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管道插入用金属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694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活体管道插入用金属线,是将插入到活体内的管道的挠性线材作为金属线主体,在该金属线主体的顶端部设置捕捉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捕捉过滤器是由各近位端都与金属线主体接合且分别向远位方向及外径方向延伸为放射状的多根支柱线、和与该多根支柱线连接且上述支柱线侧的面被编织成为凹陷形状的网状体构成的过滤器主体所构成,    构成所述多根支柱线和过滤器主体的线材,具有形成所述形状的弹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临时配置于血管等活体管道中来捕捉该管道内的阻塞物质等的捕捉过滤器的活体管道插入用金属线
技术介绍
在除去血管内的胆固醇等沉积物或除去胆管内的胆结石等活体管道内的病变治疗中,多数情况下是从管道的壁面除去规定的物质。当假设是血管时,这些被除去的物质有可能被血流搬运而阻塞更细的下游血管。对此,在特开2001-212152号公报(下面称为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通过插入具备捕捉过滤器的金属线而在管道内临时配置过滤器,通过该过滤器捕捉如上述的阻塞物。专利文献1的捕捉过滤器是,直线状的3根以上的合金线在前后两端彼此结合,同时使上述多根的合金线的中途部分径向伸出并沿着近似足球状的边界面配置,从而构成笼(cage)主体,通过弹性被膜覆盖该笼主体的外面的例如从顶端部至到大致中间,形成伞状盖罩,用该伞状盖罩捕捉阻塞物。在这里,上述金属线被插入到引导用探针内,直接以折叠上述捕捉过滤器的状态与该引导用探针一起被插入到血管内。接着,一旦到达目标场所,从引导用探针向前方送出金属线的顶端部分,从引导用探针放出上述捕捉过滤器,成为向上述外径方向伸出的形状。但是,对于上述活体管道插入用金属线,由于通过由被膜形成的伞状盖罩构成捕捉阻塞物的过滤器,所以该伞状盖罩有可能会阻碍血管内的血液的流通。也有的是在上述被膜上开有多个孔,但即使这样也有可能无法足够的血流。另外,如果考虑对进行折叠捕捉过滤器的状态,仅上述折叠重叠的被膜部分就使捕捉过滤器的直径变大,由此其无法与细径的管道相对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着眼于如上所述的问题点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确保管道内的流动并使更小直径化成为可能的活体管道插入用金属线。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第1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活体管道插入用金属线,将插入活体内的管道的挠性线材作为金属线主体并在该金属线主体的顶端部设有捕捉过滤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捕捉过滤器是,由各近位端都与金属线主体接合并分别向远位方向和外径方向延伸成放射状的多根支柱线、以及由与该多根支柱线连接且上述支柱线侧的面被编织成凹陷形状的网状体构成的过滤器主体所构成,构成上述多根支柱线和过滤器主体的线材具有形成上述形状的弹力。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网状体构成过滤器主体,可以避免阻碍活体管道内的流动。另外,没有以往那样的被膜而可以被折叠得较小,所以可以应用于更细径的管道中。进而,由于具有形成上述形状的弹力,所以不需要使其伸出形成目标形状的其它机构,所以结构变得简单而且能够被折叠得较小。接着,本专利技术第2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对于第1技术方案记载的结构而言,上述网状体的网眼的大小是距离作为远位方向的凹陷中央部越近越小。管道内的液体的流动在管中央部的流速最快,所以在液体中漂移的阻塞物从网状体所构成的过滤器主体的凹陷中央部位置开始被捕捉。因而,如本专利技术所示,通过将过滤器主体的凹陷中央部的网眼设定为最小,可以一边确实可靠地捕捉小的阻塞物,一边通过过滤器外周侧的网眼使确保液体的流动变得容易。在这里,网状体的网眼越是在网眼开口相对较大的外周侧越是以躺姿向液体的流动倾斜,所以如果从与液体的流动正交的截面观察,则开口量与网眼相对小的情况相同。接着,本专利技术第3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对于第1技术方案或第2技术方案记载的结构而言,构成上述多根支柱线和过滤器主体的线材由形状记忆合金构成。通过由形状记忆合金构成,即使是长时间折叠的状态,也可以更确实可靠地恢复到原来的目标形状。