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型卫生棉条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887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型卫生棉条及制造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添加中药成分的卫生棉条存在药物附着率低,使用前药物脱落,影响治疗效果的技术问题。所述卫生棉条它包括棉条吸收体和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棉条吸收体从外到内依次设有亲肤层、抑菌层、吸收体;所述吸收体内设有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型卫生棉条及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卫生用品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型卫生棉条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阴道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该病主要是由阴道微生物菌群失调或由外源性入侵的致病性微生物感染所致的,阴道炎主要分为3种: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念珠性阴道炎,据研究显示这三种阴道炎可相互影响并且可以同时发生。阴道炎可导致女性不孕、早产、流产和其他传染病等并发症,这些问题对于女性健康存在不利影响,阴道感染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现在主要用于治疗阴道炎的药物为甲硝唑,但是其对阴道微生物失衡无效,且复发率和不良发育反应发生率高。此外,常见的治疗手段还有侵入性治疗。正常情况下女性阴道存在大量乳酸杆菌等益生菌,当益生菌数量因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使用抗生素)而减少时,有害细菌就会大量繁殖,当有害细菌大量繁殖,从而打破阴道微生物平衡这时阴道炎往往会发作。例如:阴道炎中的细菌性阴道炎的复发率很高,传统抗生素治疗3个月后复发率为40%,6个月增加至60%。这样的高复发率导致重复的使用抗生素,使得细菌耐药。
[0003]卫生棉条,又称卫生栓,是一种棉质的圆柱体,主要是由棉、人造纤维或这两种材质混合而成,有直径1厘米到1.9厘米等尺寸,尾端附有棉线(拉绳)。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添加中药成分的卫生棉条,但是目前添加药物成分的卫生棉条的生产工艺中,通常是:将成型的卫生棉条整个浸泡在药物溶液中,或者在卫生棉条的外表面喷涂药物溶液。然而,上述工艺中,对于在成型的卫生棉条中添加药物时,将成型后的卫生棉条浸泡在药物溶液中,后期烘干困难,且很难判断棉条内部是否达到干燥标准,而棉条内部潮湿容易造成霉变,影响使用。而在卫生棉条的外表面喷涂药物溶液,则很可能造成烘干后药物附着率低,使用前药物脱落,影响治疗效果。
[0004]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5]1、现有技术中添加中药成分的卫生棉条存在烘干困难、可能产生霉变的问题;
[0006]2、现有技术中添加中药成分的卫生棉条还存在药物附着率低,使用前药物脱落,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型卫生棉条及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添加中药成分的卫生棉条存在药物附着率低,使用前药物脱落,影响治疗效果的技术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中药型卫生棉条,包括棉条吸收体和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棉条吸收体从外到内依次设有亲肤层、抑菌层、吸收体;所述吸收体内设有β

环糊精中药包合物芯片;所述β

环糊精中药包合物芯片材料的制备包括下述步骤:
[0010]S1、制备蛇床子提取物
[0011]将蛇床子药材粉碎,采用浸提法进行提取,得到蛇床子提取物;
[0012]S2、制备β

环糊精中药包合物芯片材料;
[0013]S21、棉织物环氧化
[0014]S211、取棉织物置于反应容器中,并加入NaOH溶液进行棉织物的溶胀处理;
[0015]S212、在另一反应容器中加入体积比为0.5

1.5:0.5

1.5:0.5

1.5的蒸馏水、环氧氯丙烷溶液和NaOH溶液,将溶胀后的棉织物放入该容器内;在温度为45

55℃反应0.8

1.5h;
[0016]S213、取出步骤S212处理后的棉织物,清洗、烘干后,得到环氧化棉织物;
[0017]S22、环氧化棉织物与β

环糊精反应
[0018]S221、将步骤S21中得到的环氧化棉织物放入NaOH溶液和β

环糊精的混合溶液中,在温度为40

50℃振荡反应2

3h;
[0019]S222、取出步骤S221处理后的环氧化棉织物,清洗、烘干后,得到接枝β

环糊精的棉织物;
[0020]S23、制备β

环糊精中药包合物芯片材料
[0021]S231、将步骤S22中得到的接枝β

环糊精的棉织物放入另一反应容器中,并向反应容器中加入由步骤S1中制备的蛇床子提取物配制的蛇床子提取液,在温度为45

55℃振荡反应3.5

4.5h;
[0022]棉织物、蛇床子提取物与β

环糊精的质量比为90

100:1

2:1

2;
[0023]S232、取出步骤S231处理后的接枝β

环糊精的棉织物,清洗、烘干后,得到β

环糊精中药包合物芯片材料。
[002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11中,所述NaOH溶液为0.05

