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847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送机器人,包括:机身;用于放置器皿的放置组件;铰接组件,包括有第一连接部、转接块和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穿过转接块并与转接块固定,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设有相对且间隔的两个第一吊耳,两个第一吊耳分别与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机身;第一阻尼结构,用于在第一转动轴转动时向第一转动轴提供阻尼力;减震结构,减震结构用于缓冲减小放置组件相对机身上下震动的幅度。应用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配送机器人在遇到大体积的障碍物急停时导致液体在惯性作用下溢洒出去,以及现有的配送机器人在上下震动颠簸时导致液体被震动溢洒出去的问题。震动颠簸时导致液体被震动溢洒出去的问题。震动颠簸时导致液体被震动溢洒出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送机器人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配送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餐厅越来越多地使用智能的配送机器人为顾客进行送餐服务,实现智能服务,减低餐厅的人工成本。配送机器人在配送饭菜餐品时,只需将饭菜放置在配送机器人的置物架上,一般都能够完整送达。对于液体餐品(例如饮料或汤品),由于放置在配送机器人的置物架上的液体餐品在配送机器人前进过程中遇到大体积的障碍物而急停时液体在惯性作用下容易溢洒出去。另一方面,当配送机器人遇到地面上的小体积障碍物进行越障运动或在不平整的地面行进时,配送机器人会产生上下震动颠簸,导致放置在配送机器人的置物架上的液体餐品会发生上下抖动,从而导致盛装在器皿中的液体会被震动溢洒出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送机器人,旨在解决现有的配送机器人在遇到大体积的障碍物急停时导致液体在惯性作用下溢洒出去,以及现有的配送机器人在上下震动颠簸时导致液体被震动溢洒出去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送机器人,包括:机身;放置组件,放置组件用于放置器皿;铰接组件,铰接组件包括有第一连接部、转接块和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穿过转接块并与转接块固定,第一转动轴的轴线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设有相对且间隔的两个第一吊耳,两个第一吊耳分别与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机身;第一阻尼结构,第一阻尼结构连接机身以及第一转动轴,第一阻尼结构用于在第一转动轴转动时向第一转动轴提供阻尼力;减震结构,减震结构的一端连接于转接块,减震结构的另一端与放置组件连接,减震结构用于缓冲减小放置组件相对机身上下震动的幅度。
[0005]可选地,第一阻尼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一阻尼件,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于机身,第一阻尼件设有第一转接端、第二转接端和第一阻尼连接部,第一阻尼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接端、第二转接端固定连接,第一转接端与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第二转接端与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
[0006]可选地,铰接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穿过转接块并与转接块固定,第二转动轴的轴线方向垂直于第一转动轴的轴线方向,第二连接部设有相对且间隔的两个第二吊耳,两个第二吊耳分别与第二转动轴的两端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减震结构连接;配送机器人还包括第二阻尼结构,第二阻尼结构连接第二转动轴以及其中一个第二吊耳,第二阻尼结构用于在第二连接部绕第二转动轴转动时向相应的第二吊耳提供阻尼力。
[0007]可选地,第二阻尼结构包括第二安装座和第二阻尼件,第二安装座与其中一个第二吊耳固定连接,第二阻尼件设有第三转接端、第四转接端和第二阻尼连接部,第二阻尼连
接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转接端、第四转接端固定连接,第三转接端与第二安装座固定连接,第四转接端与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
[0008]可选地,减震结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一套筒的一端连接至转接块;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一端与第一套筒的另一端相互可滑移地套接,第二套筒的另一端与放置组件连接;弹簧,弹簧设于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的空腔中,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套筒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套筒连接,弹簧在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相对滑移时提供回复弹力。
[0009]可选地,弹簧为拉伸弹簧或压缩弹簧。
[0010]可选地,减震结构还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第一端盖通过第一插销连接于第一套筒远离第二套筒的端部,第二端盖通过第二插销连接于第二套筒远离第一套筒的端部,并且,第一端盖连接至转接块,第二端盖与放置组件连接,弹簧为拉簧,并且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插销与第二插销。
[0011]可选地,放置组件包括托盘和连接脚架,连接脚架具有多个支脚,各个支脚的一端间隔布置于托盘的边缘,相邻两个支脚的间隔相等,各个支脚的另一端均连接至第二端盖,并且多个支脚与第二端盖的连接位置与托盘的中心点的连线与减震结构的中心轴线同轴。
[0012]可选地,放置组件还包括围圈,围圈与各个支脚均可拆卸地连接。
[0013]可选地,托盘上围绕托盘的中心点呈圆周地设有多个防滑放置区域。
[0014]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应用本技术实施例的配送机器人进行配送液体餐品,将盛有液体餐品的器皿放置在放置组件上,配送机器人在行进过程中,当遇到大体积障碍物而急停、遇到小体积障碍物而进行越障运动或者行进在凹凸不平的地面而发生颠簸的时候,通过该配送机器人的铰接组件、第一阻尼结构以及减震结构,不仅能够让放置组件相对于机身摆动起来,并通过第一阻尼结构来减小摆动幅度,而且还能够通过减震结构来减小放置组件的抖动、颠簸,从而保证在配送机器人行进过程中器皿中的液体不会溢洒出去。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配送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配送机器人中铰接组件、第一阻尼结构、减震结构以及放置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铰接组件与第一阻尼结构的装配分解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配送机器人中减震结构的主视图;
[0021]图5为图4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配送机器人中放置组件的分解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配送机器人中铰接组件、第一阻尼结构、减震结构以及放置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配送机器人中铰接组件、第一阻尼结构以及第二阻
尼结构的装配分解图。
[0025]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6]10、机身;11、置物架;12、前壁;13、底盘;131、行走系统;20、放置组件;21、托盘;22、连接脚架;221、支脚;23、围圈;24、防滑放置区域;30、铰接组件;31、第一连接部;311、第一吊耳;32、第二连接部;321、第二吊耳;33、转接块;34、第一转动轴;35、第二转动轴;40、第一阻尼结构;41、第一安装座;42、第一阻尼件;421、第一转接端;422、第二转接端;423、第一阻尼连接部;50、减震结构;51、第一套筒;52、第二套筒;53、弹簧;54、第一端盖;55、第二端盖;56、第一插销;57、第二插销;60、第二阻尼结构;61、第二安装座;62、第二阻尼件;621、第三转接端;622、第四转接端;623、第二阻尼连接部;80、转接件;9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放置组件,所述放置组件用于放置器皿;铰接组件,所述铰接组件包括有第一连接部、转接块和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过所述转接块并与所述转接块固定,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轴线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设有相对且间隔的两个第一吊耳,所述两个第一吊耳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机身;第一阻尼结构,所述第一阻尼结构连接所述机身以及所述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阻尼结构用于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时向所述第一转动轴提供阻尼力;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接块,所述减震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放置组件连接,所述减震结构用于缓冲减小所述放置组件相对所述机身上下震动的幅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一阻尼件,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机身,所述第一阻尼件设有第一转接端、第二转接端和第一阻尼连接部,所述第一阻尼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接端、所述第二转接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接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接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穿过所述转接块并与所述转接块固定,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相对且间隔的两个第二吊耳,所述两个第二吊耳分别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两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减震结构连接;所述配送机器人还包括第二阻尼结构,所述第二阻尼结构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以及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吊耳,所述第二阻尼结构用于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绕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时向相应的所述第二吊耳提供阻尼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尼结构包括第二安装座和第二阻尼件,所述第二安装座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吊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阻尼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