优选形状记忆合金中的超弹性合金。接着,本专利技术第4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对于第1技术方案~第3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记载的结构而言,为了形成过滤器主体而将被编织成网格状的多根线材的端部分成多个组,在每个组中捻合该组的线材端部而成为上述各支柱线。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成支柱线的线材与构成过滤器主体的线材成为一体,不需要另外将该支柱线与过滤器主体接合的处理,同时不在该连接部分形成膨胀的捆束部,所以可以折叠成更细的直径。接着,本专利技术第5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对于第1技术方案~第4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记载的结构而言,具备与上述过滤器主体的凸面侧接合并向远位方向延伸的导向金属线。通过设置导向金属线,沿着活体管道引导向外径方向伸出的捕捉过滤器变得容易。还有,导向金属线优选径向的挠性比金属线主体大的材料。对金属线主体要求只可以轴向输送的刚性,另一方面,还优选导向金属线具有可以在管道的延伸方向上随动的挠性。接着,本专利技术第6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对于第5技术方案记载的结构而言,上述过滤器主体的中央部与第1筒体内的近位侧接合,在将上述导向金属线的近位端部插入到该第1筒体的远位侧的状态下,被固定在该第1筒体中。接着,本专利技术第7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对于第1技术方案~第6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记载的结构而言,多根支柱线的近位端部在都被插入到第2筒体的远位侧的状态下被固定于该第2筒体上,在将金属线主体的顶端部插入到上述第2筒体的近位侧的状态下被固定于该第2筒体上。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活体管道插入用金属线的图。图2是表示用于说明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捕捉过滤器的制作例子的图。图3是表示实施例的数据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活体管道插入用金属线和使用状态的图。该图1是表示插入到作为活体管道之一的血管内的病变部位置的状态的图。如图1所示,在由钢制的线材构成的金属线主体1的顶端部设有捕捉过滤器2。上述捕捉过滤器2由4根支柱线3和过滤器主体4构成,其中,过滤器主体4由在近位侧成为凹形(远位侧为凸形)的篮筐形状的网状体构成。4根支柱线3的近位端部3a彼此聚集在一起结合为1根。在本实施方式中,将4根支柱线3的近位端部3a从第2筒体6内的远位侧插入,利用焊接或铆接等固定于该第2筒体6内,从而实现上述结合。接着,4根支柱线3各自向远位侧且在外径方向分别延伸为放射状。另外,由上述网状体构成的过滤器主体4,成为编织多根线材成为网状且朝向近位侧的面成为凹面的篮筐形状。还有,只要近位侧(支柱线3侧或金属线主体1侧)成为凹面而可以捕捉阻塞物,就对篮筐形状没有限定。其中,网状体的网眼优选为凹陷中心部侧变小。该过滤器主体4的中央部的凸面侧部分(远位侧部分)被插入到第1筒体5内的近位部分,利用焊接或铆接等被固定于该第1筒体5内。进而,上述4根支柱线3的远位端与上述过滤器主体4的近位部分连续,4根支柱线3与过滤器主体4成为一体。接着,从上述第2筒体6的近位侧插入金属线主体1的顶端部而被该第2筒体6固定。另外,向上述第1筒体5的远位侧插入导向金属线7而被固定于该第1筒体5内。该导向金属线7也为钢制的线材,径向的挠性比金属线主体1大。为此,即使是弯曲的血管道也可以沿着该血管充分引导捕捉过滤器2。构成上述支柱线3和过滤器主体4的线材由作为形状记忆合金的一种的超弹性合金构成,并被限制成如上所述的目标形状,例如通过在500℃下进行40分钟的热处理使其记忆上述形状,其中,上述支柱线3和过滤器主体4构成本实施方式的上述捕捉过滤器2。通过如此由超弹性合金构成,捕捉过滤器2具有形成上述形状的弹力。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上述4根支柱线3的线材和构成过滤器主体4的线材成为一体,避免产生支柱线3和过滤器主体4之间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斋藤颖河边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学校法人日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