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出料冲切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064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出料冲切模具,应用在冲切模具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加工时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模板、下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下模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开有冲压槽,上模板下表面向下延伸有与冲压槽嵌合的凸面,凸面表面对称开有竖直的通孔,通孔一端于凸面外部连通,另一端外接有抽气泵;具有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废料可从中空道直接排出,无需操作人员手动取出,安全快捷;本装置的凸面上开有与抽气泵连通连接的通孔,可实现真空泵的功能,在冲压完成后避免板材脱离冲压槽时由于卡接过于紧密造成弹射而出,影响操作人员安全的情况,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可大范围推广。可大范围推广。可大范围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出料冲切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冲切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易出料冲切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冲压模具是在冲压加工中,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冲压模具。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现有的金属板材加工中,按工艺性质可分为冲切、铆合、弯折等多种模具,冲切模具是金属板材加工中常用的一种,可分为单程和连续两种,连续冲切模具可连续的在轴向移动的板材上冲压出多个产品;单程冲切模具是指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冲切工序的模具;现有的冲切模具上往往设有与产品匹配的凹槽,冲切工序完成后切下的产品位于凹槽内,因此需要将产品和废料从模具中取出。
[0003]现有的冲切模具通常采用顶针或其他方式将产品从模具从取出,但遇到产品在模具内卡接较紧密时,顶针将产品或其他方式将产品顶出容易使板材弹射出来,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同时冲切下来的废料需要人工手动取出,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安全将产品以及废料从模具内取出的单程冲切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出料冲切模具,其优点是可安全快捷的将产品和废料从模具内取出,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易出料冲切模具,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模板、下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所述上垫板固定于所述上模座的底表面,所述上模板固定于所述上垫板底端,所述下垫板设于所述下模座上表面,所述下模板固定于所述下垫板上,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竖直方向的中轴线重合,加工时板材放置于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所述下模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开有冲压槽,所述冲压槽中间开有中空道,所述中空道底端连通有空腔,所述空腔设于冲压槽正下方且贯通所述下模座、下垫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下表面向下延伸有与所述冲压槽嵌合的凸面,所述凸面表面对称开有竖直的通孔,所述通孔一端于所述凸面外部连通,另一端外接有抽气泵。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在加工时上模板对产品冲压后,剩下的废料可从中空道直接排出,无需操作人员手动取出,安全快捷;本装置的凸面上开有与抽气泵连通连接的通孔,可实现真空泵的功能,在冲压完成后上模板从冲压槽内向上复位时可将板材吸附在凸面表面,将板材从冲压槽内直接带出,避免板材脱离冲压槽时由于卡接过于紧密造成弹射而出,影响操作人员安全的情况。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面内活动穿设有冲压头,所述冲压头设于对称的所述通孔之间且与所述中空道嵌合,所述冲压头贯穿所述上模座、上垫板和上模板。
[0009]冲压头可将板材内部需要切割的部分冲压进中空道,切除的费料直接可从中空道排入空腔中,无需操作人员手动取出,安全快捷。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与所述凸面的连接处开有环槽,所述通孔通过环槽与所述凸面外部连通;所述环槽内固定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凸出于所述凸面的底表面。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产品板材先与质地柔软的密封环接触,可提高紧密程度,提高凸面对板材的吸附效果。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环通过胶水粘结在所述环槽内。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保证粘结效果的同时可有效节约成本。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座上固定有4根立柱,4根所述立柱呈矩形设置;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下垫板固定穿设在所述立柱上。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板上开有与所述立柱嵌合的预留孔,合模时所述立柱插入所述预留孔内。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冲压槽两侧设有多根限位柱,多根所述限位柱呈两排分布于所述立柱之间,所述限位柱一端设于所述下模板内,另一端向上设于所述下模板外部。
