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HLA-G多肽的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1229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52
本公开涉及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和去核细胞,所述细胞包含外源性H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含HLA

G多肽的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及其使用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2020年2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62/972,632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0003]序列表
[0004]本申请包含以ASCII格式电子提交的序列表,并且在此将其全文引入作为参考。在2020年6月1日创建的所述ASCII副本被命名为47472

0053WO1_SL.txt,并且大小为364,950字节。


[0005]本公开整体涉及免疫学领域。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免疫原性多肽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6]免疫原性多肽例如酶的施用可以为需要它们的患者提供挽救生命的治疗。用于治疗一系列人类疾病的多肽通常被免疫细胞破坏,中和或以其他方式变得无效,所述免疫细胞对它们起反应,好像它们是外来抗原一样。由适应性和/或先天免疫系统产生的这种强大的同种异体反应性通常通过施用免疫抑制药物来控制。然而,用免疫抑制药物进行的治疗与显著的疾病有关,因为它们广泛抑制免疫系统。此外,免疫抑制药物的毒性引起其他问题。因此,免疫原性多肽施用的成功通常取决于排斥和现代免疫抑制药物的副作用之间的平衡。
[0007]免疫耐受的诱导可降低免疫原性多肽的急性和慢性排斥的风险,并最终降低其治疗效果。出于治疗目的,仍需要用于向受试者施用免疫原性多肽的改进的组合物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公开涉及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例如,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或去核细胞(例如,修饰的去核细胞),所述细胞经工程改造成包含外源性人白细胞抗原

G(HLA

G)多肽和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其中外源性HLA

G和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都在细胞表面上。
[0009]还提供了包含外源性HLA

G多肽和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的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例如,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或去核细胞(例如,修饰的去核细胞),其中外源性HLA

G多肽存在于细胞表面上,并且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存在于细胞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在细胞的胞质溶胶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在质膜的细胞内侧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由细胞分泌或释放。
[0010]本文还提供了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例如,经工程改造的无核红系细胞)或无核细胞(例如,修饰的无核细胞),所述细胞包含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和至少一种外源性共抑制多肽(例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外源性共抑制多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在细胞的胞质溶胶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在质膜的细胞内侧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由细
胞分泌或释放。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至少一种外源性共抑制多肽在质膜的细胞内侧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至少一种外源性共抑制多肽由细胞分泌或释放。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至少一种外源性共抑制多肽是IL

10、IL

27、IL

37、TGFβ、CD39、CD73、精氨酸酶1(ARG1)、膜联蛋白1、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FGL2)或PD

L1。
[00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例如,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或去核细胞(例如,修饰的去核细胞)还包含细胞表面上的外源性抗原多肽,其中任选地,外源性抗原多肽与外源性HLA

G多肽结合。
[0012]在本文所述的任何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的一些实施方案中,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例如,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或去核细胞(例如,修饰的去核细胞)还包含细胞内的外源性抗原多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源性抗原多肽在细胞的胞质溶胶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源性抗原多肽在质膜的细胞内侧上。
[00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例如,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或去核细胞(例如,修饰的去核细胞)进一步分泌或释放外源性抗原多肽,其中任选地,外源性抗原多肽与外源性HLA

G多肽结合。
[00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例如,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或去核细胞(例如,修饰的去核细胞)包含细胞表面上的外源性HLA

G多肽和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其中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不与外源性HLA

G多肽结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例如,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或去核细胞(例如,修饰的去核细胞)包含细胞表面上的外源性HLA

G多肽和细胞内的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其中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不与外源性HLA

G多肽结合。
[00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是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例如网织红细胞或红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去核细胞(例如,修饰的去核细胞)是网织红细胞、红细胞或血小板。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是有核的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
[0016]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了包含外源性HLA

G多肽和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外源性HLA

G多肽和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都在细胞表面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不被外源性HLA

G多肽结合。
[0017]在另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了包含外源性HLA

G多肽和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外源性HLA

G多肽在细胞表面上,并且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在细胞内(即细胞内),并且任选地,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不与外源性HLA

