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皮肽寡肽-5融合多肽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378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蛋白质领域,尤其涉及透皮肽寡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皮肽寡肽

5融合多肽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蛋白质领域,尤其涉及透皮肽寡肽

5融合多肽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透皮给药系统或经皮吸收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Transdermal Thrapeutic Systems,简称TDDS/TTS),指经皮肤贴敷或涂抹方式用药,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的一种方法。经皮给药具有易操作、损伤小等优点,避免了胃肠道和肝脏的消化和降解作用。
[0003]皮肤是最大的器官,无论是经皮给药用于治疗皮肤疾病还是出于美容护肤的目的,如何促进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是科研工作者研究重点。
[0004]传统促透剂易产生皮肤过敏和炎症、浓度高有毒性、对大分子无效需仪器辅助的缺点,物理促透法成本高,不便携带,长期使用易导致角质层变薄、易引起皮肤感染。而生物促透技术是利用一类具有皮肤穿透能力的多肽分子,约10到30个氨基酸,可有效促进大分子透皮。透皮肽具有无刺激性、不会导致皮肤过敏及损伤、药物与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具有稳定的理化性质、起效时间快、作用时间长。
[0005]透皮肽是一种具有增强型透皮功能的多肽,能增强和/或方便活性分子透过皮肤,使得进入体循环的活性分析剂量增加或者到达靶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活性分子剂量增加,并能够用于大分子量药物如多肽、蛋白和核酸分子的透皮给药。透皮肽种类很多,TAT以其低毒性及高细胞穿透性应用最为广泛。
[0006]环状cTAT(cyclization of Tat peptide)氨基酸序列为CYGRKKRRQRRRC,其主链半胱氨酸巯基形成二硫键发生环化,具有优越的穿透细胞的能力,其透皮能力远高于线型TAT,且cTAT长时间作用于细胞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寡肽

5是一种具有抗皱和美白皮肤的美容肽,由原核表达系统(E.coli)重组表达制备,由16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非糖基化多肽,分子量为19.2kDa。
[0007]寡肽

5(Oligopeptide

5,简称peptide

5)由原核表达系统重组表达制备,由16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非糖基化多肽,分子量为19.2kDa。寡肽

5是一种具有抗皱和美白皮肤的美容肽。
[0008]许多化学渗透增强剂被用来试图打开皮肤屏障,但大多数效果不理想。如果没有物理方法的帮助,化学透皮增强剂难以有效地将亲水性药物(特别是分子量大于500Da的药物)通过未破坏的皮肤进入到血液循环,并达到治疗所需的血药水平;现有的化学透皮增强剂容易导致皮肤损伤、过敏、发炎、过敏、系统毒性等,对大分子无效需仪器辅助的缺点,在使用上受到很大限制;常用的物理方法有离子电渗、微针等,以证明对多种药物分子具有增进透皮的效果,但物理方法有很多不足,包括使用特别仪器,成本高,剂型灵活性差等,物理促透法成本高,不便携带,长期使用易导致角质层变薄、易引起皮肤感染,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有疼痛感,不适合家庭使用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透皮肽寡肽

5融合多肽及其制备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融合多肽,其包括cTAT和peptide5。
[0011]本专利技术对提供的融合多肽中cTAT和peptide5的连接顺序不做限定。一些实施例中N端到C端连接顺序是cTAT、peptide5。本专利技术将cTAT与peptide5融合表达中间没有linker。其中,cTAT是环化的,形成融合多肽以后cTAT

寡肽

5融合多肽具有低毒性、高细胞穿透性等特性。
[0012]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所述融合多肽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CYGRKKRRQRRRCHKYILTYILPTLLYRSCFHIICLVGYISLACNDMTPEQMATNVNCSSPERHTRSYDYMEGGDIRVRRLFCRT。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融合多肽中,cTAT的氨基酸序列为:CYGRKKRRQRRRC(SEQ ID NO.3)。peptide5的氨基酸序列为:
[0014]HKYILTYILPTLLYRSCFHIICLVGYISLACNDMTPEQMATNVNCSSPERHTRSYDYMEGGDIRVRRLFCRT(SEQ ID NO.4)。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编码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融合多肽的核酸。
[0016]本专利技术中,编码所述的融合多肽的核酸的序列为:tgttacggccgtaagaaacgccgacagcgtcgccggtgccacaaatacattctgacctacattctgccgaccctgctgtatcgcagctgcttccacataatttgcctagttggttacatctccctggcttgtaatgatatgacacccgaacaaatggccacgaacgtcaattgctcatcgccagagcgccatactcgaagttatgactacatggaaggcggagatatacgggtaagacggttattctgtcgtacc(SEQ ID NO.2)。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表达载体,其包括骨架载体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核酸。
[001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表达载体为质粒载体,所述表达载体包括但不限于pET系列载体。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表达载体的骨架载体包括pET28a质粒。其中pET28a质粒是用于核酸片段的扩增、存储以及蛋白的表达。其中核酸片段的插入位点为多克隆位点Not I与BamH I之间。
[0019]本专利技术除了使用所述pET28a表达载体,还做了其他载体,但表达效果不理想,例如,本专利技术尝试使用感受态如rosetta与BL21(DE3)plys作为表达载体,但是表达效果也不理想。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转化或转染所述表达载体的宿主。
[0021]本专利技术所述宿主包括质粒载体的存储宿主,或者所述融合多肽的表达宿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宿主为细菌、真菌或动物细胞。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宿主为细菌。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包括大肠杆菌。具体的,本专利技术以大肠杆菌BL21 DE3作为表达融合多肽的宿主。
[0022]本专利技术所述宿主的构建方法包括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质粒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经复苏构建融合多肽的表达宿主。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融合多肽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培养所述的宿主,获得含有所述融合多肽的培养物。
[002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培养基为LB液体培养基(加入抗生素kana 50mg/ml),培养温度为26℃~37℃。
[0025]本专利技术所述培养后,还包括诱导蛋白表达的步骤。所述诱导的诱导剂为IPTG。在一些实施例中,IPTG诱导融合多肽表达的浓度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融合多肽,其包括cTAT和peptide5;其中:cTAT具有如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peptide5具有如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多肽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3.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融合多肽的核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酸,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具有如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5.表达载体,其包括骨架载体和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核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月月张志乾吴奕瑞宋丹丹姚宛霏江翱王海梅邱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乾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