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090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论座舱内的座位的配置或落座的乘员的姿势如何,都可以可靠地约束并保护该乘员的安全气囊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安装在车辆座椅上的安全气囊装置,该车辆座椅具有形成座面的座垫和形成靠背的座椅靠背,该安全气囊装置具有收容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一方侧部,且用于产生膨胀气体的充气器,以及以卷曲或折叠状态收纳在所述座椅靠背内并通过从所述充气器放出的膨胀气体在所述一方侧部展开的安全气囊。并且,所述安全气囊包含向所述座椅靠背的前方展开,至少保护乘员头部和颈部附近的上部腔室区域,以及主要保护乘员腰部至肩部的下部腔室区域。腔室区域。腔室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安全气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备或搭载在车辆座椅上的安全气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为了在车辆发生事故时保护乘员,在车辆上安装有一个或多个安全气囊。安全气囊例如有从方向盘的中心附近膨胀展开,用来保护驾驶员的所谓驾驶员用安全气囊;在车窗内侧向下展开,在车辆受到横向撞击或发生翻滚,翻覆事故时用来保护乘员的帘式安全气囊;以及,在车辆受到横向撞击时,在乘员和侧面板之间展开用来保护乘员的侧面安全气囊等各种形态。
[0003]近些年,随着车辆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座椅配置的自由度增加,可设想到乘员落座时会采取大幅度倾斜座椅等各种坐姿,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传统的帘式安全气囊和侧面安全气囊则难以充分保护乘员。例如,在座椅离车门很远的情况下,帘式安全气囊可能离乘员太远而无法发挥约束性能。另一方面,由于侧面安全气囊是从座椅的左右单侧或双侧展开的结构,因此难以有效地保护以各种姿势落座的乘员。尤其需要适宜保护乘员头部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论座舱内的座位的配置或落座的乘员的姿势如何,都可以可靠地约束并保护该乘员的安全气囊装置。
[0006]解决问题的方法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为安装在车辆座椅上的安全气囊装置,该车辆座椅具有形成座面的座垫和形成靠背的座椅靠背,该安全气囊装置具有收容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一方侧部,且用于产生膨胀气体的充气器,以及以卷曲或折叠状态收纳在所述座椅靠背内并通过从所述充气器放出的膨胀气体在所述一方侧部展开的安全气囊。并且,所述安全气囊包含向所述座椅靠背的前方展开,至少保护乘员头部和颈部附近的上部腔室区域,以及主要保护乘员腰部至肩部的下部腔室区域。
[0008]在此,气囊被描述为“以卷曲或折叠状态”,但压缩气囊的方法不限于此。例如,除了简单卷曲的方法以外,还可以采取折叠一次后卷曲等各种形式。
[0009]如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安全气囊包含保护乘员头部和颈部附近的上部腔室区域,以及保护乘员腰部至肩部的下部腔室区域,因此,它不像传统的侧面安全气囊一样只保护乘员的腰部至肩部,也不像帘式安全气囊一样只保护乘员的头部周围,而是可以在大范围内保护这两方面。即,安全气囊以半圆顶状展开,覆盖落座于座椅的乘员的整个侧面,同时具有侧面安全气囊和帘式安全气囊的功能。
[0010]此外,由于安全气囊配置在座椅靠背的一方侧部,因此,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安全气囊装置即便没有特殊的座椅框架结构也可搭载于车辆上。即,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安全气囊装置
能够很容易地搭载于现有的车辆座椅上,而无需大幅改变座椅框架的设计等。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中,乘员是指侧面碰撞用假人world SID(50th percentile males ide Impact dummy),其是用于侧面碰撞试验的假人,模拟了身高相当于175厘米,体重约74公斤的成年男性。
[0012]在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安全气囊装置中,所述安全气囊包含:充气器插入口,其设置在车辆后方侧、在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导管部,其与所述充气器插入口连通,并且沿着车辆后方侧的边缘部,从所述上部腔室区域到所述下部腔室区域沿上下方向延伸;头颈部保护腔室,其被包含在所述上部腔室区域,从包含所述导管部的上端部的上方部朝车辆前方延伸;肩部保护腔室,其被包含在所述下部腔室区域,通过区划部与所述导管部及所述头颈部保护腔室隔开,位于所述充气器插入口的车辆前方,并在车辆前方与所述头颈部保护腔室相连;腰部保护腔室,其被包含在所述下部腔室区域,从包含所述导管部的下端部的下部朝车辆前方延伸,通过区划部与所述肩部保护腔室隔开;肩部前方保护腔室,其被包含在所述下部腔室区域,位于所述肩部保护腔室的车辆前方侧,通过区划部与所述头颈部保护腔室及所述肩部保护腔室隔开,并与所述肩部保护腔室及所述腰部保护腔室相连。
[0013]另外,优选在所述肩部前方保护腔室与所述腰部保护腔室之间具有用于保持安全带的非膨胀部即凹部。
