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6507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在车辆用座椅的内部收纳有气囊主体,气囊主体构成为包括在膨胀展开状态下覆盖乘员的头部的侧方的上部腔室和在膨胀展开状态下覆盖乘员的从肩部到腰部的侧方的下部腔室。另外,在下部腔室形成有通气孔。内管设置在下部腔室的内部,并构成为包括在气囊主体的膨胀展开状态下朝向下方开口的下部开口部和形成在比通气孔靠上方的位置并朝向上部腔室开口的上部开口部。部腔室开口的上部开口部。部腔室开口的上部开口部。

Side airbag device for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日本特开2006

008017中公开了被分割为胸部保护用的下部气室和头部保护用的上部气室的安全气囊,在下部气室的下部前端部形成有通气孔。另外,在日本特开2006

008017的安全气囊装置中,在下部气室配置有作为整流布的扩散器(内管(sock)),在扩散器形成有用于将来自充气装置的气体向下部气室分配的连通孔。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然而,在保护从乘员的头部到腰部的大范围的侧面安全气囊中,从抑制成本和重量的增加的观点出发,优选缩短内管的长度。但是,若缩短内管,则有可能导致朝向保护头部的上部腔室的气体从通气孔排出。
[0004]本专利技术考虑到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在保护从乘员的头部到腰部的大范围的结构中,能够缩短内管的长度,并且能够良好地保护头部。
[0005]技术方案1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具有:气囊主体,所述气囊主体被收纳在车辆用座椅的内部,在预测到侧面碰撞时或检测到侧面碰撞时从充气装置接受气体的供给而在乘员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侧方膨胀展开,并且构成为包括在膨胀展开状态下覆盖乘员的头部的侧方的上部腔室和在膨胀展开状态下覆盖乘员的从肩部到腰部的侧方的下部腔室,并且在所述下部腔室形成有通气孔;以及内管,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下部腔室的内部,使来自所述充气装置的气体向所述气囊主体流动,并且构成为包括下部开口部和上部开口部,所述下部开口部在所述气囊主体的膨胀展开状态下朝向下方开口,所述上部开口部形成在比所述通气孔靠上方的位置并朝向所述上部腔室开口。
[0006]在技术方案1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中,气囊主体构成为包括在膨胀展开状态下覆盖乘员的头部的侧方的上部腔室和在膨胀展开状态下覆盖乘员的从肩部到腰部的侧方的下部腔室。由此,在车辆的侧面碰撞时,能够大范围地约束乘员的侧方。另外,在气囊主体的下部腔室形成有通气孔。由此,能够抑制下部腔室的内压变得过大。
[0007]另外,在下部腔室的内部设置有内管,在内管形成有下部开口部以及上部开口部。在此,下部开口部形成在比上部开口部靠下方的位置并朝向下方开口。由此,能够提前约束腰部,能够确保初始约束性能。另外,上部开口部形成在比通气孔靠上方的位置并朝向上部腔室开口。由此,能够抑制从上部开口部朝向上部腔室的气体从通气孔排出。
[0008]技术方案2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在技术方案1中,所述下部开口部在所述气囊主体的膨胀展开状态下位于比所述通气孔靠下方的位置。
[0009]在技术方案2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中,由于下部开口部位于比通气孔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需要约束力的腰部的内压下降。
[0010]技术方案3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在技术方案1或2中,所述内管形成为所述
下部开口部的开口面积比所述上部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大的形状。
[0011]在技术方案3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中,由于下部开口部的开口面积比内管的上部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大,因此,能够在气囊主体的膨胀初始阶段从下部开口部向下部腔室送入更多的气体。由此,能够迅速提高与腰部对应的部分的内压。
[0012]技术方案4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在技术方案3中,所述通气孔形成于所述下部腔室的前端部,在所述气囊主体的膨胀展开状态下的侧视时,内管以前端部随着朝向座椅上方而位于座椅后方的方式倾斜。
[0013]在技术方案4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中,内管随着朝向座椅上方而向远离通气孔的方向倾斜。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从上部开口部朝向上部腔室的气体从通气孔向外部排出。
[0014]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在保护从乘员的头部到腰部的大范围的结构中,能够缩短内管的长度,并且能够良好地保护头部。
附图说明
[0015]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0016]图1是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用座椅的侧视图,表示侧面安全气囊膨胀展开的状态。
[0017]图2是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用座椅的主视图,表示侧面安全气囊膨胀展开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参照附图对具备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10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2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各图的箭头FR、箭头UP以及箭头RH分别表示搭载有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10的车辆用座椅14的座椅前侧、座椅上侧以及座椅右侧。在使用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表示座椅前后方向的前后、座椅宽度方向的左右、座椅上下方向的上下。
[0019](车辆用座椅14)
[0020]如图1所示,搭载有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2的车辆用座椅14构成为包括座垫16、座椅靠背18以及头枕20。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2构成为包括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10(以下简称为“侧面安全气囊10”)和充气装置42。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例,图1以及图2所示的车辆用座椅14配置于车辆左侧的驾驶座位,成为座椅前方与车辆前方一致的状态。另外,成为座椅宽度方向的左右与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一致的状态。
[0021]在图1以及图2所示的车辆用座椅14,代替实际的乘员,就座有碰撞试验用的假人P。该假人P例如是WorldSID(国际统一侧面碰撞假人:World Side Impact Dummy)的AM50(美国人成年男性的50百分位)。以下,为便于说明,将假人P称为“乘员P”。
[0022]座垫16沿座椅前后方向以及座椅宽度方向延伸,构成为能够支承乘员P的臀部以及大腿部。座椅靠背18能够转动地与座垫16的后端部连结并沿座椅上下方向延伸,构成为
能够支承乘员P的背部。头枕20设置在座椅靠背18的上端部并构成为能够支承乘员P的头部H。
[0023](座椅安全带装置24)
[0024]如图2所示,乘员P被座椅安全带装置24约束在车辆用座椅14上。座椅安全带装置24构成为包括安全带26、舌板30、带扣32以及未图示的卷收器。
[0025]安全带26形成为长条带状,具备在被系扣的状态下将乘员P的上体约束于座椅靠背18的肩部安全带26A和对乘员的腰部L进行约束的腰部安全带26B。肩部安全带26A从乘员P的左侧的肩部S倾斜地延伸到右侧的腰部L。而且,肩部安全带26A的下端部穿过舌板30。
[0026]舌板30穿过安全带26,并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在座椅右侧设置的带扣32装卸。而且,通过将舌板30安装于带扣32,成为乘员P被安全带26约束的状态。
[0027]安全带26从舌板30向座椅左侧延伸,通过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该部分构成腰部安全带26B。因此,腰部安全带26B的右侧端部与肩部安全带26A的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中,所述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具有:气囊主体,所述气囊主体被收纳在车辆用座椅的内部,在预测到侧面碰撞时或检测到侧面碰撞时从充气装置接受气体的供给而在乘员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侧方膨胀展开,并且构成为包括在膨胀展开状态下覆盖乘员的头部的侧方的上部腔室和在膨胀展开状态下覆盖乘员的从肩部到腰部的侧方的下部腔室,并且在所述下部腔室形成有通气孔;以及内管,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下部腔室的内部,使来自所述充气装置的气体向所述气囊主体流动,并且构成为包括下部开口部和上部开口部,所述下部开口部在所述气囊主体的膨胀展开状态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深渡濑修河村和浩太田悠登荒井佑太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