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5152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压马达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端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端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由依次螺栓连接的体壳、转定子副和后盖组成,体壳与转定子副之间设有连接板,体壳右侧与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组件,连接板与转定子副左侧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组件,转定子副与后盖之间设有配流支撑板,转定子副右侧与配流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三密封组件,后盖的左侧向内开设有容纳配流组件的配流凹槽,配流凹槽的内壁与配流组件之间设有第四密封组件,通过多组密封组件,提升各个零件接触面之间的密封性,提高马达的整体密封性;在马达泄油回路对应零件的接触面之间设置第一、第二和第三防泄密封圈,进一步预防漏油,提升马达整体密封性。达整体密封性。达整体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马达
,尤其是一种端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

技术介绍

[0002]摆线液压马达是一种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常作为液压执行元件。由于具有结构简单、转速范围宽和扭矩大的特点,摆线液压马达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摆线马达一般分为端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和轴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中端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包括后盖、转定子副、配流组件、体壳、输出轴、输出联动轴和配流联动轴,后盖的上表面开设压力油进油口和回油口,通过配流结构平面配流,输出联动轴的外轮齿与转定子副中转子的内齿轮啮合,输出联动轴的另一端与输出轴花键连接。
[0003]液压油从进油口进入配流组件,配流组件向转定子副的啮合腔配油,压力油在进油和回油时,在输出轴承受的径向力以及内部联动轴和配流联动轴转动的作用力下,后盖、转定子副和体壳的配合面之间容易出现微小缝隙,导致马达漏油,影响端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的整体密封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端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解决液压油从进油口进入配流组件,配流组件向转定子副的啮合腔配油,压力油在进油和回油时,在输出轴承受的径向力以及内部联动轴和配流联动轴转动的作用力下,后盖、转定子副和体壳的配合面之间容易出现微小缝隙,导致马达漏油,影响端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的整体密封性和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端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包括依次螺栓连接的体壳、转定子副和后盖,体壳内部设有输出轴,输出轴通过输出联动轴与转定子副啮合传动,后盖内部设置有配流组件,配流组件与转定子副通过配流联动轴联动,所述体壳与转定子副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体壳右侧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所述连接板与转定子副左侧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所述转定子副与后盖之间设置有配流支撑板,所述转定子副右侧与配流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组件,所述后盖的左侧向内开设有容纳配流组件的配流凹槽,所述配流凹槽的内壁与配流组件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组件。
[0006]所述体壳右侧面的中部开设有左轴封腔,所述连接板的左侧面同轴开设有右轴封腔,所述的左轴封腔与右轴封腔围合为截面为梯形的轴密封腔,所述的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第一O型圈和蝶形密封圈,所述的蝶形密封圈内置于轴密封腔,所述的蝶形密封圈与输出联动轴套接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的第一O型圈内置于连接板左侧的第一密封槽。
[0007]所述的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第二O型圈和第一防泄密封圈,所述的第二O型圈内置于连接板右侧的第一密封槽,所述连接板的右侧靠近底面处开设有第一泄油槽,所述的第一
防泄密封圈内置于第一泄油槽,所述第一泄油槽的内底面向内斜向开设有泄油孔。
[0008]所述的第三密封组件包括第三O型圈和第二防泄密封圈,所述配流支撑板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的第三O型圈内置于第二密封槽,所述转定子副的右侧靠近底面处开设有第二泄油槽,所述的第二防泄密封圈内置于第二泄油槽,所述第二泄油槽的内底面向内开设有第一泄油导流孔。
[0009]所述的配流支撑板的右侧靠近底面处开设有第三泄油槽,所述的第三泄油槽内设置有第三防泄密封圈,所述第三泄油槽的内底面向内开设有与第二泄油导流孔。
[0010]所述的配流组件包括配流盘和与配流盘套接的配流压盘,所述的配流盘和配流压盘内置于配流凹槽,所述的配流压盘套设于配流凹槽内底面中部的转轴,所述配流压盘与配流凹槽的内接面处设置有波形弹簧。
