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977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所述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包括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所述预制主梁上设有至少一个顶部贯通的缺口,所述缺口的底部与预制主梁的底部之间具有垂直高度H1,所述预制主梁的底部与预制主梁纵向中心线I之间具有垂直高度H2,H1>H2;所述预制主梁内预埋有第一钢筋组件,所述第一钢筋组件上部伸出预制主梁外;所述预制次梁内预埋有第二钢筋组件,所述第二钢筋组件上部伸出预制次梁外;所述预制次梁设于所述预制主梁的侧端并与所述缺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钢筋组件伸入所述缺口中与所述第一钢筋组件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简单方便,结构受力性能较好,易保证施工质量;方便现场施工,又能降低施工成本。又能降低施工成本。又能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在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过程中,怎样提高房屋质量,又能加快房屋建造速度,一直是研究人员探索的方向。现在装配式建筑中,主要运用的主次梁连接节点是在主梁中预埋直螺纹套筒,次梁现浇,再通过钢筋扯丝拧入主梁套筒中,与次梁伸出的钢筋扎搭接,这种方法成本较高,且主梁套筒拧紧的钢筋跟次梁伸出的钢筋扎搭接一般达1m长的重叠,造成钢筋浪费。且工程在生产和现场施工过程中容易导致主梁套筒位置偏移,或套筒中填塞混凝土残渣,使主次梁连接质量难以保证。
[0003]另外一种方式为主梁和次梁分别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处现浇,该处因模板不好支撑,导致施工成本增加,且容易漏浆,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既能保证房子质量,又能加快房子建造速度,操作简单方便,降低生产、运输、施工成本。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包括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所述预制主梁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至少一个所述缺口的顶部贯通所述预制主梁,所述缺口的底部与预制主梁的底部之间具有垂直高度H1,所述预制主梁的底部与预制主梁纵向中心线I之间具有垂直高度H2,H1>H2;所述预制主梁内预埋有第一钢筋组件,所述第一钢筋组件上部伸出预制主梁外;
[0006]所述预制次梁内预埋有第二钢筋组件,所述第二钢筋组件上部伸出预制次梁外;所述预制次梁设于所述预制主梁的侧端并与所述缺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钢筋组件伸入所述缺口中与所述第一钢筋组件相连。
[0007]上述方案中,通过在主梁上预留一个缺口,且该缺口尺寸较小,不超过预制主梁中心线,经过结构受力分析,该处弯矩较小,当次梁钢筋搭入时,两者再现浇成型为整体,施工简单方便,结构受力性能也较高,易保证施工质量。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钢筋组件包括第一箍筋、第一面筋和第一底筋,所述第一箍筋沿所述预制主梁的长度方向X间隔布设,所述第一箍筋竖向布置且上部伸出预制主梁外;所述第一面筋在所述预制主梁的外部将多个所述第一箍筋相连,所述第一底筋在所述预制主梁内底部将多个所述第一箍筋相连。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面筋在所述预制主梁的宽度方向Y上间隔布设有至少两根,所述第二面筋在所述预制次梁的宽度方向W上间隔布设有至少两根。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钢筋组件,包括第二箍筋、第二面筋和第二底筋,所述第二箍筋沿所述预制次梁的长度方向L间隔布设,所述第二箍筋竖向布置且上部伸出预制次梁外;所述第二面筋在所述预制次梁的外部将多个所述第二箍筋相连,且所述第二面筋伸入所述缺
口中与所述第一钢筋组件对应位置相连;所述第二底筋在所述预制次梁内将多个所述第二箍筋相连,且所述第二底筋伸入所述缺口中。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面筋水平伸入所述缺口中再竖直向下弯折延伸,所述第二面筋水平延伸长度不超出所述缺口。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面筋竖直向下弯折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底筋存有间隙。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底筋与所述缺口的底部贴合。
[0014]优选的,所述预制主梁的横截面面积大于预制次梁的横截面面积。
