制备粘多糖贮积症的筛查、不同亚型诊断或风险评估的产品中的用途,所述生物标志物为软骨素ABC酶和肝素裂解酶裂解的二糖单元;其中,所述肝素裂解酶包括肝素裂解酶I、肝素裂解酶II和肝素裂解酶III。
[0008]所述生物标志物包括艾杜糖酸

(1

O

4)

N

磺基胺基葡萄糖苷、艾杜糖酸

(1

O

4)

N,6

二磺基胺基葡萄糖苷、4,5

不饱和葡萄糖酸

(1

O

3)
‑6‑
磺基

N

乙酰胺基半乳糖苷、4,5

不饱和葡萄糖酸

(1

O

4)

N

乙酰胺基葡萄糖苷、4,5

不饱和葡萄糖酸

(1

O

3)

N

磺基胺基葡萄糖苷;当标志物4,5

不饱和葡萄糖酸

(1

O

4)

N

乙酰胺基葡萄糖苷、4,5

不饱和葡萄糖酸

(1

O

3)

N

磺基胺基葡萄糖苷、4,5

不饱和葡萄糖酸

(1

O

3)
‑6‑
磺基

N

乙酰胺基半乳糖苷含量相对于正常人群升高,且能够检测到艾杜糖酸

(1

O

4)

N

磺基胺基葡萄糖苷时,即判定为MPS I型;当标志物4,5

不饱和葡萄糖酸

(1

O

4)

N

乙酰胺基葡萄糖苷、4,5

不饱和葡萄糖酸

(1

O

3)

N

磺基胺基葡萄糖苷、4,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标志物在制备粘多糖贮积症的筛查、不同亚型诊断或风险评估的产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标志物为软骨素ABC酶和肝素裂解酶裂解的二糖单元;其中,所述肝素裂解酶包括肝素裂解酶I、肝素裂解酶II和肝素裂解酶III;所述生物标志物包括艾杜糖酸

(1

O

4)

N

磺基胺基葡萄糖苷、艾杜糖酸

(1

O

4)

N,6

二磺基胺基葡萄糖苷、4,5

不饱和葡萄糖酸

(1

O

3)
‑6‑
磺基

N

乙酰胺基半乳糖苷、4,5

不饱和葡萄糖酸

(1

O

4)

N

乙酰胺基葡萄糖苷、4,5

不饱和葡萄糖酸

(1

O

3)

N

磺基胺基葡萄糖苷;当标志物4,5

不饱和葡萄糖酸

(1

O

4)

N

乙酰胺基葡萄糖苷、4,5

不饱和葡萄糖酸

(1

O

3)

N

磺基胺基葡萄糖苷、4,5

不饱和葡萄糖酸

(1

O

3)
‑6‑
磺基

N

乙酰胺基半乳糖苷含量相对于正常人群升高,且能够检测到艾杜糖酸

(1

O

4)

N

磺基胺基葡萄糖苷时,即判定为MPS I型;当标志物4,5

不饱和葡萄糖酸

(1

O

4)

N

乙酰胺基葡萄糖苷、4,5

不饱和葡萄糖酸

(1

O

3)

N

磺基胺基葡萄糖苷、4,5

不饱和葡萄糖酸

(1

O

3)
‑6‑
磺基

N

乙酰胺基半乳糖苷含量相对于正常人群升高,且能够检测到艾杜糖酸

(1

O

4)

N,6

二磺基胺基葡萄糖苷时,即判定为MPS II型;当标志物4,5

不饱和葡萄糖酸

(1

O

4)

N

乙酰胺基葡萄糖苷、4,5

不饱和葡萄糖酸

(1

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晓杰张元媛
申请(专利权)人:裕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