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摩托车板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364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摩托车板架组件,用于安装在摩托车的车身的左右两侧,包括漆料涂层、碳纤维板层、强化板层以及弹性缓冲层,弹性缓冲层设置于强化板层面对车身的一侧,碳纤维板层设置于强化板层背对车身的一侧,漆料涂层设置于碳纤维板层背对强化板层的一侧,漆料涂层包括基底材料层、第一折射颗粒以及第二折射颗粒,第一折射颗粒和第二折射颗粒均位于基底材料层内,第一折射颗粒的折射系数和第二折射颗粒的折射系数相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以上结构增加了碳纤维摩托车板架组件的结构强度;使得碳纤维摩托车板架组件在受到外力的时候不会过度挤压车身;还通过第一折射颗粒和第二折射颗粒使得漆料涂层在受到光线的照射时表现出炫丽的效果。照射时表现出炫丽的效果。照射时表现出炫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摩托车板架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摩托车制造的
,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摩托车板架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作为一种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出行工具,由于其具有轻便灵活以及行驶迅速等的优点,因此经常被广泛地应用于巡逻或者客货运输等方面。
[000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驾驶摩托车也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兴趣爱好,使用者在追求整体美观性的同时,还追求产品的坚固程度以及轻便性。
[0004]现有的摩托车,为了保护内部的工作设备以及为了增加摩托车的车身结构强度,一般都会选择在车架的左右两侧安装有车板架组件,然而,现有的车板架组件一般都是包括金属框架以及包覆于金属框架表面的漆料层,不但结构强度不够,而且该车板架组件所展现出的效果也不够美观。
[0005]因此,亟需一种碳纤维摩托车板架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项技术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碳纤维摩托车板架组件。
[0007]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碳纤维摩托车板架组件,用于安装在摩托车的车身的左右两侧,包括漆料涂层、碳纤维板层、强化板层以及弹性缓冲层,所述弹性缓冲层设置于所述强化板层面对车身的一侧,所述碳纤维板层设置于所述强化板层背对车身的一侧,所述漆料涂层设置于所述碳纤维板层背对所述强化板层的一侧,所述漆料涂层包括基底材料层、第一折射颗粒以及第二折射颗粒,所述第一折射颗粒和所述第二折射颗粒均位于所述基底材料层内,所述第一折射颗粒的折射系数和所述第二折射颗粒的折射系数相异。
[0009]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强化板层的厚度、所述弹性缓冲层的厚度、所述碳纤维板层的厚度以及所述漆料涂层的厚度依次呈由大至小地布置。
[0010]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强化板层包括合金材料层以及电镀层,所述电镀层包覆于所述合金材料层的外表面上。
[0011]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电镀层为镍铟电镀材料层。
[0012]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电镀层的厚度为200至300纳米。
[0013]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折射颗粒的外轮廓呈圆形,所述第二折射颗粒的外轮廓为多面体。
[0014]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合金材料层为铝合金层。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碳纤维摩托车板架组件,用于安装在摩托车的车身的左右两侧,包括漆料涂层、碳纤维板层、强化板层以及弹性缓冲层,弹性缓冲层设置于强化板层面对车身的一侧,碳纤维板层设置于强化板层背对车身的一侧,漆料涂层设置于碳纤维板层背对强化板层的一侧,漆料涂层包括基底材料层、第一折射颗粒以及第
