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转换梁抗剪承载力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307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增强转换梁抗剪承载力的结构,该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转换柱、钢筋混凝土转换梁以及槽钢,其中所述钢筋混凝土转换柱和所述钢筋混凝土转换梁相交,所述槽钢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转换梁的内部,且所述槽钢穿过所述钢筋混凝土转换柱的柱箍筋并锚入其柱内至其柱中心,所述槽钢的槽型开口朝向所述钢筋混凝土转换梁的梁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有效解决剪压比不足的问题,减小截面尺寸,提高施工效率,缩短项目工期;结构合理、功能明确、可操作性强、设计新颖、适于推广。适于推广。适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转换梁抗剪承载力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尤其是一种增强转换梁抗剪承载力的结构,可应用于转换梁抗剪不足的情况中。

技术介绍

[0002]现今建筑结构行业发展迅猛,而土地和社会资源有限,城市发展的着重点也慢慢从平面转换到竖向。城市中有些建筑平面占地巨大但高度较低,如常规地铁车辆段的平面占地约为20

40hm2,而房屋多为两层以下,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拓展土地收益效果,有必要对这样的建筑进行上盖综合开发(住宅和商业);上下部建筑功能不同,导致结构形式不同,住宅多为剪力墙,配套多为小跨度框架,而下部车辆段多为大跨框架,上部结构竖向构件无法落地,只能采取措施转换。
[0003]梁式转换是国内应用较多的转换结构形式,但转换梁上的荷载较大,在转换梁宽高都做到上限的情况下,个别转换梁的剪压比还是无法通过验算。设计上的常规做法是在梁端设置抗剪钢板(梁中心或者梁双侧),该做法可以有效提高转换梁的抗剪承载力,达到剪压比满足设计要求的目的,但该做法中的抗剪钢板与转换柱在梁高范围内的箍筋冲突,需在抗剪钢板上开孔,施工时箍筋要穿钢板并焊接,柱头钢筋较多且三维相交(不一定是正交),一整块钢板穿插节点处,势必大大增加施工难度,影响项目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增强转换梁抗剪承载力的结构,通过在钢筋混凝土转换梁内设置可伸入钢筋混凝土转换柱的槽钢,实现钢筋混凝土转换梁的抗剪承载力的增强。
[0005]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0006]一种增强转换梁抗剪承载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转换柱、钢筋混凝土转换梁以及槽钢,其中所述钢筋混凝土转换柱和所述钢筋混凝土转换梁相交,所述槽钢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转换梁的内部,且所述槽钢穿过所述钢筋混凝土转换柱的柱箍筋并锚入其柱内至其柱中心,所述槽钢的槽型开口朝向所述钢筋混凝土转换梁的梁内。
[0007]沿所述钢筋混凝土转换梁的梁宽方向均匀间隔设有两排或两排以上的所述槽钢,各排所述槽钢的槽型开口均向梁内。
[0008]各排所述槽钢之间设有至少100mm的间距。
[0009]沿所述钢筋混凝土转换梁的梁高方向均匀间隔设有两列或两列以上的所述槽钢。
[0010]所述槽钢与所述混凝土转换梁的梁箍筋绑扎或点焊固定。
[0011]所述槽钢在所述钢筋混凝土转换梁内的长度自所述钢筋混凝土转换梁的柱边起至少保留有一倍所述钢筋混凝土转换梁的梁高。
[0012]所述钢筋混凝土转换梁与所述钢筋混凝土转换柱以任意角度相交,所述槽钢的布
设方向与所述钢筋混凝土转换梁的梁体方向平行。
[0013]所述槽钢的腹板高度小于100mm。
[0014]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5]1)采用常规型钢作为抗剪钢材,购买方便且价格适中;
[0016]2)型钢可以穿插在钢筋混凝土转换柱的箍筋之间,无需开洞等施工措施,极大便利于施工;
[0017]3)槽钢截面尺寸小,长度短,施工时安装较为方便;
[0018]4)槽钢沿梁高布置,根据单个槽钢抗剪承载力和转换梁不足的受剪力,可以计算需要对称布置槽钢的数量,灵活方便;
[0019]5)槽钢构件截面较小,且在截面中间隔至少100mm距离布置,施工浇捣容易,混凝土较大颗粒的砂石配料均可以在梁柱内部充分流动,不会出现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
[0020]6)增加槽钢抗剪后,可以有效解决剪压比不足的问题,减小钢筋混凝土转换梁的截面尺寸,提高施工效率,缩短项目工期。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梁柱节点轴测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梁柱节点轴测图(梁中心对称);
[0023]图3为本技术的侧面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柱边转换梁断面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0027]如图1

