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运输工具的乘员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1880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0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运输工具(5)的乘员保护装置(I),其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运输工具座椅(2)的区域中且从该区域外展的气囊(3),该气囊对应配属于在该运输工具座椅(2)上的乘员(1)。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气囊(3)在运输工具竖轴线(z)的方向上向上展开、具有球囊状部段和邻接的另一部段并且如此就位在其起效位置,即,气囊(3)包围乘员(1)的腿(1.3)和下半身(1.4),并且包围区域(U)形成用于乘员(1)的头部(1.1)和上半身(1.5)的撞击支承区。身(1.5)的撞击支承区。身(1.5)的撞击支承区。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for means of trans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运输工具的乘员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运输工具的乘员保护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运输工具座椅区域内的且从该区域展开的气囊,气囊对应配属于在该运输工具座椅上的乘员。

技术介绍

[0002]由DE 10 2013 017 346 A1公开了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后排座区内的气囊的运输工具。所述至少一个气囊如此布置在后排座的形成座面的座椅垫的区域中,即,气囊在运输工具竖轴线的方向上可展开。
[0003]此外,EP 3 187 379 A1描述一种气囊,其布置在运输工具座椅的扶手区中并且从扶手区展开,而US 2018/0086299 A1和DE 10 2009 016 885 A1分别公开了一种气囊,气囊布置在座椅靠背中、尤其是座椅靠背的侧壁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指出一种相比于现有技术有所改进的用于运输工具的乘员保护装置。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任务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来完成。
[0006]本专利技术的有利设计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0007]一种用于运输工具的乘员保护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运输工具座椅的区域中且从该区域展开的气囊,气囊对应配属于在运输工具座椅上的乘员。根据本专利技术,气囊在运输工具竖轴线的方向上向上展开,其中,气囊具有球囊状部段和邻接的另一部段并且在其起效位置如此定位,即,气囊包围乘员的腿和下半身,并且该包围区域形成用于乘员的头部和上半身的撞击支承区。
[0008]借助如此设计的气囊,乘员保护在运输工具正面碰撞时可被优化,其中,该气囊是对所系安全带的补充。
[0009]因为气囊布置在运输工具座椅的区域、特别是运输工具座椅中,故不需要使用仪表板或方向盘中的结构空间以从中展开气囊。
[0010]带有气囊的乘员保护装置尤其适用于在后侧座椅位置和/或在运输工具后排座椅中的运输工具座椅上的乘员,例如适用于所谓的面对面座椅布置,此时通过从仪表板或方向盘中展开的气囊基本上不能存在理想的保护作用。
[0011]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该气囊具有多个支承区,其中,一个支承区布置或形成在其在运输工具座椅上的安置区域中,另一个支承区布置或形成在乘员的腿区域中。借助支承区,气囊达成自身支承,由此可以优化气囊的稳定性和由此决定的保护作用。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气囊在球囊状部段中具有一个凹部,该凹部设置用于在气囊就位在其起效位置时包容乘员的上半身。该凹部布置在球囊状部段的朝向座椅靠背的一侧,其中,借助该凹部可基本上防止乘员被就位的气囊夹住和/或乘员在气囊展开时被其损伤。
[0013]该气囊在一个改进方案中被设计成两件式并且各自局部部段从运输工具座椅的侧向区域在运输工具竖轴线方向上向上展开,其中,这两个局部部段在运输工具座椅的侧向上相对置地布置。如果这两个局部部段就位于其起效位置,则在运输工具座椅上的乘员在两侧得到支承。
[0014]在此,每个局部部段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具有一个球囊状部段和另一个部段,其中,所述包围区域由气囊的两个局部部段形成。因此,乘员位于两个局部部段之间并且借助这两个局部部段被向前和侧向支承,以至少显著降低乘员受伤风险。
[0015]乘员保护装置的一个设计方案规定,它还包括至少一个从运输工具座椅的座椅靠背侧向展开的另外的气囊。借助所述至少一个从座椅靠背侧向展开的另外的气囊,乘员被附加侧向支承,在这里,借助另一个气囊,乘员例如与侧向车辆部件间隔开,从而基本上能防止乘员撞到侧向车辆部件上。
