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轴铰链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910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轴铰链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双轴铰链装置包括:铰链支架;第一轴和第二轴,第一轴上具有第一限位部,第二轴上具有第一齿轮部;第一限位组,包括第一卡合轮、第二卡合轮和滑动定位件,第一卡合轮上具有第一凹部,第二卡合轮上具有第二凹部和第三凹部;滑动定位件设置于第二腔体内,且可在第一卡合轮和第二卡合轮之间滑动;第二限位组,包括一惰轮和一从动轮,惰轮和从动轮均设置于第二腔体内,且惰轮和从动轮与第一齿轮部依次啮合传动;从动轮上还具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用以与第一限位部相配合以限制第一轴的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装置,实现了第一轴和第二轴的两次旋转交替,旋转交替时产生的悬停卡位点满足用户需要。位点满足用户需要。位点满足用户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轴铰链装置和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双轴铰链装置和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折叠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或移动电话等,主要是通过单轴式铰链或双轴式铰链分别接连电子装置的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其中,第一板体可以是安装显示荧幕的上盖,第二板体可以是安装零组件、电池与键盘的底座,且第一板体可相对于第二板体盖合或由0度翻转至360度。现有技术中的双轴铰链装置,一般通过在其中的两个心轴之间设置径向活动块,从而使径向活动块滑移于两个心轴之间并与心轴上的凹部交替卡合,以分别交替搭配止挡而形成交替卡锁动作,让两个心轴完成一次交替旋转,且旋转交替点一般为其中先旋转的心轴转动180度,此时需要用户施加外力以使径向活动块滑移,也即现有技术中的双轴铰链装置的中间悬停节点为两心轴相对旋转180度,但是,该悬停卡位点并不属于用户操作及展示的习惯使用角度,用户的使用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双轴铰链装置仅完成两心轴的一次交替旋转,其旋转交替点(也即中间悬停节点)并不属于用户操作及展示的习惯使用角度,用户的使用感较差,提供一种双轴铰链装置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0004]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轴铰链装置,包括:
[0005]铰链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具有第一腔体,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之间具有第二腔体;
[0006]第一轴和第二轴,彼此平行设置且被铰链支架可旋转地支承;第一轴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二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部;
[0007]第一限位组,包括第一卡合轮、第二卡合轮和滑动定位件,第一卡合轮与第一轴同轴且可同步转动,第二卡合轮与第二轴同轴且可同步转动;第一卡合轮上具有第一凹部,第二卡合轮上具有第二凹部和第三凹部;滑动定位件设置于第二腔体内,且可在第一卡合轮和第二卡合轮之间滑动,以与第一凹部相卡合限制第一轴的转动,与第二凹部或者第三凹部相卡合限制第二轴的转动;
[0008]第二限位组,包括一惰轮和一从动轮,惰轮和从动轮均设置于第二腔体内,且从动轮、惰轮和第一齿轮部依次啮合传动;从动轮上还具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用以与第一限位部相配合以限制第一轴的转动;
[0009]其中,当第一轴处于第一初始角度且第二轴处于第二初始角度时,滑动定位件与第二凹部相卡合限制第二轴的转动,第一轴可相对于铰链支架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至第一中间角度;
[0010]当第一轴相对于铰链支架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至第一中间角度时,第二限位部和
第一限位部相触抵限制第一轴相对于铰链支架沿第一旋转方向的转动,滑动定位件可滑动至第一轴处于第一凹部相卡合,第二轴可相对于铰链支架沿第二旋转方向转动至第二中间角度;
[0011]当第二轴相对于铰链支架沿第二旋转方向转动至第二中间角度时,第二限位部和第一限位部对第一轴的限制解除,滑动定位件可滑动至第二轴处与第三凹部相卡合,第一轴可相对于铰链支架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至最终角度。
[0012]进一步地,滑动定位件上设置有与第一凹部相对应的第一凸部,与第二凹部以及第三凹部相对应的的第二凸部。
[0013]进一步地,滑动定位件与第一凹部相卡合时,第一凸部与第一凹部的两个顶端边缘相触抵。
[0014]进一步地,滑动定位件与第二凹部相卡合时,第二凸部与第二凹部的两个顶端边缘相触抵;滑动定位件与第三凹部相卡合时,第二凸部与第三凹部的两个顶端边缘相触抵。
[0015]进一步地,滑动定位件包括一滑动部和一定位部,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均设置于定位部上,滑动部的端面小于定位部的端面,滑动部的端面抵接于第一支架上。
[0016]进一步地,从动轮还具有与惰轮相对应的第二齿轮部,第二限位部为从动轮靠近第二支架一端的一凹部。
[0017]进一步地,第一轴上设置有一与第一轴同轴且可同步转动的限位轮,且限位轮与从动轮对应设置,第一限位部为限位轮靠近第二支架一端的一凸部。