[0017]限位柱用于对加工前的原材料一个限位作用,保证加工时板材位于冲压槽的正上方,提高冲切质量。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柱的底端固定有缓冲弹簧。
[0019]加工时限位柱被上模板压缩至下模板内,不会影响加工的进行,冲切后限位柱则重新被压缩弹簧复位,简单快捷。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模板侧壁上开有气道,所述气道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通孔通过所述气道与抽气泵连接。
[002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加工时上模板对产品冲压后,剩下的废料可从中空道直接排出,无需操作人员手动取出,安全快捷;本技术在加工时上模板对产品冲压后,剩下的废料可从中空道直接排出,无需操作人员手动取出,安全快捷;本装置的凸面上开有与抽气泵连通连接的通孔,可实现真空泵的功能,在冲压完成后上模板从冲压槽内向上复位时可将板材吸附在凸面表面,将板材从冲压槽内直接带出,避免板材脱离冲压槽时由于卡接过于紧密造成弹射而出,影响操作人员安全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施例的一种易出料冲切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实施例的一种易出料冲切模具的上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实施例的一种易出料冲切模具的主视图;
[0025]图4是本实施例的一种易出料冲切模具的剖视图。
[0026]附图标记:1、上模座;2、下模座;3、下垫板;4、下模板;5、上垫板;6、上模板;7、空腔;8、冲压槽;9、中空道;10、凸面;11、冲压头;12、通孔;13、橡胶圈;14、气道;15、立柱;16、预留孔;17、限位柱;1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
[0029]参考图1,一种易出料冲切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位于上模座1正下方的下模座2;下模座2上设有下垫板3和下模板4,下垫板3位于下模板4下方;上模座1底端设有上垫板5和上模板6,上垫板5活动连接于下模板4底端,上模板6固定于冲压模板底端,上模板6与下模板4竖直方向的中轴线重合,加工时板材放置于上模板6与下模板4之间;其中,下模座2上固定有4根立柱15,4根立柱15呈矩形设置;下模板4和下垫板3固定穿设在立柱15上,上模板6上则开有与立柱15嵌合的预留孔16,合模时立柱15插入预留孔16内,避免妨碍冲压的进行。
[0030]参考图1,下模板4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开有冲压槽8,冲压槽8中间开有中空道9,中空道9底端连通有空腔7,空腔7设于冲压槽8正下方且贯通下模座2、下垫板3和下模板4;参考图2和4,上模板6下表面向下延伸有与冲压槽8嵌合的凸面10,凸面10表面对称开有竖直的通孔12,通孔12一端于凸面10外部连通,另一端与模板侧壁上的气道14连通,通孔12通过气道14与抽气泵连接;冲压槽8的两侧设有10根限位柱17,10根限位柱17呈两排分布于立柱15之间,限位柱17一端设于所述下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出料冲切模具,包括上模座(1)、上垫板(5)、上模板(6)、下模板(4)、下垫板(3)和下模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板(5)固定于所述上模座(1)的底表面,所述上模板(6)固定于所述上垫板(5)底端,所述下垫板(3)设于所述下模座(2)上表面,所述下模板(4)固定于所述下垫板(3)上,所述上模板(6)与下模板(4)竖直方向的中轴线重合,加工时板材放置于所述上模板(6)与下模板(4)之间;所述下模板(4)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开有冲压槽(8),所述冲压槽(8)中间开有中空道(9),所述中空道(9)底端连通有空腔(7),所述空腔(7)设于冲压槽(8)正下方且贯通所述下模座(2)、下垫板(3)和下模板(4);所述上模板(6)下表面向下延伸有与所述冲压槽(8)嵌合的凸面(10),所述凸面(10)表面对称开有竖直的通孔(12),所述通孔(12)一端于所述凸面(10)外部连通,另一端外接有抽气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出料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面(10)内活动穿设有冲压头(11),所述冲压头(11)设于对称的所述通孔(12)之间且与所述中空道(9)嵌合,所述冲压头(11)贯穿所述上模座(1)、上垫板(5)和上模板(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出料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2)与所述凸面(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立兵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巨多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