[0016]为了将气囊、各部分和/或另外的气囊定位在各自起效位置,在乘员保护装置的另一个设计方案中设有多个气体发生器,其中,分别将至少一个气体发生器流体接合至至少一个气囊或气囊部分。特别是,气体发生器分别配属于对应的气囊或气囊的一部分,因此气囊和各自气囊部分可较快速充气并且处于其起效位置以优化对于乘员的保护作用。
[0017]在一个可能改进方案中,所述多个气体发生器被集成到运输工具座椅中,从而不需要克服在气囊、各局部部段与另外的气囊之间的较大距离。乘员保护装置由此设计得比较紧凑。
[0018]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运输工具座椅绕平行于运输工具竖轴线延伸的旋转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从而例如可能的是该运输工具座椅可如此定位在运输工具内,即,乘员可以面对面地与运输工具内的另一位乘员聊天。
附图说明
[0019]以下,结合图来详细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此示出:
[0020]图1示意性示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运输工具座椅连同乘员和已触发的乘员保护装置的侧视图,
[0021]图2示意性示出在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中的运输工具座椅连同由碰撞引起加速的乘员和已触发的乘员保护装置的侧视图,
[0022]图3示意性示出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的运输工具座椅连同乘员和已触发的乘员保护装置的俯视图,
[0023]图4示意性示出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的运输工具连同由碰撞引起加速的乘员和已触发的乘员保护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彼此对应的零部件在所有的图中带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0025]图1和图2分别示出在运输工具座椅2上的乘员1连同已触发的乘员保护装置I的侧视图,该乘员保护装置包括气囊3和另外的气囊4。
[0026]布置在运输工具座椅2内的运输工具5具备用于自主驾驶的辅助系统,其中,驾驶任务完全由运输工具5执行。
[0027]运输工具5的通常执行驾驶任务的乘员1因此可以做其它事。例如乘员1能与未被详细示出的例如坐在运输工具5的后排座区域中的另一位乘员聊天。
[0028]为了能面对面地聊天,运输工具座椅2绕平行于运输工具竖轴线z延伸的旋转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从而运输工具座椅2可以朝后排座区的方向就位。
[0029]在这种位置,乘员1关于被集成到方向盘或仪表板中的从方向盘或仪表板中展开的前方气囊未达成最佳取向。因此可能无法针对乘员1确保正面气囊的保护作用,在此,乘员1无法借助正面气囊被拦截。
[0030]在运输工具5的碰撞情况下,这种状况可能导致乘员1的头部1.1因起效的加速度而接触其膝盖1.2和/或腿1.3,其中,尤其是乘员1的头部1.1和未被详细示出的颈椎承受较大的载荷。
[0031]为了至少降低在这种情况下的乘员1受伤风险,设置如下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I。运输工具座椅2根据本实施例是在运输工具5的后排座区域内的运输工具座椅2,其中,该运输工具座椅2在运输工具纵向x上向前、即在运输工具5的行驶方向上就位。
[003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乘员保护装置I包括两个气囊3、4,其中,该气囊3直接在运输工具座椅2处安置在下侧区域、例如座架6中,并且在运输工具5的碰撞情况下从其中展开且处于其如图1和图2所示的起效位置。特别是,下侧区域是指如下区域,其布置在运输工具座椅2的形成座面的座椅垫2.1下方。
[0033]也可以想到将气囊3安置在未被详细示出的侧向扶手中、在可移动的中央扶手或其它固定于座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运输工具(5)的乘员保护装置(I),该乘员保护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运输工具座椅(2)的区域中且从该区域外展的气囊(3),该气囊对应配属于在运输工具座椅(2)上的乘员(1),其特征是,该气囊(3)在运输工具竖轴线(z)的方向上向上展开,具有球囊状部段和邻接的另一部段并且如此就位在气囊的起效位置,即,该气囊(3)包围乘员(1)的腿(1.3)和下半身(1.4),并且包围区域(U)形成用于乘员(1)的头部(1.1)和上半身(1.5)的撞击支承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I),其特征是,所述气囊(3)具有多个支承区,其中,一个支承区布置或形成在其在运输工具座椅(2)上的安置区域中,另一个支承区布置或形成在乘员(1)的腿(1.3)的区域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I),其特征是,所述气囊(3)在球囊状部段中具有设计用于包容乘员(1)的上半身(1.5)的凹部(A)。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I),其特征是,所述气囊(3)呈两件式构成,并且各自局部部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
申请(专利权)人: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