G多肽结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在细胞的胞质溶胶中,并且任选地不被外源性HLA

G多肽结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在质膜的细胞内侧上,并且任选地不被外源性HLA

G多肽结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包含将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定位在质膜的细胞内侧上的跨膜结构域,并且任选地不被外源性HLA

G多肽结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由细胞分泌或释放,并且任选地不被外源性HLA

G多肽结合。
[001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源性HLA

G多肽包括HLA

G1同种型多肽、HLA

G2同种型多肽、HLA

G3同种型多肽、HLA

G4同种型多肽、HLA

G5同种型多肽、HLA

G6同种型多肽和HLA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所述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包含外源性人类白细胞抗原

G(HLA

G)多肽和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其中所述外源性HLA

G多肽和所述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均在细胞表面上。2.一种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所述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包含外源性人类白细胞抗原

G(HLA

G)多肽和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其中所述外源性HLA

G多肽在所述细胞表面上并且所述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在细胞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在所述细胞的胞质溶胶中。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包括膜锚或经由与脂质部分附接而被拴系到所述细胞的质膜。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HLA

G多肽包括HLA

G1同种型多肽、HLA

G2同种型多肽、HLA

G3同种型多肽、HLA

G4同种型多肽、HLA

G5同种型多肽、HLA

G6同种型多肽和HLA

G7同种型多肽中的任一者。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HLA

G多肽包括HLA

G1同种型多肽、HLA

G2同种型多肽、HLA

G5同种型多肽和HLA

G6同种型多肽中的任一者。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包括人多肽。8.如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包括非人多肽。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非人多肽包括来源于细菌、植物、酵母、真菌、病毒、朊病毒或原生动物的多肽。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包括表1或表2中所列的多肽。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包括氨基酸降解多肽、尿酸降解多肽或草酸氧化酶(OxOx)。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包括所述氨基酸降解多肽,并且其中所述氨基酸降解多肽是天冬酰胺酶、苯丙氨酸铵裂解酶(PAL)或苯丙氨酸羟化酶(PAH)。13.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包括d

氨基乙酰丙酸脱氢酶(ALA

D)。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包括所述氨基酸降解多肽,并且其中所述氨基酸降解多肽是高半胱氨酸减少多肽或高半胱氨酸降解多肽。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氨基酸降解多肽是所述高半胱氨酸减少多肽,并且其中所述高半胱氨酸减少多肽是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L

丙氨酸

L

抗夹膜菌素连接酶、L

半胱氨酸脱硫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5

甲基四氢叶酸

高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还原酶、甲基丙二酸尿或高胱氨酸尿、cblD型或其变体。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氨基酸降解多肽是所述高半胱氨酸降解多肽,并且其中所述高半胱氨酸降解多肽是胱硫醚

β

合酶(CBS)、甲硫氨酸γ

裂解酶、硫化物:醌还原酶、甲硫氨酸合酶、5

甲基四氢蝶酰三谷氨酸

高半胱氨酸S

甲基转移酶、腺苷高半胱氨酸酶、胱硫醚γ

裂解酶、甲硫氨酸γ

裂解酶、L

氨基酸氧化酶、噻亭

高半胱氨酸S

甲基转移酶、甜菜碱

高半胱氨酸S

甲基转移酶、高半胱氨酸S

甲基转移酶、5

甲基四氢蝶酰三谷氨酸

高半胱氨酸S

甲基转移酶、硒代半胱氨酸Se

甲基转移酶、胱硫醚γ

合酶、O

乙酰高丝氨酸氨基羧丙基转移酶、天冬酰胺

氧代酸转氨酶、谷氨酰胺

苯丙酮酸转氨酶、3

巯基丙酮酸硫转移酶、高半胱氨酸脱巯基酶、胱硫醚β

裂解酶、氨基酸消旋酶、甲硫氨酸

tRNA连接酶、谷氨酸

半胱氨酸连接酶、N

(5

氨基
‑5‑
羧基戊酰基)