[0018]进一步地,第二卡合轮上还具一止挡部,第一支架上对应设置有一止挡块;止挡部与止挡块相配合以限制第二轴相对于铰链支架的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0019]根据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以及上述第一方面的双轴铰链装置,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分别与双轴铰链装置中的第一轴和第二轴相连接。
[0020]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1]1.本技术提供的双轴铰链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组中的第一卡合轮(与第一轴同轴转动)具有第一凹部,而第二卡合轮(与第二轴同轴转动)上具有第二凹部和第三凹部,从而使滑动定位件与第一卡合轮以及第二卡合轮之间具有三种不同的限位状态,为该双轴铰链装置中的第一轴和第二轴能够实现两次交替旋转提供基础;而通过设置能够与第一轴上的第一限位部相配合从而对第一轴的旋转进行限制的第二限位部,实现对第一轴进行第一次旋转并转动到指定角度后的限制,进而实现第一轴和第二轴的第一次旋转交替(从第一轴旋转切换至第二轴旋转),并设置与第二轴上的第一齿轮部依次啮合传动的惰轮和从动轮(第二限位部设置于从动轮上),使第二限位部与第一限位部对第一轴的限制可随着第二轴的旋转而解除(此时第一轴被滑动定位件和第一凹部限制,仍不能旋转,因而不会影响到旋转的“交替”性),为该双轴铰链装置的第二次旋转交替做准备,并在第二轴转动至指定的角度,第三凹部正对滑动定位件后,使滑动定位件与第一凹部对第一轴的限定也可解除,进而实现第一轴和第二轴(从第二轴旋转切换至第一轴旋转)的第二次旋转交替。而第一次旋转交替和第二次旋转交替时产生的悬停卡位点(一般分别为小于180度的角和大于180度的角,如120度和280度,可灵活调节)可分别满足用户自己使用电子设备和向其他人展示时的需要,提升用户使用感。
[0022]2.本技术提供的双轴铰链装置,通过在滑动定位件上设置与第一凹部相对应的第一凸部,并将第一凸部设置为滑动定位件与第一凹部相卡合时,第一凸部与第一凹部的两个顶端边缘相触抵的状态,也即将第一凸部设置为与第一凹部相卡合时为线接触的状态,能够降低滑动定位件与第一卡合轮卡合接触时的异响。
[0023]3.本技术提供的双轴铰链装置,通过在滑动定位件上设置与第二凹部以及第三凹部相对应的第二凸部,并将第二凸部设置为滑动定位件与第二凹部相卡合时,第二凸部与第二凹部的两个顶端边缘相触抵的状态,且滑动定位件与第三凹部相卡合时,第二凸部与第三凹部的两个顶端边缘相触抵,也即将第二凸部设置为与第二凹部或者第三凹部相卡合时均为线接触的状态,能够降低滑动定位件与第二卡合轮卡合接触时的异响。
[0024]4.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装备能够实现两次旋转交替的双轴铰链装置,具有能够分别满足用户自己使用电子设备和向其他人展示时的需要的两个悬停卡位点,提升了用户使用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轴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铰链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之间具有第二腔体;第一轴和第二轴,彼此平行设置且被所述铰链支架可旋转地支承;所述第一轴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部;第一限位组,包括第一卡合轮、第二卡合轮和滑动定位件,所述第一卡合轮与所述第一轴同轴且可同步转动,所述第二卡合轮与所述第二轴同轴且可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卡合轮上具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卡合轮上具有第二凹部和第三凹部;所述滑动定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可在所述第一卡合轮和所述第二卡合轮之间滑动,以与所述第一凹部相卡合限制所述第一轴的转动,与所述第二凹部或者第三凹部相卡合限制所述第二轴的转动;第二限位组,包括一惰轮和一从动轮,所述惰轮和所述从动轮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所述从动轮、所述惰轮和所述第一齿轮部依次啮合传动;所述从动轮上还具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以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轴的转动;其中,当所述第一轴处于第一初始角度且所述第二轴处于第二初始角度时,所述滑动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凹部相卡合限制所述第二轴的转动,所述第一轴可相对于所述铰链支架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至第一中间角度;当所述第一轴相对于所述铰链支架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至第一中间角度时,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部相触抵限制所述第一轴相对于所述铰链支架沿第一旋转方向的转动,所述滑动定位件可滑动至所述第一卡合轮处与所述第一凹部相卡合,所述第二轴可相对于所述铰链支架沿第二旋转方向转动至第二中间角度;当所述第二轴相对于所述铰链支架沿第二旋转方向转动至第二中间角度时,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部对所述第一轴的限制解除,所述滑动定位件可滑动至所述第二卡合轮处与所述第三凹部相卡合,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文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玮硕恒基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