[0011]所述配流压盘的外环面由左至右依次开设有第三密封槽和第四密封槽,所述的第四密封组件包括第四O型圈和第五O型圈,所述的第四O型圈套设于第三密封槽,所述的第五O型圈套设于第四密封槽。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的一种端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由依次螺栓连接的体壳、转定子副和后盖组成,后盖内部设置有配流组件,体壳与转定子副之间设置有连接板,体壳右侧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连接板与转定子副左侧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转定子副与后盖之间设置有配流支撑板,转定子副右侧与配流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组件,后盖的左侧向内开设有容纳配流组件的配流凹槽,配流凹槽的内壁与配流组件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组件,通过多组密封组件,提升各个零件接触面之间的密封性,提高马达的整体密封性;
[0014](2)在马达泄油回路对应零件的接触面之间设置第一防泄密封圈、第二防泄密封圈和第三防泄密封圈,进一步预防漏油,提升马达整体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中第四密封组件的组装爆炸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右视图。
[0020]图中:1.体壳,2.转定子副,3.后盖,4.输出轴,5.输出联动轴,6.配流组件,7.配流联动轴,8.连接板,9.第一密封组件,10.第二密封组件,11.配流支撑板,12.第三密封组件,13.配流凹槽,14.第四密封组件,15.轴密封腔,16.第一O型圈,17.蝶形密封圈,18.第一密封槽,19.第二O型圈,20.第一防泄密封圈,21.第一泄油槽,22.泄油孔,23.第三O型圈,24.第二防泄密封圈,25.第二密封槽,26.第二泄油槽、27.第一泄油导流孔,28.第三泄油槽,29.第三防泄密封圈,30.第二泄油导流孔,31.配流盘,32.配流压盘,33.波形弹簧,34.第三密封槽,35.第四密封槽,36.第四O型圈,37.第五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2]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端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包括依次螺栓连接的体壳1、转定子副2和后盖3,体壳1内部设有输出轴4,输出轴4通过输出联动轴5与转定子副2啮合传动,后盖3内部设置有配流组件6,配流组件6与转定子副2通过配流联动轴7联动,体壳1与转定子副2之间设置有连接板8,体壳1右侧与连接板8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9,连接板8与转定子副2左侧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10,转定子副2与后盖3之间设置有配流支撑板11,转定子副2右侧与配流支撑板11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组件12,后盖3的左侧向内开设有容纳配流组件6的配流凹槽13,配流凹槽13的内壁与配流组件6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组件14,通过多组密封组件,提升各个零件接触面之间的密封性,提高马达的整体密封性。
[0023]如图2所示,体壳1右侧面的中部开设有左轴封腔,连接板8的左侧面同轴开设有右轴封腔,左轴封腔与右轴封腔围合为截面为梯形的轴密封腔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包括依次螺栓连接的体壳(1)、转定子副(2)和后盖(3),体壳(1)内部设有输出轴(4),输出轴(4)通过输出联动轴(5)与转定子副(2)啮合传动,后盖(3)内部设置有配流组件(6),配流组件(6)与转定子副(2)通过配流联动轴(7)联动,其特征是:所述体壳(1)与转定子副(2)之间设置有连接板(8),所述体壳(1)右侧与连接板(8)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9),所述连接板(8)与转定子副(2)左侧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10),所述转定子副(2)与后盖(3)之间设置有配流支撑板(11),所述转定子副(2)右侧与配流支撑板(11)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组件(12),所述后盖(3)的左侧向内开设有容纳配流组件(6)的配流凹槽(13),所述配流凹槽(13)的内壁与配流组件(6)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组件(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是:所述体壳(1)右侧面的中部开设有左轴封腔,所述连接板(8)的左侧面同轴开设有右轴封腔,所述的左轴封腔与右轴封腔围合为截面为梯形的轴密封腔(15),所述的第一密封组件(9)包括第一O型圈(16)和蝶形密封圈(17),所述的蝶形密封圈(17)内置于轴密封腔(15),所述的蝶形密封圈(17)与输出联动轴(5)套接连接,所述连接板(8)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密封槽(18),所述的第一O型圈(16)内置于连接板(8)左侧的第一密封槽(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面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密封组件(10)包括第二O型圈(19)和第一防泄密封圈(20),所述的第二O型圈(19)内置于连接板(8)右侧的第一密封槽(18),所述连接板(8)的右侧靠近底面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伟阚亚威卞则东赵玉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大力液压马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