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结构、悬架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185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5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缓冲装置技术领域,该缓冲结构具体可应用于车辆悬架系统,所述缓冲结构包括上、下安装座(1、6)、上、下永磁体(3、4)和防尘罩(8),上安装座(1)、上永磁体(3)、下永磁体(4)、下安装座(6)从上而下依次设置,上永磁体(3)安装在上安装座(1)下端面的凹槽内,下永磁体(4)安装在下安装座(6)上端面的凹槽内,防尘罩(8)的两端分别与上安装座(1)、下安装座(6)固定连接,防尘罩(8)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缓冲结构利用磁性材料同极相斥的原理及强力永磁体的巨大磁力,在应用于汽车底盘悬架系统时较好的解决了车辆在不良路面行驶时的冲击感和行驶不平顺问题。行驶不平顺问题。行驶不平顺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缓冲结构、悬架系统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缓冲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悬架系统用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底盘在受到冲击时会产生冲击感,严重影响乘员舒适度,为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系统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有缓冲块,用以缓解冲击。缓冲块有时也会作为悬架弹簧的补充,作为副簧,除了缓解冲击提高平顺性,还兼具提升底盘侧向支撑能力的作用,提高了车辆的操控性能。
[0003]汽车悬架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聚氨酯材料的缓冲块,也有使用天然橡胶材质的,前者抗冲击性能更好一些,应用也更为广泛。然而,缓冲块的刚度曲线通常是非线性的,随着压缩量的增加,刚度曲线的斜率也会不断增大,在压缩行程的末端,缓冲块刚度急剧上升,刚度通常可以达到数千牛每毫米。
[0004]当汽车以一定速度通过不平路面时,路面的高度差会造成悬架行程产生较大幅度的拉伸与压缩,当压缩到极限位置后,如果此时车轮相对车身的速度仍较大,则驾驶员就会感觉到明显冲击感,并且影响车辆的行驶平顺性。此类冲击产生的机理在于当悬架行程被压缩到接近极限位置时,悬架系统的缓冲块刚度极大,整个系统的刚度也非常大,此时路面的冲击通过被压缩后刚度极大的缓冲块直接传递到车身,进而造成冲击,大大降低了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缓冲结构,以解决传统聚氨酯或橡胶缓冲块在压缩极限状态下的明显冲击感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也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所述缓冲结构的悬架系统以及包括所述悬架系统的车辆。
[0006]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缓冲结构,其中,所述缓冲结构包括上、下安装座、上、下永磁体和防尘罩,上安装座、上永磁体、下永磁体、下安装座从上而下依次设置,其中,所述上永磁体安装在上安装座下端面的凹槽内,所述下永磁体安装在下安装座上端面的凹槽内,上永磁体和下永磁体相对设置,防尘罩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安装座、所述下安装座固定连接,将上、下永磁体密封于防尘罩内,所述防尘罩由弹性材料制成。
[0007]可选择的,缓冲结构还包括上隔磁板、下隔磁板,上隔磁板位于所述上安装座与所述上永磁体之间,下隔磁板位于所述下安装座与所述下永磁体之间。可选择的,上、下隔磁板均呈“凹”字形,上隔磁板盖合在所述上永磁体的上端面,下隔磁板盖合在所述下永磁体的下端面。
[0008]可选择的,上、下永磁体中心位置分别开有过孔,上、下隔磁板中心位置处对应所述过孔分别设有通孔,上、下安装座内侧中心处对应所述过孔、通孔分别设有螺纹盲孔,两紧固件分别穿过所述过孔、通孔和所述螺纹盲孔进行紧固。
[0009]可选择的,所述防尘罩呈弯曲状,其内表面设有隔磁材料层。
[0010]可选择的,上安装座下端外表面设有一圈凹槽,下安装座上端外表面设有一圈凹槽,防尘罩上端和下端内侧各设有一圈凸起,防尘罩上、下端所述凸起分别与上安装座、下安装座外表面凹槽卡接。
[0011]可选择的,上安装座两端对称设置过孔,下安装座两端对称设置过孔,紧固件通过所述过孔将缓冲结构上端和下端分别进行固定。
[0012]可选择的,上、下安装座选用铝合金、铜合金或其它不易磁化材料。
