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BMA生产用在线检测液位自动控制分层的浓缩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1731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4

BMA生产用在线检测液位自动控制分层的浓缩釜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特别是一种4

BMA生产用在线检测液位自动控制分层的浓缩釜。

技术介绍

[0002]美罗培南,又名美洛培南,作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重要成员之一,美罗培南不仅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对

β内酰胺酶及肾脱氢肽酶稳定等特点,而且对重症及多重耐药菌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尿路感染等的治疗效果极佳,当前在全球应用广泛,市场前景广阔。
[0003]目前,美罗培南的合成方法主要是先合成(3S,4S)
‑4‑
[(R)
‑1‑
羧乙基]‑3‑
[(R)
‑1‑ꢀ
异丁基二甲基硅氧基乙基]‑2‑
氮杂环丁酮,即4

BMA,继而与其他原料中间体经过一系列的重氮化、脱保护、氢化、精制等反应,最终得到美罗培南。其中,4

BMA制备合成后,需要使用浓缩釜进行浓缩,析出4

BMA晶体。
[0004]现有浓缩釜一般无法实现连续工作,部分可实现连续工作的浓缩釜的工作效率仍有待提高。公开号为CN21633669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连续蒸发低温液体物料浓缩装置,包括蒸发釜,所述蒸发釜包括蒸发釜本体和排液釜,所述蒸发釜本体和排液釜之间通过管道和第一阀门连通,所述蒸发釜本体上设置进液口,所述排液釜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处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蒸发釜本体和排液釜分别连通真空发生装置。在需要排出浓液时,蒸发釜本体与排液釜之间的阀门打开,浓液进入至排液釜,接着蒸发釜本体与排液釜之间的阀门关闭,排液釜的排液口阀门打开,气压到达大气压后排液,如此蒸发釜本体内始终保持在真空状态,不会因为需要排液而失去真空,因此反应釜可以持续地工作。
[0005]上述装置仍有可进一步改进之处,如蒸发釜本体对待蒸发浓缩的液体进行加热时,液体沸腾后形成的水蒸气通过管道排入蒸发器中,随着时间的增长,蒸发釜本体内的液体会逐渐减少而浓缩,蒸发釜本体内的可用空间逐渐增多,具有潜在利用价值,但又不能直接再次加入待浓缩的液体,避免液体温度降低而无法沸腾;另外,上述装置通过液位传感器检测蒸发釜本体内的液体的液位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阀门打开,蒸发釜本体内的液体流入至排液釜内,仅根据液位高位就判断达到预设浓缩值存在误差较大情况,由于4

BMA是合成美罗培南的关键中间体之一,其质量的好坏和收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美罗培南的质量和成本,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4

BMA生产用在线检测液位自动控制分层的浓缩釜。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4

BMA生产用在线检测液位自动控制分层的浓缩釜,包括:
[0008]釜体,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卸料口;
[0009]夹套,固定在釜体下部,与釜体围成一密封的加热腔;
[0010]分层板,固定在釜体内,将釜体内腔分隔为上层腔和下层腔;
[0011]开口,开设在分层板上,连通上层腔和下层腔;
[0012]分层机构,包括动力推杆、升降架、升降杆和密封塞,动力推杆安装在釜体顶部,动力推杆输出端延伸至釜体内且与升降架连接,升降架下方设有密封塞,密封塞与开口配合用于启闭开口,密封塞通过升降杆与升降架连接,动力推杆用于驱动密封塞升降,以使密封塞启闭开口;
[0013]上层排汽管,与上层腔顶部连通;
[0014]下层排汽管,与下层腔顶部连通;
[0015]下层电磁阀,安装在下层排汽管上;
[0016]下层液位检测器,用于检测下层腔内液体的液位;
[0017]上层液位检测器,用于检测上层腔内液体的液位;
[0018]密度检测器,与釜体固定连接,用于检测下层腔内液体的浓度。
[0019]进一步的,所述夹套内安装有第一防护管,第一防护管内腔与加热腔分隔,下层液位检测器安装在夹套上且其检测端通过第一防护管进入下层腔。
[0020]进一步的,所述夹套内安装有第二防护管,第二防护管内腔与加热腔分隔,密度检测器安装在夹套上且其检测端通过第二防护管进入下层腔。
[0021]进一步的,所述釜体顶部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搅拌轴,搅拌轴下端位于釜体内,搅拌轴通过密封轴承转动安装在分层板上,搅拌轴上安装有上层搅拌叶和下层搅拌叶,上层搅拌叶位于上层腔,下层搅拌叶位于下层腔。
[0022]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塞在分层板与上层搅拌叶间活动。
[0023]进一步的,所述夹套上安装有热媒进口和热媒出口,热媒进口和热媒出口均与加热腔连通,热媒进口位于加热腔下部,热媒出口位于加热腔上部。
[0024]进一步的,所述开口设有多个,密封塞与开口一一对应。
[0025]进一步的,所述卸料口处安装有卸料电磁阀。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1、釜体内的液体以蒸汽形式不断排出致使釜体内的液位逐渐降低,当液位下降至低于分层板后,液体均位于下层腔,蒸汽由开口进入上层腔,当液位下降至低于下层液位检测器后,动力推杆驱动密封塞下降密封封闭开口,使得上层腔与下层腔分隔,同时下层电磁阀通电,使下层腔内的蒸汽由下层排汽管排出,此时可利用上层腔的空间,再次加料进行蒸发浓缩作业,实现连续作业,提高浓缩效率,提高4

