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扭矩管理器的开放式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6719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扭矩管理器的开放式润滑系统,属于扭矩管理器领域。扭矩管理器的离合器壳体外圆周上设有多个甩油孔,外壳体的外侧下部设有回油池,外壳体上开设有与回油池相通的出油口和进油口,离合器壳体的后端盖上开设有多个啃油口,润滑油在离合器壳体的转动下从甩油孔中甩出,进入回油池中,啃油口在离合器壳体的转动下产生吸力,将回油池中的润滑油吸入摩擦片组内部,形成润滑油的循环流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个甩油孔使高温润滑油通过离心力从摩擦片组被甩出,又通过啃油口将冷却后润滑油吸入,不断带走摩擦片产生的热量,提高产品热容量。还通过涡轮式导油盖更利于润滑油的有效循环,结构简单,效果显著,保证产品的耐久性能。产品的耐久性能。产品的耐久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扭矩管理器的开放式润滑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扭矩管理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扭矩管理器的开放式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四驱智能扭矩管理器按原理主要分为电磁式、电液式及电机式。其中,电磁式智能扭矩管理器因采用磁力激励原理,相比电液式和电机式有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的优势。
[0003]如附图1所示,现有电磁式智能扭矩管理器包括输入轴1、离合器壳体2、电磁线圈3、摩擦片组和输出轴4。摩擦片组共有11组摩擦片,其中3组为初级摩擦片7,8组为次级摩擦片8。且所有摩擦片组都是由两种摩擦片相隔排列组合而成,其中贴有纸基材料的称为摩擦片5,不贴有摩擦材料的称为钢片6。其中,钢片6

离合器壳体2

输入轴1,三者之间都是采用花键的形式视为刚性连接,摩擦片5同输出轴4也是采用花键的形式刚性连接。输入轴1的法兰盘和整车中间传动轴连接,可以将中间传动轴扭矩介入扭矩管理器内部。另一方面,当电磁线圈3通电后,会产生磁力将初级摩擦片组7吸合,扭矩从离合器壳体2转入初级摩擦片组7,再通过凸轮组9的放大功能,将次级摩擦组8压紧,从而将扭矩传递到输出轴4,完成整个扭矩传递过程。从整车角度看,扭矩管理器输入端同整车前轮转速一致,输出端同后轮转速相同。也就是说,当整车的前轮和后轮转速不一致时,扭矩管理器的钢片6和摩擦片5之间就会有相对打滑存在。摩擦片5和钢片6之间的打滑以升温的形式释放能量,影响温升快慢的因素有两个,摩擦片5和钢片6相对转速差和两者之间的压紧力。摩擦片5和钢片6之间的转速差越大,温升越快;摩擦片5和钢片6间的压紧力越大,温升越剧烈。
[0004]现有电磁式智能扭矩管理器采用自密封式润滑系统,即在摩擦片5和钢片6之间设置润滑油,其润滑油总量仅为130ml,在极端驾驶工况下,摩擦片5的快速打滑会产生大量热量,而润滑油却无法快速带走热量,导致内部温度急剧升高,从而烧蚀摩擦片5,产品失效,影响扭矩管理器的使用寿命。
[0005]由此可见,现有的智能扭矩管理器的润滑系统在结构、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智能扭矩管理器的开放式润滑系统,使其通过润滑油的开放式循环流动,在智能扭矩管理器运行过程中迅速带走摩擦片产生的热量,避免烧蚀风险,延长扭矩管理器的使用寿命,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扭矩管理器的开放式润滑系统,使其通过润滑油的开放式循环流动,在智能扭矩管理器运行过程中迅速带走摩擦片产生的热量,避免烧蚀风险,延长扭矩管理器的使用寿命,从而克服现有的智能扭矩管理器的密封式润滑系统的不足。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扭矩管理器的开放式润滑系统,
所述智能扭矩管理器包括输入轴、离合器壳体、摩擦片组、输出轴和外壳体,所述摩擦片组包括相隔排列组合而成的摩擦片和钢片,所述输入轴、离合器壳体和钢片刚性连接,所述摩擦片与输出轴刚性连接,所述摩擦片和钢片之间填充有润滑油,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外圆周上设有多个甩油孔,所述外壳体的外侧下部设有回油池,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回油池相通的出油口和进油口,所述润滑油在所述离合器壳体的转动下从所述甩油孔中甩出,并沿所述离合器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的缝隙受重力作用,通过所述出油口进入所述回油池中;
[0008]所述离合器壳体靠近输出轴的一端设有后端盖,所述后端盖上开设有多个啃油口,所述啃油口内侧与所述摩擦片组相通,所述啃油口外侧与所述离合器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之间的缝隙相通,所述啃油口在所述离合器壳体的转动下产生吸力,将所述回油池中的润滑油从所述进油口吸入所述离合器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的缝隙,并进入所述摩擦片组内部,形成润滑油的循环流动,实现热量散发。
[0009]进一步改进,所述后端盖的对面安装有导油盖,所述导油盖固定在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导油盖朝向所述后端盖的一侧设有涡轮式导油叶片。
[0010]进一步改进,所述涡轮式导油叶片包括多个同方向旋转的第一导油叶片和一个与所述第一导油叶片方向相反的第二导油叶片,所述出油口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导油叶片和第二导油叶片之间开口处对应的所述外壳体上。
[0011]进一步改进,所述后端盖上开设有六个分布均匀的啃油口,所述导油盖上固定有六个同方向旋转的第一导油叶片。
[0012]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外圆周上设有至少两排沿轴向分布的甩油孔,用于将所述摩擦片组中初级摩擦片组和次级摩擦片组中的润滑油均甩出。
[0013]进一步改进,所述甩油孔采用圆形甩油孔。
[0014]进一步改进,所述啃油口采用下沉方孔结构,且所述下沉方孔结构的外边缘具有一定的旋转斜度。
[0015]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扭矩管理器采用电磁式智能扭矩管理器。
[0016]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7]本技术电磁式智能扭矩管理器的开放式润滑系统通过在离合器壳体上设置多个甩油孔,使摩擦片组内部的润滑油通过离心力被甩出,带走摩擦片因剧烈打滑而产生的热量;又通过在后端盖上设置啃油口,能实现将冷却后的润滑油循环压入摩擦片组内部,迅速补充甩出的高温润滑油,实现润滑油的循环,使其不断带走摩擦片产生的热量,并用冷却后的润滑油给予补充,提高该电磁式智能扭矩管理器的产品热容量。
[0018]还通过涡轮式导油盖的设置,能与后端盖配合,有效发挥啃油口作用,促使冷却后润滑油能迅速被压入摩擦片组内部,形成润滑油的有效循环,大大提高产品热容量。
[0019]本技术电磁式智能扭矩管理器的开放式润滑系统结构简单,效果显著,保证了产品的耐久性能。
附图说明
[0020]上述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图1是现有电磁式智能扭矩管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电磁式智能扭矩管理器去除输出轴端外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电磁式智能扭矩管理器中输出轴端外壳体显示导油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电磁式智能扭矩管理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图4中A

