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径向螺旋进气避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1196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径向螺旋进气避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罩遮光罩(1)、前罩(2)、导流罩(3)、导流罩遮光罩(4)和风扇(6);其中,前罩(2)包括一具有中心孔的底座,底座上设有一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前端开口上分布有多个槽道,环形结构的后端开口与底座的中心孔匹配;前罩遮光罩(1)与前罩(2)的前端开口连接,用于盖住所述前端开口且与槽道之间形成进气孔(21);导流罩(3)的前端与底座连接,且导流罩(3)的前端开口与底座的中心孔匹配;导流罩(3)的后端与导流罩遮光罩(4)连接;底座的中心孔内设有风扇(6),用于引导气体从进气孔(21)进入导流罩并经导流罩遮光罩(4)排出。入导流罩并经导流罩遮光罩(4)排出。入导流罩并经导流罩遮光罩(4)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径向螺旋进气避光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探测器装置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径向螺旋进气避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一些气体探测器而言,需要在探测器整体结构尺寸范围内做到尽量多的进气量;同时对于一些精密探测原件又有遮光避光的要求。为了同时解决进气与避光的两个问题,本技术研究设计了此进气避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径向螺旋进气避光装置。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径向螺旋进气避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罩遮光罩1、前罩2、导流罩3、导流罩遮光罩4和风扇6;前罩遮光罩1、前罩2、导流罩3和导流罩遮光罩4的材料均为不透光材料;其中,
[0006]所述前罩2包括一具有中心孔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一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的前端开口上分布有多个槽道,所述环形结构的后端开口与所述底座的中心孔匹配;所述前罩遮光罩1与所述前罩2的前端开口连接,用于盖住所述前端开口且与所述槽道之间形成进气孔21;
[0007]所述导流罩3的前端与所述底座连接,且导流罩3的前端开口与所述底座的中心孔匹配;所述导流罩3的后端与所述导流罩遮光罩4连接;
[0008]所述底座的中心孔内设有所述风扇6,用于引导气体从进气孔21进入导流罩并经所述导流罩遮光罩4排出。
[0009]进一步的,所述前罩遮光罩1、前罩2、导流罩3和导流罩遮光罩4的表面均采用黑色亚光表面处理。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罩遮光罩4上设有多个斜向排列的格栅,用于气体排出汇聚到所述导流罩遮光罩4后端的探测器并阻挡光线进入所述探测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槽道为“V”形槽道。
[0012]进一步的,所述“V”形槽道的两侧壁为弧形,用于减少光线经所述进气孔21照射到所述风扇6。
[0013]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结构的前端开口小于后端开口。
[0014]进一步的,所述风扇6经所述风扇垫5与所述底座的中心孔密封连接。
[0015]本技术的优点如下:
[0016]本技术结构紧凑巧妙,通过径向螺旋进气道,遮光格栅,通体哑光黑色等方式进行避光,同时采用螺旋进气道,集流罩等结构,运用流体力学原理设计,使整个装置进气
流畅。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径向螺旋避光进气装置整体结构图,其中包括:1

前罩遮光罩,2

前罩,21

径向螺旋进气孔,3

导流罩,4

导流罩遮光罩,5

风扇垫,6

风扇。
[0018]图2是径向螺旋避光进气装置后视图。
[0019]图3是径向螺旋进气孔的前视图。
[0020]图4是导流罩遮光罩结构示意图;
[0021](a)导流罩遮光罩左视图,(b)导流罩遮光罩侧视图。
[0022]图5为径向螺旋避光进气装置整体结构后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4]本申请的径向螺旋避光进气装置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包括:前罩遮光罩1,前罩2,径向螺旋进气孔21,导流罩3,导流罩遮光罩4,风扇垫5和风扇6。
[0025]此径向螺旋避光进气装置安装在设定目标气体探测器装置前段,负责强制增加进气量,同时避免光线进入探测器内部。前罩遮光罩1与前罩2组成一个部件,并盖在前罩2上的“V”形进气槽道上形成径向螺旋进气孔21。风扇6与前罩2,通过风扇垫5密封连接,保证整个进气过程密封。前罩遮光罩1,前罩2,径向螺旋进气孔21,导流罩3,导流罩遮光罩4材料都是不透光材料,并做亚光黑喷漆处理,防止光线透射和漫反射。
[0026]从进气的功能讲:该装置通过风扇进行强制进气,空气沿着径向螺旋进气孔21吸入探测器内部,经过导流罩3和导流罩遮光罩4后,将气体汇聚到传感器处进行气体探测。在风扇6与前罩2之间装有用于密封的风扇垫5,以确保无气体从缝隙泄露。
[0027]从遮光避光的功能讲:首先,整个径向螺旋避光进气装置各零部件采用黑色亚光表面处理,增加光线的吸收,减少光线的反射。其次,与外界相通的进气孔21采用圆弧设计,光线只能通过径向进气孔21从侧面照向探测器内,但由于径向进气孔21回转弯曲角度大,接近“V”形,且表面亚光黑色有效阻止光的反射,光线并不能通过进气孔直接照射到风扇处,从而做到了遮光避光。为了确保避光,增加第二道遮光装置导流罩遮光罩4。具体结构见图4。导流罩遮光罩4的开孔斜向下方,从正面看,进气格栅会遮住进气孔,正面光线会被导流罩遮光罩4的斜向排列的进气格栅阻挡,以确保无光线进入探测器中的传感上。
[0028]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其目的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及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技术不应局限于最佳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径向螺旋进气避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罩遮光罩(1)、前罩(2)、导流罩(3)、导流罩遮光罩(4)和风扇(6);前罩遮光罩(1)、前罩(2)、导流罩(3)和导流罩遮光罩(4)的材料均为不透光材料;其中,所述前罩(2)包括一具有中心孔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一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的前端开口上分布有多个槽道,所述环形结构的后端开口与所述底座的中心孔匹配;所述前罩遮光罩(1)与所述前罩(2)的前端开口连接,用于盖住所述前端开口且与所述槽道之间形成进气孔(21);所述导流罩(3)的前端与所述底座连接,且导流罩(3)的前端开口与所述底座的中心孔匹配;所述导流罩(3)的后端与所述导流罩遮光罩(4)连接;所述底座的中心孔内设有所述风扇(6),用于引导气体从进气孔(21)进入导流罩并经所述导流罩遮光罩(4)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螺旋进气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荫华刘建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朔东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