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苯唑草酮中间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716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药中间体的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备苯唑草酮中间体的方法,包括:(1)在第一溶剂的存在下,使式(II)所示的化合物经甲基化反应得到式(III)所示的化合物,之后经开环得到式(IV)所示的化合物;(2)使式(IV)所示的化合物与盐酸羟胺接触,得到式(V)所示的化合物;(3)使式(V)所示的化合物经氧化反应得到式(VI)所示的化合物;(4)使式(VI)所示的化合物经脱氯反应得到式(VII)所示的化合物;(5)使式(VII)所示的化合物依次经碱解、酸化得到式(I)所示的化合物;式(I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备苯唑草酮中间体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中间体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苯唑草酮中间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苯唑草酮是巴斯夫首创研制的苯甲酯吡唑酮类除草剂,属于对羟基苯基丙酮酸酯双氧化酶(HPPD)类抑制剂。其英文通用名称为topramezone,中文名称为苯唑草酮或苯吡唑草酮,商品名为CampusR或“苞卫”,能有效防除玉米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玉米安全,但其使用范围也已逐渐扩大至水稻及甘蔗等作物,且与其他农药可安全进行复配使用。2018年全球苯唑草酮市场规模约为1.09亿美元,原药应用总量约为269.35t,其中玉米田市场占比65.55%,其他作物约占34.45%。苯唑草酮具有优异的药效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其难度极高的合成工艺使其售价高昂并因此限制了它的广泛使用。
[0003]目前苯唑草酮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以下两条路线:
[0004]路线1:
[0005][0006]路线2:
[0007][0008]其中,路线1中化合物(8)的制备(参见US20026469176)需要经过超低温反应构建异噁唑环,同时该路线还用到剧毒的一氧化碳和昂贵的金属钯催化剂,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0009]其中,路线2中化合物(7)制备(参见CN103788083A),其制备路线如下,起始原料的来源困难,也是参照US20026469176中的方法制备,同时在转变为羧基的过程中用到正丁基锂在

100℃至

60℃的超低温条件下反应,工业化生产困难。
[0010][0011]综上,现有技术中制备苯唑草酮及其中间体的方法存在起始原料来源困难、反应条件苛刻、收率和纯度低以及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条件温和、收率和纯度以及成本较低的制备苯唑草酮及其中间体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起始原料来源困难、反应条件苛刻、收率和纯度低以及成本较高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制备苯唑草酮中间体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条件温和、收率和纯度以及成本较低的优势。
[001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苯唑草酮中间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0015](1)在第一溶剂的存在下,使式(II)所示的化合物与甲基化试剂进行甲基化反应得到式(III)所示的化合物,之后在第一碱性条件下开环得到式(IV)所示的化合物;其中,X

为所述甲基化试剂反应后形成的阴离子;
[0016][0017](2)使式(IV)所示的化合物与盐酸羟胺接触,得到式(V)所示的化合物;
[0018][0019](3)使式(V)所示的化合物经氧化反应得到式(VI)所示的化合物;
[0020][0021](4)使式(VI)所示的化合物经脱氯反应得到式(VII)所示的化合物;
[0022][0023](5)使式(VII)所示的化合物依次经碱解、酸化得到式(I)所示的苯唑草酮中间体;
[0024]其中,式(II)

(VII)中,R为C1

C4的烷基。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苯唑草酮中间体(式(I)所示结构)的新方法(全新的工艺路线)。本专利技术选用式(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作为起始原料,相对容易获得,并且通过巧妙的设计步骤(1)

(5),最终获得目标化合物,避免了例如插羰反应中条件
苛刻以及成本高的缺陷,具有条件温和,反应收率和纯度较高以及成本较低的优势,利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苯唑草酮中间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0029](1)在第一溶剂的存在下,使式(II)所示的化合物与甲基化试剂进行甲基化反应得到式(III)所示的化合物,之后在第一碱性条件下开环得到式(IV)所示的化合物;其中,X

为所述甲基化试剂反应后形成的阴离子;
[0030][0031](2)使式(IV)所示的化合物与盐酸羟胺接触,得到式(V)所示的化合物;
[0032][0033](3)使式(V)所示的化合物经氧化反应得到式(VI)所示的化合物;
[0034][0035](4)使式(VI)所示的化合物经脱氯反应得到式(VII)所示的化合物;
[0036][0037](5)使式(VII)所示的化合物依次经碱解、酸化得到式(I)所示的苯唑草酮中间体;
[0038]其中,式(II)

(VII)中,R为C1

C4的烷基。
[003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步骤(1)中,所述甲基化试剂可以选自硫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氯甲烷、溴甲烷和碘甲烷中的至少一种,优选选自硫酸二甲酯和/或氯甲烷,更优选为硫酸二甲酯。
[004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相对于1mol式(II)所示的化合物,所述甲基化试剂的用量可以为0.8

2mol,优选为1

1.5mol。
[004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溶剂可以选自N,N

二甲基甲酰胺、N,N

二甲基乙酰胺、N

甲基吡咯烷酮、四氢呋喃、1,4

二氧六环、乙腈、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甲苯和二甲苯中的至少一种。
[004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相对于1g式(II)所示的化合物,所述第一溶剂的用量可以为1

15g,优选为2

8g。
[004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甲基化反应的条件可以包括:温度为50

150℃,优选为80

90℃;时间为1

10h,优选为2

5h。
[004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碱性条件由碱和/或溶于水呈碱性的盐提供,优选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和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提供,更优选由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提供;其中,相对于1mol式(II)所示的化合物,所述碱和/或溶于水呈碱性的盐的用量为1.5

5mol,优选为2

3mol。
[004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开环的条件可以包括:温度为60

100℃,优选为70

80℃;时间为1

10h,优选为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苯唑草酮中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第一溶剂的存在下,使式(II)所示的化合物与甲基化试剂进行甲基化反应得到式(III)所示的化合物,之后在第一碱性条件下开环得到式(IV)所示的化合物;其中,X

为所述甲基化试剂反应后形成的阴离子;(2)使式(IV)所示的化合物与盐酸羟胺接触,得到式(V)所示的化合物;(3)使式(V)所示的化合物经氧化反应得到式(VI)所示的化合物;(4)使式(VI)所示的化合物经脱氯反应得到式(VII)所示的化合物;(5)使式(VII)所示的化合物依次经碱解、酸化得到式(I)所示的苯唑草酮中间体;其中,式(II)

(VII)中,R为C1

C4的烷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甲基化试剂选自硫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氯甲烷、溴甲烷和碘甲烷中的至少一种,优选选自硫酸二甲酯和/或氯甲烷,更优选为硫酸二甲酯;和/或,相对于1mol式(II)所示的化合物,所述甲基化试剂的用量为0.8

2mol,优选为1

1.5mol;和/或,所述第一溶剂选自N,N

二甲基甲酰胺、N,N

二甲基乙酰胺、N

甲基吡咯烷酮、四氢呋喃、1,4

二氧六环、乙腈、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甲苯和二甲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相对于1g式(II)所示的化合物,所述第一溶剂的用量为1

15g,优选为2

8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甲基化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为50

150℃,优选为80

90℃;时间为1

10h,优选为2

5h。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碱性条件由碱和/或溶于水呈碱性的盐提供,优选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和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提供,更优选由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提供;优选地,相对于1mol式(II)所示的化合物,所述碱和/或溶于水呈碱性的盐的用量为1.5

5mol,优选为2

3mol;和/或,所述开环的条件包括:温度为60

100℃,优选为70

80℃;时间为1

10h,优选为2

5h。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接触的条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体谭徐林李生学
申请(专利权)人:帕潘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