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酸价油脂的脱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778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酸价油脂的脱酸系统,原料输入管的出口与析气器的入口相连,析气器的底部出口通过析气油泵与袋式过滤器的入口相连,袋式过滤器的出口与开机加热器的入口相连,开机加热器的出口与油油换热器的壳程入口相连,油油换热器的壳程出口与最终加热器的壳程入口相连,最终加热器的壳程出口与脱酸塔的第一填料段入口相连,第一填料段出口与再加热器的壳程入口相连,再加热器的壳程出口与第二段填料入口相连,第二段填料出口通过脱酸塔输送泵与油油换热器的管程入口相连,油油换热器的管程出口通过成品油输送泵与成品油输出管相连。该脱酸系统的操作温度低,可将脱酸油脂肪酸含量降低至0.1%以下,得到的脱酸油酸价低,品质好。品质好。品质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酸价油脂的脱酸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油脂脱酸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高酸价油脂的脱酸系统,属于油脂精炼


技术介绍

[0002]油脂精炼常用的方法可分为化学精炼和物理精炼。化学精炼是指通过液碱与脂肪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从而达到降低油脂中脂肪酸的目的。化学精炼只适用于酸价比较低的油脂,比如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等。对于酸价比较高的油脂,比如棕榈油、米糠油、酸化油和潲水油等,采用化学精炼会产生大量的皂,导致出现离心分离困难和炼耗高的问题。相比于化学精炼,物理精炼过程中由于基本不需要加碱,合适处理高酸价油脂。
[0003]目前,物理精炼通常为单段填料脱酸工艺,只在进料之前有加热器。这种工艺在处理高酸价油脂时,由于脂肪酸在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只能由油脂本身的显热提供,这会导致油脂温度急剧降低。在脱酸塔中下部,油脂温度由于低于脂肪酸气化所需的温度,导致脱酸效果差,酸价达不到要求,通常脱酸油脂肪酸含量在1%以上,需要反复精炼,增加了操作成本,影响加工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酸价油脂的脱酸系统,系统操作温度低,可将脱酸油脂肪酸含量降低至0.1%以下,得到的脱酸油酸价低,品质好。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高酸价油脂的脱酸系统,包括原料输入管,原料输入管的出口与析气器的入口相连,析气器的底部出口通过析气油泵与袋式过滤器的入口相连,袋式过滤器的出口与开机加热器的入口相连,开机加热器的出口与油油换热器的壳程入口相连,油油换热器的壳程出口与最终加热器的壳程入口相连,最终加热器的壳程出口与脱酸塔的第一填料段入口相连,第一填料段的下方设有第二段填料,第一填料段的上方设有中间高四周低的肪酸捕集盘,肪酸捕集盘的中部设有通气帽,所述通气帽的上方设有脂肪酸捕集段;脱酸塔的第一填料段出口与再加热器的壳程入口相连,再加热器的壳程出口与脱酸塔的第二段填料入口相连,第二段填料出口通过脱酸塔输送泵与油油换热器的管程入口相连,油油换热器的管程出口通过成品油输送泵与成品油输出管相连。
[0006]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析气器的顶部排气口与真空系统相连。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油换热的顶部排气口与所述脂肪酸捕集段下方的进气口相连,所述脱酸塔的顶部排气口与真空系统相连,所述肪酸捕集盘上方圆周的肪酸捕集液出口与脂肪酸暂存罐相连。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脂肪酸暂存罐的底部出口通过脂肪酸循环泵的入口相连,所述脂肪酸循环泵的出口与脂肪酸输出管及脂肪酸冷却器的入口相连,脂肪酸冷却器的出口与所述脂肪酸捕集段上方的捕集液入口相连。
[000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双段填料串联脱酸,在两段填料之间设计再加热器,解决了由于脂肪酸大量气化导致下半段填料温度低的问题,保证了整个填料塔工作温度的稳定性,可将脱酸油脂肪酸含量降低至0.1%以下。
