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多功能自动变速器后盖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6226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分体式多功能自动变速器后盖总成,包括后盖基壳以及后盖附壳;后盖基壳一侧的密封面设有第一卡口,另一侧的密封面设有第二卡口;第二卡口与后盖附壳卡接设置;后盖基壳的内部设有第一腔室;自动变速器的活塞固定设置在第一腔室的内部;后盖基壳的外部设置有悬置结构,悬置结构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筋;当分体式多功能自动变速器后盖总成与车体连接时,悬置结构与车体固定连接设置;后盖基壳的内部设有减重槽以及第二加强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体式后盖结构及其结构设计实现了自动变速器后盖壳体轻量化、多功能、低成本和系列化开发。化开发。化开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多功能自动变速器后盖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变速器领域,涉及一种分体式多功能自动变速器后盖总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生代司机对车辆的驾驶舒适性和车辆的低耗油需求的增大以及无人驾驶领域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均使得应用于矿山等特殊场地的商用车对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需求变得十分急迫。这就使得自动变速器(如AMT,AT)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应用前景巨大。目前绝大多数自动变速器后盖壳体的密封措施采用单一的密封垫或者O形圈密封措施,在矿山等恶劣使用场地条件下造成多数自动变速器壳体内部油液从壳体间密封处泄露的问题,进而引发了自动变速器故障频发,造成自动变速器使用体验差,维修成本高昂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自动变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及丰富的应用场景,这也使得对自动变速器的系列化开发显得尤为重要。而自动变速器系列化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对自动变速器壳体的系列化设计,尤其是对自动变速器后盖壳体的系列化,多功能,低成本和轻量化开发,同时,目前自动变速器系列化开发过程中后盖壳体的重复使用率低,系列开发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体式多功能自动变速器后盖总成,从而有效提高了自动变速器系列化开发过程中后盖壳体的重复使用率以及自动变速器后盖壳体后盖密封性,实现了自动变速器后盖壳体轻量化,多功能,低成本和系列化开发。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分体式多功能自动变速器后盖总成,包括后盖基壳以及后盖附壳;
[0006]所述后盖基壳一侧的密封面设有第一卡口,另一侧的密封面设有第二卡口;所述第二卡口与后盖附壳卡接设置;
[0007]所述后盖基壳的内部设有第一腔室;自动变速器的活塞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
[0008]所述后盖基壳的外部设置有悬置结构,所述悬置结构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筋;当所述分体式多功能自动变速器后盖总成与车体连接时,所述悬置结构与车体固定连接设置;
[0009]所述后盖基壳的内部设有减重槽以及第二加强筋。
[0010]优选的,所述后盖基壳上设置有圆柱销孔,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活塞上设置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孔与所述圆柱销配合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后盖基壳的内部设置有圆锥滚子轴承隔环,所述圆锥滚子轴承隔环上设有过油孔以及凹槽。
[0012]优选的,所述悬置结构的两侧设置有配合安装面,所述配合安装面上设置有若干螺栓孔,所述配合安装面与车体通过所述螺栓孔固定连接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悬置结构的两端设置有凸台,当所述分体式多功能自动变速器后盖总成与车体连接时,所述凸台与车架配合设置。
[0014]优选的,所述悬置结构上设有第一通孔。
[0015]优选的,所述后盖基壳的密封面上还设有若干起盖螺钉孔,所述若干起盖螺钉孔沿后盖基壳密封面的周向设置。
[0016]优选的,所述后盖附壳上设有护板,所述护板围合所述自动变速器的速度传感器设置;所述护板上设有第二通孔。
[0017]优选的,所述后盖附壳的外部设置有沉槽以及压板,所述压板的侧面与所述沉槽的侧面抵接设置;所述自动变速器的速度传感器通过所述沉槽以及压板与后盖附壳固定设置。