L

半胱氨酰

D

缬氨酸合酶、L

异亮氨酸4

羟化酶、L

赖氨酸N6

单加氧酶(NADPH)、甲硫氨酸脱羧酶、2,2

二烷基甘氨酸脱羧酶(丙酮酸)和半胱氨酸合酶(CysO)或其变体。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包括所述尿酸降解多肽,并且其中所述尿酸降解多肽是尿酸酶、HIU水解酶、OHCU脱羧酶、尿囊素酶、尿囊酸酶、髓过氧化物酶、FAD依赖性尿酸羟化酶、FAD依赖性尿酸羟化酶、黄嘌呤脱氢酶、核苷脱氧核糖基转移酶、二氧四氢嘧啶磷酸核糖基转移酶、二氢嘧啶酶或鸟嘌呤脱氨酶或其变体。18.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HLA

G多肽能够在向受试者施用所述细胞后诱导对所述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的免疫耐受。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免疫耐受包括短期免疫耐受。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短期免疫耐受包括诱导与所述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接触的免疫细胞的凋亡或抑制所述免疫细胞的活化、分化和/或增殖,并且任选地,其中所述免疫细胞是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或B细胞。21.如权利要求19或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短期免疫耐受包括抑制与所述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接触的T细胞或NK细胞的细胞毒性。22.如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短期免疫耐受包括抑制与所述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接触的B细胞的抗体分泌。23.如权利要求18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免疫耐受包括长期免疫耐受。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长期免疫耐受包括抑制与所述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接触的树突细胞(DC)的成熟。25.如权利要求23或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长期免疫耐受包括诱导与所述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接触的DC的无反应性。26.如权利要求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长期免疫耐受包括:a.诱导与所述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接触的CD4
+
T细胞分化为调节性T细胞(Treg);以及/或者b.诱导与所述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接触的CD8
+
T细胞分化为Treg。27.如权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
HLA

G多肽与外源性抗原多肽结合。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抗原多肽包含基序XI/LPXXXXXL(SEQ ID NO:1)。29.如权利要求27或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抗原多肽的长度介于约8个氨基酸和约24个氨基酸之间。30.如权利要求27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抗原多肽与所述外源性HLA

G多肽共价结合。31.如权利要求27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抗原多肽与所述外源性HLA

G多肽非共价结合。32.如权利要求1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HLA

G多肽包括HLA

Gα链或其片段的一个或多个α结构域以及β2M多肽或其片段。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HLA

G多肽连接至膜锚。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HLA

G多肽是单链融合蛋白,所述单链融合蛋白包含经由接头连接至所述外源性HLA

G多肽的外源性抗原多肽。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单链融合蛋白还包括膜锚。36.如权利要求34或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接头是可切割接头。37.如权利要求1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免疫原性多肽不与所述外源性HLA

