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封端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887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封端套,包括呈筒状设置的外壳、安装在外壳内腔中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第一密封件朝向外壳底部的一面设有安装槽,第二密封件紧密嵌入至在安装槽内,外壳底部设有通孔,第一密封件设有与安装槽相互连通的贯通孔,第二密封件上设有阶梯孔,贯通孔、阶梯孔及通孔同轴设置,线管从外壳的开口端穿入置外壳的内腔中,且线管的端部紧抵第一密封件的相应面,线管内的线芯依次经过贯通孔、阶梯孔及通孔而伸出外壳,外壳底部的壁厚为1.4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封端套


[0001]本技术涉及密封件
,尤其涉及一种油封端套。

技术介绍

[0002]油封指的是用来封油脂的机械元件,它将传动部件中需要润滑的部件与出力部件隔离,不至于让润滑油渗漏。目前在自行车线管的端部往往需要使用管帽进行油封,以防止线管内的润滑油流出。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线管中外壳和线芯会产生扭矩,管帽易被破坏且抗偏心能力很差,会造成粉尘、泥沙在管帽周围堆积且一旦出现大偏心或轴向窜动,外界的杂质很容易从管帽的端口处进入至线管内,加速磨损,从而降低了线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油封端套,旨在解决目前管帽的密封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油封端套,包括呈筒状设置的外壳、安装在所述外壳内腔中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朝向所述外壳底部的一面设有环状的安装槽,所述第二密封件紧密嵌入至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外壳底部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密封件沿着该第一密封件的高度方向设有与所述安装槽相互连通的贯通孔,且所述贯通孔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密封件上具有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的阶梯孔,线管从所述外壳的开口端穿入置该外壳的内腔中,且线管的端部紧抵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相应面,所述线管内的线芯依次经过所述贯通孔、所述阶梯孔及所述通孔而伸出所述外壳,所述外壳底部的壁厚为1.4mm

1.6mm,所述第二密封件由橡胶制成成型。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壳中设有两个密封件,线管的一端紧紧抵接在第一密封件的一面,能够避免线管内的润滑油脂渗出,而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之间形成紧密的配合,且两密封件的另一面与外壳底面形成紧密的配合,两个密封件的配合使得在外壳的底部形成了多层阻挡,加之外壳底部的壁厚为1.4mm

1.6mm,线芯经过第二密封件时,线芯与富有良好弹性的橡胶密封件紧密配合,保证了油封端套的密封性,这样能够阻挡雨水、灰尘、泥沙等杂质进入外壳内,从而防止线芯的锈蚀,从而保证了线管的使用寿命。
[000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阶梯孔包括第一连接孔和对称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孔两端部的两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密封件上设置有外形呈工字型的孔,而第一连接孔的内径略小于线芯的直径,这样在保证线芯能够顺利穿过第二密封件,还能使得第二密封件紧裹着线芯,保证第二密封件与线芯接触的紧密性,提高防尘、防水、防泥浆的效果。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径小于所述贯通孔的内径,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径。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孔的内径小于贯通孔的内径,通孔的内径大于
第一连接孔的内径,在保证油封端套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外,还有利于线芯顺利穿出油封端套与其他构件相连。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为铜片,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厚度为2.3mm

2.5mm,所述外壳的侧壁通过压点将所述第一密封件固定所述外壳中。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片在线管的端部抵接时不会变形,使得线管端部与第一密封件形成良好的紧密性,提高了油封的密封性,且该铜片通过在外壳的侧壁采用压点进行固定。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朝向所述外壳底部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密封件的上表面齐平。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件朝向外壳底部的表面与第二密封件的上表面齐平,提高了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与外壳底部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了油封端套的防护效果。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开口端和所述贯通孔的端部分别设有倒角。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的设置方便线管/线芯伸入/伸出外壳。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由铝合金制作而成,所述外壳的周侧设有保护层。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合金的抗压强度好和抗腐蚀性能力好,保证了外壳的使用寿命,而在外壳的周侧设有保护层,可有效防止外壳表面氧化褪色,从而进一步延长线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封端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密封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密封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号说明:
[0024]100

油封端套;
[0025]1‑
外壳;11

通孔;12

压点;13

倒角;
[0026]2‑
第一密封件;21

安装槽;22

贯通孔;
[0027]3‑
第二密封件;31

第一连接孔;32

第二连接孔。
[0028]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封端套,该油封端套100包括呈筒状设置的外壳1、安装在外壳1内腔中的第一密封件2和第二密封件3。外壳1底部的壁厚为1.4mm

1.6mm,即对外壳1的底部加厚,增强了外壳1的强度、受压不易变形。第一密封件2朝向外壳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封端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状设置的外壳、安装在所述外壳内腔中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朝向所述外壳底部的一面设有环状的安装槽,所述第二密封件紧密嵌入至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外壳底部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密封件沿着该第一密封件的高度方向设有与所述安装槽相互连通的贯通孔,且所述贯通孔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密封件上具有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的阶梯孔,线管从所述外壳的开口端穿入置该外壳的内腔中,且线管的端部紧抵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相应面,所述线管内的线芯依次经过所述贯通孔、所述阶梯孔及所述通孔而伸出所述外壳,所述外壳底部的壁厚为1.4mm

1.6mm,所述第二密封件由橡胶制成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封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孔包括第一连接孔和对称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孔两端部的两个第二连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佳伸交通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