A线的剖视图。
[0026]图6是图4中C

C线的剖视图。
[0027]图7是图4中D

D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解决本申请
技术介绍
中现有智能扭矩管理器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在原有智能扭矩管理器上进行改进,形成全新开发的油液润滑系统,采用被动开放式润滑形式,能有效实现产品热容量的提升。其具体实施例如下。
[0029]参照附图2至7所示,本实施例电磁式智能扭矩管理器的结构同现有电磁式智能扭矩管理器的结构,即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扭矩管理器的开放式润滑系统,所述智能扭矩管理器包括输入轴、离合器壳体、摩擦片组、输出轴和外壳体,所述摩擦片组包括相隔排列组合而成的摩擦片和钢片,所述输入轴、离合器壳体和钢片刚性连接,所述摩擦片与输出轴刚性连接,所述摩擦片和钢片之间填充有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外圆周上设有多个甩油孔,所述外壳体的外侧下部设有回油池,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回油池相通的出油口和进油口,所述润滑油在所述离合器壳体的转动下从所述甩油孔中甩出,并沿所述离合器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的缝隙受重力作用,通过所述出油口进入所述回油池中;所述离合器壳体靠近输出轴的一端设有后端盖,所述后端盖上开设有多个啃油口,所述啃油口内侧与所述摩擦片组相通,所述啃油口外侧与所述离合器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之间的缝隙相通,所述啃油口在所述离合器壳体的转动下产生吸力,将所述回油池中的润滑油从所述进油口吸入所述离合器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的缝隙,并进入所述摩擦片组内部,形成润滑油的循环流动,实现热量散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扭矩管理器的开放式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的对面安装有导油盖,所述导油盖固定在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桂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格华纳汽车传动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