G多肽结合。38.如权利要求33或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膜锚包括:血型糖蛋白A(GPA)蛋白,或其跨膜结构域;小整合膜蛋白1(SMIM1),或其跨膜结构域;或运铁蛋白受体,或其跨膜结构域。39.如权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还包含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在所述细胞表面上。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还包括膜锚或经由与脂质部分附接而被拴系到所述细胞的质膜。42.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在N末端至C末端方向上包含式I:X1‑
X2‑
X3(式I),其中:X1包含II型膜蛋白或其跨膜结构域;X2包含Ii关键肽;并且X3包含自身抗原。43.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
在N末端至C末端方向上包含式II:X1‑
X2‑
X3‑
X4(式II),其中:X1包含II型膜蛋白或其跨膜结构域;X2包含接头;X3包含Ii关键肽;并且X4包含自身抗原。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接头是聚GS接头。45.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接头包含GSGSGSGSGSGSGSGSGS(SEQ ID NO:840)或GPGPG(SEQ ID NO:841)。46.如权利要求42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Ii关键肽包含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序列:LRMKLPKPPKPVSKMR(SEQ ID NO:765);YRMKLPKPPKPVSKMR(SEQ ID NO:766);LRMK(SEQ ID NO:767);YRMK(SEQ ID NO:768);LRMKLPK(SEQ ID NO:769);YRMKLPK(SEQ ID NO:770);YRMKLPKP(SEQ ID NO:771);LRMKLPKP(SEQ ID NO:772);LRMKLPKS(SEQ ID NO:773);YRMKLPKS(SEQ ID NO:774);LRMKLPKSAKP(SEQ ID NO:775);以及LRMKLPKSAKPVSK(SEQ ID NO:776)。47.如权利要求43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在其C末端处还包含一种或多种另外的自身抗原。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任何两种自身抗原被接头分开。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接头是聚GS接头。50.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接头包含GSGSGSGSGSGSGSGSGS(SEQ ID NO:840)或GPGPG(SEQ ID NO:841)。5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在所述细胞内。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在所述质膜的细胞内侧上。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还包括膜锚或经由与脂质部分附接而被拴系到所述细胞的质膜。54.如权利要求52或53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抗原多肽在N末端至C末端方向上包含式III:
X1‑
X2‑
X3(式III),其中:X1包含I型膜蛋白或其跨膜结构域;X2包含Ii关键肽;并且X3包含自身抗原。55.如权利要求52或53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在N末端至C末端方向上包含式IV:X1‑
X2‑
X3‑
X4(式IV),其中:X1包含I型膜蛋白或其跨膜结构域;X2包含接头;X3包含Ii关键肽;并且X4包含自身抗原。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其中所述接头是聚GS接头。57.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其中所述接头包含GSGSGSGSGSGSGSGSGS(SEQ ID NO:840)或GPGPG(SEQ ID NO:841)。58.如权利要求54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在其N末端还包含信号肽。59.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信号肽是GPA信号肽。60.如权利要求54至59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Ii关键肽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LRMKLPKPPKPVSKMR(SEQ ID NO:765);YRMKLPKPPKPVSKMR(SEQ ID NO:766);LRMK(SEQ ID NO:767);YRMK(SEQ ID NO:768);LRMKLPK(SEQ ID NO:769);YRMKLPK(SEQ ID NO:770);YRMKLPKP(SEQ ID NO:771);LRMKLPKP(SEQ ID NO:772);LRMKLPKS(SEQ ID NO:773);YRMKLPKS(SEQ ID NO:774);LRMKLPKSAKP(SEQ ID NO:775);并且LRMKLPKSAKPVSK(SEQ ID NO:776)。61.如权利要求52或53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在N末端至C末端方向上包含式VII:X1‑
X2‑
X3‑
X4(式VII),其中:X1包含I型膜蛋白或其跨膜结构域;X2包含接头;
X3包含CD74或其片段的细胞质部分;并且X4包含自身抗原。62.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接头包含GSGSGSGSGSGSGSGSGS(SEQ ID NO:840)。63.如权利要求61或62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CD74的所述细胞质部分包含QQQGRLDKLTVTSQNLQLENLRMKLPKPPKPVSKMRMATPLLMQALPMGALPQGPMQNATKYGNMTEDHVMHLLQNADPLKVYPPLKGSFPENLRHLKNTMETIDWKVFESWMHHWLLFEMSRHSLEQKPTDAPPKESLELEDPSSGLGVTKQDLGPVPM(SEQ ID NO:845)。64.如权利要求61至63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的所述N末端还包含信号肽。65.如权利要求52或53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在N末端至C末端方向上包含式VIII:X1‑