[0018]优选的,所述第二卡口与后盖附壳的卡接位设有密封垫以及第二O形圈。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0]一种分体式多功能自动变速器后盖总成,包括后盖基壳以及后盖附壳,采用分体式后盖结构,使得自动变速器后盖总成在自动变速器系列化开发过程中,根据自动变速器的功能设计需求,仅需对自动变速器后盖总成壳体中的自动变速器后盖附壳进行设计和改进,而对自动变速器后盖基壳予以继续保留使用,进而提高了自动变速器后盖总成壳体的系列化应用与重复使用率,降低了自动变速器系列化开发使用的成本。另一方面,相较于整体式壳体,通过采用分体式后盖结构使得自动变速器后盖总成壳体结构简单,提高了后盖壳体的生产合格率,降低了后盖壳体的制造生产成本;后盖基壳一侧的密封面设有第一卡口,另一侧的密封面设有第二卡口,该第一卡口以及第二卡口形成的嵌入式结构设计,提高了壳体间安装的导向性和便利性,同时,降低了因泄露而造成的自动变速器故障和高昂的维修成本;第一腔室与自动变速器的活塞固定设置,使得自动变速器活塞与自动变速器后盖基壳固定安装在一起,降低自动变速器主壳体的设计复杂程度与制造的困难程度,有利于后盖总成的系列化开发;悬置结构有利于该自动变速器后盖总成的安装,同时采用第一加强筋结构在保证后盖基壳悬置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自动变速器后盖基壳悬置结构的重量;后盖基壳的内部采用减重槽以及第二加强筋结构,在保证满足自动变速器后盖基壳结构强度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了自动变速器后盖基壳轻量化设计。
[0021]进一步的,通过圆柱销孔与所述圆柱销配合设置的方式实现自动变速器的活塞的固定,该配合方式不仅使得在活塞装配过程中快速定位,同时圆柱销也对活塞起到为了固定的作用,降低了因活塞的转动而设置在其外侧的密封圈造成的功能性损坏,避免了油液泄漏和油压降低的故障。
[0022]进一步的,圆锥滚子轴承隔环上设有过油孔以及凹槽,该结构设计既增加了对自动变速器后盖总成内部圆锥滚子轴承润滑的润滑油油量,也有效降低了圆锥滚子轴承隔环的重量,整体进一步促进了该自动变速器后盖总成的轻量化设计。
[0023]进一步的,配合安装面以及螺栓孔的设计增加了自动变速器主壳体的安装位置,分散了自动变速器主壳体受力冲击,同时提高了自动变速器主壳体的结构强度安全系数。
[0024]进一步的,悬置结的两端的凸台结构进一步有利于自动变速器的安装,同时也进一步分散了自动变速器壳体受力冲击并提高了自动变速器壳体整体的结构强度安全系数。
[0025]进一步的,第一通孔一方面提高了自动变速器安装和拆解过程中的便利性,另外
一方面也兼顾了自动变速器后盖总成的轻量化设计。
[0026]进一步的,起盖螺钉孔优化了自动变速器后盖总成的拆解方式,降低了拆解过程中对密封垫的破坏。
[0027]进一步的,设有第二通孔的护板,实现了对速度传感器保护的同时,既增加了速度传感器护板的安装便利性,降低了速度传感器护板的重量,也增加了扎带捆绑速度传感器输出线束的固定安装位置,减少了因线束摆动而对速度传感器造成的损坏。
[0028]进一步的,压板的侧面与沉槽的侧面抵接设置,避免了螺栓在打紧和打松过程中带动压板转动而对速度传感器造成破坏,提高了对速度传感器的保护和使用寿命。
[0029]进一步的,第二卡口与后盖附壳的卡接位设有密封垫以及第二O形圈,双重密封结构设计提高了自动变速器壳体的整体密封性能,降低了因泄露而造成的自动变速器故障和高昂的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多功能自动变速器后盖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盖基壳(1)以及后盖附壳(2);所述后盖基壳(1)一侧的密封面设有第一卡口(32),另一侧的密封面设有第二卡口(33);所述第二卡口(33)与后盖附壳(2)卡接设置;所述后盖基壳(1)的内部设有第一腔室(141);自动变速器的活塞(14)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141)的内部;所述后盖基壳(1)的外部设置有悬置结构(22),所述悬置结构(22)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筋(222);当所述分体式多功能自动变速器后盖总成与车体连接时,所述悬置结构(22)与车体固定连接设置;所述后盖基壳(1)的内部设有减重槽(301)以及第二加强筋(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多功能自动变速器后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基壳(1)上设置有圆柱销孔(142),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活塞(14)上设置有圆柱销(15),所述圆柱销孔(142)与所述圆柱销(15)配合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多功能自动变速器后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基壳(1)的内部设置有圆锥滚子轴承隔环(13),所述圆锥滚子轴承隔环(13)上设有过油孔以及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多功能自动变速器后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结构(22)的两侧设置有配合安装面(221),所述配合安装面(221)上设置有若干螺栓孔(25),所述配合安装面(221)与车体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泽奇严鉴铂刘义冯永明赵伟伟汪锐冯浩成王凯峰赵亮朱佳兴曹培涛张其帅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