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取代异恶唑烷酮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371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中间体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取代异恶唑烷酮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制备方法,该方法用a,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取代异恶唑烷酮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中间体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取代异恶唑烷酮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多取代异恶唑烷酮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此类化合物作为活性中间体在医药、农药等药物化学领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尤其用来合成卤代异恶唑类化合物。目前来说,异恶唑烷酮类化合物是用羟基脲和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反应制得,但是此路线原料成本高,不易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对上述现有技术问题缺陷的解决方法进行广泛研究,本专利技术人已经发现了一种更为经济的合成路线,且目标化合物纯度高,收率好,它具有与操作简单,工艺环保等特点。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多取代异恶唑烷酮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制备方法,所述多取代异恶唑烷酮中间体为化合物(Ⅰ),经过环合反应得到多取代异恶唑烷酮,即化合物(Ⅱ),具体反应式如下:
[0006][0007]所述R1、R2、R3选自H、C
1~6
烷基、C
3~7
环烷基、C
1~6
烯烃基、C
1~6
炔烃基、芳香基、杂环基或杂芳基。
[0008]本申请中术“烷基”指饱和脂肪族烃基团,其为包含1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基团,优选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更优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
[0009]术语“烯基”指由至少由两个碳原子和至少一个碳

碳双键组成的如上定义的烷基,例如乙烯基、1

丙烯基、2

丙烯基、1

、2

或3

丁烯基等。
[0010]术语“环烷基”指饱和或部分不饱和单环或多环环状烃取代基,环烷基环包含3至20个碳原子,优选包含3至7个碳原子,更优选包含3至5个碳原子。
[0011]“炔基”指(CH≡C

),其中所述的炔基可以进一步被其他相关基团取代。
[0012]芳香基指具有共轭的π电子体系的6至14元全碳单环或稠合多环(也就是共享毗邻碳原子对的环)基团,优选为6至10元,例如苯基和萘基。更优选苯基。所述芳基环可以稠合于杂芳基、杂环基或环烷基环上,其中与母体结构连接在一起的环为芳基环。
[0013]杂环基指饱和或部分不饱和单环或多环环状烃取代基,其包含3至20个环原子,其中一个或多个环原子为选自氮、氧或S(O)m(其中m是整数0至2)的杂原子,但不包括

O

O



O

S



S

S

的环部分,其余环原子为碳。包括氧杂环丁烷基、吡咯烷基、吡咯烷酮基、咪唑
烷基、四氢呋喃基、四氢噻吩基、二氢咪唑基、二氢呋喃基、二氢吡唑基、二氢吡咯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高哌嗪基、吡喃基等。
[0014]杂芳基指包含1至4个杂原子、6至14个环原子的杂芳族体系,其中杂原子选自氧、硫和氮。杂芳基优选为6至10元,更优选为6元或7元,例如咪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吡唑基、噁唑基、吡咯基、三唑基、四唑基、吡啶基、嘧啶基、噻二唑、吡嗪基等。
[0015]烷氧基,通常用RO

表示,是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一类取代基,由一个烷基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根据烷基的大小,烷氧基还可以再分成:甲氧基(CH3O

)、乙氧基(C2H5O

)、丙氧基(C3H7O

)等。
[0016]进一步的,所述R1、R2、R3选自H、C
1~4
烷基、C
3~5
环烷基、C
1~4
烯烃基、C
1~4
炔烃基。
[0017]进一步的,所述多取代异恶唑烷酮中间体化合物(Ⅰ)由丙烯酸类化合物和羟胺反应制得,所述丙烯酸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即a,β

不饱和羟肟酸化合物(Ⅰ)可以由丙烯酸类化合物和羟胺反应制得。
[0018][0019]进一步的,所述C
1~6
烷基、C
3~7
环烷基、C
1~6
烯烃基、C
1~6
炔烃基、芳香基、杂环基或杂芳基任选地被氢、卤素、羟基、氰基、硝基、烷氧基或芳香基单取代。
[0020]进一步的,所述C
1~6
烷基、C
3~7
环烷基、C
1~6
烯烃基、C
1~6
炔烃基、芳香基、杂环基或杂芳基任选地被氢、卤素、羟基、氰基、硝基、烷氧基或芳香基相同或不同的多取代。
[0021]进一步的,所述C
1~4
烷基、C
3~5
环烷基、C
1~4
烯烃基、C
1~4
炔烃基任选地被氢、卤素、羟基、氰基、硝基、烷氧基或芳香基单取代。
[0022]进一步的,所述C
1~4
烷基、C
3~5
环烷基、C
1~4
烯烃基、C
1~4
炔烃基任选地被氢、卤素、羟基、氰基、硝基、烷氧基或芳香基相同或不同的多取代。
[0023]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加入了碱,所述碱选自磷酸氢钠、磷酸二氢钠、叔丁基醇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锂、氢氧化钡、钠氢、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甲醇钠、乙醇钠、甲醇钾、乙醇钾、三乙胺、吡啶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4]本专利技术人新开发了一种路线,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用a,β

不饱和羟肟酸类化合物(式Ⅰ)为原料在碱的作用下发生分子内的Michael加成反应环合成异恶唑烷酮类化合物(式Ⅱ)。用a,β

不饱和羟肟酸类化合物直接环合成异恶唑烷酮类化合物,而a,β

不饱和羟肟酸可以由丙烯酸类化合物和羟胺反应制得。该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原料易得,安全性高,环保。制得的产品纯度好,可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0025]本专利技术中化合物的中文命名与结构式有冲突的,以结构式为准;结构式有明显错误的除外。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所做
的简单替换或改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内。
[0027]实施例1:
[0028]3,3

二甲基丙烯羟肟酸的合成
[0029]在氮气保护下,250ml四口瓶中加入溶剂1,2二氯乙烷(60g),然后加入原料3,3

二甲基丙烯酸(10g,0.1mol),催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取代异恶唑烷酮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取代异恶唑烷酮中间体,即化合物(Ⅰ),经过环合反应得到多取代异恶唑烷酮,即化合物(Ⅱ),具体反应式如下:所述R1、R2、R3选自H、C
1~6
烷基、C
3~7
环烷基、C
1~6
烯烃基、C
1~6
炔烃基、芳香基、杂环基或杂芳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取代异恶唑烷酮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1、R2、R3选自H、C
1~4
烷基、C
3~5
环烷基、C
1~4
烯烃基、C
1~4
炔烃基。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取代异恶唑烷酮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取代异恶唑烷酮中间体化合物(Ⅰ)由丙烯酸类化合物和羟胺反应制得,所述丙烯酸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取代异恶唑烷酮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
1~6
烷基、C
3~7
环烷基、C
1~6
烯烃基、C
1~6
炔烃基、芳香基、杂环基或杂芳基任选地被氢、卤素、羟基、氰基、硝基、烷氧基或芳香基单取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取代异恶唑烷酮及其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璞陈文新张烽吴耀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宁亿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