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渗剂搅拌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5303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浸渗剂搅拌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浸渗剂搅拌混合装置,包括搅拌筒、支撑柱、底板、进液管、出液管、电磁阀门、移动轮、搅拌轴、连接杆、搅拌板和驱动组件,搅拌筒底端对称固定有若干根支撑柱,底板固定在支撑柱的底端,搅拌筒的上部前侧固定有拉手架。底板的底端对称设置有移动轮,搅拌筒的上部安装有进液管,搅拌筒的底端安装有出液管,出液管内设置有电磁阀门,搅拌轴竖直可旋转的安装在搅拌筒内部中央,搅拌轴的底端延伸到搅拌筒的底端下方,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搅拌轴的底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混合均匀,并能够进行自动清洗。自动清洗。自动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浸渗剂搅拌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浸渗剂搅拌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浸渗剂搅拌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浸渗是一种微孔渗透密封工艺,用于将密封介质通过自然渗透抽真空和加压等方法渗入微孔中,达到密封缝隙的作用。上述的密封介质通常为浸渗剂,浸渗剂在制备的过程中需要将多种的原料在搅拌装置中进行搅拌混合均匀。
[0003]现有技术中的浸渗剂搅拌混合装置使用不方便,搅拌混合不均匀,降低了市场的竞争力。此外,现有的浸渗剂搅拌混合装置普遍缺少自动清洗功能,在浸渗剂单次搅拌混合使用后需要人工进行清洗,工作强度大,清洗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渗剂搅拌混合装置,使用方便,混合均匀,并能够进行自动清洗。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浸渗剂搅拌混合装置,包括搅拌筒、支撑柱、底板、进液管、出液管、电磁阀门、移动轮、搅拌轴、连接杆、搅拌板和驱动组件,所述搅拌筒底端对称固定有若干根支撑柱,所述底板固定在支撑柱的底端,所述搅拌筒的上部前侧固定有拉手架。所述底板的底端对称设置有移动轮,所述搅拌筒的上部安装有进液管,所述搅拌筒的底端安装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内设置有电磁阀门,所述搅拌轴竖直可旋转的安装在搅拌筒内部中央,所述搅拌轴的底端延伸到搅拌筒的底端下方,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搅拌轴的底端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外壁上水平设置有若干根连接杆,每根连接杆的前端安装有一块搅拌板。
[000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第一传动轮、传动带和第二传动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底板的上端,所述第一传动轮固定在驱动电机的驱动端,所述第二传动轮固定在搅拌轴的底端,所述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上套设有传动带。
[0007]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筒的顶端可开合的设置有筒盖。所述筒盖上安装有若干圈喷嘴,位于内圈的喷嘴垂直筒盖设置,位于外圈的喷嘴向搅拌轴外侧倾斜设置,使得外圈的喷嘴能够冲洗到搅拌筒的内壁。所述筒盖的后端铰接在搅拌筒的顶端后侧,所述搅拌筒的顶端前侧固定有紧固座,所述筒盖的前端通过紧固旋钮连接在紧固座上。所述筒盖的前部上端设置有抬手架。
[0008]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筒的上部外侧固定有管路接头,所述管路接头的出液端与进液管连接。
[0009]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1.本技术的一种浸渗剂搅拌混合装置,管路接头用于与多个浸渗剂原液管道连接,通过进液管用于向搅拌筒内输送浸渗剂原液,工作时,驱动组件中的驱动电机带动第一传动轮旋转,通过传动带、第二传动轮传动,带动搅拌轴旋转,利用连接杆及其前端的搅
拌板对搅拌筒内的浸渗剂原液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打开出液管,可以方便的将搅拌筒内的浸渗剂放出,装置使用方便,混合均匀。
[0011]2.本技术的一种浸渗剂搅拌混合装置,利用筒盖上位于内圈的喷嘴冲洗搅拌筒内部的搅拌轴、连接杆和搅拌板,利用位于外圈倾斜的喷嘴冲洗搅拌筒1 的内壁,能够实现自动清洗,清洗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搅拌筒;2、筒盖;3、支撑柱;4、底板;5、进液管;6、管路接头;7、出液管;71、电磁阀门;8、移动轮;11、搅拌轴;12、连接杆;13、搅拌板;14、拉手架;21、喷嘴;22、抬手架;23、紧固旋钮;24、紧固座; 91、驱动电机;92、第一传动轮;93、传动带;94、第二传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5]实施例1
