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渗生产用甩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864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浸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浸渗生产用甩液机,包括支撑杆、罐体、罐盖组件、水平旋转驱动组件、支撑盘、支撑板、工件装载箱、竖直旋转电机、传动件、水平转轴和出液管,罐体的底部对称设置有若干根支撑杆,罐体的顶部可开合的设置有罐盖组件,罐体的底端安装有水平旋转驱动组件,水平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支撑盘水平旋转,支撑盘位于罐体内,支撑盘的上端两侧对称固定有两块支撑板,工件装载箱的左右两外侧中央对称固定有两根水平转轴,其中一块支撑板的外侧固定有竖直旋转电机,竖直旋转电机的驱动端通过传动件与水平转轴的外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分别进行旋转甩液,甩液效果更好。甩液效果更好。甩液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浸渗生产用甩液机


[0001]本技术涉及浸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浸渗生产用甩液机。

技术介绍

[0002]浸渗是一种微孔渗透密封工艺,用于将密封介质通过自然渗透抽真空和加压等方法渗入微孔中,达到密封缝隙的作用。工件的浸渗工艺分为前处理、浸渗处理和后处理三个阶段,前处理一般包括铸件脱脂、清洗和干燥;浸渗处理一般包括抽真空、进液、加压、放气和排液;后处理一般包括脱液、清洗和固化。其中的脱液是为了将浸渗后工件表面、型腔、螺纹孔等处残留的浸渗液甩落收集,避免长时间残留影响工件的浸渗质,同时减少浸渗液的浪费,避免浸渗液的外泄污染环境,而目前的甩液机结构通常只能进行水平方向上的旋转甩液,甩液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渗生产用甩液机,能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分别进行旋转甩液,甩液效果更好。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浸渗生产用甩液机,包括支撑杆、罐体、罐盖组件、水平旋转驱动组件、支撑盘、支撑板、工件装载箱、竖直旋转电机、传动件、水平转轴和出液管,所述罐体的底部对称设置有若干根支撑杆,所述罐体的顶部可开合的设置有罐盖组件,所述罐体的底端安装有水平旋转驱动组件,水平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支撑盘水平旋转,所述支撑盘位于罐体内,所述支撑盘的上端两侧对称固定有两块支撑板,所述工件装载箱的左右两外侧中央对称固定有两根水平转轴,其中一块支撑板的外侧固定有竖直旋转电机,所述竖直旋转电机的驱动端通过传动件与水平转轴的外侧连接,所述竖直旋转电机用于驱动工件装载箱竖直方向上旋转,所述罐体的底部还安装有出液管。
[0005]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水平旋转电机、第一带轮、传动带、第二带轮和竖直转轴,所述水平旋转电机固定在罐体的底部下端,所述第一带轮固定在水平旋转电机的驱动端,所述竖直转轴竖直安装在罐体的底部,所述竖直转轴的底端位于罐体的底端下方,第二带轮固定在竖直转轴的底端,所述竖直转轴的顶端位于罐体内,竖直转轴的顶端与支撑盘的底端中央连接,所述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罐盖组件包括盖体、第一连接座和盖体紧固旋钮,所述盖体的后端铰接在罐体的顶端后侧,所述第一连接座固定在罐体的顶端前侧,所述盖体紧固旋钮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第一连接座中,所述盖体的前部通过盖体紧固旋钮固定在第一连接座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工件装载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可开合的安装在箱体顶端,所述箱体及箱盖上均匀设置有漏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箱盖的后端铰接在箱体的顶端后侧,箱体的顶端前侧固定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上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箱盖紧固旋钮,所述箱盖紧固旋钮将箱体的前部固定在第二连接座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箱盖的底端设置有弹性缓冲垫。
[0010]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内部底端位于竖直转轴的外侧设置有一个套环。
