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线框架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241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引线框架平台,所述引线框架平台包括底座、旋转件、动作平台和第一调节件,所述动作平台与所述旋转件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旋转件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所述第一调节件连接于所述动作平台,所述第一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动作平台的旋转角度。上述的引线框架平台在动作平台和底座之间设置旋转件,当需要调整动作平台的旋转角度时,第一调节件能够驱使动作平台相对于底座旋转,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将动作平台快速、精准地调整至合适的位置。置。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线框架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封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引线框架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半导体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以在进行固晶和焊线过程中进行贴膜工艺,以防止在塑封过程中溢胶。如今,引线框架贴膜工艺在半导体生产中,成为一种必要的工艺。
[0003]而现有的半导体引线框架平台,在贴膜时并不能快速、精准地对引线框架平台的角度进行微调,很难快速调整贴膜头和贴膜平台的位置并将其,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不能满足现在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精准地对平台的角度进行微调的引线框架平台。
[0005]一种引线框架平台,所述引线框架平台包括底座、旋转件、动作平台和第一调节件,所述动作平台与所述旋转件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旋转件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所述第一调节件连接于所述动作平台,所述第一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动作平台的旋转角度。
[0006]上述的引线框架平台,在动作平台和底座之间设置旋转件,当需要调整动作平台的旋转角度时,第一调节件能够驱使动作平台相对于底座旋转,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将动作平台快速、精准地调整至合适的位置。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线框架平台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动作平台和所述底座之间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位于靠近所述动作平台的相对两端。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并用于驱使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以带动所述动作平台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作平台上开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动作平台上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与所述旋转件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带动所述旋转件相对于所述底座移动。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座之间的移动路径。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调节件螺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的距离。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沿所述连接板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向孔,并与所述底座连接。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作平台还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加热件,所述第二侧面上设有隔热板,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是不同的侧面。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作平台上背向所述底座的一侧面为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上设有吸附孔和多个导向杆,多个所述导向杆在所述第三侧面上形成用于限制所述引线框架移动范围的工作区,所述吸附孔设于所述工作区内,用于吸附待处理的引线框架。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引线框架平台和引线框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引线框架平台和引线框架的装配结构俯视图;
[0018]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引线框架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不包括动作平台的引线框架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00、引线框架平台;110、底座;111、第一固定件;112、第二固定件;113、第一连接块;120、旋转件;130、动作平台;131、第一导向孔;132、第一限位件;133、第一侧面;134、第三侧面;136、加热件;137、隔热板;138、吸附孔;139、导向杆;141、第一调节件;142、第二调节件;161、第一连接件;162、第二连接件;170、连接板;172、第二连接块;173、第二导向孔;174、第二限位件;200、引线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3]本技术提供一种引线框架平台100,请参考图1和图2,引线框架平台100包括底座110、旋转件120、动作平台130和第一调节件141。动作平台130与旋转件120连接,并能够带动旋转件120相对于底座110旋转。第一调节件141连接于动作平台130。第一调节件141用于调节动作平台130的旋转角度。本引线框架平台100上的部件均安装在底座110上。动作平台130与旋转件120固定连接。
[0024]上述的引线框架平台100,在动作平台130和底座110之间设置旋转件120,当需要调整动作平台130的旋转角度时,第一调节件141能够驱使动作平台130相对于底座110旋转,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将动作平台130快速、精准地调整至合适的位置。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本引线框架平台100用于将引线框架200吸附在动作平台130表面,以调整引线框架200的角度。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引线框架200为常见的QFN(无引线四方
扁平封装)框架,呈长方形的形状。
[0026]可以理解地,在第一调节件141驱使动作平台130相对于底座110旋转的方式为:第一调节件141向动作平台130施加能够使动作平台130相对于底座110旋转的外力,动作平台130带动旋转件120一起相对于底座110旋转。旋转件120在动作平台130旋转的过程中,起到在与底座110平面平行的方向上引导动作平台130旋转,以及在与底座110平面垂直的方向上支撑动作平台130的作用。
[0027]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和图4,引线框架平台100还包括连接在动作平台130和底座110之间的第一连接件161和第二连接件162。第一连接件161和第二连接件162分别位于靠近动作平台130的相对两端。
[0028]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件161和第二连接件162均不直接连接在旋转件120上,即第一连接件161和第二连接件162的上下两侧分别直接与动作平台130和底座110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旋转件120位于第一连接件161和第二连接件162之间。旋转件120旋转时,不会影响第一连接件161和第二连接件162的位置和状态。...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线框架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旋转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设于所述底座;动作平台,所述动作平台与所述旋转件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旋转件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连接于所述动作平台,所述第一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动作平台的旋转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框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框架平台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动作平台和所述底座之间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位于靠近所述动作平台的相对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框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并用于驱使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以带动所述动作平台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框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平台上开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动作平台上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框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旋转件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带动所述旋转件相对于所述底座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线框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嘉瑞周宽林尹祖金钱正梁树强李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得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