[001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浸渗剂搅拌混合装置,包括搅拌筒1、支撑柱3、底板4、进液管5、出液管7、电磁阀门71、移动轮8、搅拌轴11、连接杆12、搅拌板13和驱动组件,搅拌筒1底端对称固定有四根支撑柱3,底板 4固定在支撑柱3的底端,底板4的底端对称设置有移动轮8,移动轮8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脚踩式刹车轮,能够根据需要方便的移动浸渗剂搅拌混合装置。搅拌筒1的上部前侧固定有拉手架14,方便推拉移动本技术。搅拌筒1的上部安装有进液管5,用于向搅拌筒1内输送浸渗剂原液,在搅拌筒1的上部外侧还固定有管路接头6,管路接头6的出液端与进液管5连接,管路接头6为多通道接头,用于与多个浸渗剂原液管道连接。搅拌筒1的底端安装有出液管7,出液管7内设置有电磁阀门71,电磁阀门71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电磁阀,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电磁阀门71使用博普品牌的2W500

50型号二位二通直动式膜片电磁阀,用于控制出液管7的开关,方便将搅拌筒1内搅拌混合后的浸渗剂放出。搅拌轴11竖直可旋转的安装在搅拌筒1内部中央,搅拌轴11的底端延伸到搅拌筒1的底端下方,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搅拌轴11的底端连接,搅拌轴11 的外壁上水平设置有若干根连接杆12,每根连接杆12的前端安装有一块搅拌板 13。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91、第一传动轮92、传动带93和第二传动轮94,驱动电机91固定在底板4的上端,第一传动轮92固定在驱动电机91的驱动端,第二传动轮94固定在搅拌轴11的底端,第一传动轮92与第二传动轮94上套设有传动带93。具体地,驱动电机91使用尤奈特品牌的1418ZXF型号直流减速电机,其工作电压为36~48V,额定转速为6~400rpm。
[0017]搅拌筒1的顶端可开合的设置有筒盖2,筒盖2上安装有若干圈喷嘴21,位于内圈的喷嘴21垂直筒盖2设置,用于冲洗搅拌筒1内部的搅拌轴11、连接杆12和搅拌板13,位于外圈的喷嘴21向搅拌轴11外侧倾斜设置,使得外圈的喷嘴21能够冲洗到搅拌筒1的内壁。筒盖2
的后端铰接在搅拌筒1的顶端后侧,搅拌筒1的顶端前侧固定有紧固座24,筒盖2的前端通过紧固旋钮23连接在紧固座24上,筒盖2的前部上端设置有抬手架22。通过手动旋转紧固旋钮23可以方便的将筒盖2的前部在紧固座24上固定及拆卸,利用抬手架22打开及关闭筒盖2,便于检修及查看搅拌筒1内的状况。
[0018]本技术的一种浸渗剂搅拌混合装置工作原理:管路接头6为多通道接头,用于与多个浸渗剂原液管道连接,通过进液管5用于向搅拌筒1内输送浸渗剂原液。工作时,驱动组件中的驱动电机91带动第一传动轮92旋转,通过传动带93、第二传动轮94传动,带动搅拌轴11旋转,利用连接杆12及其前端的搅拌板13对搅拌筒1内的浸渗剂原液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打开出液管 7,可以方便的将搅拌筒1内的浸渗剂放出。在使用完成后,利用筒盖2上位于内圈的喷嘴21冲洗搅拌筒1内部的搅拌轴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渗剂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筒(1)、支撑柱(3)、底板(4)、进液管(5)、出液管(7)、电磁阀门(71)、移动轮(8)、搅拌轴(11)、连接杆(12)、搅拌板(13)和驱动组件,所述搅拌筒(1)底端对称固定有若干根支撑柱(3),所述底板(4)固定在支撑柱(3)的底端,所述底板(4)的底端对称设置有移动轮(8),所述搅拌筒(1)的上部安装有进液管(5),所述搅拌筒(1)的底端安装有出液管(7),所述出液管(7)内设置有电磁阀门(71),所述搅拌轴(11)竖直可旋转的安装在搅拌筒(1)内部中央,所述搅拌轴(11)的底端延伸到搅拌筒(1)的底端下方,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搅拌轴(11)的底端连接,所述搅拌轴(11)的外壁上水平设置有若干根连接杆(12),每根连接杆(12)的前端安装有一块搅拌板(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渗剂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91)、第一传动轮(92)、传动带(93)和第二传动轮(94),所述驱动电机(91)固定在底板(4)的上端,所述第一传动轮(92)固定在驱动电机(91)的驱动端,所述第二传动轮(94)固定在搅拌轴(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宇陈钢毅王磊刘海洋禹忠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津伦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