5所示,图中标记1

3分别表示为:钢筋混凝土转换柱1、钢筋混凝土转换梁2、槽钢3。
[0028]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增强转换梁抗剪承载力的结构用于增强钢筋混凝土转换柱1与钢筋混凝土转换梁2之间的连接性能,尤其是钢筋混凝土转换梁2的抗剪承载力。
[0029]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钢筋混凝土转换柱1与钢筋混凝土转换梁2之间呈正交布置。在钢筋混凝土转换梁2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槽钢3,槽钢3在钢筋混凝土转换梁2上呈阵列状布设;具体为:如图4或图5所示,沿钢筋混凝土转换梁2的梁宽方向间隔布置有两排槽钢3,如图2或图3所示,沿钢筋混凝土转换梁2的梁高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有多列槽钢3。
[0030]其中,每根槽钢3均锚入钢筋混凝土转换柱1的柱内并至柱中心位置,且槽钢3在钢筋混凝土转换梁2内保留有一倍梁高的长度。如图3所示,每根槽钢3的槽型开口方向均朝向梁内,即同排的两根槽钢3的槽型开口相向布置。
[0031]槽钢3由腹板以及两侧腿板构成,其中腹板是槽钢3提供抗剪的主要部分,而两侧的腿板则主要用于与钢筋混凝土转换梁2的梁箍筋固定连接,从而保证槽钢3可有效施加抗
剪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槽钢3的设置位置以及钢筋混凝土转换梁2内的钢筋布置情况,槽钢3的腹板和/或腿板均可作为与钢筋混凝土转换梁2内的钢筋的连接部分,通过绑扎或者点焊固定的方式将槽钢3与钢筋混凝土转换梁2连接固定。此外,槽钢3伸入钢筋混凝土转换柱1的部分也可通过上述方式与钢筋混凝土转换柱1构成连接固定,固定后与原梁柱钢筋骨架形成整体,槽钢3腹板提高钢筋混凝土转换梁2的抗剪承载力。
[0032]在本实施例中,槽钢3的腹板的高度和厚度为抗剪主要参数,其中腹板的高度不大于100mm,以使其可穿插在钢筋混凝土转换柱1的箍筋之间。同时,同排的两根槽钢3之间至少间隔100mm距离布置,以便于之后钢筋混凝土转换柱1和钢筋混凝土转换梁2的施工浇捣。
[0033]本实施例在施工时,包括如下施工方法:
[0034]1)绑扎钢筋混凝土转换柱1的钢筋,纵筋上升,箍筋绑扎至梁底,支模钢筋混凝土转换柱1至梁底,留出梁柱节点处的空间;
[0035]2)放置节点范围内的钢筋混凝土转换柱1的柱箍筋和钢筋混凝土转换梁2与柱体相接处一倍梁高距离范围内的纵筋和箍筋,而后初步固定;
[0036]3)将计算所得的槽钢3由钢筋混凝土转换柱1内向钢筋混凝土转换柱1一侧插入并从其柱箍筋之间的间隙穿过,之后调整槽钢3位置,使其插至钢筋混凝土转换柱1的中心位置且腹板靠于梁箍筋边,沿梁高均匀布置,做好绑扎;
[0037]4)固定所有梁柱节点钢筋;
[0038]5)完成其他钢筋绑扎,支模板,浇筑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转换梁抗剪承载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转换柱、钢筋混凝土转换梁以及槽钢,其中所述钢筋混凝土转换柱和所述钢筋混凝土转换梁相交,所述槽钢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转换梁的内部,且所述槽钢穿过所述钢筋混凝土转换柱的柱箍筋并锚入其柱内至其柱中心,所述槽钢的槽型开口朝向所述钢筋混凝土转换梁的梁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转换梁抗剪承载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钢筋混凝土转换梁的梁宽方向均匀间隔设有两排或两排以上的所述槽钢,各排所述槽钢的槽型开口均向梁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转换梁抗剪承载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排所述槽钢之间设有至少100mm的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转换梁抗剪承载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天荣肖安马铭吴颖邓季坤谭奇峰杨涵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