X2‑
X3‑
X4‑
X5(式VIII),其中:X1包含I型膜蛋白或其跨膜结构域;X2包含接头;X3包含CD74或其片段的N末端细胞质部分;X4包含自身抗原;并且X5包含CD74的C末端细胞质部分。66.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接头包含GSGSGSGSGSGSGSGSGS(SEQ ID NO:840)。67.如权利要求65或66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CD74的所述N末端细胞质部分包含QQQGRLDKLTVTSQNLQLENLRMK(SEQ ID NO:847)。68.如权利要求65至67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CD74的所述C末端细胞质部分包含GALPQGPMQNATKYGNMTEDHVMHLLQNADPLKVYPPLKGSFPENLRHLKNTMETIDWKVFESWMHHWLLFEMSRHSLEQKPTDAPPKESLELEDPSSGLGVTKQDLGPVPM(SEQ ID NO:849)。69.如权利要求65至68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的所述N末端还包含信号肽。70.如权利要求52或53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在N末端至C末端方向上包含式XI:X1‑
X2‑
X3‑
X4(式XI),其中:X1包含胞质蛋白或其片段;X2包含接头;X3包含CD74或其片段的细胞质部分;并且X4包含自身抗原。71.如权利要求70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其中所述胞质蛋白包含MAGWNAYIDNLMADGTCQDAAIVGYKDSPSVWAAVPGKTFVNITPAEVGVLVGKDRSSFYVNGLTLGGQKCSVIRDSLLQDGEFSMDLRTKSTGGAPTFNVTVTKTDKTLVLLMGKEGVHGGLINKKCYEMASHLRRSQY(SEQ ID NO:846)。
72.如权利要求70或71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其中所述接头包含GSGSGSGSGSGSGSGSGS(SEQ ID NO:840)。73.如权利要求70至72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其中CD74的所述细胞质部分包含QQQGRLDKLTVTSQNLQLENLRMKLPKPPKPVSKMRMATPLLMQALPMGALPQGPMQNATKYGNMTEDHVMHLLQNADPLKVYPPLKGSFPENLRHLKNTMETIDWKVFESWMHHWLLFEMSRHSLEQKPTDAPPKESLELEDPSSGLGVTKQDLGPVPM(SEQ ID NO:845)。74.如权利要求70至73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的所述N末端还包含信号肽。75.如权利要求52或53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在N末端至C末端方向上包含式XII:X1‑
X2‑
X3‑
X4‑
X5(式XII),其中:X1包含细胞质蛋白或其片段;X2包含接头;X3包含CD74或其片段的N末端细胞质部分;X4包含自身抗原;并且X5包含CD74的C末端细胞质部分。76.如权利要求75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细胞质蛋白包含MAGWNAYIDNLMADGTCQDAAIVGYKDSPSVWAAVPGKTFVNITPAEVGVLVGKDRSSFYVNGLTLGGQKCSVIRDSLLQDGEFSMDLRTKSTGGAPTFNVTVTKTDKTLVLLMGKEGVHGGLINKKCYEMASHLRRSQY(SEQ ID NO:846)。77.如权利要求75或76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其中所述接头包含GSGSGSGSGSGSGSGSGS(SEQ ID NO:840)。78.如权利要求75至77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其中CD74的所述N末端细胞质部分包含:QQQGRLDKLTVTSQNLQLENLRMK(SEQ ID NO:847)。79.如权利要求75至78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其中CD74的所述C末端细胞质部分包含:GALPQGPMQNATKYGNMTEDHVMHLLQNADPLKVYPPLKGSFPENLRHLKNTMETIDWKVFESWMHHWLLFEMSRHSLEQKPTDAPPKESLELEDPSSGLGVTKQDLGPVPM(SEQ ID NO:849)。80.如权利要求75至79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的所述N末端还包含信号肽。8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存在于所述细胞表面上。82.如权利要求81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在N末端至C末端方向上包含式IX:X1‑
X2‑
X3(式IX),其中:X1包含II型膜蛋白或其跨膜结构域;X2包含CD74或其片段的细胞质部分;并且X3包含自身抗原。83.如权利要求82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CD74的所述细胞质部分包
含QQQGRLDKLTVTSQNLQLENLRMKLPKPPKPVSKMRMATPLLMQALPMGALPQGPMQNATKYGNMTEDHVMHLLQNADPLKVYPPLKGSFPENLRHLKNTMETIDWKVFESWMHHWLLFEMSRHSLEQKPTDAPPKESLELEDPSSGLGVTKQDLGPVPM(SEQ ID NO:845)。84.如权利要求82或83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的所述N末端还包含信号肽。85.如权利要求81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在N末端至C末端方向上包含式X:X1‑
X2‑
X3‑
X4‑