[0011]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一种浸渗生产用甩液机,水平旋转驱动组件工作时,利用水平旋转电机带动第一带轮旋转,通过传动带、第二带轮传动带动竖直转轴旋转,进而带动支撑盘及其上部的工件装载箱水平旋转,用于在水平方向上对浸渗后的工件进行旋转甩液。通过竖直旋转电机带动工件装载箱在垂直方向旋转,用于在垂直方向上对浸渗后的工件进行旋转甩液,通过与水平旋转驱动组件配合,能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分别对工件进行旋转甩液,甩液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中工件装载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支撑杆;2、罐体;4、套环;6、支撑盘;7、支撑板;8、工件装载箱;9、竖直旋转电机;10、传动件;11、水平转轴;12、出液管;31、盖体;32、第一连接座;33、盖体紧固旋钮;51、水平旋转电机;52、第一带轮;53、传动带;54、第二带轮;55、竖直转轴;81、箱体;82、箱盖;83、弹性缓冲垫;84、第二连接座;85、箱盖紧固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浸渗生产用甩液机,包括支撑杆1、罐体2、罐盖组件、水平旋转驱动组件、支撑盘6、支撑板7、工件装载箱8、竖直旋转电机9、传动件10、水平转轴11和出液管12,罐体2的底部对称设置有四根支撑杆1,罐体2的顶部可开合的设置有罐盖组件,具体地,罐盖组件包括盖体31、第一连接座32和盖体紧固旋钮33,盖体31的后端铰接在罐体2的顶端后侧,第一连接座32固定在罐体2的顶端前侧,盖体紧固旋钮33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第一连接座32中,盖体31的前部通过盖体紧固旋钮33固定在第一连接座32上,通过手动旋转盖体紧固旋钮33可以方便的将盖体31的前部在第一连接座32上固定及拆卸,便于向工件装载箱8内装载工件。
[0018]支撑盘6位于罐体2内,罐体2的底端安装有水平旋转驱动组件,水平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支撑盘6水平旋转。具体地,水平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水平旋转电机51、第一带轮52、传动带53、第二带轮54和竖直转轴55,水平旋转电机51固定在罐体2的底部下端,第一带轮52固定在水平旋转电机51的驱动端,水平旋转电机51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大扭矩交流电机,当然也可使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直流电机。竖直转轴55竖直安装在罐体2的底部,罐体2的内部底端位于竖直转轴55的外侧设置有一个套环4,能够有效的防止罐体2内的溶液从竖直转轴安装孔内泄露。竖直转轴55的底端位于罐体2的底端下方,第二带轮54固定在竖直转轴
55的底端,竖直转轴55的顶端位于罐体2内,竖直转轴55的顶端与支撑盘6的底端中央连接,第一带轮52与第二带轮54之间通过传动带53传动连接。水平旋转驱动组件工作时,利用水平旋转电机51带动第一带轮52旋转,通过传动带53、第二带轮54传动带动竖直转轴55旋转,进而带动支撑盘6及其上部的工件装载箱8水平旋转,用于在水平方向上对浸渗后的工件进行旋转甩液。
[0019]支撑盘6的上端两侧对称固定有两块支撑板7,工件装载箱8的左右两外侧中央对称固定有两根水平转轴11,其中一块支撑板7的外侧固定有竖直旋转电机9,竖直旋转电机9也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大扭矩交流电机,竖直旋转电机9的驱动端通过传动件10与水平转轴11的外侧连接,竖直旋转电机9用于驱动工件装载箱8竖直方向上旋转,罐体2的底部还安装有出液管12,用于排出甩液。传动件10使用现有技术中的传动涡轮箱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渗生产用甩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罐体(2)、罐盖组件、水平旋转驱动组件、支撑盘(6)、支撑板(7)、工件装载箱(8)、竖直旋转电机(9)、传动件(10)、水平转轴(11)和出液管(12),所述罐体(2)的底部对称设置有若干根支撑杆(1),所述罐体(2)的顶部可开合的设置有罐盖组件,所述罐体(2)的底端安装有水平旋转驱动组件,水平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支撑盘(6)水平旋转,所述支撑盘(6)位于罐体(2)内,所述支撑盘(6)的上端两侧对称固定有两块支撑板(7),所述工件装载箱(8)的左右两外侧中央对称固定有两根水平转轴(11),其中一块支撑板(7)的外侧固定有竖直旋转电机(9),所述竖直旋转电机(9)的驱动端通过传动件(10)与水平转轴(11)的外侧连接,所述竖直旋转电机(9)用于驱动工件装载箱(8)竖直方向上旋转,所述罐体(2)的底部还安装有出液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渗生产用甩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水平旋转电机(51)、第一带轮(52)、传动带(53)、第二带轮(54)和竖直转轴(55),所述水平旋转电机(51)固定在罐体(2)的底部下端,所述第一带轮(52)固定在水平旋转电机(51)的驱动端,所述竖直转轴(55)竖直安装在罐体(2)的底部,所述竖直转轴(55)的底端位于罐体(2)的底端下方,第二带轮(54)固定在竖直转轴(55)的底端,所述竖直转轴(55)的顶端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宇陈钢毅王磊刘海洋禹忠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津伦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