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深加工用浸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964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深加工用浸泡装置,包括设备主体、位于设备主体内部的内框,内框表面均布有通孔,玉米物料由输料结构输送至内框内;设备主体内部具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支撑内框以保持内框的位置;设备主体上端具有进液管,设备主体的下端具有排液管,浸泡液由进液管进入设备主体内,浸泡作业后的浸泡液由排液管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备主体内集成有内框,内框作为玉米物料收纳的结构,其表面均布的通孔能够保证浸泡时浸泡液的进入,还可以利用内框避免玉米漂浮至液面以上,提高玉米物料浸泡效果;内框可以通过吊装设备吊出,方便倾倒物料,加料采用加料斗,能够与工艺上下游设备更好地配合和连接。配合和连接。配合和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玉米深加工用浸泡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玉米粉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玉米深加工用浸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玉米粉加工中,需要用0.3%亚硫酸浸泡一段时间,而现有技术中的玉米浸泡设备一般为立式容器,工艺上游设备向浸泡设备内输送玉米物料,然后将0.3%亚硫酸添加至容器内,控制好温度后,浸泡一段时间,再将物料取出,进行后续的破碎、筛分等工艺操作。
[0003]现有技术中,由于玉米物料体积和重量的问题,在立式容器内会出现漂浮,个别物料无法充分浸泡。而现有技术中物料投入和物料排出都依靠系统工艺管路,但是物料体积和重量问题也会给投入和排出过程带来一定的困难。而现有技术中的玉米物料如果没有排放干净,会造成浸泡设备维护的困难,另外,由于存在物料残渣,也会对浸泡液的排出造成影响,一旦物料残渣进入排液管,就会堵塞排液管,同时,也会对浸泡液的回收再利用造成困难。
[0004]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玉米深加工用浸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内框收纳玉米物料以方便玉米物料的排出、内框完全浸渍于浸泡液内以确保玉米物料浸泡充分、具有加热组件在需要保持和升温浸泡液时进行加热作业、结构新颖、占地面积小的玉米深加工用浸泡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的玉米深加工用浸泡装置,该浸泡装置包括:
[0008]设备主体,该设备主体为立式容器;
[0009]位于所述设备主体内部的内框,所述内框表面均布有通孔,玉米物料由输料结构输送至所述内框内;
[0010]所述设备主体内部具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支撑所述内框以保持所述内框的位置;
[0011]所述设备主体上端具有进液管,所述设备主体的下端具有排液管,浸泡液由所述进液管进入所述设备主体内,浸泡作业后的浸泡液由所述排液管排出。
[0012]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主体的下部具有支腿;
[0013]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通过法兰连接有上盖;
[0014]所述上盖的中心位置具有加料斗,所述加料斗的下端穿过所述上盖并延伸至所述设备主体内部;
[0015]玉米物料由所述加料都投放至所述内框内;
[0016]所述上盖上连通有所述进液管。
[0017]进一步的,所述内框的横向截面的尺寸小于所述设备主体内径;
[0018]所述内框的上端的中心位置具有开口;
[0019]所述上盖扣合于所述设备主体上端时,所述加料斗的下端穿过所述开口并部分延伸至所述内框内;
[0020]所述上盖远离所述设备主体时,所述加料斗远离所述开口;
[0021]所述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加料斗下端的外径以与所述加料斗形成为间隙配合。
[002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0023]位于所述设备主体内部的下部的底部支撑板;以及
[0024]位于所述设备主体内部的上部的上部支撑环;
[0025]所述内框的上部的外周向外凸出形成有凸部,所述内框的外径小于所述上部支撑环的内径;
[0026]所述内框的下端支撑于所述底部支撑板表面;
[0027]所述内框通过所述凸部与所述上部支撑环搭接。
[0028]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支撑板包括:
[0029]与所述设备主体的内壁固连的环部;以及
[0030]位于所述环部内圈的网板部;
[0031]所述内框的直径大于所述网板部的直径。
[0032]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主体外壁集成有加热组件;
[0033]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0034]位于所述设备主体外壁的夹套,所述夹套与所述设备主体之间形成为介质腔,所述介质腔通过管道与外部热水箱连通;