[0015]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一、施工简单方便,结构受力性能较好,易保证施工质量;方便现场施工,又能降低施工成本;
[0017]二、主梁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次梁横截面面积,有利于增加主梁在缺口处的强度,减少主梁吊装时产生的断裂(主梁吊装按普通叠合梁吊装作业要求进行即可),且不影响结构受力性能(该处主要承受负弯矩和剪力);
[0018]三、主梁上的缺口尺寸较小,利于增加主梁的整体刚度和强度,不需要另外加固,利于现场施工,减小现场操作难度;缺口尺寸较小。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1、预制主梁;11、缺口;12、第一钢筋组件;121、第一箍筋;122、第一面筋;2、预制次梁;21、第二钢筋组件;211、第二箍筋;212、第二面筋;213、第二底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0023]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包括预制主梁1和预制次梁2。
[0024]所述预制主梁1上具有同一俯视平面内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如图2所示,所述预制主梁1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11,至少一个所述缺口11的顶部贯通所述预制主梁1。所述缺口11为U形,其底部与预制主梁1的底部之间具有垂直高度H1,所述预制主梁1的底部与预制主梁1纵向中心线I之间具有垂直高度H2,H1>H2。这种结构设计使缺口11的尺寸较小,不影响主梁在缺口11部位的结构受力。
[0025]所述预制主梁1内预埋有第一钢筋组件12,所述第一钢筋组件12包括第一箍筋121、第一面筋122和第一底筋(未图示),所述第一箍筋121沿所述预制主梁1的长度方向X间隔布设,所述第一箍筋121竖向布置且上部伸出预制主梁1外。所述第一面筋122在所述预制主梁1的外部将多个所述第一箍筋121相连,所述第一面筋122在所述预制主梁1的宽度方向Y间隔布设有两根,分别位于第一箍筋121顶部的两个转角处。所述第一底筋在所述预制主
梁1内底部将多个所述第一箍筋121相连。所述第一底筋在所述预制主梁1的宽度方向Y间隔布设有两根,分别位于第一箍筋121底部的两个转角处。
[0026]所述预制次梁2内预埋有第二钢筋组件21。所述预制次梁2设于所述预制主梁1的侧端并与所述缺口11一一对应,即所述预制次梁2与所述缺口11数量相等,位置对应。所述预制次梁2具有同一俯视平面内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L和宽度方向W。
[0027]所述第二钢筋组件21包括第二箍筋211、第二面筋212和第二底筋213。所述第二箍筋211沿所述预制次梁2的长度方向L间隔布设,所述第二箍筋211竖向布置且上部伸出预制次梁2外。所述第二面筋212在所述预制次梁2的外部将多个所述第二箍筋211相连,且第二面筋212在所述预制次梁2的宽度方向W上间隔布设有至少两根。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面筋212自所述临近侧的第一面筋122的上端水平伸入所述缺口11中,再与远离侧的第一面筋122贴合后竖直向下弯折延伸,使所述第二面筋212水平延伸长度不超出所述缺口11。在所述第二面筋212和第一面筋122贴合部位用钢筋绑扎。
[0028]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包括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主梁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至少一个所述缺口的顶部贯通所述预制主梁,所述缺口的底部与预制主梁的底部之间具有垂直高度H1,所述预制主梁的底部与预制主梁纵向中心线I之间具有垂直高度H2,H1>H2;所述预制主梁内预埋有第一钢筋组件,所述第一钢筋组件上部伸出预制主梁外;所述预制次梁内预埋有第二钢筋组件,所述第二钢筋组件上部伸出预制次梁外;所述预制次梁设于所述预制主梁的侧端并与所述缺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钢筋组件伸入所述缺口中与所述第一钢筋组件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组件包括第一箍筋、第一面筋和第一底筋,所述第一箍筋沿所述预制主梁的长度方向X间隔布设,所述第一箍筋竖向布置且上部伸出预制主梁外;所述第一面筋在所述预制主梁的外部将多个所述第一箍筋相连,所述第一底筋在所述预制主梁内底部将多个所述第一箍筋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筋在所述预制主梁的宽度方向Y上间隔布设有至少两根。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信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