BMA生产效率;
[0028]2、通过密度检测器检测下层腔的液体浓度,当下层腔的液体浓度达到预设值后,可自动打开卸料电磁阀,将下层腔内的4

BMA物料排出,并且动力推杆收缩,驱动密封塞上升远离开口,使得上层腔与下层腔连通,上层腔内的液体由开口进入下层腔内,此时可继续向加料口加入液体,直至液位达到预设液位区间,连续工作;
[0029]3、搅拌电机驱动搅拌轴、上层搅拌叶和下层搅拌叶旋转,上层搅拌叶对上层腔内的液体进行搅拌,下层搅拌叶对下层腔内的液体进行搅拌,可提高液体流动性,进而提高浓缩效率。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状态图;
[0032]图3为图1中沿A

A线的剖视图;
[0033]图中,1、釜体;2、进料口;3、卸料口;4、夹套;5、加热腔;6、分层板;7、上层腔;8、下层腔;9、开口;10、动力推杆;11、升降架;12、升降杆;13、密封塞;14、上层排汽管;15、下层排汽管;16、下层电磁阀;17、下层液位检测器;18、上层液位检测器;19、密度检测器;20、第一防护管;21、第二防护管;22、搅拌电机;23、搅拌轴;24、密封轴承;25、上层搅拌叶;26、下层搅拌叶;27、热媒进口;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4

BMA生产用在线检测液位自动控制分层的浓缩釜,包括:釜体(1),顶部设有进料口(2),底部设有卸料口(3);夹套(4),固定在釜体(1)下部,与釜体(1)围成一密封的加热腔(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层板(6),固定在釜体(1)内,将釜体(1)内腔分隔为上层腔(7)和下层腔(8);开口(9),开设在分层板(6)上,连通上层腔(7)和下层腔(8);分层机构,包括动力推杆(10)、升降架(11)、升降杆(12)和密封塞(13),动力推杆(10)安装在釜体(1)顶部,动力推杆(10)输出端延伸至釜体(1)内且与升降架(11)连接,升降架(11)下方设有密封塞(13),密封塞(13)与开口(9)配合用于启闭开口(9),密封塞(13)通过升降杆(12)与升降架(11)连接,动力推杆(10)用于驱动密封塞(13)升降,以使密封塞(13)启闭开口(9);上层排汽管(14),与上层腔(7)顶部连通;下层排汽管(15),与下层腔(8)顶部连通;下层电磁阀(16),安装在下层排汽管(15)上;下层液位检测器(17),用于检测下层腔(8)内液体的液位;上层液位检测器(18),用于检测上层腔(7)内液体的液位;密度检测器(19),与釜体(1)固定连接,用于检测下层腔(8)内液体的浓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

BMA生产用在线检测液位自动控制分层的浓缩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4)内安装有第一防护管(20),第一防护管(20)内腔与加热腔(5)分隔,下层液位检测器(17)安装在夹套(4)上且其检测端通过第一防护管(20)进入下层腔(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

BMA生产用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龙段金虎孟祥雷王朝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世星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