[0014]优选构成为,所述安全气囊的一部分在展开时位于安全带和所述乘员之间。例如,所述安全气囊的所述上部腔室区域和所述下部腔室区域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周边,可以构成为位于安全带和所述乘员之间。
[0015]如上所述,当安全气囊位于安全带和乘员之间时,当安全气囊开始膨胀时,则会一边接触安全带一边展开,安全气囊将接受来自安全带的反作用力。其结果,稳定了安全气囊整体的展开动作及展开姿势。特别是上部腔室区域更容易在纵向即垂直方向上立起,不会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大幅倒塌,从而能够可靠地约束乘员头部周围。
[0016]所述安全气囊的上部腔室区域能够构成为配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宽度方向中心的所述一方侧部一侧,所述座椅靠背的宽度方向中心以下简称为“座椅靠背中心”。
[0017]另外,“配置在座椅靠背中心的一方侧部一侧”是指安全气囊收容在座椅靠背的单侧一半即一方侧部一侧中,大致不会到达另一半侧的意思。这并不意味着上部腔室区域的前端部严格地连1毫米也没有从座椅靠背中心突出。
[0018]这样,通过将上部腔室区域集中配置在座椅靠背的单侧,即使座椅靠背具有可移动的头枕,也可以在不干扰头枕的情况下搭载安全气囊装置。
[0019]所述安全气囊的上部腔室区域能够以折叠的状态收容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上部。
[0020]通过将上部腔室区域折叠收纳,可以在座椅靠背内的有限空间中以高自由度适当地配置上部腔室区域。
[0021]可以进一步具备系链,其具有连结在所述安全气囊的上部腔室区域上的第一固定部,和连结在所述座椅靠背上的第二固定部。
[0022]由于具备所述系链,预定的张力被施加到安全气囊的上部腔室区域,从而能够将该上部腔室区域的展开姿势维持在适当的状态。
[0023]优选将所述第二固定部配置成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中心位于所述一方侧部一侧。
[0024]如上,通过除了上部腔室区域之外,将系链也集中配置在座椅靠背的单侧,即使座
椅靠背具备可移动式头枕,安全气囊装置也可以安装在座椅靠背的单侧而不会干扰头枕。
[0025]所述系链的第二固定部可以连结在所述座椅靠背的背面附近、上表面附近或前表面附近。
[0026]所述车辆用座椅具备配置于所述座椅靠背上部的头枕,所述头枕与垂直于所述座椅靠背延伸的头枕杆连结,且所述系链的一部分可构成为,以U字形钩挂在所述头枕杆上的状态延伸。
[0027]如上所述,通过将系链缠绕或钩挂在头枕杆周围,除了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外,增加了用于支撑系链的支点,从而通过系链限制安全气囊的动作得以保障。
[0028]可设置接头,用于将所述安全气囊固定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一方侧部的上部。
[0029]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接头,安全气囊的展开动作和姿势将更加稳定。
[0030]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当乘员以正规姿势朝向行进方向落座在座椅上时,将乘员朝向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其安装在车辆座椅上,所述车辆座椅具有形成座面的座垫和形成靠背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包含:充气器,其收容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一方侧部,且用于产生膨胀气体;以及,安全气囊,其以卷曲或折叠状态收纳在所述座椅靠背内,并通过从所述充气器放出的膨胀气体在所述一方侧部展开,并且,所述安全气囊包含向所述座椅靠背的前方展开,至少保护乘员头部和颈部附近的上部腔室区域,以及主要保护乘员腰部至肩部的下部腔室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气囊包含:充气器插入口,其设置在车辆后方侧、在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导管部,其与所述充气器插入口连通,并且沿着车辆后方侧的边缘部,从所述上部腔室区域到所述下部腔室区域沿上下方向延伸;头颈部保护腔室,其被包含在所述上部腔室区域,从包含所述导管部的上端部的上方部朝车辆前方延伸;肩部保护腔室,其被包含在所述下部腔室区域,通过区划部与所述导管部及所述头颈部保护腔室隔开,位于所述充气器插入口的车辆前方,并在车辆前方与所述头颈部保护腔室相连;腰部保护腔室,其被包含在所述下部腔室区域,从包含所述导管部的下端部的下部朝车辆前方延伸,通过区划部与所述肩部保护腔室隔开;肩部前方保护腔室,其被包含在所述下部腔室区域,位于所述肩部保护腔室的车辆前方侧,通过区划部与所述头颈部保护腔室及所述肩部保护腔室隔开,并与所述肩部保护腔室及所述腰部保护腔室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前方保护腔室与所述腰部保护腔室之间具有用于保持安全带的非膨胀部即凹部。4.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气囊的一部分在展开时位于安全带和所述乘员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贵之中岛敦中岛豊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