[0035]所述夹套的内壁集成有加热线圈。
[0036]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主体上部温度计,所述温度计部分延伸至所述设备主体内部并接触浸泡液以监控所述浸泡液的温度。
[0037]进一步的,所述内框的上端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尺寸。
[003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玉米深加工用浸泡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9]本专利技术的设备主体内集成有内框,内框作为玉米物料收纳的结构,其表面均布的通孔能够保证浸泡时浸泡液的进入,还可以利用内框避免玉米漂浮至液面以上,提高玉米物料浸泡效果;内框可以通过吊装设备吊出,方便倾倒物料,加料采用加料斗,能够与工艺上下游设备更好地配合和连接。
附图说明
[00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玉米深加工用浸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玉米深加工用浸泡装置与工艺上游端热水箱的工艺流程图。
[0043]附图标记说明:
[0044]1、设备主体;2、内框;4、加热组件;5、热水箱;
[0045]101、上盖;102、加料斗;103、进液管;104、出液管;105、支腿;
[0046]201、通孔;202、开口;203、透气孔;204、凸部;
[0047]301、上部支撑环;302、环部;303、网板部;
[0048]401、夹套;402、加热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50]参见图1~图2所示;
[0051]本实施例的一种玉米深加工用浸泡装置,该浸泡装置包括:
[0052]设备主体1,该设备主体1为立式容器;
[0053]位于设备主体1内部的内框2,内框2表面均布有通孔201,玉米物料由输料结构输送至内框2内;
[0054]设备主体1内部具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支撑内框2以保持内框2的位置;
[0055]设备主体1上端具有进液管103,设备主体1的下端具有排液管104,浸泡液由进液管103进入设备主体1内,浸泡作业后的浸泡液由排液管104排出。
[0056]具体的,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玉米粉深加工时用的浸泡装置,以立式容器为设备主体1,并在设备主体1内设置了内框2,内框2用以承载玉米物料,将玉米物料投放在内框2中,然后在设备主体1内添加浸泡液,最后将内框2和玉米物料投放至设备主体1内,以此来避免玉米物料漂浮等影响到玉米物料浸泡的问题,从而保证玉米物料能够充分浸泡。设备主体1上端具有进液管103,与工艺上游的浸泡液储存设备连通,通过泵机将浸泡液输送到设备主体1内,而浸泡后,利用设备主体1下端的排液管103排放浸泡液即可。
[0057]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玉米深加工用浸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浸泡装置包括:设备主体(1),该设备主体(1)为立式容器;位于所述设备主体(1)内部的内框(2),所述内框(2)表面均布有通孔,玉米物料由输料结构输送至所述内框(2)内;所述设备主体(1)内部具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支撑所述内框(2)以保持所述内框(2)的位置;所述设备主体(1)上端具有进液管(103),所述设备主体(1)的下端具有排液管(104),浸泡液由所述进液管(103)进入所述设备主体(1)内,浸泡作业后的浸泡液由所述排液管(104)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深加工用浸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下部具有支腿(105);所述设备主体(1)的上端通过法兰连接有上盖(101);所述上盖(101)的中心位置具有加料斗(102),所述加料斗(102)的下端穿过所述上盖(101)并延伸至所述设备主体(1)内部;玉米物料由所述加料都投放至所述内框(2)内;所述上盖(101)上连通有所述进液管(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玉米深加工用浸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2)的横向截面的尺寸小于所述设备主体(1)内径;所述内框(2)的上端的中心位置具有开口(202);所述上盖(101)扣合于所述设备主体(1)上端时,所述加料斗(102)的下端穿过所述开口(202)并部分延伸至所述内框(2)内;所述上盖(101)远离所述设备主体(1)时,所述加料斗(102)远离所述开口(202);所述开口(202)的尺寸大于所述加料斗(102)下端的外径以与所述加料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文忠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嘉美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