[0013]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悬架系统,其中,所述悬架系统上安装有以上方案所述的缓冲结构。
[0014]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悬架系统。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为:利用磁性材料同极相斥的原理及强力永磁体的巨大磁力,尤其是磁力随着磁体间距离变化的非线性特性,可以将缓冲结构应用于汽车底盘悬架系统,较好的解决了车辆在不良路面行驶时的冲击感和行驶不平顺问题。通过对缓冲结构的合理设计,避免了强力磁体对周围环境的磁污染,以及机械磨损、疲劳失效、异响等技术问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缓冲结构的外观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缓冲结构的剖视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上安装座
ꢀꢀꢀꢀꢀꢀꢀꢀꢀ
2上隔磁板
[0020]3上磁体
ꢀꢀꢀꢀꢀꢀꢀꢀꢀꢀꢀ
4下磁体
[0021]5下隔磁板
ꢀꢀꢀꢀꢀꢀꢀꢀꢀ
6下安装座
[0022]7紧固件
ꢀꢀꢀꢀꢀꢀꢀꢀꢀꢀꢀ
8防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缓冲结构,其中,缓冲结构包括上安装座1、下安装座6、上永磁体3、下永磁体4、防尘罩8,上安装座1、上永磁体3、下永磁体4、下安装座6从上而下依次设置,上永磁体3安装在上安装座1下端面的凹槽内,下永磁体4安装在下安装座6上端面的凹槽内,上永磁体3和下永磁体4相对设置,防尘罩8的两端分别与上安装座1、下安装座6固定连接,从而将上永磁体3和下永磁体4密封于防尘罩内,防尘罩由弹性材料制成。
[0025]其中,上永磁体3和下永磁体4可选择强力永磁体,上、下强力永磁体分别通过上、下安装座与两个相对运动构件相连,中间仅通过弹性的防尘罩8连接,避免了缓冲过程中摩擦、异响等问题的发生。
[0026]上、下强力永磁体彼此能够产生非线性相斥磁力,具体而言,随着压缩量的增加,相斥磁力曲线的斜率也会不断增大,相斥磁力随着两极距离的减小而急剧增大,通过对磁
力的合理计算及永磁体的选型,可以避免缓冲结构在压缩极限时类似刚性接触所产生的冲击问题。
[0027]防尘罩8由弹性材料制成,本方案中的弹性材料属于可变形材料,是指在外作用力消失后能恢复原状的材料,具体而言,是指在一定限度范围内的外力作用消失后,仍能恢复至与原始状态在仪器测量误差限内相同的末状态的材料。
[0028]其中,缓冲结构还包括上隔磁板2、下隔磁板5,上隔磁板2位于上安装座1与上永磁体3之间,下隔磁板5位于下安装座6与下永磁体4之间。
[0029]隔磁板的材料需选用具有隔磁效果的薄板材料,例如铁、镍、铁镍合金、铁氧体材料等。
[0030]上隔磁板2、下隔磁板5均呈“凹”字形,上隔磁板2盖合在上永磁体3的上端面,下隔磁板5盖合在下永磁体4的下端面。
[0031]优选的,上、下永磁体为圆盘体,上安装座1的下端和下安装座6的上端为圆柱体结构,上安装座1的圆柱体结构下端设置有与上永磁体3配合的圆形凹槽,下安装座6的圆柱体结构上端设置有与下永磁体4配合的圆形凹槽,上、下隔磁板均呈“凹”字形,具体为圆盖状,分别位于上、下安装座与上、下强力永磁体之间,上、下隔磁板底边分别与安装座和永磁体圆形端面贴合,其侧边位于安装座圆形凹槽侧面和永磁体圆盘体侧面之间,其功能在于隔断磁场,将缓冲结构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包括上、下安装座(1、6)、上、下永磁体(3、4)和防尘罩(8),上安装座(1)、上永磁体(3)、下永磁体(4)、下安装座(6)从上而下依次设置,其中,所述上永磁体(3)安装在上安装座(1)下端面的凹槽内,所述下永磁体(4)安装在下安装座(6)上端面的凹槽内,上永磁体(3)和下永磁体(4)相对设置,防尘罩(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安装座(1)、所述下安装座(6)固定连接,将上、下永磁体(3、4)密封于防尘罩(8)内,所述防尘罩(8)由弹性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隔磁板(2)、下隔磁板(5),上隔磁板(2)位于所述上安装座(1)与所述上永磁体(3)之间,下隔磁板(5)位于所述下安装座(6)与所述下永磁体(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隔磁板(2、5)均呈“凹”字形,上隔磁板(2)盖合在所述上永磁体(3)的上端面,下隔磁板(5)盖合在所述下永磁体(4)的下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永磁体(3、4)中心位置分别开有过孔,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魁庄英武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