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729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油系统,包括转换阀、主油箱、至少一个副油箱、车载油箱以及输油泵,转换阀具有多个接头,接头包括连通主油箱的主接头、若干个与副油箱一一对应连通的副接头以及用于连通外部用油设备的外接头,转换阀可分别控制主接头和各个副接头的开启或关闭,主油箱、副油箱以及车载油箱均具有燃油加注口,车载油箱通过输油泵连通主油箱,输油泵供于将车载油箱内的燃油补充至主油箱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供油系统主、副油箱彼此之间互不连通但都与转换阀连接,能够实现单个油箱分别供油,也可以同时为外部设备供油,并且还可以通过车载油箱单独为主油箱补充燃油,起到应急补油的作用。起到应急补油的作用。起到应急补油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油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供油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越野车队外出作业通常搭载大量用电设备,而作业环境无固定式电站,因此车载移动式发电站成为车队中不可或缺的装备。常规车载移动式发电站通常搭载单柴油发电机组,车辆供油系统与发电机组集成。而随着用电设备数量增多、功率需求增大,发电机组也随之增多以满足用电需求。发电量增加的同时,额定工况下油耗也等比例增加,要求车辆供油系统拥有更大的容量,现有技术多采用主、副双油箱串联的解决方案。
[000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216487U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重型汽车双油箱供油系统,该专利技术专利通过底部增加管路实现主副油箱串联。本质上主副油箱为一体,无法实现单独供油,无法实现单向补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供油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串联的主副油箱本质上为一体,无法实现单独供油,也无法实现单向补油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供油系统,该供油系统包括:转换阀、主油箱、至少一个副油箱、车载油箱以及输油泵,转换阀具有多个接头,接头包括连通主油箱的主接头、若干个与副油箱一一对应连通的副接头以及用于连通外部用油设备的外接头,转换阀可分别控制主接头和各个副接头的开启或关闭,主油箱、副油箱以及车载油箱均具有燃油加注口,车载油箱通过输油泵连通主油箱,输油泵供于将车载油箱内的燃油补充至主油箱内。
[0006]进一步的,转换阀内部具有相互隔绝的进油流道和回油流道,各个接头分别形成有连通进油流道的进油接口和连通回油流道的回油接口。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主进油管和主回油管,主油箱通过主进油管连通位于主接头上的进油接口,主油箱还通过主回油管连通位于主接头上的回油接口。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个与副油箱一一对应的副进油管和副回油管,每个副油箱通过副进油管连通位于其中一个副接头上的进油接口,每个副油箱通过副回油管连通位于同一副接头上的回油接口。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外进油管和外回油管,外接头上的进油接口通过外进油管连通外部用油设备,外接头上的回油接口通过外回油管连通外部用油设备。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单向阀单元,单向阀单元包括进油单向阀和回油单向阀,进油单向阀设置于外进油管以使燃油从转换阀单向流向外部用油设备,回油单向阀设置于外回油管以使燃油从外部用油设备单向流向转换阀。
[0011]进一步的,进油单向阀具有一进油入口和至少一个进油出口,进油入口连通外进油管,进油出口与外部用油设备一一对应连通。
[0012]进一步的,回油单向阀具有一回油出口和至少一个回油入口,回油出口连通外回
油管,回油入口与外部用油设备一一对应连通。
[0013]进一步的,单向阀单元还包括与进油出口和回油出口一一对应布置的电磁阀体,电磁阀体供于控制进油出口和回油出口的开启或关闭。
[0014]进一步的,包括一个与车载油箱对称布置的副油箱。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供油系统主、副油箱彼此之间互不连通但都与转换阀连接,能够实现单个油箱分别供油,也可以同时为外部设备供油,并且还可以通过车载油箱单独为主油箱补充燃油,起到应急补油的作用。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供油系的一实施例的布置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进油单向阀的剖视图;