[0010]2、由于两段填料之间再加热器的存在,降低了脱酸塔进料口前端最终加热器的温度,从而降低了导热油炉和高压锅炉的工作温度,提升了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进料温度的降低,还可以降低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提升脱酸油的品质。
[0011]3、充分考虑了脱酸塔进料和出料之间的节能换热,降低了生产线的能量消耗。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技术。
[0013]图1为本技术高酸价油脂的脱酸系统的流程图。
[0014]图中:C1.脱酸塔;T1.析气器;T2.脂肪酸暂存罐;L1.袋式过滤器;E1.开机加热器;E2.油油换热器;E3.最终加热器;E4.再加热器;E5.脂肪酸冷却器;P1.析气油泵;P2.脱酸塔输送泵;P3.成品油输送泵;P4.脂肪酸循环泵;G1.原料输入管;G2.成品油输出管;G3.脂肪酸输出管;K1.真空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在本技术的以下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0016]如图1所示,本技术高酸价油脂的脱酸系统包括原料输入管G1、析气器T1、开机加热器E1、油油换热器E2、最终加热器E3和脱酸塔C1,脱酸塔C1的中部设有第一填料段,脱酸塔C1的下部设有第二填料段,第一填料段的上方设有中间高四周低的肪酸捕集盘,肪酸捕集盘的中心设有通气孔,通气孔的上方覆盖有中间高四周低的通气帽,通气帽的上方设有脂肪酸捕集段。脱酸塔C1为组合式或独立式,即第一填料段、第二填料段和脂肪酸捕集段可以组合在一个设备,也可以是二至三个独立的设备。
[0017]原料输入管G1的出口与析气器T1的入口相连,析气器T1的顶部排气口与真空系统K1相连,析气器T1的底部出口通过析气油泵P1与袋式过滤器L1的入口相连,袋式过滤器L1的出口与开机加热器E1的入口相连,开机加热器E1的出口与油油换热器E2的壳程入口相连,油油换热器E2的壳程出口与最终加热器E3的壳程入口相连,最终加热器E3的壳程出口与脱酸塔C1的第一填料段的上部入口相连,脱酸塔C1的第一填料段的下部出口与再加热器E4的壳程入口相连,再加热器E4的壳程出口与脱酸塔C1的第二段填料入口相连,第二段填料出口通过脱酸塔输送泵P2与油油换热器E2的管程入口相连,油油换热器E2的管程出口通过成品油输送泵P3与成品油输出管G2相连。
[0018]配置开机加热器E1有利于缩短开机时间,开机加热器E1为板式换热器或列管换热器,开机加热器E1的热源为导热油或水蒸汽。最终加热器E3的管程与导热油或高压蒸汽管道相连。
[0019]油油换热器E2为降膜式换热器、焊接板式换热器或螺旋板式换热器,油油换热的
顶部排气口与脂肪酸捕集段下方的进气口相连,
[0020]第一填料段的气相、第二填料段的气相和油油换热器E2的气相全部进入脂肪酸捕集段,脂肪酸捕集段的顶部顶部排气口与真空系统K1相连。
[0021]肪酸捕集盘上方的圆周设有肪酸捕集液出口,肪酸捕集液出口位于肪酸捕集盘的最低处且与脂肪酸暂存罐T2相连。脂肪酸暂存罐T2的底部出口通过脂肪酸循环泵P4的入口相连,脂肪酸循环泵P4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脂肪酸输出管G3相连;另一路与脂肪酸冷却器E5的入口相连,脂肪酸冷却器E5的出口与脂肪酸捕集段上方的捕集液入口相连。
[0022]真空系统K1包含预冷凝器和真空泵,真空泵为水环真空泵、二级蒸汽喷射泵或罗茨真空泵。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酸价油脂的脱酸系统,包括原料输入管,其特征在于:原料输入管的出口与析气器的入口相连,析气器的底部出口通过析气油泵与袋式过滤器的入口相连,袋式过滤器的出口与开机加热器的入口相连,开机加热器的出口与油油换热器的壳程入口相连,油油换热器的壳程出口与最终加热器的壳程入口相连,最终加热器的壳程出口与脱酸塔的第一填料段入口相连,第一填料段的下方设有第二段填料,第一填料段的上方设有中间高四周低的肪酸捕集盘,肪酸捕集盘的中部设有通气帽,所述通气帽的上方设有脂肪酸捕集段;脱酸塔的第一填料段出口与再加热器的壳程入口相连,再加热器的壳程出口与脱酸塔的第二段填料入口相连,第二段填料出口通过脱酸塔输送泵与油油换热器的管程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小荣周二晓段秀峰梁椿松郑亿青陈玮婷
申请(专利权)人:迈安德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