二折射颗粒,第一折射颗粒和第二折射颗粒均位于基底材料层内,第一折射颗粒的折射系数和第二折射颗粒的折射系数相异。故本技术通过将碳纤维板层设置于漆料涂层和强化板层之间,增加了碳纤维摩托车板架组件的结构强度;此外,还通过将弹性缓冲层设置于强化板层面对车身的一侧,使得碳纤维摩托车板架组件在受到外力的时候不会过度挤压车身;还通过第一折射颗粒和第二折射颗粒使得漆料涂层在受到光线的照射时表现出炫丽的效果。
[0016]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碳纤维摩托车板架组件的剖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弹性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请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的碳纤维摩托车板架组件100,用于安装在摩托车的车身的左右两侧,包括漆料涂层10、碳纤维板层20、强化板层30以及弹性缓冲层40,弹性缓冲层40设置于强化板层30面对车身的一侧,碳纤维板层20设置于强化板层30背对车身的一侧,漆料涂层10设置于碳纤维板层20背对强化板层30的一侧,漆料涂层10包括基底材料层11、第一折射颗粒12以及第二折射颗粒13,第一折射颗粒12和第二折射颗粒13均位于基底材料层11内,第一折射颗粒12的折射系数和第二折射颗粒13的折射系数相异。较优的是,强化板层30的厚度、弹性缓冲层40的厚度、碳纤维板层20的厚度以及漆料涂层10的厚度依次呈由大至小地布置,但不限于此。举例而言,第一折射颗粒12的外轮廓呈圆形,第二折射颗粒13的外轮廓为多面体;因此本技术既可以通过第一折射颗粒12的折射系数和第二折射颗粒13的折射系数的不同来实现了对光线的不同的折射效果,还可以通过第一折射颗粒12的外轮廓的形状和第二折射颗粒13的外轮廓的形状的不同来进一步实现对光线进行多角度的折射。
[0021]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强化板层30包括合金材料层31以及电镀层32,电镀层32包覆于合金材料层31的外表面上;该设置的目的是了通过电镀层32来保护合金材料层31。具体地,电镀层32为镍铟电镀材料层。更具体地,电镀层32的厚度为200至300纳米。举例而言,合金材料层31为铝合金层;选用铝合金层的目的是因为铝合金具有轻量化以及结构强度大的优点。
[0022]如图2所示,弹性缓冲层40包括弹性材料层41以及垫片层42,其中,垫片层42设置于弹性材料层41内,且垫片层42位于弹性材料层41的边缘位置处以用于将弹性材料层41朝远离车身的方向垫离一定距离,从而进一步一到缓冲以及保护的作用。举例而言,垫片层42呈环状,但不限于此。
[0023]值得注意的是,本技术的碳纤维摩托车板架组件100的形状可以根据摩托车的车身的实际需要而设置,故在此并不作进一步限定。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碳纤维摩托车板架组件100,用于安装在摩托车的车身的左右两侧,包括漆料涂层10、碳纤维板层20、强化板层30以及弹性缓冲层40,
弹性缓冲层40设置于强化板层30面对车身的一侧,碳纤维板层20设置于强化板层30背对车身的一侧,漆料涂层10设置于碳纤维板层20背对强化板层30的一侧,漆料涂层10包括基底材料层11、第一折射颗粒12以及第二折射颗粒13,第一折射颗粒12和第二折射颗粒13均位于基底材料层11内,第一折射颗粒12的折射系数和第二折射颗粒13的折射系数相异。故本技术通过将碳纤维板层20设置于漆料涂层10和强化板层30之间,增加了碳纤维摩托车板架组件100的结构强度;此外,还通过将弹性缓冲层40设置于强化板层30面对车身的一侧,使得碳纤维摩托车板架组件100在受到外力的时候不会过度挤压车身;还通过第一折射颗粒12和第二折射颗粒13使得漆料涂层10在受到光线的照射时表现出炫丽的效果。
[0025]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结构或装置,而得到的其他的碳纤维摩托车板架组件,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摩托车板架组件,用于安装在摩托车的车身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包括漆料涂层、碳纤维板层、强化板层以及弹性缓冲层,所述弹性缓冲层设置于所述强化板层面对车身的一侧,所述碳纤维板层设置于所述强化板层背对车身的一侧,所述漆料涂层设置于所述碳纤维板层背对所述强化板层的一侧,所述漆料涂层包括基底材料层、第一折射颗粒以及第二折射颗粒,所述第一折射颗粒和所述第二折射颗粒均位于所述基底材料层内,所述第一折射颗粒的折射系数和所述第二折射颗粒的折射系数相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摩托车板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板层的厚度、所述弹性缓冲层的厚度、所述碳纤维板层的厚度以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拥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宏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