X5(式X),其中:X1包含II型膜蛋白或其跨膜结构域;X2包含接头;X3包含CD74或其片段的N末端细胞质部分;X4包含自身抗原;并且X5包含CD74的C末端细胞质部分。86.如权利要求85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接头包含GGGGSGGGGSGGGGSGGGGS(SEQ ID NO:850)。87.如权利要求85或86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CD74的所述N末端细胞质部分包含QQQGRLDKLTVTSQNLQLENLRMK(SEQ ID NO:847)。88.如权利要求85至87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CD74的所述C末端细胞质部分包含ALPQGPMQNATKYGNMTEDHVMHLLQNADPLKVYPPLKGSFPENLRHLKNTMETIDWKVFESWMHHWLLFEMSRHSLEQKPTDAPPKESLELEDPSSGLGVTKQDLGPVPM(SEQ ID NO:848)。89.如权利要求85至88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的所述N末端还包含信号肽。90.如权利要求81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在N末端至C末端方向上包含式XIII:X1‑
X2‑
X3‑
X4(式XIII),其中:X1包含Ii关键肽;X2包含自身抗原;X3包含接头;并且X4包含I型膜蛋白或其跨膜结构域。91.如权利要求90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其中所述接头包含GPGPG(SEQ ID NO:841)。92.如权利要求90或91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红系细胞,其中X1包含两个或更多个Ii关键肽。93.如权利要求90至92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的所述N末端还包含信号肽。94.如权利要求54至93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在其C末端处还包含一种或多种另外的外源性抗原多肽。
95.如权利要求94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任何两种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被接头分开。96.如权利要求95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接头是聚GS接头。97.如权利要求95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接头包含GSGSGSGSGSGSGSGSGS(SEQ ID NO:840)或GPGPG(SEQ ID NO:841)。98.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在所述细胞的所述胞质溶胶中。99.如权利要求98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在N末端至C末端方向上包含式V:X1‑
X2‑
X3(式V),其中:X1包含胞质多肽或其片段;X2包含Ii关键肽;并且X3包含自身抗原。100.如权利要求98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在N末端至C末端方向上包含式VI:X1‑
X2‑
X3‑
X4(式VI),其中:X1包含胞质多肽或其片段;X2包含接头;X3包含Ii关键肽;并且X4包含自身抗原。101.如权利要求100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接头是聚GS接头。102.如权利要求100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接头包含GSGSGSGSGSGSGSGSGS(SEQ ID NO:840)或GPGPG(SEQ ID NO:841)。103.如权利要求99至102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胞质多肽包含抑制蛋白、铁蛋白或其片段。104.如权利要求99至103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Ii关键肽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LRMKLPKPPKPVSKMR(SEQ ID NO:765);YRMKLPKPPKPVSKMR(SEQ ID NO:766);LRMK(SEQ ID NO:767);YRMK(SEQ ID NO:768);LRMKLPK(SEQ ID NO:769);YRMKLPK(SEQ ID NO:770);YRMKLPKP(SEQ ID NO:771);LRMKLPKP(SEQ ID NO:772);LRMKLPKS(SEQ ID NO:773);YRMKLPKS(SEQ ID NO:774);
LRMKLPKSAKP(SEQ ID NO:775);以及LRMKLPKSAKPVSK(SEQ ID NO:776)。105.如权利要求99至104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外源性自身抗原多肽在其C末端处还包含一种或多种另外的自身抗原。106.如权利要求105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任何两种自身抗原被接头分开。107.如权利要求104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接头是聚GS接头。108.如权利要求106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接头包含GSGSGSGSGSGSGSGSGS(SEQ ID NO:840)或GPGPG(SEQ ID NO:841)。109.如权利要求1至108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还包含至少一种外源性共抑制多肽。110.如权利要求109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外源性共抑制多肽中的一者在所述细胞表面上。111.如权利要求110所述的经工程改造的去核红系细胞,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外源性共抑制多肽中的一者还包含跨膜结构域。112.如权利要求111所述的经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S萨尔瓦特CL穆尔A沙班
申请(专利权)人:鲁比厄斯治疗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