[0020]图3为图1中回油单向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2]请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供油系统,该供油系统可用于特种车辆上,用于向车载用油设备如燃油发电机供油。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供油系统包括车载油箱1、主油箱2、至少一个副油箱3、输油泵4以及转换阀5,主油箱2与副油箱3互不连通。车载油箱1、主油箱2和副油箱3均具有燃油加注口,燃油加注口通过常见的油箱密封盖密封关闭。取下油箱密封盖后可以通过燃油加注口分别向各个油箱内加注燃油。车载油箱1通过输油泵4连通主油箱2,输油泵4可将车载油箱1内的燃油补充至主油箱2内。转换阀5具有多个接头,这些接头中包括连通主油箱2的主接头51、若干个与副油箱3一一对应连通的副接头52以及用于连通外部用油设备10的外接头53,转换阀5可分别控制主接头51和各个副接头52的开启或关闭。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供油系统通过将主油箱2与副油箱3并联的方式,使主油箱2与副油箱3互不连通,可单独为外部用油设备10供油,也可以同时为外部设备供油。并且还可以通过车载油箱1单独为主油箱2补充燃油,在工作时起到应急补油的作用。
[0025]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一个副油箱3,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实际用油需求和车辆布局限制,可以设置多个副油箱3,并且选用具有对应数量副接头52的转换阀5来连接各个副油箱3。多个副油箱3的连接和工作原理与单个副油箱3类似,在此以单个副油箱3的实施例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0026]车载油箱1为本供油系统所在车辆的自带油箱,即车载油箱1的主要功能是与车辆动力系统相连并为汽车行驶提供燃油。通常车载油箱位于车辆左侧与右侧中的一侧。
[0027]在本实施例中,主油箱2容积通常较大,布置于车辆后桥后部的左右纵梁之间,布置于中间位置有利于车辆左右侧重量的平衡。副油箱3以车辆的中轴线相对车载油箱1对称布置于车辆的另一侧,同样有利于平衡车辆左右侧重量。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有多个副油箱3,副油箱3容积一般比主油箱2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布置于车辆底盘的闲置空间处,提高车辆底盘的空间利用效率。当需要安装其他功能设备时,也可以拆除对应的副油箱3以腾出安装空间。
[0029]容易理解的,车载油箱1、主油箱2和副油箱3分别独立设置有油量传感器,用于分别监控各个油箱内的油量。这些油量传感器可以直接采用现有车辆上用于监控油箱内燃油量的传感器。
[0030]输油泵4通过管道连通车载油箱1和主油箱2,通过控制输油泵4能够将车载油箱1内的燃油输送至主油箱2内作为应急补充。容易理解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车载油箱1内的燃油用于车辆行驶,主油箱2和副油箱3内的燃油用于外部用油设备10使用。当主油箱2和副油箱3内燃油均不足时,可以手动控制输油泵4将车载油箱1内的燃油输送至主油箱2内供外部用油设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转换阀、主油箱、至少一个副油箱、车载油箱以及输油泵,所述转换阀具有多个接头,所述接头包括连通所述主油箱的主接头、若干个与所述副油箱一一对应连通的副接头以及用于连通外部用油设备的外接头,所述转换阀可分别控制所述主接头和各个所述副接头的开启或关闭,所述主油箱、所述副油箱以及所述车载油箱均具有燃油加注口,所述车载油箱通过所述输油泵连通所述主油箱,所述输油泵供于将所述车载油箱内的燃油补充至所述主油箱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阀内部具有相互隔绝的进油流道和回油流道,各个所述接头分别形成有连通所述进油流道的进油接口和连通所述回油流道的回油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进油管和主回油管,所述主油箱通过所述主进油管连通位于所述主接头上的进油接口,所述主油箱还通过所述主回油管连通位于所述主接头上的回油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与所述副油箱一一对应的副进油管和副回油管,每个所述副油箱通过所述副进油管连通位于其中一个所述副接头上的进油接口,每个所述副油箱通过所述副回油管连通位于同一所述副接头上的回油接口。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兴均孙国庆施胡滨徐勇王力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