0.2mol/L;
[0025]所述步骤S212中,环氧氯丙烷溶液为8

12mol/L和NaOH溶液,所述NaOH溶液为0.05

0.2mol/L;蒸馏水、环氧氯丙烷溶液和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0.5

1.5:0.5

1.5:0.5

1.5;
[0026]所述步骤S221中,NaOH和β

环糊精的混合溶液的配制方法为:按质量比,NaOH:β

环糊精:水=45

55:1:100,将NaOH、β

环糊精和水混合均匀,即得NaOH和β

环糊精的混合溶液;棉织物与β

环糊精的质量比为90

100:1

2;
[0027]所述步骤S231中,蛇床子提取液的配制方法为:将步骤S1中制备的蛇床子提取物溶于蒸馏水中,蛇床子提取物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0

20:100,即得蛇床子提取液;棉织物与蛇床子提取物的质量比为90

100:1

2。
[0028]进一步的,所述亲肤层为水刺无纺布材料表层;所述亲肤层环绕式紧贴包覆在所述抑菌层的外侧;所述抑菌层环绕式紧贴包覆在所述吸收体的外侧;所述抑菌层采用含有抑菌剂的无纺布层制备;所述吸收体和亲肤层均由天然棉纤维制备。
[0029]进一步的,所述β

环糊精中药包合物芯片为多个,且多个β

环糊精中药包合物芯片围绕吸收体的中心轴设置。
[0030]进一步的,所述β

环糊精中药包合物芯片为2

6个。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型卫生棉条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型卫生棉条,其特征在于,包括棉条吸收体和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棉条吸收体从外到内依次设有亲肤层、抑菌层、吸收体;所述吸收体内设有β

环糊精中药包合物芯片;所述β

环糊精中药包合物芯片材料的制备包括下述步骤:S1、制备蛇床子提取物将蛇床子药材粉碎,采用浸提法进行提取,得到蛇床子提取物;S2、制备β

环糊精中药包合物芯片材料;S21、棉织物环氧化S211、取棉织物置于反应容器中,并加入NaOH溶液进行棉织物的溶胀处理;S212、在另一反应容器中加入体积比为0.5

1.5:0.5

1.5:0.5

1.5的蒸馏水、环氧氯丙烷溶液和NaOH溶液,将溶胀后的棉织物放入该容器内;在温度为45

55℃反应0.8

1.5h;S213、取出步骤S212处理后的棉织物,清洗、烘干后,得到环氧化棉织物;S22、环氧化棉织物与β

环糊精反应S221、将步骤S21中得到的环氧化棉织物放入NaOH溶液和β

环糊精的混合溶液中,在温度为40

50℃振荡反应2

3h;S222、取出步骤S221处理后的环氧化棉织物,清洗、烘干后,得到接枝β

环糊精的棉织物;S23、制备β

环糊精中药包合物芯片材料S231、将步骤S22中得到的接枝β

环糊精的棉织物放入另一反应容器中,并向反应容器中加入由步骤S1中制备的蛇床子提取物配制的蛇床子提取液,在温度为45

55℃振荡反应3.5

4.5h;棉织物、蛇床子提取物与β

环糊精的质量比为90

100:1

2:1

2;S232、取出步骤S231处理后的接枝β

环糊精的棉织物,清洗、烘干后,得到β

环糊精中药包合物芯片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型卫生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1中,所述NaOH溶液为0.05

0.2mol/L;所述步骤S212中,环氧氯丙烷溶液为8

12mol/L和NaOH溶液,所述NaOH溶液为0.05

0.2mol/L;蒸馏水、环氧氯丙烷溶液和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0.5

1.5:0.5

1.5:0.5

1.5;所述步骤S221中,NaOH和β

环糊精的混合溶液的配制方法为:按质量比,NaOH:β

环糊精:水=45

55:1:100,将NaOH、β

环糊精和水混合均匀,即得NaOH和β

环糊精的混合溶液;棉织物与β

环糊精的质量比为90

100:1

2;所述步骤S231中,蛇床子提取液的配制方法为:将步骤S1中制备的蛇床子提取物溶于蒸馏水中,蛇床子提取物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0

20:100,即得蛇床子提取液;棉织物与蛇床子提取物的质量比为90

100:1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型卫生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层为水刺无纺布材料表层;所述亲肤层环绕式紧贴包覆在所述抑菌层的外侧;所述抑菌层环绕式紧贴包覆在所述吸收体的外侧;所述抑菌层采用含有抑菌剂的无纺布层制备;所述吸收体和亲肤层均由天然棉纤维制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型卫生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β

环糊精中药包合物芯片为多个,且多个β

环糊精中药包合物芯片围绕吸收体的中心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型卫生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β

环糊精中药包合物芯片为2

6个。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型卫生棉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制备β

环糊精中药包合物芯片;(2)筛选优质天然棉纤维,将棉纤维原料进行梳理;(3)将步骤(2)中经过梳理的棉纤维原料铺叠成复合棉纤维网,并压制成数个条状的棉纤维块,所述棉纤维块包括作为棉条体的棉纤维块、作为抑菌层的棉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珈祺甘成子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